《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作为狄仁杰宇宙的第三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其实我在观看之前是有些期待的。

这种期待是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结尾时,那一张张插画海报上开始诞生的,当时作为彩蛋,一共推出了数十张海报其中就包括这部《四大天王》。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这个时代的电影,不插入一个宇宙观,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和别人打招呼。

从最有名的“漫威宇宙”到“DC宇宙”甚至是大家调侃出来的“景甜宇宙”(其实我自己有推算过,景甜宇宙如果好好编排一下,是可以圆出来的,今天就不扯远了)

其实这个“宇宙”的概念,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里有一套相同的设定,大家在这个设定里开始展开各自的故事。

其实徐克在多年前,就为中国电影做了类似的事,例如大家熟知的“黄飞鸿”系列,我们也可以称其为“黄飞鸿宇宙”。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不仅仅是《黄飞鸿》,《倩女幽魂》系列,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宇宙。

所以宇宙这个概念,对于徐克来说并不陌生,反而非常驾轻就熟。

这也就是我在看到那一张张海报时,兴奋的由来。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再说回这部《四大天王》

首先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构建,干净凌厉的动作场面,精美的人物服装设计,以及让人对着镜头闪躲的3D效果,都是可以表扬的部分。

另外其实对于选角,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里面几个演员的,每个演员都选得不错,这部里尤其喜欢马思纯,纯属个人审美偏好,但是要是她的扮相再唯美点就更好了。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回到正题,然而要想真正打造一个非常厉害的“宇宙”,或者说白了,做好一个系列电影,其实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大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有所失望的地方。

首先咱们不和国外的比,咱们就和徐克自己的电影比较,例如《黄飞鸿》系列。

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勇敢正义甚至有点呆板的主角黄飞鸿,善良憨厚的猪肉荣,机灵活泼的梁宽,沉默寡言但是心思细腻的鬼脚七,还有懦弱却可爱的牙擦苏,以及团队里唯一的女性角色十三姨都是性格非常鲜明的角色。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这些角色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发生的一些故事都非常精彩,既和主剧情相关联,又能在故事中展现人物性格,再由性格推动故事发展,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剧情展开模式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而在《四大天王》里,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人物性格对于剧情的影响,反而是在剧情的裹挟下,人物被推着走,是属于剧情需要你人物这样做,而不是人物的性格与选择来推动剧情。

但我也想了想,这部电影虽然是第三部,可实际上却相当于是第二部,因为第一部《通天帝国》相当于是讲了未来的故事,而这两部是前传,这一部呢,又刚刚好是人物需要定型的阶段,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导演的用心,演员也在努力去塑造,但是关键的剧情,却没有帮到他们。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个故事因为人物性格的丢失而失去张力。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总觉得徐克的“狄仁杰宇宙”还差点什么?

另外一点,其实我觉得,以徐克的调性,狄仁杰宇宙的世界观,应该还是比较黑暗魔幻风的,以古装悬疑探案来展开一个个怪力乱神的奇幻世界,将东方魔幻主义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其实这部《四大天王》的设定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利用幻术来让各种想象力天马行空,只是最后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当然还有很多剧情上的漏洞,我们这里就不一一去挑了,总体上说,故事还是圆得过来的。

不过最后忍不住还是要吐槽最后一句,

徐导,你是不是有点偏题啊?

这个片叫“四大天王”但实际上感觉并不扣题。

原本我在观影时以为,最后的大决战,会是幻术对决,

狄仁杰这边用幻术造出“四大天王”对战“百眼罗刹”呢……

这样好歹也能点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