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暫定12月8號發射,搭載世界最小月球車

嫦娥四號暫定12月8號發射,搭載世界最小月球車

嫦娥三號探測器

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嫦娥四號將是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2018年5月21日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已經在預定軌道上做好迎接嫦娥四號準備。按最新消息,嫦娥四號探測器將於2018年12月8日凌晨1:30-3:30發射。

簡介: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它將是世界第一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

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經過深入論證和多方案反覆比較,最終確定了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的實施方案,2018年5月發射中繼星“鵲橋”,2018年12月發射嫦娥四號著巡組合體,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鵲橋”目前工作在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使命軌道,將為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測控和數傳服務。

承擔月球背面巡視探測任務的嫦娥四號月球車,基本繼承了玉兔號的狀態,但針對月球背面複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的實際需要,也作了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

月球車

“改造後的嫦娥四號月球車,總重量140千克,是世界上重量最小的月球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此前在2014年,玉兔號在進入第二個月夜之前,就出現了電纜短路故障。吳偉仁說,在溫差達300攝氏度的月球表面,裸露在外的電纜極易出現故障,如今科研人員吸取這一教訓,對電纜進行了最小化的裸露改進,還針對鉤掛、摩擦等應用場景做了上千次試驗,提升了月球車整體可靠性。據瞭解,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月球車設計壽命分別為1年和3個月,但實際上著陸器目前仍在運行,如今的嫦娥四號月球車設計壽命也是3個月,運行時間預計將比玉兔號更長。

嫦娥四號暫定12月8號發射,搭載世界最小月球車

有關載荷

據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總體上繼承了嫦娥三號玉兔號的基本框架,在可靠性上下了功夫,特別是在防止月球上的石頭,溝壑,摩擦這方面做了上千次實驗,保證它長期地在月球上運行。

為了新任務,嫦娥四號月球車在功能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嫦娥三號應用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同時,還將首次在月球表面開展能量中性原子探測任務。

嫦娥四號月球車同時配置了4臺科學載荷,其中由國內研製的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和測月雷達都延續了嫦娥三號的配置,但由於這次的任務區域在月球探測器從未到達的月球背面,因此有望帶來具有較大科學意義的發現。

此外,嫦娥四號月球車上還搭載了一臺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分析儀。用於觀測巡視探測點的高能粒子,這也將是國際首次在月表開展能量中性原子探測任務。吳偉仁也表示,此次嫦娥四號任務中國際合作載荷的數量和規模也是空前的。

包括中繼星,巡視器和著陸器上都有國際載荷,可以實現成果共享,科學數據共享,這對全人類開發空間科學都有很大的作用。

由於目前人類對於月球背面環境和月表情況瞭解較少,著陸器需要具備很高的自主導航和避障功能,來自主尋找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區進行著陸。嫦娥四號任務的實施,將突破複雜地形環境條件下的導航控制技術,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時間:2018-12-08,01:30 – 03:30

地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火箭:長征3號乙改二型

載荷: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月球背面)

客戶:國家航天局

軌道: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四號暫定12月8號發射,搭載世界最小月球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