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看過清代戲的人都會知道,清朝當差的人的衣服上面一般會出現兩個字“兵”或者“勇”。那麼“兵”和“勇”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二者之間有沒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小編就帶您一探究竟。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可能很多人和小編一樣一開始可能並不知道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還想當然的以為穿著“勇”字服的士兵是比較厲害的那種,因為非常勇敢才能穿這種衣服,一般的普通士兵就只能穿“兵”字服。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清朝中前期的主要國防力量是“兵”,而後期的主要國防力量則是“勇”,“兵”和“勇”是清王朝一前一後的兩大支柱性軍事力量。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兵的由來

在清軍剛入關的時候,奪營拔寨、開疆拓土靠的都是自己的八旗武裝,也就是“八旗兵”,但隨著明朝覆滅以後滿清正式掌權開始,一時間數量有限的八旗兵根本無法滿足國防需要,於是吸收前明遺部,和招募漢人組建軍隊,就成了清朝統治者必須要走的一條路。為了和八旗武裝進行區分,漢人軍隊的軍旗為綠色且以營為建制,軍隊的統制權獨立於八旗之外,故被稱之為“綠營軍”或“綠旗兵”。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八旗兵剛開始的確是有虎狼之勢,銳氣難當,但隨著清軍的入關,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他們一天天疏於練兵,耽於享樂,很快便軍備廢弛,萎靡不振,逐漸走向了沒落。而綠營兵一開始不過是八旗兵的替補,但在八旗兵逐漸沒落後迅速崛起。如果說清軍沒入關之前,八旗兵功勞最大的話,那麼入關後功勞最大的就是綠營兵了,綠營兵是抗擊南明和三藩的主力軍隊,巔峰時期是八旗兵的幾十倍,並且遍佈全國。而且我們電視劇中見到的“兵”一般都是以“綠營兵”為主。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而這也讓綠營逐漸佔據了清朝國防力量的重心,尤其是在清康熙年間,漢人組成的綠營兵在平定以吳三桂為首的藩王之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到了乾隆、嘉慶時期,綠營兵的數量常年維持在六十萬人左右,成了名副其實的清朝第一武裝部隊。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但正如人們所說的“長期的和平是滋生軍隊腐敗的溫床”,曾經無往不勝的綠營兵也難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命運,尤其是到了清中後期,綠營兵已經很難在戰鬥中取勝,甚至是在對付一些地方起義時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綠營軍重蹈了八旗軍的覆轍,曾經輝煌一時的綠營兵變得戰力全無。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勇的由來

然而,“勇”與“兵”相比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差別了。在雍正、乾隆時期,遇有戰事,若“兵”的人力不足,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鄉勇組成的軍隊,戰事完成之後就會立即解散,所以說“勇”不是國家的正式軍隊。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當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撞開了關閉已久的國門時,洪秀全又領導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此時的清王朝已如濁浪上的一葉浮萍,風雨飄搖、內憂外患。雖然坐在金鑾殿上的統治者仍在做著垂死掙扎,但無奈的是當時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既無法驅趕手持洋槍洋炮的西方列強,也無法鎮壓勢如破竹的太平軍起義。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就在這個時候,清廷發現了“勇”的價值,於是在肅順、奕訢等實權人物的力挺下,清廷開始任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組建地方團練,湘勇、楚勇、淮勇等地方軍隨之成立。而且曾國藩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定兵制,發軍餉,“勇”這才成為了國家的武裝主力,也正式成為了有編制的軍隊,而這也算是由臨時工轉變為正式工了,從這以後“勇”才獲得了清政府的認可。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後來,這些衣服上帶有“勇”字的地方團練,作戰比正規軍勇猛多了,也算對得起這個“勇”字了。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由曾國藩成立的“湘勇”和李鴻章組建的“淮勇”,他們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清王朝的覆滅。一直到甲午戰以後,湘軍和淮軍紛紛戰敗,“勇”才開始走下坡路。後來袁世凱等人編練新軍,清軍的“兵”和“勇”也就煙消雲散了,逐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綜上所述,“兵”和“勇”雖然都是士兵,但是其差異卻非常大。而當今的我們,是否也該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不像八旗兵和綠營兵那般“死於安樂”?大清朝正規軍的待遇很高,卻不堪一擊,毫無戰鬥力,朝廷有難時還要靠臨時組建的軍隊來排憂解難,而後來朝廷雖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打算提高“勇”的待遇,可惜大清日暮西山,一切都晚了。

如果您對歷史趣聞感興趣,那就關注小編吧,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精彩內容,歡迎您評論轉發哦!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為何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