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看过清代戏的人都会知道,清朝当差的人的衣服上面一般会出现两个字“兵”或者“勇”。那么“兵”和“勇”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一探究竟。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可能很多人和小编一样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还想当然的以为穿着“勇”字服的士兵是比较厉害的那种,因为非常勇敢才能穿这种衣服,一般的普通士兵就只能穿“兵”字服。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清朝中前期的主要国防力量是“兵”,而后期的主要国防力量则是“勇”,“兵”和“勇”是清王朝一前一后的两大支柱性军事力量。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兵的由来

在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夺营拔寨、开疆拓土靠的都是自己的八旗武装,也就是“八旗兵”,但随着明朝覆灭以后满清正式掌权开始,一时间数量有限的八旗兵根本无法满足国防需要,于是吸收前明遗部,和招募汉人组建军队,就成了清朝统治者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为了和八旗武装进行区分,汉人军队的军旗为绿色且以营为建制,军队的统制权独立于八旗之外,故被称之为“绿营军”或“绿旗兵”。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八旗兵刚开始的确是有虎狼之势,锐气难当,但随着清军的入关,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他们一天天疏于练兵,耽于享乐,很快便军备废弛,萎靡不振,逐渐走向了没落。而绿营兵一开始不过是八旗兵的替补,但在八旗兵逐渐没落后迅速崛起。如果说清军没入关之前,八旗兵功劳最大的话,那么入关后功劳最大的就是绿营兵了,绿营兵是抗击南明和三藩的主力军队,巅峰时期是八旗兵的几十倍,并且遍布全国。而且我们电视剧中见到的“兵”一般都是以“绿营兵”为主。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而这也让绿营逐渐占据了清朝国防力量的重心,尤其是在清康熙年间,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在平定以吴三桂为首的藩王之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乾隆、嘉庆时期,绿营兵的数量常年维持在六十万人左右,成了名副其实的清朝第一武装部队。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但正如人们所说的“长期的和平是滋生军队腐败的温床”,曾经无往不胜的绿营兵也难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运,尤其是到了清中后期,绿营兵已经很难在战斗中取胜,甚至是在对付一些地方起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绿营军重蹈了八旗军的覆辙,曾经辉煌一时的绿营兵变得战力全无。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勇的由来

然而,“勇”与“兵”相比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差别了。在雍正、乾隆时期,遇有战事,若“兵”的人力不足,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乡勇组成的军队,战事完成之后就会立即解散,所以说“勇”不是国家的正式军队。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当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撞开了关闭已久的国门时,洪秀全又领导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此时的清王朝已如浊浪上的一叶浮萍,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虽然坐在金銮殿上的统治者仍在做着垂死挣扎,但无奈的是当时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既无法驱赶手持洋枪洋炮的西方列强,也无法镇压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起义。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就在这个时候,清廷发现了“勇”的价值,于是在肃顺、奕䜣等实权人物的力挺下,清廷开始任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建地方团练,湘勇、楚勇、淮勇等地方军随之成立。而且曾国藩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定兵制,发军饷,“勇”这才成为了国家的武装主力,也正式成为了有编制的军队,而这也算是由临时工转变为正式工了,从这以后“勇”才获得了清政府的认可。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后来,这些衣服上带有“勇”字的地方团练,作战比正规军勇猛多了,也算对得起这个“勇”字了。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由曾国藩成立的“湘勇”和李鸿章组建的“淮勇”,他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清王朝的覆灭。一直到甲午战以后,湘军和淮军纷纷战败,“勇”才开始走下坡路。后来袁世凯等人编练新军,清军的“兵”和“勇”也就烟消云散了,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兵”和“勇”虽然都是士兵,但是其差异却非常大。而当今的我们,是否也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不像八旗兵和绿营兵那般“死于安乐”?大清朝正规军的待遇很高,却不堪一击,毫无战斗力,朝廷有难时还要靠临时组建的军队来排忧解难,而后来朝廷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打算提高“勇”的待遇,可惜大清日暮西山,一切都晚了。

如果您对历史趣闻感兴趣,那就关注小编吧,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欢迎您评论转发哦!

清朝的兵服上,“兵”和“勇”一字之差,为何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