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蘇軾的哪句詩詞?

思子清



一、引子

有宋一代聲名宏亮若蘇子瞻者似無幾人;

有宋一代才華爍爍若蘇子瞻者更無幾人。




二、蘇軾是誰

在中國提起蘇東坡的大名,恐怕沒幾個人不知道的,有關他的典故、名言、詩詞等幾乎每個人都能來時幾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由於老先生好佛崇道,還神悠悠的跟方士學過鑄鼎煉丹,所以他的朋友中也有人戲稱其蘇仙兒或蘇老仙。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不但在詩、詞、散文方面成就蜚然,而且書法、繪畫也是一流大家,並且精音律、善烹飪、懂養生,就連下棋、武術、煉丹、逗鳥、泡妞等等都是個中好手,用現代人的語言總結一下的話,他就是那種天才型的全能超級大boss。


蘇軾不但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他做官期間為治下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當地人民愛戴。

三、蘇軾詩詞中我最喜歡的句子

蘇東坡不但詩寫的好,詞的創作上成就更是亮眼,堪稱詞壇第一大家。在詞為豔科、詞與音樂不分不離的北宋,蘇東坡另闢蹊徑,以詩法作詞、以文法作詞,並且開拓了詞的寫作題材,開創了豪放激昂的詞風流派,突破了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他的詩詞作品很多成了今天的經典名篇。比如:《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這些作品傳唱了千百年,幾乎人人喜歡,其間佳段、名詞、名句俯拾皆是,有很多成了今天的典故、成語,頻繁為人們引用。



就個人而言,蘇軾的詩詞我幾乎都喜歡,在這些詩詞名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語言上並不華麗,功在雕琢之外,貴在格調高尚、悽清。這首詞筆法率直、自然,把一個男人對逝去多年妻子的思念之情表露的淋漓盡致。為自己的妻子寫悼忘詞這在當時封建禮教的社會里是極其少見的,其中一句"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最是感人,作者通過對夢境的描述把自己對妻子深深的思念鋪展於雪箋之上,令人讀之唏噓!



四、這首詞的由來

要知道這首詞的由來,還得從熙寧八年(1075年)說起,那年東坡被貶謫到密州,正月二十日夜他夢見了去世多年的愛妻王弗,淚流滿面之餘提筆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王弗的老爸王方和蘇軾他爹蘇洵是同鄉好友,有回倆人喝酒,一高興就把倆孩子的婚姻給定了下來。王弗聰慧謙謹,知書達理,而且人長得很漂亮,記憶力更是超群,據說她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十六歲時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軾,婚後王弗孝敬公婆關愛家人甚得全家人喜歡。王弗整天陪伴蘇軾左右,蘇軾讀書時稍有錯漏她便會從旁委婉指出,這讓自負甚高的蘇軾側目不己。蘇軾生性豪放交遊廣泛,常有朋友來訪切磋文理,與人交往中年輕的蘇軾時常口無遮攔的高談闊論,不僅談學問,有時還會涉及到對政治民生的一些個人見解,在那個君君臣臣官本位的年代有些話是不能隨便說的,就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惹出禍端來。王弗常在屏風後靜聽夫君與他人的談話,觀察客人的言行舉止,客人走後王弗會提醒蘇軾什麼人堪交,什麼人不可信,得慎言謹行,別老跟人淘心淘肺的讓人給賣了也不知道,所以才有了後來"幕後聽言”的典故。

蘇軾和王弗屬於那種先結婚後戀愛的典範,耳鬢廝磨中倆人感情慢慢昇華,成了心靈和生活中的好伴侶,可以說那些日子是蘇軾最開心的時光。

紅顏自古多薄命,王弗陪伴了蘇軾十年,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二十七歲的王弗生二胎時難產卒死。十年後(1075年)的正月二十日,仕途不順謫居密州的蘇軾夜夢中忽然見到了逝去的妻子,就似生前一樣坐在窗前梳妝,神情舉止宛如從前,驚喜萬分的蘇軾不停叫著妻子的名字,千呼萬喚也無回聲,好似未聽見一樣。悵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蘇軾不禁淚凝滿面,唏噓長嘆,回想過往兩人的恩愛點滴,心緒久久難以平復,於是披衣下床揮筆寫下了這首傳唱千古的悼忘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依在下看來,古今悼亡名篇雖多,此篇堪排第一!



五、題後絮語

王弗死後蘇軾又娶了王弗的表妹王閏之。閏之小蘇軾十一歲,生性溫柔賢淑,處處依著蘇軾,伴他渡過了二十五個春秋。後來閏之卒死,蘇軾又娶了小自己二十六歲的詩妾王朝雲,朝雲聰惠過人,最是知心,被蘇軾引為"紅顏知己",婚後朝雲伴其共同渡過了十一年快樂的時光,後朝雲亦亡。

唉,天虐紅顏,令人惋之嘆之!蘇軾自個也不算長命,六十五歲壽終。可能是天妒英才吧,美好的事物總不能長久!

東坡先生的才華高山仰止,東坡先生對妻子的情義更是讓人感動,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名字——蘇軾!

夜已深,天兒也愈冷了,就此止筆,祝友友們夜安好夢!


翼飛隨筆


蘇軾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詩詞都可以說驚豔蓋世,而流傳千古。

有一首詩詞想必大家都能耳熟能詳,就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詩人拿起酒杯對著月亮問,天上的宮闕,今天是個什麼日子,月光是什麼時候出來的,我要馭風一去,但宮殿那麼高,一定很冷,還不如在人間仙境裡把酒臨風。

月光灰暗了下來,灑在和我一樣沒睡的人身上,人不應該有憂愁怨恨,哪裡的人都不會一帆風順,就像月光一樣,有陰晴圓缺。

表達了詩人多愁善感,而又非常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的詩詞你必須是通過形象去感知,去聯想,才可以悟出其深邃的哲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詩詞是在中秋大醉的時候,寫出的千古名作。



向哲洪濤


蘇軾,詩、詞、文章、書法諸方面都頗有造詣,有人還說蘇軾是美食家。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對蘇軾不太感冒。當然不是不喜歡蘇軾,只是不像許多人那樣把蘇軾捧得太高,高到幾乎人格神化的程度。事實上,蘇軾在政治上屬於保守派,政績乏善可陳。在變法上,我站在王安石這邊。

蘇軾詩詞貢獻在於開創豪放派,豪放派確實別開生面,令人振奮。雖然,詞壇號稱婉約為正宗,我自己寫詩詞也以婉約居多,但是確實喜歡豪放風格。但是相對而言,我更喜歡李白,李白優點缺點都特別明顯,更真實有趣。

蘇軾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對人生的態度,樂觀豁達、榮辱不驚。被貶到惠州,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平生得失,一個荔枝就滿足了。這種品質雖然可貴,但並不是蘇軾獨有的,只不過蘇軾更深刻而已。

回到正題,雖然欣賞豪放詞,但要說最喜歡蘇軾的一句詩詞,卻是那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樣的蘇軾才是最接近那個靈魂高度的蘇軾吧。

以上,信筆。








顏亭月


悟空問答好,問:你最喜歡蘇軾的哪句詩詞?

詩書記載,《和子由繩池懷舊》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瓜,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比還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書意加點自言,這首詩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前後有所難解的孤思和熟想,寄託在心中而憶起過去的往事,對此而深奧動情的留戀和懷念中,靜思著整個的人在世途之中,有很多未知的過程。

又把飛行中的鴻雁,偶爾停下來,落在有雪的土地上,而留有的腳印做了思意,思中想到當雁飛走以後,白雪融化時,一切都會歸為無有,無論怎樣,鴻雁曾落過這裡,最後還是飛走了,往後也需從沒有後悔的來過吧。

在這首詩中,就能看出詩人對人世或人生,都有著很深刻的思解和難意,對人生的過往也有著深深的眷戀和想想,這首詩很富有感人的感染力,發自詩人的真心思情和敘發,詩人的這首詩詞就很棒。

謝謝。





老頭哥兒


老夫聊發少年狂



四官殿人書畫


提及蘇軾的詩詞,我不由得想起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縱觀東坡先生的文學作品,無論詩詞歌賦,還是政論隨筆,我們能體察到塞北的大漠孤煙,江南的杏花春雨;田園牧歌的恬靜,塞上陽關的鐵騎;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悽切,和大江東就的豪放⋯⋯我們在吟誦著千古絕句, 同時也在體味著人間百態。” 常言道:詩人,講究的是意境, 蘇軾的詩,除了意境,還有更多的情懷。

而今天我不談東坡先生"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悽美,"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哲思,以及"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靜美,和"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超然和灑脫⋯⋯那我們談什麼呢?

我們談談東坡先生的另一個身份一一一美食家。這也是我喜歡蘇軾的主要原因!一個不打折扣的超級"吃貨"!所以我最喜歡他的一首詩是: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而最喜歡最後兩句一一一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如果我們穿越到了他那個年代,一位廟廊才俊,可以長江裡摸魚,西山裡烙餅,並親力親為將普通的豬肉和豬肘捧上尋常百姓生活,並能為後世留下《豬肉頌》、《煮魚法》、《東坡羹頌》東坡食譜,這是何等的超凡脫俗!何等的曠達悠然!何等的積極向上!何等的正能量爆棚!

試想,當一個人經歷了變法失敗,人身誣陷,謫居流放等一系列人生變故之後,還能有這樣的情懷,這會是怎樣的人格魅力?正如先生臨去世前的感慨,寫了一首《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雖人生坎坷,但有美食相伴,估計先生也感到死不足惜吧!

同樣作為一個喜歡美食的人,我最喜歡東坡先生的一句詩就是: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雖有點打油,但這也許正是先生的人生態度。

最後按慣例同樣以一首詩來結束這次問答:

【七言古詩.詠蘇軾】

一門父子生大賢,千古文章驚文苑。

儒釋道法筆弘論,詩詞書畫妙遺篇。

大江東去歌千古,小軒紅妝慟九天。

宦海浮沉多逸趣,曠世豁達一子瞻。


兵法天下


太多,不勝枚舉。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崗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早生華髮,人間如夢....



南山智叟2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作為蘇軾先生超級大迷弟,初心文社筆者採芹人必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東坡先生一生文學成績斐然,詩詞文賦在整個北宋王朝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他的一生是值得我們拜讀的,是所謂: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那麼,說道筆者最喜歡的東坡詩詞,其實每首都是筆者喜歡的。所以就擇一兩句聊一聊吧: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句詞出自東坡先生《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是東坡先生在元豐七年(1084)三月由黃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與王鞏會宴,即席創作此詞。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東坡先生自烏臺詩案之後,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貶謫生涯。他在這闕詞中寫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足以看出他的樂觀與豁達。此心安處是吾鄉,是啊,人難道不應該這樣子麼?既來之,則安之,與其抱怨不如心安,自成人生一段風流。

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這是東坡先生撰寫的一副對聯,是用來悼念他的侍妾王朝雲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東坡悼念他亡妻王弗的那闕《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關於東坡先生與三任妻子的故事,初心文社在以前的問答以及小視頻中都有所介紹,各位朋友可以查看)。

我們認為東坡先生三任妻子中,嫡妻王弗是最聰慧的;續室王閏之是最賢德的;侍妾王朝雲則是最具才情、最懂東坡的。所以,朝雲病逝惠州之後,東坡寫“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為什麼“唯有朝雲能是我”?這裡有東坡的朝雲的故事(包括“獨彈古調”都有典故,各位朋友可以翻閱初心文社之前的問答瞭解)。

再看這副對聯,東坡悼念朝雲足見感情之真切。那一年,東坡貶謫惠州,深知路途之艱辛、環境之艱苦,遣散家眷。這時,朝雲毅然決然的站出來執意要跟隨先生來到惠州,不幸的是終究還是病逝惠州,年僅34歲。隨後,東坡寫下這副對聯,足見朝雲在東坡心中的分量。

其實,筆者認為東坡先生一生得遇朝雲,是紅塵中有了知己;朝雲一生得遇先生,是一葉浮萍終究是有了歸宿。傳言,最後朝雲躺在東坡先生的懷裡安然而去,這一刻,朝雲一定是幸福的。

現在惠州西湖邊上還修築有朝雲墓和“六如亭”:

從南海來時,經卷藥爐百尺江樓飛柳絮

自東坡去後,夜燈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初心文社


我非常喜歡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詞作!蘇軾乃宋詞豪放派代表人物!

①愚某尤喜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詞中有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②蘇軾詞《飲湖上初晴後雨》

詞中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③蘇軾詞《望廬山瀑布》中有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