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了,有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呢?

恒荣汇彬


如果只看存款,那么你的资产配置就差了。

到40多岁人应当有所成就了。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给大家解释一下:子曰,吾十有五,立志于学,三十而立。。。

实际上是指30岁学有成就,40岁不再问题迷惑,50岁知道天地循环的道理。哈哈,有点像毁三观的说法。

回到正题,40岁,正好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就可以彻底清闲下来了。精力和体力开始衰退,应当开始为自己养老打算。而且孩子上大学之后又面临着就业、结婚,如果手里没有一定的储蓄,真的很不安全。

一般来讲,根据中国传统父母的思想,首先要给孩子准备好一套房子,就目前来看存钱准备买房子很不合算,谁知道明年的房价是多少?折合市价一般都要100到200万,一线城市要五百六百万。但是要是08年前后买的,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现在也差不多该还完了;即使还不完,自己也有能力全部清盘。房子比较贵,装修和车子就有对方付好了。

第二,孩子的结婚费用。目前青岛市结次婚,最少也得需要二三十万元。不求奢华,普遍应当准备20到50万元。

第三,养老费用。社保已经实现了14连涨,当年都信不过社保的人,都该闭嘴了。即使一开始领四五百元,现在也能涨到两千四五百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代表了一份健全稳定的保障。夫妻双方如果都有相应的养老保险的话,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如果我们需要退休金维持我们原先的生活水平,完全不靠自己的积蓄的话,99%的人是不符合条件的。因为,需要按照真实的收入水平缴纳社保,而且至少要缴纳40年。未来缴纳40年,至少能够拿到50%的社会平均工资,预计2500到3000元之间,这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也够了,而且年年涨。所以,有一份完全的养老保险很重要。40岁社保缴费至少也要满15年以上了。

第四,面对意外的大病保险,如果想让自己不焦虑,一般每年都需要拿出几千元参加医疗保险,这样的商业医疗保险保险额度能达到500万。应对一般的重病都可以,但是花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还是要合理且必须的治疗器材和药品。否则自费的话负担就重了。而且这种商业保险免赔额度至少1万元。一个家庭一年这样的医疗保险也要上万元。

第五,要配置一部分稳健的理财产品,保障自己家庭财产能够稳定有效。主要是面对父母的养老和重大疾病了。一般也就20万元左右就可以。

第六,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建议还是根据股票周期投资一些高成长基金比较好一些。

所以,40岁有养老保险、给儿女准备好房子、再有五十万左右的理财存款、拥有五十万左右的高理财成长基金,这样才不会焦虑。


暖心人社


这个问题太大了。因为中国地方太大,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感觉是迥然相异的。 我们可以分区域或者说是分城市来解答。

在农村,能够拥有50万的存款,小日子就比较滋润。

在一般的小县城,如果银行里有100万以上的存款,然后还有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那么基本上生活就比较安逸。这样就不会有很大的焦虑。

但如果在二线城市,100万存款依旧不能让人有很高的安全感。因为100万一般也就够买一套比较大的房子的首付。在收入增长的时候,换房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但如果有300万以上的存款,基本上就比较稳健了。

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300万也就是一套比较宽敞住房的首付。有500万以上存款,基本就比较靠谱。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区分。因为还涉及到住房状况,比如是有房一族,还是无房一族;房子是蜗居型还是已经完成住房换代。还涉及到收入状态,如果能力超强,随便都能找到月入3万吨单位,那么即使存款少一点也能比较自如;如果天天有失业的风险,那么即使银行里有三五百万存款,也是会有很大的焦虑。

所以这个焦虑的产生,不是单纯取决与存款。还取决于综合因素。

当然,如果银行里有个1000万以上的存款,那么不管在哪个地方,基本上都不会有焦虑的产生。但目前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银行里随便有1000万存款?这些人都是珍稀动物。


波士财经


存款多少,其实未必可以展现出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与此同时,仍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标准来衡量存款的水平。例如,一百万存款,放在一线城市可能不够用,但如果加上贷款供房的因素,实际上一百万元基本上很难满足生活的幸福感。与此同时,在二三四线城市,存款百万,且已有自住房,那么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盛会幸福感。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一个普通家庭,存款百万,贷款占据家庭收入不超过百分之三十,这或许会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至于家庭收入,保持均衡的状态为好,如果只有存款,没有收入补贴是不足够的,而最佳的状态,则是拥有一定额度的存款,加上适合的家庭收入增速,那么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状态以及生活幸福感。


郭施亮


先问一个问题:

“如果现在没有任何存款,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会不会马上饿死?”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

“没有存款那我肯定会饿死!”

也可能另外一些朋友会说:

“我的手艺走到哪都饿不着,悄悄告诉你啊,我光凭收房租都够活了。”

题主朋友在提问时其实已经把他心里深处的疑问说出来了,那就是——焦虑

换句话说,可以叫“安全感”

有多少存款才能让自己心里面有安全感?

假如我们的安全感基线是保障温饱,那么(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能有个上百万的存款存定期,靠利息就能维持基本的温饱。

如果对物质有更高的需求,那么存款的数字也就越大。

但是,有的朋友可能不是对存款多少感到焦虑,而是经常会担心其它不好的事情发生:

“万一银行倒闭的怎么办?”
“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
“万一……”

存在这些担忧的朋友,他们的安全感就不只是来源于钱的多少了。

建议存在这类困扰的朋友向社会工作者或者

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的帮助。

回到原题,一个四十岁连续在职的职场人,一般来说正处在壮年,经验能力也处在职业的一个巅峰期。

但这时也恰好是家庭压力最大的时候,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照料,孩子上学需要操心。

这时候比起存款,更重要的是你的现金流。

如果你现在已经

入不敷出,靠着存款维持生计,那么除非有巨额存款(千万上亿级别),否则没法不焦虑。

但如果现在你的收入远大于支出,并且还能进行储蓄与投资,那么就不用焦虑,只需优化一下资产配置,保险、理财、投资都有计划地进行购置即可。

但是,如果现在你的收入刚好能够满足支出(甚至入不敷出且没存款),俗称“月光族”。

二十岁“月光”不要紧,但是如果四十岁还“月光”,则是危险。

怎么办?

1. 减少非必要支出

什么新车、新衣服、新手机……任何跟“新”字相关的东西能免则免,还有日常的开销也需要重新进行选择,十块钱能吃饱就先别想着二十块吃好;

2. 找资深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进行职业规划

工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探明与发掘自己的职业潜力,从长远角度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和提高收入水平。

3. 买保险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都没钱了还买保险?正是因为没钱才要买保险,在面临生活与工作的巨大压力之时,最怕的就是生病,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故事大家也都听过。

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理由同上。

5. 看书、学习与参加培训

投资自己永远是收益最高的选择,而看书则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更何况现在网上还有很多的免费学习资源。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来结尾: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任董事长罗伯特·士普·伍德鲁夫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企业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

——END——

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不焦虑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提起“焦虑”大家可能会与“抑郁症”联系起来。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反应。是个体在应对威胁或危险的时候在躯体、心理以及行为上的一种变化。也正是有这些变化才能使得个体能迅速地对威胁或危险做出反应。

产生焦虑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因素:

1、生活事件和应激源的作用。人们在经历强烈的应激时会产生焦虑。例如,人们将要做出重要决定,处于紧要关头,改换工作或生活环境,以及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不断地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了解、判断、适应和调整。当发生的某一较重大事情或者所发生的一连串较小的事情超过了平时的适应能力时,这种应激就会造成焦虑。

2、人格的作用。所谓“人格”,是指个体通常反应、感情和行为的方式。大多数寻求治疗其焦虑症状的病人都认为自己“神经质”。说明他们体验到自己存在明显的焦虑,也认识到自己在性格上十分敏感、易动感情、过于忧虑的特点。他们由于敏感使他们能够很快地理解他人,并得到回报。可是,消极悲观的心态也会使本不该是应激的事件变成了应激,从而产生了焦虑。

可见,日常生活中任何具有威胁性质的事情都会导致身体自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生活中一旦大脑意识到有危险的存在,或者有可能发生危险,就会释放相应的激素。

题主为存款是否足够保障今后的生活而产生焦虑,这不能根据40岁有多少存款来决定的,而是你对未来的信心决定的。

消除对今后生活的不稳定因素,才能缓解您的焦虑情绪。[33]


家庭医生杂志


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我想不用焦虑,应该是生活无忧。如何才算生活无忧呢?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我认为,无需为琐碎的生活成本奔波基本可以算得上无忧了。

生活成本

以一个三线城市普通家庭为例,所有数值均取一个普遍值:

1、房贷:5000元/月;2、餐饮费用:3000元/月;3、小孩教育:1000元/月;

4、生活费用(物业、水电、车油费、话费、保险等):2000元/月;

5、杂项(购物、零食、修车、聚会、纪念日、娱乐等):2000元/月.

一个有房贷的家庭,生活在三线城市中,一个月最少花费在13000元/月,可以过得稍微舒适。

但舒适不代表无忧,无忧的前提,最少还得每月有结余,比如一个月结余个5000元左右。

因此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在18000元以上,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会略感无忧。

中国的人均收入

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为59261元,夫妻双方合计为:59261*2=118522元,月均:11852/12=9877

显然,与上述的每月18000元,相差约8000元。一个月8000,一年96000元。

也就是说,你必须有让你的存款达到月均产生收益8000元,最低也要3000(保持基本生活),方可略微轻松。


以比较稳健的货币基金4%的年收益率计算,假设你需要M元,则M*4%=36000至M*4%=96000

即M的范围在90万元-240万元。

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保证夫妻年收入达到12万元(税后)的情况下,如果有200万的存款,基本可以在三线城市及其以下无焦虑。


鲤行者


我认识一位大姐,40来岁那年把北京3套房中的一套卖掉狂赚了近千万,留下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据说出租的那套年租金达到12万了,可她本人还在努力做着生意。有人说她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还去做什么生意呢?她给出的答案是:“我家养的那条狗狗月花销就在1万左右,不干能行吗?”。所以我认为40岁有多少存款都可能会焦虑。


错过太多得到太少


诚邀!人人社保认为: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家里存款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有多少存款的人不是太多,如果说40岁必须要有多少钱才不会焦虑,笔者认为至少要10万以上。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

如果你的家里可以拿出十万元,其实也就算不得穷人了,在城里生活过的都知道,生活的成本是肯定要那么多的,如果按月还要给家里生活费,还要预留一部分钱作为未来孩子教育的开支,买房了的要按月还房贷,没买房的就得租房,算来算去每月基本就没什么结余了,更别提存在十万块钱,所以在十万完全在普通家庭其实不是个小数字了,自然是不算穷人的。

一、在有10万元存款,如果是老年人,没有子女的教育和结婚负担,没有疾病,就目前这个社会,老年人还有一点养老金,就不算是穷人。

二、如果是对于中年人来说,在有10万元存款,不在劳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人情往来,10万元存款就可以说是穷人,因为10万元存款,对孩子的教育、结果,甚至老人的疾病,可以说是九牛一毛,一件事情就可以花掉。

但如果继续劳动挣钱存钱,在10万元作为一个保底的使用款,就目前的经济收入,不算是穷人。

三、对于的青年人来说10万元存款,尤其还没有结婚的青年人,连买楼的首付款都付不起,别说是彩礼了,这样就需要算是穷人了。

四、在有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存款都有,10万元的存款相比之下,就不值得一提,绝对算一个穷人。

五、对于有职工或者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且享受退休金的老人,有10万元存款的情况下,不算是不算是穷人。

总之,在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物价特别高,如果是继续努力赚钱,有10万元不算是穷人。如果是坐吃山空,这绝对是一个穷人,当然除了健康的老年人。


人人社保


存款300万,住房一套150平,一辆汽车16万,二口子月工资1.3万左右,媳妇身体不好,小孩今年上大四,在四线城市,日子过得一般,压力不小。本人,媳妇50多岁了。大家看看我们过得好吗?


海龙433


就这么多,少是少点,将就过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