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正宗的麻婆豆腐?

食我所知


上次中餐廳同款豌豆蝦仁蒸蛋你們回去做了咩

這次我又要來做一款中餐廳小凱同款菜啦!

麻婆豆腐

這道菜真的是超簡單的手殘菜

幾個很常見的食材好吃的麻婆豆腐就可以端上桌啦!


麻婆豆腐

所需食材如下

嫩豆腐

豬肉餡(或牛肉餡)

薑末、蒜末、蔥段

幹辣椒、花椒粉

郫縣豆瓣醬


肉餡加鹽,生粉,料酒醃製

(還可以放點白胡椒粉)


嫩豆腐切塊後用加鹽的沸水浸泡

(也可以用加鹽的沸水煮一下,目的同樣是加固豆腐塊兒凝固性)


澱粉用冷水調成水糊備用


肉餡煸炒一下再放入薑末、蒜末,蔥段翻炒

之後加入幹辣椒段、和花椒粉

再加入兩大勺郫縣豆瓣醬煸炒


炒出紅油後加入熱水熬煮


加入豆腐燉煮入味


敲黑板啦:正確勾芡小技巧

調至小火慢慢淋入需要量的水澱粉

轉大火至湯汁濃稠

(收汁的時候不要用工具攪拌哦,豆腐太嫩了會散掉的,可以晃動鍋體哦)


香噴噴的麻婆豆腐出鍋


撒上點蔥花裝飾

想要麻味更濃還可以再撒一把花椒粉


怎麼樣,是不是簡單又誘人的樣子?

快夾一口吃吧

絕對的米飯殺手!


這麼下飯還eazy的菜還不快快做起來

我在微博等你們來 @穎涵的快廚房 交作業哦


穎涵的快廚房



雖然我不會做,但是老公有廚意,我就負責享受。

先是炒鍋中倒入花生油,待油熱冒小煙,倒入豬肉末和薑末翻炒,接著放進鍋中豆瓣醬炒片刻,添加熱水,放進豆豉、少許醋、糖及鹽、生抽醬油和料酒,滾開後倒入切成小方塊的嫩豆腐,要煮5分鐘。

同時準備紅薯粉兌水做勾欠用,倒進炒鍋中收汁,快出鍋時撒入很細的辣椒粉,滴入香油,放少許味精提味。

關火後將麻婆豆腐裝盤,撒上切的很細碎的香蔥白和香蔥汁,撒上香菜,OK,成功啦。

要注意勾芡要稀,太稠了影響口感。

說到這裡還少說一樣原料,就是麻椒粉,但是我家吃不了麻辣,通常是用豆歧炒出來紅油,這樣豆腐成色好看,也不辣,味道槓槓的!!


藍毛王


正宗的麻婆豆腐,特點是形整不碎,麻、辣、燙、嫩、酥、香、鮮。麻辣味尤為突出。

製作材料有:

豆腐400克,瘦牛肉50克,青蒜50克,蒜末20克,蔥花10克,菜油75克,豆瓣醬40克,辣椒麵5克,花椒麵1克。醬油15克,豆豉40克,鹽2克,水澱粉20克,味精2克,高湯120克。

製作方法:

豆腐去掉邊上的皮後,切成2釐米大小的正方形,放入加了少許鹽的開水中,浸泡2分鐘後撈出瀝乾水。

牛肉剁成肉末,青蒜葉切碎,豆瓣醬剁細,豆豉用刀身壓扁。

炒鍋用旺火燒熱,下菜油,油熱後下牛肉末,炒酥後下豆瓣醬,油色變紅時放入豆豉、辣椒麵炒香,然後加入蒜末,少許料酒,高湯,味精,醬油,豆腐。

豆腐下鍋後,不要輕易用鏟子翻動,防止破碎,可輕晃炒鍋,或用鏟背輕推,防止豆腐扒鍋。

大火燒至2分鐘後,加入一半的水澱粉,晃動炒鍋,等燒開後,加入另一半水澱粉,等水澱粉充分化開後,撒入碎青蒜葉淋入明油,裝盤。

豆腐裝盤後撒上辣椒麵,花椒麵,蔥花即可。

要注意的是,豆腐切塊後用加鹽開水汆燙,可去除豆腥味。豆瓣醬和豆豉剁細壓扁,可讓味道更為突出。豆瓣醬一定要炒出紅油,否則有醬腥味。水澱粉分兩次加入,是因為豆腐不易入味,分兩次加入味道更濃郁。


歡迎關注藍胖掌勺,分享更多美食感悟。


才藝淘房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非常普通的一道家常菜。鮮香嫩滑中帶有麻味,因為嫩滑所以在豆腐的選擇上選用嫩豆腐為宜。

嫩豆腐在燒的時候容易碎,所以在燒之前我們要想辦法處理一下豆腐。

在豆腐切塊後,焯下水就不容易碎,但是焯水時要注意一下,水燒開後放入一點鹽,焯個2.3分鐘後撈出放入涼水裡過涼。

豆腐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開始燒了,鍋裡燒油後炒散肉末,放入豆瓣醬、姜蒜末炒香,不過要先放豆瓣醬炒喲。

加入清水,調入鹽,燒開後倒入豆腐,收汁時調入味精即可出鍋。

最後灑上花椒粉和蔥花即可。

哈哈,筆者的理論就是麻婆豆腐=花椒粉+肉末+紅燒豆腐。花椒粉得根據品種和自己喜好來放。

本文均屬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點擊頭像後關注,與胡揚一起交流各地美食。


水煮美食


麻婆豆腐作為一道川菜經典菜餚,也是上了家家戶戶餐桌的一道家常菜,是一道非常下飯的人氣菜餚。

麻婆豆腐特色就是麻辣鮮香,在選擇豆腐上川菜大廚說選擇韌豆腐,在川菜館吃麻婆豆腐會感覺豆腐和嫩但也有韌性不是很易碎。

也有選擇北豆腐做麻婆豆腐的,但我更喜歡用南豆腐,吃起來更加嫩滑。

首先準備好食材。

南豆腐、牛肉、紅油豆瓣醬、豆豉、青蒜苗、姜蒜末

然後處理食材

豆腐切塊放入鍋裡煮一煮,去除豆腥味,煮的時候加一點點鹽入底味。

然後處理調味料,姜蒜切成末,青蒜苗葉子切碎,豆瓣醬和豆豉剁碎。






鍋里加入適量菜籽油燒去泡沫,然後加入紅油豆瓣醬炒出紅油,加入牛肉末翻炒,要多炒一會,要做出正宗的麻婆豆腐就油要稍微多一點,不能像我圖片的油量,牛肉末幾乎是要經過油炸的感覺,那樣做出來才更香,然後加入姜蒜末炒出香味。



加入一大碗開水再次燒烤,放入豆腐煮幾分鐘後分次加入水澱粉翻均勻,水澱粉中澱粉量不要太多,分次加,充分攪拌均勻,讓其湯汁濃稠。

出鍋後撒上花椒粉和青蒜苗葉子。

花椒粉要小火焙出來後打成的粉才更香。

葉子的小廚,國家一級營養師、美食作家,更多菜餚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葉子的小廚”,500道簡單美味菜輕鬆學,當不知道吃什麼時,翻翻我的公眾號或許有驚喜喲……


葉子的小廚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名品,其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等。相傳清代同治年間,成都北門外萬福橋邊有一家小飯店,店主主婦陳某善於烹製菜餚,她用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醬等燒製的豆腐,麻辣鮮香,味美可口,十分受歡迎。當時此菜沒有正式名稱,因陳婦臉上有麻子,人們便稱其為“麻婆豆腐”。

我們店裡的主要做法是這樣的:

原料:淨牛肉100克,豆腐300克,蒜苗50克

調料:花生油,濃湯,醬油,鹽,豆瓣醬,辣椒麵,花椒麵,味精,雞精,澱粉各適量。

製作過程:

1牛肉切末,蛋清醃製

2蒜苗切丁。豆腐切成小方塊,鍋內燒開水,放入豆腐,鹽淖一下水。然後撈出瀝乾水分。

3鍋內放油,小火燒熱,加牛肉末炒至黃色,加鹽、再放豆瓣醬炒出香味。

4鍋中加入濃湯,放入豆腐燉3–4分鐘,加醬油,雞精,味精調味。

5下澱粉勾芡,翻炒幾下,盛入碗中。撒上花椒麵,辣椒麵,蒜苗丁,淋上熱油錢,即可上桌。


糕糕廚房


備料:

絹豆腐1盒 精牛肉500克 豆瓣醬40克

青蒜適量 蒜瓣適量 豆鼓20克

辣椒粉適量 澱粉適量 菜籽油適量

生抽適量 料酒適量 花椒粉適量


開做:

準備好如圖的材料。

將準備好的材料切成如圖的材料

豆腐切成2-3釐米小丁,入鹽水侵泡2分鐘。

鍋裡下較大量菜籽油,牛肉丁下鍋前倒入一大勺料酒,慢慢炒散牛肉丁,防止成團。

炒至油色明亮,加入豆瓣醬炒出發紅髮亮,加入準備好的辣椒粉,蒜末,豆鼓炒香。

加高湯煮開,生抽和鹽調味,加入濾幹水的豆腐塊,中火燒開。3分鐘後加入一半量水澱粉,分次勾芡可以防止湯汁不夠均勻。

撒上青蒜,一勺花椒粉,配上米飯,開吃嘍。

小貼士:豆腐切丁後入鹽水可以增加豆腐硬度。

社會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我是草根創業者於泓鑠!

馬上4000粉,互粉5000我開直播好,點贊和轉發我都關注。


於泓鑠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於川菜系。主要原料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麻來自花椒,辣來自辣椒,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麻婆豆腐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做法,南方做法多數會放些許肉末,而北方就是單純的放置辣椒和花椒。

此菜大約在清代同治初年(1874年以後),由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名為"陳興盛飯鋪"的小飯店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為陳劉氏臉上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發明的燒豆腐就被稱為"陳麻婆豆腐"。

用料及做法

主料料:韌豆腐 500克牛肉

配料: 100克小蔥 15克蒜 10克花椒 12豆瓣醬 30克鹽 3克雞粉 2克 老抽 15克 澱粉 20克 花椒油 5克

做法:

1、蔥蒜洗淨,蔥切蔥花,蒜剁蒜沫。

2、豆腐切成半個麻將牌大小的小方塊,牛肉切沫

3、鍋內加清水,放1克鹽,燒開下豆腐,焯水撈出備用。

4、鍋內下20克色拉油,大火將油燒至7成熱,下牛肉沫100克,放老抽5克,大火翻炒至8成熟,盛出備用。

5、鍋內再下10克色拉油,油燒至5成熱,放入蒜蓉和豆瓣醬30克,放入12粒花椒,爆香後將花椒撈出,鍋內加清水,加鹽2克,雞粉2克,老抽10克,大火翻炒均勻後,下豆腐開始煮,儘量不要翻炒

6、中火煮3分鐘,加炒好的肉末,放水澱粉勾芡,加花椒油5克,翻炒均勻。

7、出鍋裝盤,撒蔥花,一道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做好啦。


嫣然Tang


準備食材:豆腐一塊400克、肉末50克;

調料:食用油30克、豆瓣醬30克、豆豉20克、鹽2克、醬油15克、黃酒10克、大蒜末20克、肉湯300ml、水澱粉適量;

配料:青蒜末30克、花椒麵1克、香菜末5克。

做法:

1、先把豆腐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在放鹽的清水裡,浸泡15分鐘;然後撈出備用。

2、點火熱鍋,倒入30克食用油,待油燒熱後放入肉末,肉末變色後下入郫縣豆瓣醬煸炒,煸炒出香味後下入豆豉煸炒;把豆豉煸炒出香味後,下入蒜末煸炒。然後烹入黃酒炒勻。

3、炒香以上材料後倒入肉湯煮開,然後放入適量的醬油,用鹽調味。

4、放入豆腐,煮大約3-5分鐘,然後放入少許雞粉提鮮,用水澱粉勾芡。

此時要邊搖鍋邊用手勺推動鍋底,使豆腐不至糊鍋,當澱粉徹底糊化後便可出鍋碼盤。

5、裝盤,趁熱均勻的撒上一層花椒麵、青蒜末和少許香菜末,假如不喜香菜可不放。

至此,一道美味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啦!


煙火食光


清代同治初年,四川省成都市北郊護城河上萬福橋頭,有一條小街名叫金花街,街上有一家賣小菜飯兼營茶水的無名小店。店主人是一位中年婦女,姓陳,因臉上有幾顆麻子,所以人們又叫她陳麻婆。

每天街上有很多挑油、推油的力夫,利用交完油後揩在麻絲上的油,再買點豆腐、牛肉、請陳大嫂加工,由於陳大嫂的豆腐風味與眾不同,人們便稱這種豆腐叫麻婆豆腐!

菜名:麻婆豆腐

菜品特點:色澤紅亮、豆腐細嫩、牛肉末酥香、麻辣濃郁、鹹鮮適口

烹飪方法:

味型:鹹鮮

原料:石膏豆腐300克、牛肉末100克、豆豉10克、郫縣豆瓣20克、幹辣椒麵6克、花椒麵20克、蒜苗15克、鹽5克、薑末10克、蒜末15克、水豆粉50克、鮮湯200克、味精2克、色拉油200克

製作過程:

1 、將豆腐用刀打成2釐米見方的墩後裝入碗內,入沸水淹沒豆腐,泌去水,再灌入沸水淹沒豆腐,泌去,最後灌入沸水淹沒豆腐,放鹽3克於水中。

2 、淨鍋置火口上摻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牛肉末,用小火炒制酥香,再下豆瓣(剁細)、薑末、蒜末、豆豉炒製出香,下辣椒麵炒出色,隨即摻入鮮湯澆沸。

3、將豆腐的水泌盡,放入鍋中,下鹽、味精推轉,然後勾入水豆粉收汁汁吐油時下入蒜苗顆推轉起鍋裝盤,撒上花椒麵即成。

注意事項:

1、灌沸水幾次的目的時褪掉豆腐中的石膏味和膽水味,最後一次加鹽時為了利用鹽使其保護豆腐的嫩度。

2、炒牛肉末時火力應適當,避免炒得過酥影響口感。

3、原則上麻婆豆腐是不使用醬油的,這樣會使湯汁發黑。

4、燒時摻入的湯量應與豆腐的量相吻合,湯多,收不起汁,湯少又使塊成坨。起鍋時應以湯汁剛淹沒豆腐為宜。

5、為了保持豆腐的燙,應用窩盤裝豆腐。

ps:歡迎各位老師評論以及探討,喜歡餐飲美食的可以關注我今日頭條號,也可以給我發私信一起探討,我每天都會更新烹飪實用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