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其實很多人都十分困惑,有的同學平時上課特別努力也特別好學,可是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而很多的人,平時沒有少玩,也沒有上什麼補習班,遇到考試總是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排名總是靠前,數學還時不時考個滿分!是我們的智商問題嗎?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合理規劃時間,步步為營: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高中的學習是非常緊張的。每個學生都要投入自己的幾乎全部的精力。

要想能迅速進步,就要給自己制定一個較長遠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例如第一學期的期末,自己計劃達到班級的平均分數,第一學年,達到年級的前三分之一,如此等等(實在不行的情況下,你只需要每次的目標都是爭取超過你的前面一名。

此外,還要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詳細地安排好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並及時作出合理調整。

分享幾種學習套路給大家

1.功在平時,學會總結:多做題,總結題型

考試時技巧雖然重要,但是考試是為平時的積累做鋪墊的。數學的學習平時最主要的就在於掌握知識點,多做類型題,用題目來鞏固知識點,要學會用一道題型掌握一類題型。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夠靈活自如應對考試中千變萬化的數學題型。

比如說數列求和部分:也就那麼幾個方法,構造等差等比、裂項求和、錯位相減、倒序相加。有時候拿到一個題目你知道這樣做,但是你不一定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知道這個套路就可以了。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2.分析試卷總結經驗

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要認真分析得失,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

(1)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

(2)似非之錯。記憶得不準確,理解得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等。

(3)無為之錯。由於不會答錯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沒有答,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原因找到後就消除遺憾、弄懂似非、力爭有為。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

3.錯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考試或多或少會發生些錯誤,這並不可怕,要緊的是避免類似的錯誤在今後的考試中重現。因此,在平時我們做題的時候我們應該錯了就做總結

(1)記下錯誤是什麼,最好用紅筆劃出。

(2)錯誤原因是什麼,從審題、題目歸類、重現知識和找出答案四個環節來分析,過程中不會的可以問問老師或者看看參考答案。

(3)根據錯誤原因的分析提出糾正方法並提醒自己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應注意些什麼。

你若能將每次考試或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分析,並盡力保證在下次考試時不發生同樣錯誤,那麼在高考時發生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4.考試時間分配很重要:多拿分才是王道

有些同學是碰到一道題目,只要做不出來,就不甘心,非要把它做出來不可;還有一類學生是:一看題,不會,算了,下一道。其實這兩類學生考試成績都不會太理想,考試時一定要避免這兩種極端行為,平時做題按部就班,一道一道的來,但是考試的時候以多拿分為原則。

針對這兩種情況,一定要計劃好自己考試的分配時間。一般來說:選擇題和填空題為35-40分鐘,大題一個小時15-20分鐘,最後剩5-10分鐘瀏覽考試卷,稍作檢查,防止小粗心而失分。

5.熟悉題型:每種題型解題方法不一樣

選擇題排除,填空題猜測,大題寫知識點和公式。

下面說到具體的應試技巧,當你面對一道題時,真的不知道準確答案,對於不同的題型也有不同的方法。

選擇題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有四分之一對的概率,我們要做的就是提高這個概率,當然,排除肯定不可能對所有題是一個很好使的方法。填空題可以根據題幹進行猜測,當然是在你不會的情況下。

對於大題,完全無從下手,也可以把你知道的知識點,或是公式寫上,不一定就用到了,也能賺兩分。千萬不要留白,不會就完全不動筆去寫,留下一大片空白在那裡,閱卷老師生氣,你的分就無望了。

其實學習數學很簡單,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考試答題的技巧後,拿高分就容易多了。學霸並不是比大家聰明,只是更懂得學習方法和技巧。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6.學會優化解題過程

解題上要抓好三個字:數,式,形;閱讀、審題和表述上要實現數學的三種語言自如轉化(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要重視和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和研究。不能僅僅滿足於答案正確,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追求解題質量,少費時,多辦事,以贏得足夠的時間思考解答高檔題。

要不斷積累解選擇題的經驗,儘可能小題小做,除直接法外,還要靈活運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檢驗法、數形結合法、估計法來解題。在做解答題時,書寫要簡明、扼要、規範,不要"小題大做",只要寫出"得分點"即可。

7.考試時對試卷的把控:學會宏觀把握

對於高考數學來說,大部分試卷結構依次是選擇題、填空題、大題。所以要根據實際掌握的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先易後難,把自己最有把握拿到的分拿到,那種特別難的最後再看。通過真題訓練要知道:選擇題前幾道是比較簡單的,會考集合、複數、算法等;從第幾道題開始是比較難的,一般會考什麼內容;第幾道題是最難的題目。

只有這樣對試卷的宏觀把握,到了考場才能心裡有數,並且針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具體的對策。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8.把好的做法形成一種習慣

柏拉圖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不好的習慣終生後悔、吃虧。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

另外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把平時考試當作高考,從各方面不斷的調試,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範,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於丟分。根據解答題評卷實行"分段評分"的特點,你不妨做個心理換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平時做作業"全做全對"的要求中,轉移到"立足於完成部分題目或題目的部分"上來,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時間,有時放棄可能是最佳選擇。

數學不好真的是因為智商問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