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三者之间,谁的难度最大?

前哨影像传媒


这个问题核心在于“难度”二字,这个难度可以分两个层面理解,创作的难度和欣赏的难度。

光从创作周期来讲,摄影周期最短,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拍摄几天的作品不多见,当然,不说前期的布景和后期制作。但雕塑和绘画的周期都比较长,短的几小时几天,长则数年,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历经数百年的开凿,可谓旷世杰作!

再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摄影作品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三种艺术体系里,摄影对被描绘对象的还原度最高,艺术家的思想可以最直观的表达,其次就是雕塑,没办法太抽象,表现自由就是自由女神雕像,表现宗教就是女神维纳斯,表现力量就是大卫,雕塑也是直观的呈现艺术家的情感。唯独绘画,作品当中除了眼镜直接看到的东西,还有一点就是意境,区区几尺见方的意境里,可能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人生况味:对未来的惆怅、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对生命的敬畏…………,这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体会的……,这是人生!

因此,谈创作,摄影最简单,雕塑最难;谈欣赏,绘画最难!











金小主666


首先,同为文化艺术,其实并没有高低难易之分。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雕刻最难,雕刻更加类似于一个综合体,即需要摄影的构图能力,也需要绘画的美术功底,雕刻一件作品的步骤,画手稿,打胚,修光。如果构图绘画的能力不足,可能第一步就瞎了。就从会这个角度来说,99%可能都会摄影,99%的人也会画画,但是会雕刻的人绝对不足1%,因为雕刻的专业性更强些。

发一些我们猛犸牙雕,鹿角雕刻作品,大家感受下。








猛犸象牙雕刻艺术


毫无疑问,雕刻难度系数最大。

它必须依靠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手头上的刁钻硬实力,才能雕刻出好作品,当然,雕刻家再会些摄影摄像,更能给作品加分。

在雕刻前,雕刻家先要考虑雕刻作品摆放哪里,诠释什么文化内涵,都要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如果是大型作品,创作者还要到摆放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人,采集更多的有关信息,以利于展现作品的文化倾向性。

实地考察走访时,为了便于更快更准确地有利信息记录下来,创作者会带部家庭式小型摄影机和一个笔记本,随时随地拍下、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实物及信息。

前期工作做好后,雕刻家开始构思,接着把(正、反、侧、部等方位)草图画出来。上面已经说了,雕刻(雕塑)必须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造型能非常强,特别是素描,每幅作品几乎都要达到教学范例级别,才能有那个活跃的艺术思维,独到的双眼,灵巧的手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来,没这个基本功,雕刻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走形,失真。

草图定稿后,再依照草图,以一定的比例把正面、反面、侧面、部面墨线图及三维效果图,和完整的雕刻作品三维效果图画出来,再进行远近、整体及局部不断观察,直到满意后才定稿。要是应邀之作,还要参考主邀方的意见,把图纸拿给人家看,人家满意后才算图纸定稿。

图纸定下后,开始选材,什么木质,石质,玉质等等,根据主邀方的要求定。紧接着拿起雕刻工具敲敲打打,经过烧死无数脑细胞,累得精疲力尽后,大功才算告成。

绘画呢,难度稍次之。但也须一肚子墨水,思维活跃,脑洞大开,眼尖(观察事物观察得仔细,找出特征),手准(造型构图准,如画人物,身体各部位的比例要很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像),熟练掌握各种笔墨技法,画面疏密有度,虚实相映,富有感情,将这些天赋精华融入进去,你的绘画作品就是难得的佳作了。

摄影嘛,说起来容易,普通大众随便拿部手机都拍了,只不过质量千差万别。真正的专业摄影师,除了文化修养外,还要构图,技法,熟悉机器操作等等,如果会些绘画,对摄影更是如虎添翼。


披着棉被晒太阳


我觉得雕刻的难度大。摄影和绘画都是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立体,但是雕刻就不同了……雕刻需要全方位的立体概念。

讲真,你让一个拍得很不错的摄影爱好者绘画,也许还能画得像,但若是给他一把刻刀……估计他伤不着自己就不错了!

就立体感观而言,雕刻的难度最高。

按照普通人的要求,拍得像不难,拍不像才奇怪;但是画得像就不容易,因为绘画是从无到有;雕得像,就更难了,因为得全方位的“像”,没几年功夫下不来。

不过,你要是雕个四不像,那也就没难度了。


柳侍墨


想做好都难。

摄影门槛低,会按快门就可以,但是正因为这样,做不出特别大的差距。

绘画艺术,难度居中,可千变万化,从业人员多,历史悠久。想脱颖而出,也是特别难。

雕刻历史悠久,但是局限性太大。有很多人一辈子就雕刻那几样东西,谈不上创造力。出现特别惊艳的东西也难。


艺术鱼芳芳老师



装备


最早的人类没有雕塑和照相机,只会画。原始人都能干的事,能难吗?绘画淘汰出局。

然后人类学会了雕塑,如兵马俑。2千年前的人已经会雕塑,摄影还没有诞生!雕塑淘汰出局。

现在摄像机诞生了,人人都会照相。不是会摄影,是会使用相机。

三者相比,摄影最容易学。根据常识:最容易的就是最难的。于是摄影是当之无愧的最难之艺术。


未君学院


我个人认为摄影以及雕塑都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才好,而且摄影、绘画和雕塑都需要在一开始构思好作品的构图。

摄影是一种更灵活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是一种多维度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而雕塑是比较讲究操作能力的艺术表现,所以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以及技巧,自然也各自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非要进行难度比较,我个人认为雕塑更难,摄影其次,绘画相对简单吧。因为绘画通过时间以及经验的积累会有所收获,但是不一定会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摄影自然也离不开美学和经验的积累,但是不论摄影水平是不是很好都不会影响记录我们想记录的内容;雕塑却对塑造者的塑造能力、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对于一些操作能力差的人会有一定的难度,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哦。


静怡轩工作室


难度都大,做好作品可是要三者融合,不可缺一哦。


宏记木雕


摄影有点难,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二分,摄影占有过程,然后是“平面”和“立体”的二分,摄影占有平面,接着是“真实景物”和“虚拟之物”,摄影占有真实之物,往后是“光学原理”和“感官印象”,摄影又占有光学原理。在这样不断地对种类进行分离的过程后,就得出了关于摄影的定义。如果分离中所占有的是相反的一面的话,另一种定义可能就是这样一种面貌:“XX是从感官印象中,使虚拟之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表现或反映的过程”,这个定义中的XX在逻辑上我们可以称之为绘画。因此相对于与绘画而言,摄影有着一种对立的意义,如果摄影再相对于电影电视,那么这个分离过程就还得继续,再分离出动态和静态,摄影占有静态。倘若依凭技术的发展,于将来又出现某种新的式样的影像模式,那么这个分离过程还得坚持下去,似乎是没有尽头。比如数字影像的出现就对摄影的定义提出了新的问题,是把经过虚拟化真实之物的数字影像纳入摄影呢?还是继续坚持把它分离出去?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在同一环境里用一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画鉴赏家有时已经说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一定能说出是谁画的。每个画家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