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关羽投奔曹操,能在曹营排第几?

余庭洋


三国时的关羽假如真的投奔了曹操,在曹营的排名稳进前十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说关羽在曹营排名第一,就有点不靠谱了。

这就跟马超、黄忠、魏延不管怎么样,在刘备那里的地位都不可能超过关羽、张飞一样,夏侯惇、曹仁,甚至是夏侯渊、曹洪的地位,在曹操那里都是不可撼动的。夏侯惇是曹将第一毫无争议,时刻跟随曹操左右,曹仁守荆州,夏侯渊守的是汉中,张郃都只能乖乖做个副将。关羽此时,位列夏侯惇、曹仁之后,排名第三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我们来分别看看演义和正史中,关羽在曹操那里可以排名到多少。

《三国演义》中,关羽跟曹操麾下将领的排名对比

先看民间公认的三国武将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以勇武论,关羽至少要排在典韦之后了。如果关羽跑去曹操那里,典韦第一,关羽排名第二。

再看关羽跟曹操手下将领的交手情况。

吕布抢了徐州,张飞抢马,吕刘反目,张辽赶来,关公敌住,打了个平手。

徐州之战,关羽被夏侯惇诱出下邳城,关羽奋力杀退了徐晃、许褚,但是被夏侯惇截住,战到日晚,也未能杀退夏侯惇,被围土山之上。由此可知,关羽的武力强于徐晃、许褚,但是跟夏侯惇平手。

有人说关羽“与夏侯惇交战。约战十馀合,惇拨回马走。”这是关羽十余合战败了夏侯惇,这是在考验大家的智商么?很明显夏侯惇在佯败诱敌,关羽成功中计。

关羽跟夏侯惇还交过一次手,过五关斩六将奔刘备时,被夏侯惇追上,与夏侯惇战了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然后,被人打断。关羽和夏侯惇两人明显还是平手。

樊城之战,关羽与庞德初次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二次大战,战了五十合不分上下,庞德拖刀而走,抽弓搭箭,关羽“躲闪不及,正中左臂。关平马到,救父回营。”庞德回马轮刀,正欲斩杀关羽,被于禁鸣金召回。关羽这是怎么了?难道不是战场单挑战败了么?!关羽战黄忠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是黄忠手下留情罢了。

所谓的“关羽斩庞德”呢,于禁、庞德军被水淹,曹军纷纷投降或者战死,只有庞德独力奋战。关羽率大军围殴庞德,周仓用大筏撞翻了庞德的小舟,庞德落水,周仓才生擒庞德上船。庞德并非败给关羽,关羽“斩庞德”很威风么?纯粹是因为庞德曾经射中他,报复庞德。《三国演义》原文,关公痛恨庞德,谓众将曰:“吾誓报此一箭之仇!”。这演义中写的跟关羽斩颜良一样,又黑了关公一把,关羽这不就一小心眼么。正史中,也只有斩颜良和杀庞德是史实,这罗贯中的心思其实隐藏很深呀。

看到这里,关羽在曹操阵营的武力排名已经不可能是第一了,如果再综合信任度,跟关羽交过手的曹军将领,至少是庞德第一;夏侯惇第二;张辽(曹仁,主要是没有直接交手,但是关羽被曹仁的弓箭手射落马下,还要刮骨疗毒)第三;关羽至多还是排名第四。

《三国志》中,关羽跟曹操麾下将领的排名对比

既然说到了正史,那就要论综合实力了,关羽根本没法跟夏侯惇、曹仁等曹操嫡系将领相比。夏侯惇在曹操那里,跟关羽在刘备这里一样,地位不可撼动,虽然也跟关羽一样经常打败仗。而论谋略勇武的综合实力,关羽是弱于曹仁的。张辽的勇武谋略,和曹仁相当,都比关羽高明,相比关羽,曹操也更信任张辽。而樊城之战,关羽被徐晃,轻松的玩弄于股掌之间,完败给徐晃呀。同样的,正史中关羽被庞德射中额头,而庞德同样是因为落水被抓,关羽还是稍逊庞德。

如果论智谋勇武的综合实力,关羽逊于曹操的五子良将,只是于禁由于天灾,投降关羽了,只能让于禁排在关羽后面了。所以夏侯惇、曹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必然排在关羽之前。庞德曾经打伤过关羽,也要排在前面。这种情况下,关羽至多排位在第八了。

以上的还不是跟曹操麾下所有将领的比较,如果完全比较起来,关羽的排名应该会更靠后。


奕天读历史


尽管曹操麾下猛将如云,许褚、典韦、张辽、徐晃、张郃、夏侯兄弟,曹氏兄弟等,但都没人能出关羽之右。

白马之战,颜良在一至三合内,斩杀吕布旧部八健将中的宋宪和魏续,二十个回合内,打败五子良将中的徐晃,曹军诸将栗然,没人再敢上前迎战,双方就暂时休战。

延津之战,文丑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用箭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徐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


颜良和文丑,都是袁绍麾下“河北四庭柱”排名前二的成员,两人齐名,都是武艺高强之辈,但只可惜,两人都死于关羽刀下。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羽径奔颜良,见关羽冲来,方欲问时,关羽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关羽与文丑交战,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羽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书中的颜良和文丑,都勇猛无敌,气贯长虹,有多次实战成绩可以证明,三国中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著名将领,曹军将领中无人可挡。

许褚、典韦排名最前,曾大战不分胜负;徐晃也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所以二十回合内徐晃败归本阵时,难怪曹军诸将栗然。

关羽,能独自斩杀颜良和文丑,尽管有那么点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可否认,关羽的武功即便在曹营中也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其在万马军中,斩杀大将的风彩,曹将无人能及。

关羽曾一度降服曹操,但最终有了刘备的消息,就挂了封印,带上兄嫂,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前去寻找兄长。

此后,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慑于关羽的威望,曹操都曾一度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

关羽解了白马之围,曹操赏罚分明,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早早就封了侯,这个成就是当时其他的曹将所不曾拥有的。

以关羽在三国中万人敌的名望,倘若其一直待在曹营,以曹操的慧眼、气度、用人方式,关羽当仁不让排名猛将中第一名,在许褚、典韦和徐晃、张辽等五子良将之上,这从书中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就能明显看出来。


国平军史


假如关羽投曹操,能在曹营排第几?



如果像提问所说,可以肯定的是,关羽不会停留在汉寿亭侯,偏将军这个位置。因为据三国志--关羽传:【……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从这段记述看,在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曹操立即表封关羽为汉寿亭候,但在这之前(即:初, 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曹操已经觉察关羽常想回归刘备,派张辽探查,张辽询问关羽的真实意图,关羽照实说,只要知道了刘备下落,就会不远千里,一定要回刘备身边,张辽回报曹操后,曹操才封关羽汉寿亭侯的,如果关羽真心投曹,那一定会高于这个职位。当然,晋升的手段总是逐步进阶,按功劳升迁,不可能一步到位。



在曹营排第几不好说,但可以确定,如按提问关羽职位高于徐晃,张郃,张辽,于禁,许褚,典韦等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关羽即使铁心跟定曹操,其职位不但不会超过,而且一定低于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也没有疑问,原因十分清楚:一是这四位跟随曹操资历比关羽早很多;二是他们都属于曹氏宗亲,这是曹操的用人惯例,也是原则问题,关羽自己也心知肚明,不会像听说黄忠封五虎上将那样反应强烈而任性。



这里是按照提问假设答复的,但说实话,按关羽为人,这种事情真正实现的可能为零,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也就不是关羽了。(0:10)


流誉后


那些吹什么曹营第一猛将的,你们了解三国吗?你们了解历史吗?

关羽第一次与曹操接触是在虎牢关大战,三英这些抛开不说,就说当时的曹老板,手下虾兵蟹将就那么点人,要是当时关羽能跟着曹操追董卓 顶住徐荣伏击,抢下灵帝。。估计关羽绝对东汉末年妥妥的一个一字并肩王。

如果当时能顶住徐荣伏击,让曹老板减少损失,那以他的表现能力压曹仁,成曹老板手下第一统帅。

如果面对徐荣伏击还是落花流水,那关羽最多就是于禁哪个层次(于禁是曹营外姓第一大将,实权绝对是外姓第一人,就是被放回曹营于禁爵位依然不降。)。

之后与曹操最大的接触大概就是跟着刘备投降曹操了,当时曹操打算挖刘备墙角,其实对关羽未必重视,主要还是想玩个千金买骨,若是关羽投了,那一世荣华是走不了了,但也就限于一世荣华,墙头草死的早。

再之后就是下邳围杀,关羽被虐出屎,然后投降了,之后斩杀河北双雄,颜良文丑,成名之战,加上于徐晃,张辽等人友谊在,这几人都是降将,如果走的太近,那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要知道曹营降将,张辽在合肥,有乐进,李典左右限制,这两人资格在曹营数一数二,张合在西北一直被夏侯渊压制,之后又有曹真,徐晃更是被养在许昌,如果那时候投了,估计关羽会被发配到邺城做个福将。

再之后还有一个机会就是镇守江夏的时候若是突然反水,交出公子刘琦,曹操 成功渡江,那关羽将会有平定南方的首功,加上之前与曹操的交情,而曹操渡江统一了天下,不会怕关羽再反水,那关羽的地位将会仅次于曹仁,夏侯惇。。

所以说关羽在不同时期投靠曹操将会有不同结果,不能一概而论。。






一壶萍水


如果关羽转投曹操,在曹营的武将中当仁不让地排第一。这是因关羽武功盖世,一把青龙偃月刀使的出神入画,论手上功夫,关羽可以说是除吕布之后的最厉害的勇士。

而曹操麾下尽管有许褚、典韦、张辽、徐晃、张郃等猛将,但随着典韦的早死,其他猛将论单打独斗的本领都比关羽稍逊一筹。这一点从袁绍手下颜良、文丑来挑战时,曹将连接败北,无人能敌这两员虎将时,关羽出马后,分分钟就斩杀二人于马下可见其勇冠三军,威不可挡。



同时关羽还有智谋,他在攻城拔寨时能釆取智取,这是纯武夫吕布等人无法相比的。也正是因为关羽文武双全,曹操对他极为钦爱,关羽"暂歇"他麾下时,曹操又是封官加爵,又是赏赐有加,当真是动了老本,一心想感化关羽,打造他为自己的第一勇士。


然而,关羽除了本领强,还为人正直,讲义气讲品格,他不为所动,心里还是要追随旧主刘备,后听闻刘备消息后,过五关斩六将毅然离开曹营,谱写一曲英雄赞歌。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当时,关羽若投降曹操,依他的性格、脾气与作为,关羽不会成为曹操亲信,只是个战将而己!

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才是曹操的家门自己;典韦、徐晃、许褚、張辽、張郃等武将才是曹操心腹之人,关羽若排位顶多排在張辽之后、第五位吧!

曹操手下谋士、策士、幕僚和文人如雲;战将无数、个个武艺高强;关羽孤傲、轻漫的态度,必然招致众武将不服气,与之争斗、争宠;众谋士必定想办法设计除掉关羽而后快!

曹操疑心太重,喜爱人才又疑心人才!关羽当时若投降曹操,其性格决定其结果、思非常不幸与悲哀的!

不过這个假没不会成立,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要塑造一个忠义双全之人!而且《三国演义》也没法写下去;挑园三结义也失去其意义!




海海147035523


关羽和曹操有很多交集,令人奇怪的是,关羽十分的憎恶曹操,但是曹操却十分欣赏关羽。正常情况下,关羽是绝对不可能投奔曹操的,因为关羽忠汉,而曹操为汉贼,两人不是一路人。那么做个假设,如果关羽真的投奔了曹操,能在曹营排第几呢?

关羽在刘备阵营中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当时世人皆知:

关、张二人骁勇,皆万人敌,尤其是关羽,早在刘备督管徐州时,关羽就被委以重任,留守徐州,而刘备屯小沛。

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书云:以羽领徐州。而身还小沛。

这说明,在刘备眼中,关羽是能够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那么如果关羽投奔曹操,能够担当重任,得到像在刘备处如此高的待遇吗?应该不会

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以骁勇著称的张辽、乐进,以善于治军著称的徐晃、于禁,还有以善于用兵著称的张郃。而关羽以忠义和骁勇闻名于世,那么他和这五位相比,会更胜一筹吗?

首先说张辽,张辽骁勇异常,在曹营中几乎无人出其右。张辽曾经在柳城白狼山附近率领曹魏骑兵打败乌桓骑兵,斩杀蹋顿单于。也曾在白马之围时和关羽一起冲击颜良军队,在此次战斗中,关羽于千军万马中亲斩颜良首级,扬名于世,而世人忘记了张辽的功劳。

张辽最厉害的地方莫过于在合肥之战时,以区区八百人于凌晨冲击孙权十万大军,挫伤了吴军的锐气。更在吴军撤退时率领少部分勇士冲击,差点活捉孙权。从此,曹操令张辽镇守合肥数十年,江东鼠辈听说张辽的名字都胆寒不已,不敢前来进犯。

关羽之于张辽相比,我认为关羽是不如张辽的张辽率八百勇士偷袭东吴十万之众,以及勇于追击撤退吴军,差点活捉孙权,这些都要比斩颜良更精彩,因此,如果关羽投奔曹操,地位肯定要低于张辽。

再说徐晃,徐晃善于用兵,曾经被曹操称之为有周亚夫之风。那么关羽和徐晃谁更厉害呢?其实两人是有过交手的。

关羽兵围樊城,水淹于禁七军,于是于禁投降,庞德被斩,这时曹操派徐晃率领先头部队前来救援。当时徐晃带的兵士并不多,而关羽围樊城下寨,设置鹿角,围寨重重,甚难攻取。

徐晃并没有选择和关羽硬碰硬,而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当时关羽率主力屯围头,余部守四冢。徐晃假装要去攻击关羽主力,却突然出其不意的偷袭薄弱的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于是率军来援。这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结果是关羽大败

关羽大败还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关羽败后撤回围寨内,而徐晃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直接率军跟着败退的蜀军冲了进去。而这次冲击是极其需要胆量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关羽围樊城很紧,设置的围寨也有数重,非常坚固。如果强攻,是非常困难的。而一旦闯入进去,极其容易遭到蜀军的围攻。庆幸的是徐晃追赶的是关羽的主力,因此徐晃才大胆的直接冲了进去。

徐晃率军冲进去后没有停歇,直接在蜀军营寨内进行冲击,关羽设置的围寨随之被打破,樊城之围有了缺口。后关羽获知吕蒙偷袭江陵,腹背受敌,于是撤军而去,樊城之围随之彻底解除。

这次战役是一场很经典的防守与反击的攻防战,在此次战斗中,徐晃利用自己敏锐的军事直觉和超高的胆气,力压关羽一筹,最后取得了胜利。也从一方面证明徐晃用兵比关羽要强,因此,如果关羽投奔曹操,地位不会高于徐晃。

再说张郃,张郃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当时刘备进取汉中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斩了夏侯渊不算什么,能打败张郃才是最要紧的。

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被斩后,魏军迅速以张郃为主帅重新集结,列阵于汉水北侧,刘备随之不敢轻举妄动。张郃后来更在街亭之役断蜀军水源,大破马谡,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破产。

因此,关羽和张郃相比,要稍稍弱于张郃。刘备尚且忌惮张郃,关羽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关羽投奔曹操,地位应该稍逊于张郃。

最后就是于禁和乐进,于禁善于治军,往往前驱为先锋,后撤为断后,军容齐整,军纪严明。但是于禁在樊城之围时被关羽所败,也充分说明了自己在能力上还是不如关羽的。而乐进勇猛,但是肯定是不如关羽的,所以总体比较来看,如果关羽投奔曹操,应该地位高于此二人。

整体来说,做个假设,如果关羽投靠曹操,那么曹操将拥有六子良将,实力排序为张辽、徐晃、张郃(三人不分伯仲),再往下是关羽,然后是于禁和乐进。换句话说,关羽处于中间的位置,不会如同刘备对他那样,独当一面。


每日趣评


最近在读三国志,刚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关羽在外姓将领能排第一。(在外姓将领中可以这么排,因为曹操帐下有许多本姓的曹氏,夏侯氏将领)。

三国时的将领主要分为谋略型和拼杀型两种类型。谋略型典型代表周瑜,拼杀型的代表是吕布。而关羽既是拼杀型将领,又是谋略型将领。关羽不仅忠义无双,更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智勇双全的人才。

我们来看下关羽的主要成绩。

追随主公,不避艰险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上面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录。讲的是关羽和张飞在人多的广众场合,整天侍立在刘备的左右,跟随刘备出入应对,不避艰险。如果没有了关羽和张飞,就没有刘备后期的辉煌。

阵斩颜良,解白马之围

是三国志记录中的唯一一个在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将领。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了颜良,袁绍军中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从而解了白马之围。颜亮是河北第一名将,却被关二爷分分钟秒杀了。可见关二爷武力之强。



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建安24年,关羽率军攻打樊城。在这场战役中擒了于禁,斩杀了庞德,吓的曹操都提议要迁离去许都避开关羽的锋芒。如果说斩颜良是展现了关羽的拼杀,那么攻打樊城就体现了关羽的谋略。虽然后来失败了,大意丢了荆州。但这并不影响关二爷的高大形象。要知道关二爷驻守荆州十几年也挺不容易的。失败原因也众多。

1.对手强大

曹魏:曹仁,于禁,庞德,徐晃。

孙吴:吕蒙,陆逊,潘璋,朱然。这还只是部分将领,还有许多将领没有写出来。要知道关羽一己之力面对这么多的大boss是多么的不容易。

2.总部误判

要知道,发动这么大的战役,成都总部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总部以为安然无恙,所以并没有援军去援助关羽,关羽的兵少,但都去打樊城了,所以后方空虚,如果有援军帮助驻守,那么关羽就可以安心攻打樊城,即使攻打不下,也不至于丢了荆州。

3.盟军背叛

盟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你背后突然捅了你一刀。让你猝不及防。

4.有群猪队友

糜芳,傅士仁背叛;刘封,孟达不援助。

在这么多的不利条件下,关羽的失败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不必揪着他的失误不放。

关羽由于自身忠义无双,智勇双全,加之曹操对他的喜爱,所以如果投奔曹操,他可以排在外姓将领中的第一名(当然了张辽或许可以与他一绝高下)。你的看法呢?


一个愁字怎能了得


关羽后世成神成圣,十分夸张。地位如此之高,都是因为他个人的勇武和忠义。这里不谈忠义,只看看作为武将的勇武。

武将是强是弱,无非这几个指标。

一、个人武力。

关羽身高力大,刀弓娴熟,在当事和稍后的西晋,都被称为“万人敌”、“世之虎臣”,可见时人皆认可。

二、行军打仗的能力。

关羽一生参加战斗无数,独领一军或独当一面的时候很多。虽然战败的次数也不算少,但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很多失败不是关羽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其所属的刘备集团的实力太弱所致。就一些战役细节来看,关羽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具体例子就不说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有很多。

三、养兵练兵的能力。

这项能力很容易被忽视,但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刘备集团除了关羽,刘备和魏延这方面都不错。江东集团的周瑜、陆逊也都是当时的佼佼者。曹魏集团里,曹操更是养兵练兵的大神本人。关羽虽不是最厉害的那一个,但也属于优秀选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出身,常年在北方战斗的关羽是刘备集团少数能带水军(不是今天说的网上的那拨人)的将领。

最后,是佐证。

魏蜀吴三国的首脑曹刘孙,虽各自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长处,就是识人。曹操欣赏关羽,刘备依仗关羽,孙权忌惮关羽。可见一斑。

所以,当时的关羽,无论在当时的哪个诸侯集团(也包括曹魏集团),都是一流武将。


阿川151457971


关羽投奔曹营得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前期投靠曹操,这是在河北战争以前的时期,关羽曾经有投靠过曹操,并在阵前斩杀颜良而闻名天下,按着张辽的说法,当时的徐晃张辽都是关羽的副将。而这两人在后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称为曹魏军营里的方面军统帅。因此,关羽假如这个时候没有离开曹营的话,他以后的仕途之路下限是军区司令,上限是军队副总司令。大司令则依然是夏侯惇。这里一是资历问题,二是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更亲。

关羽假如投奔曹操还可以有第二部分,那就是镇守江夏时期。这时候的关羽在蜀汉政权里已经贵为荆州都督了,类似于张辽挂帅合肥。假如这个时候投奔曹操,那么他应该还是荆州都督,然后爵位则会升很多。由于这个时候关羽的荆州军团是水军,而且水军比陆军宝贵多了,因此他这个都督还是会比张辽那个都督值钱一点。但是要想升职到副总司令则还需要跟其他人搞好关系。至于大司令依然不用想,那还是夏侯惇的。所以,不管何时何地,二爷在曹营依然是二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