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朋友圈已经接近死亡?

吉他斋


朋友圈虽然没有死亡,但已经是半死不活,也就是苟延残喘罢了。我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有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两个问题。

一,90后不玩微信,他们更喜欢玩QQ,与成年人从QQ转战微信恰恰相反。我的孩子是一个90后,他与同学聊天都是在QQ上,很少打开微信。问他为什么,他说微信太乱!

二,很多人已经屏蔽了朋友圈,有的人已经很久不再更新状态。之所以还没有卸载微信,我想更多是因为购物的时候“微信支付”比较方便而已。

朋友圈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平台,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我分析与微商的泛滥不无关系。本来平台定位为社交,非要加入网络购物这个元素,就好比是一个西装笔挺的人,穿上了一双老头鞋,这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据调查,微信用户超过了10亿。这些客户里,微商毕竟是少数,但是,正是这些少数微商朋友,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对朋友圈乱哄乱炸,别人不胜其烦,她还自得其乐,使微信逐渐对客户失去了粘性。好在微信支付功能非常强大,虽然是鸡肋,但是很多人暂时还离不开微信。但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有更新的技术代替微信支付的话,微信也就彻底死亡了。

温馨提示: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朋友圈虽然还没有死亡,但是其影响力日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当年朋友圈非常火爆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把大量时间花在朋友圈上,大家也愿意花时间发自己的最新动态。因此,朋友圈成立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但是,自从微信要利用朋友圈的超高人气来做鼓励大家做微商的时候。朋友圈就开始变味儿。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于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等电商网站上购买物品。而朋友网做微商既没有它们的海量货品,更没有很好的展示平台。因此,最终只能让一个好好的社交产品,变成无聊的微商的宁死不屈的战场。再有就是一些连转发者自己都不信的鸡汤文!

长此以往,朋友圈虽然不一定死亡,但是其用户粘性的持续下降,必然会成为一个鸡肋一样的存在!因此,我们不得不说,互联网产品也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腾讯系的QQ和微信的确是社交的老大,但是阿里系的淘宝网和天猫商城也是网购的老大!虽然双方都想涉足对方擅长的领域,但是都失败了!因此,腾讯应该吸取微信朋友圈的教训,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儿!


地震博士


确实,朋友圈刚出来那会儿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刷,亲朋好友也很给力,时时刻刻都有新内容。而现在,我刷朋友圈的频率降低到每天1次,基本上就是睡前看看。而且微信里的好友虽然很多,但发朋友圈的却不多了,积攒了1天的内容,差不多10分钟就可以看完。

现在朋友圈里的内容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工作相关的,大多都是同事或者同行在发。说实话平时上班已经够辛苦了,回家刷朋友圈还要看这些内容,谁会乐意呢?

第二类是各种晒娃、旅游、吃饭的,比如我自己平时出差去到其它城市,也会拍个照片发到朋友圈留做纪念。这实际上是朋友圈的基础内容,但这种比较个人的内容,除了真正的亲朋好友,没有谁会去关注的。不熟悉的人之前谁会在意你今晚去了哪里,吃了啥呢?

第三类就是各种营销内容,比如卖服装、面膜的,这种一般看到就会拉进黑名单,然后仔细反省当初为什么要加这个人呢?

虽然微信号称是熟人社交,但随着用户的增多,到现在的功能也和过去的QQ差不多了。各种营销号、订阅号的加入,让微信开始变得更加工具化。比如我的微信里很对多都是工作过程中结交的同行,大多只见过一面,连熟人都算不上。对于这类近似于陌生人的“好友”,我自然不会关心他/她的朋友圈里发了些什么内容。

所以微信朋友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坚持当初熟人社交的初衷,把微信从亲朋好友联络、交流的工具,变成了QQ那样大众化的软件。导致很多用户的微信好友其实都是陌生人,同样也使得原本用于了解熟人动态的朋友圈,变成了大部分内容都毫无价值的营销场所。久而久之,等微信中的真实好友不再愿意主动分享内容,朋友圈距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猫眼看数码


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朋友圈已经陪伴我们七年了,目前我们对于朋友圈的态度就是“七年之痒”。

甚至很多人几年前就不痛不痒了,直接关闭了“朋友圈”,而我也属于那种万年不更朋友圈的队伍中的一员,距离上条消息是去年十二月份。

那有个问题了,QQ空间从2005年6月6日上线到现在已经13年了,为什么还在呢?而且它们的后台都是同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嘛,那么朋友圈是不是可以继续这样存活下去?

QQ和微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QQ的老友多,年份久,而微信里都是些工作上的和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等平时都聊不上天的人。基本上每次能聊得也就那么些个。微信的看点都挤在朋友圈了。

所以让大家彻底讨厌微信的一点就是:微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微商满天卷地而来。打广告就打广告吧,你还刷屏,还时不时地就发消息给我。

这样的直接屏蔽就好了,但是最悲伤的是自己的亲戚,好友,工作伙伴也加入了进来。还通知你给她点赞,评论加转发……

本来朋友圈是朋友之间分享好物的,却拿来炫富了;本来是分享幸福的,却晒娃过头。

对此我们是无力吐槽的,所以只能改变自己,不刷朋友圈。

毕竟,凡事都得有个度,我们也没有办法阻止微信好友们不去发那些信息,就算屏蔽了,以后新加的人,还是可能会发相似的信息,让朋友圈都成了各式各样“低俗”,质量不好,用力过猛的东西。

反正我现在朋友圈基本无聊才刷一刷,其他时间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镁客网


朋友圈并没有死,只是它的定位慢慢变了

很久很久以前,微信还不是全民应用,那时候能发语音消息还很“潮”,用微信的大多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这时候微信更像是一款年轻人喜欢的小众应用,微信好友更多的是同龄人,没有父母没有领导同事,这时发朋友圈没有什么顾虑,年轻人可以在朋友圈尽情的放飞自我,所以这时候每个人发朋友圈的频率是很高的

很久以前,随着微信的用户渐渐变多,微信不再是年亲人的专属,而是慢慢的变成了熟人社交,微信的好友大部分都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这时候发朋友圈就会有所顾虑,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话在微信上也不太好说,而且如果你父母或领导加了你,你发朋友圈肯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甚至直接屏蔽掉他们。你加了老板就不会肆无忌惮的吐槽工上的事情,你加了父母就不能随心所欲的感慨感情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发朋友圈的频率肯定变少了

现在,微信已经是一款全民应用了。微信好友不仅仅是亲人朋友,还有工作上认识的人,隔壁小区买同样车的邻居,楼下早餐店的老板,饭局上见过一面的陌生人。现在微信上的人际关系越来越贴近你现实中的生活,朋友圈越来越回归你真事生活

。你在现实中过得开心吗?如果你现实中感觉有很多无奈不能表达自我,那么朋友圈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时的朋友圈已经是人间百态了,现实中的顾虑会平移到朋友圈中,所以发朋友圈的频率也就越来越小了


热心网友刘富贵


答案里说了很多,因为微商泛滥,因为朋友总是发晒娃,晒幸福,秀恩爱的照片而导致朋友圈质量下降,用户打开朋友圈意愿也随之下降。

但抛去这些客观因素来说,用户因为审美疲劳,主动打开朋友圈意愿下降这种主观因素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微信10亿用户,整体流量天花板已经差不多触到了。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上,微信能有这个用户数,已经十分厉害,十足惊喜了。

但是也已经进入了用户增长瓶颈。新用户没法增多,老用户活跃意愿不强烈。直播、短视频等娱乐平台分流严重。微信也在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构建更丰富的社交场景,留住平台用户。

在整体用户活跃意愿不强的大背景下,微信朋友圈不活跃也是正常。这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但要说朋友圈已死,还为时尚早。微信作为强社交关系链,仍然是网民离不开的社交平台。并且,强关系链带来的信任感,让微信朋友圈的商业价值十分之高。朋友圈推广目前被各大品牌青睐,它能根据大数据分地区,分性别,分兴趣给目标客户推荐广告。并且能看到微信好友给广告点赞,也能增加用户对广告品牌的信任感。


所以,微信朋友圈没那么容易死,只是用户流失在所难免。大浪淘沙后,会洗掉一些用户,也会有微信朋友圈的忠实用户,巴不得一天发一百条朋友圈,挨个点赞。

微信朋友圈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且再难复制往日辉煌,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稳健发展。毕竟微信生态已经十分完美,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吴怼怼


已经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说到,现在几乎不太关注朋友圈,已经没有什么动态可以看了,这似乎确实是朋友圈现在的一个现状,但是大家还是会忍不住去刷一下朋友圈,及时并没有太多关于身边朋友的动态更新,但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你在早晚高峰的地铁中仍然会看到无数的男男女女在不时的看一下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会出现朋友圈已亡这种说法呢?可能现在活跃在朋友圈的动态有关,不得不承认大家好像只有特别重大的事项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更新朋友圈,日常的朋友圈中活跃的无非就是几种人:一是大家最熟悉的微商,每天在你的朋友圈中最为活跃,而且你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投入了微商的行列之中,这也算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展现吧;二是喜欢晒自拍的同学,不管什么样的心情抒发或者什么样的时间的情况下,你总能看到他的自拍,这也是在朋友圈中活跃的一群人,发生状态分享生活状态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总是自拍似乎又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没什么欣赏的感觉;三是转发或是朋友圈各种立flag之人,这种朋友圈往往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因为在微博、今日头条我们同样能获取相应的咨询,除了上述几种大家觉得营养性并不大的朋友圈之外,还是有着很多人在朋友圈中在分享者自己的生活,身边关注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没有问候,但可以互相了解动态。大家确实对于朋友圈没有了最初的热情,但是朋友圈依然成为我们想让去分享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


铅笔道


朋友圈就是个

大!

秀!

场!

自己总结了一下朋友圈秀场TOP7

1、秀旅游的

每天都在路上,每天都在旅游,看风景~不用工作,好开心~啦啦啦

2、秀美食的

哇哦~今天又发现了一家好吃的冰激凌店耶 每天吃每天吃 每天吃好吃的 就是胖不起来 好讨厌

3、秀文学功底的

不管是不是仓央嘉措的 都说是仓央嘉措的,每天矫矫情情 柔柔弱弱 感慨很多

4、秀情感状态的

失恋了?全世界都失眠了?我得去买醉,我伤心,我难过。

5、秀身材的

今天教练说我胖了,哎~我昨天晚上就多吃了两块肉,就这么明显了?不行,赶紧继续补练,今天要把两块肉练下去,加油~多跑10万公里。

6、秀智商

不想说了 例子太多,明明三十好几了,还以为自己是13岁的小孩儿呢?整体装无辜装柔弱。

7、秀自拍

真的 不论在哪儿,都是一张自拍,同样的角度 同样的构图,不同的地方和服装和发型。同样美颜10级

以上 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阿季灶咖


前段时间,觉得朋友圈的确是太安静了。于是我就想编点搞笑的段子活跃一下朋友圈气氛。来回看了看自己编的搞笑段子。自我感觉应该能引起朋友圈的骚动,但令我失望的是连点个赞的人都没有。

想想以前那个朋友圈啊,我随随便便发个动态,点赞的和评论的简直屌炸天。只要一打开微信 动态栏随随便便都是显示几十个消息。

现在虽然很少发朋友圈,但已经习惯了每天定时浏览朋友圈动态。

不管朋友圈怎样,希望大家也不要喷来喷去,从QQ到微信不知道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朋友间、多联系。


展望9166


呵呵,貌似没几个人说啊,那就我来说两句吧。腾讯公司当然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他们对顾客的心理揣摩得比谁都厉害,不然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经典的产品。

但是任何伟大的公司,总有着营销思路的盲点,朋友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是被玩坏了。

因为腾讯对于“发布朋友圈消息”的用户心理揣摩得很准,但是对于朋友圈的受众的心思,却没有深入的研究。现在的朋友圈剩下一些啥呢?最大群体就是以下两个:

第一令人讨厌的是各种得瑟刷屏,吃个自助餐的,做了一个菜的,在外面旅游照了一张像的,哎呀呀,都是一大堆这样的玩意。


第二令人生厌的是各种广告和变相广告刷屏,面膜啦,艾灸啦,减肥茶啦,这些具有很大忽悠成分的玩意大行其道。

究其原因还是腾讯公司的营销思路问题:

虽然他们设计了“屏蔽某人”的朋友圈消息,但是根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谁也不会一天到晚去甄别一个个帐号,然后再一个个处理 ,这样太浪费精力与时间了,于是很多人干脆“我不看那玩意”总可以吧。

如果腾讯想救活朋友圈,只有一个办法:

当有人准备发布朋友圈消息的时候,去一个个选择朋友接受吧。厌麻烦就不要发,发了就应该花一点心思和精力,只有让那些传播垃圾的人懂的“没那么容易”的时候,朋友圈自然而然就恢复了它的价值。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