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在沈阳会有哪些尴尬事?

豆浆骑兵


记得第一次来沈阳,在沈阳抚顺工地上请项目经理出去玩,请他们去澡堂洗澡,我以为北方洗澡跟南方一样,每个人一个单间,而且是每个房间一个大木桶,而且跟电视剧中一样放点花瓣或者中药,还有播放一点音乐,颇有情调,结果来东北一问全是大众浴池,没有我们南方那种,我想那就凑合吧,当进去那刹那,被我吓傻了,全是光溜溜的,感觉进入了原始时代,太粗爆了吧,硬是没敢进去洗,南方没有大众浴池的,包括学校学生洗澡都是穿内裤洗澡,洗完了在背着同学在把内裤换了,南方洗澡每人一个单间,也是穿内裤洗澡,搓澡的不是大姨而且是美丽姑娘,但除了禁区不搓,但都是文明的。


安旭哥6883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连续三年夏天都来沈阳避暑,说说尴尬的事情吧,简直太多了,第一天到沈阳盘锦晚上出去吃饭,点了一份饺子,阿姨端上来一大盘子,我赶紧说阿姨我点的只是一份小盘的,阿姨说这就是一份小盘的,我的天吓死我了简直是我福建省三份的量。在看看阿姨看我的眼神就是这人肯定有毛病,得了便宜还卖乖。

过两天去买菜,我说买两毛钱的葱,大爷给我一大把,我说太多了想不到大爷说这一块钱,我以为听错了,问一句一块钱吗这么便宜,旁边卖菜大爷大妈都看着我,又一次把我当成神经病。

太多了尴尬事情,总结一下就是北方人做生意实实在在不坑人,不磨磨叽叽,南方人心里话无商不奸,不坑你的很少。😃😃😃😃虽然我是南方人,但是我敢这样说是确实如此。我喜欢北方人城市和北方人。


曉琳紫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特别采访了两位在沈工作的广东人和浙江人。

总结下来,虽然在沈阳会遭遇一些小尴尬,但事后想起来都是趣谈了。

洗澡

南方小伙伴第一次来沈阳的公共浴室洗澡,直接吓呆,震惊道:“为什么你们的澡堂子没有隔断?!!”

原来,在沈阳的大型洗浴中心,宛如火锅店的热闹,大家不分你我瞬间脱光一边洗一边聊的情景,在南方小伙伴眼中是这么的不可思议。

然后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搓澡。

一位接受采访的广东小伙伴表示,当大姨用粗糙的澡巾在她身体上来来去去几个回合之后,魂都没了……

买菜

深秋季节,浙江这位同学到菜市场跟老伯说:“麻烦您,我要半棵白菜……”

顿时空气都凝固了。

老伯从车里数吨白菜中抽出一棵大的,递给她:“送你了。”

后来她才知道,在沈阳买白菜基本都是100斤起,买半棵,可能会被当成砸场子的……

吃串

沈阳的串非常好吃,这个已经全民皆知了。

南方人点菜跟老板这样说:“给我来十串烤玉米”。其实他心里想的是这样的↓↓↓

结果没想到,端上来,是这样的↓↓↓直接哭瞎

出租车司机

广东的同学表示,第一次到沈阳出差,从机场打车,碰上一个很热心的出租车司机。全程聊天,短短40分钟车程,已经把她的学历状况、婚姻状况、情感状况、工作状况、收入状况摸得一清二楚……一开始有点吓到,后来随着慢慢融入这个城市,已经非常习惯于跟的哥唠家常。

她说,在这个世界上遇见过的最能聊天的,不是商务、不是销售、不是记者,而是沈阳热情有趣的的哥。


辽沈晚报


南方喝酒都是35℃左右,北方喝的都是58℃,60℃的,口感他们不适应。记得那次同学请我们吃饭,上桌没喝几杯就被同学灌醉了,而且我们同学是个女的。过几天我们要走了,回请同学们。老公怕喝多,路过一家药店,买了一瓶醒酒药,到饭店门口没好意思带进去,偷偷的放在门口雪地里藏起来。吃到一半借口出来,找到醒酒药,一看冻住了,怎么喝都喝不到。最后那天又被灌醉了。


蜜玛店莫莫


《黄瓜鱼的故事》父亲是50年从福州参军来东北的,工作单位沈阳202医院,那个年代交通极其不便利,于是春节期间只能在沈阳“望星空”把思念家乡的渴望寄语一轮明月,老首长懂得体恤民情,就让厨师班长弄点好吃的,班长问了几个“小福州”,你们爱吃啥?父亲几个小福州异口同声“黄瓜”,附带说一下,福州人管黄花鱼统称为“黄瓜”,厨师班长善解人意,大年三十下午就着手年夜饭,几个小福州趁机去逛太原街,回到食堂,班长兴奋地告诉父亲几个人,黄瓜好了,我怕你们吃黄瓜太单调,还特意用鸡蛋炒的黄瓜,看着满满的黄瓜炒鸡蛋几个小福州面面相觑,哭笑不得,明明是点的黄花鱼(福州人叫黄瓜鱼),咋给我们弄了个狸猫换太子?!沈阳福州相距甚远,福州普通话和沈阳普通话相距更远,每每我和亲朋好友讲起《黄瓜鱼的故事》大家都禁不住捧腹大笑……


医用胶


我觉得应该是洗澡吧,东北人开玩笑把我们的洗澡叫坦诚相见。因为大家都是赤裸相见的。南方的那种洗澡,我们就叫冲澡。而冲澡是我们出去洗澡的其中一个步骤。我们洗澡是冲澡,泡澡,搓澡,皮肤护理,桑拿,冲澡,足疗按摩,火龙浴,冲澡,穿衣回家。期间还可以穿插吃饭,打牌,上网,看电影,美容美发美甲等等各种娱乐保健活动。洗浴中心是我们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团队建设,商务往来等经常去的消费场所。可能南方人会对此比较尴尬。


威风徐徐十全十美


南方北方差异很大。不管南方到北方,还是北方到南方所有的不适应是一样的。南方潮闷热,北方干烫热。生活上,吃喝,口味,都不同,特别是语言,俗语。北方人说/干吗?或揍吗?/南方人认为骂人。南方人的姐妹,北方人的妻子,嫂子都能拿来开玩笑,向反就会大打出手。南方人有冲凉的习惯,北方人大多烫澡为主。从生产上,南方一年忙个不停,北方一年一季,空闲时间长。。沈阳是中国的老重工业基地,人密集,全国各地的人员都有,是个海呐百川的风水宝地。建国以来养活了全国各地的无数家庭。南方人初到沈阳的各种尴尬会随时间颖任而解。


行六老五


沈阳有几大怪;一怪全市蔬果店柜台买,排长队去买菜。全国都是自选超市(计划经济产物在沈阳根深蒂固,观念落后这个程度)。二i怪中街车流人流混交,没有天桥弊风险。全市没几座天桥。三怪;大街小巷各种花样培训学校遍街牌扁。四怪;南湖公园相亲要求再编是一重要条件。五怪;看病必须去国营医院排长队也不去不用排队技术好私营医院。


长白山英尔


这个要看所谓的"南方人"得多往南了,只说一下个人的理解吧。有问题也欢迎批评指正。如果按照黄河来分界,曾经有河南同事来沈阳买衣服,管外套叫 挂,我还以为是坎肩儿。秋裤,衬裤,线裤混淆后不方便买东西。吃饭得分开说,是吃米饭还是面食,而且面条不算面食。吃馒头就是吃馍,但在沈阳叫馍的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馒头。台湾人到沈阳吹的灰头土脸,埋汰 这个词就用不上了,也听不懂。其它各地的人也都或多或少在沈阳碰到过尴尬的事。估计沈阳人在南方也是一样的吧。


66锋66


现在沈阳的天气已经是天寒地冻,首先肯定是洗澡不习惯,因为东北都是一个大澡堂,没有单独的洗澡间。一个个赤溜溜的光着身子,混迹于热气腾腾的肉林之中,十分的不习惯,尴尬极了,眼睛都不知看哪儿才好。第二是饮食上不习惯,猛然从一个天天新鲜蔬菜水果都有的地方,突然一下子总是一天三顿泡菜,让人有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