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教师的退休金和职称挂钩合理吗?

手机用户63895001342


楼主你好,我们国家从2014年开始,才实行这个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这样一个政策。

所以在2014年以前,实际上还是沿用以前老的这种退休金的政策,因为这个事业单位人员包括公务员单位退休的人,他都是根据自己的职务工资,包括年限工资等综合起来来计算这个退休工资。

所以楼主作为一个中人的话,是不会影响你在2014年之前的一些工龄,也就说2014年之前的工龄,完全会考虑你这个职称工资的,但是2014年缴纳养老保险开始,养老保险本身他不是不体现这个职称工资在里面的,所以说2014年以后就没有这个职称工资了。

实际上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本身他事业单位人员就沿用这样一个政策,所以这也就是很多人愿意考这个公务员单位,和事业编制单位的一个原因吧。


社保小达人


很多教师对职称制度有一些意见,认为教师职称制度不合理,限制了很多优秀教师的发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根据我国现行的教师工资制度,可能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案了。

在我们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中,我们只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三类区分。

教师不是体力劳动者,肯定不能按照工人来进行管理。也不是管理人员,所以只能走专业技术人员路线。从80年代开始,教师的工资走的就是职称路线了。不过当时的工资还是非常低的,只有五六十元,80年代中期,在火车站当搬运工甚至能挣到三四十元每天,可以想象当时教师的工资水平之低。

现在的搬运工可能加班加点一个月也就能跟教师的工资持平了吧,绝对不可能挣到教师的十多倍工资了。

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职务,是人生职业规划的一种发展方式。有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可能需要努力二三十年,有的人甚至直到退休也评不到高级职称。

我们国家一直在宣扬素质教育,杜绝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因此,在职称评审中也贯彻了这一点。我们的职称数量有比例关系,高级教师数量就那么些,可是主要还是死板僵化,无法动态管理。也就导致了大家的意见。

国家在很多文件中,也提出要增加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数量。不再实行一个学校职称总额控制,而是实施一个县域甚至一个地区总额控制,1到4级的职称直接由国家总量控制。

2018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的岗位比例。

这样我们很多人退休后的工资就会高一些。

关于我们的退休工资跟退休时的职称关系合不合理?

这个问题当然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人努力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如果不考虑人的专业素养、能力贡献,退休之后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一样,那是以前的大锅饭思维了。我们的职称相当于管理上的级别。从建国之初,一直到现在,从来就没有过不分级别高低,退休工资都一样的道理。

2014年10月,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教师都开始交纳保险。养老保险的制度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思想。


而只要我们的职称越高,缴费工资越高,相对退休待遇就越高。

不过相对而言,我们新的退休制度,兼具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未来中低的教师退休待遇虽然赶不上高职称的退休教师,但是差距会越来越小的。


暖心人社


这句话就像,判断学生优秀不优秀就看他奖状多少了。存在就是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也有它的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的退休金除了工龄方面的影响,就是职称了。退休教师如果在已有岗位职称满3年,那么退休时的待遇也会自然晋升一档次,这样就理解了为什么老师们会很在意这个职称,除了面上有光,这个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呀!

高职称和低职称自然也是天差地别的。近期教师评职称也在改革,之前教师们评职称都是靠很多比较死板的东西,现在有望不再以计算机、外语和论文来作为考核重心了,而是实在地以实际教学工作来评判,更接地气了。这对于教师和教育事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承德中公教育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为什么退休了有退休金,因为你是教师,如果你是农民就没有退休这一说,教师的退休金的计算是依据退休之前的薪酬待遇计算的,退休之前的待遇高,退休后也高,这没有什么不对,这样的制度才能激励在职人员不断的进步,如果退休了,把一辈子的个人“业绩”都归零了,这才是本末倒置,从某种意义上说,退休金是对你“工作了一辈子”的一种“奖励”工作期间越优秀,退休待遇越高,这合情合理,如果退休金人人一样多,那就是鼓励在职人员混日子等死,完全不符合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题主提这样的问题,可能本身的职称不高吧😄请以平常心看待退休金,只要身体好,活到120岁,你拿的退休金保证比任何人多。祝题主心想事成,全家幸福。


风轻云淡102


绝对不合理,离开了岗位,哪来的职位,职称?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岗位上有区别,可以理解,离开了岗位,只能说与工龄挂钩还算合理,也公平!


雪域一雄鹰


合理不合理暂不说,只是这是一种惯例,无法改变。就像大学教授退休金与讲师退休金不同、公务员部级官员与处级不同、将军与校官不同一个道理。再说,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竞争,地位,待遇必须要有差别,否则,人们就不会有上进的动力!


倚栏凭风1


当然是合理的。国家鼓励提倡人们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服务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退休金和职称挂钩也是起现了国家对某一个人在职时工作成绩和为社会做出贡献大小的一个肯定,这也是促进和鼓励在职人员不断学习的方法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强国富民基础性战略性的一个举措,如不如此,谁还愿上大学,谁还愿搞科研,工作单位成了混日子的场所,国家也不可能养一群混日子的赖汉。換一个角度来看,你让科学家和一个普通人退休后拿一样的钱你觉得合理吗?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几亿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搞成原子弹,在以钱学森为首的数名科学家的努力下,仅数年时间我国的核技术事业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科学家,但道理是相通的。国家除了对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人员退休金与职称挂钩起现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以外,还对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终生发放国务院特殊津贴,对获得不同级别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按基本工资的1O%到15%终生奖励发放退休金。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还认为也不合理吗?如果取消职称搞平均分配,那么,赖汉就成了老师的代名词,科学家专家教授就成了不齿于人类的傻瓜蛋,极力主张取消职称的人都是职称较低的,一部分是对现行职称评定不满意又无耐者,另一部分正是那种不求上进,不学习不努力混日子的人。


用户4420290384842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合不合理就说得清楚的。有些事情既然存在就必定有他的合理之处。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教师职称而言,从员级、初级、中级到高级,那可是每一个教师靠自己的学识、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教师职称是按比例配置的,特别是要被评聘上中、高级职称更是难上加难。一个教师为之打拼了一辈子而得来的职称,不但是其本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荣耀。当你评聘上了某个职称,你就可以享受与之相匹配的岗位和薪级工资。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每个人的缴费工资就是你本人的综合工资,也就是说,你评聘了什么级别的职称,就会享受什么样的工资待遇,也就会缴纳什么金额的社保费用。

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了解到,你退休时养老金的多少与你本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缴费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鼓励多缴费、缴长费,多缴多得,长缴多领。

由此可见,教师虽然退休了,其退休后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仍然与他在职时的职称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一旦拥有,将受用终身。教师退休后还与职称挂钩合理吗?我想此刻题主心里应该巳经有答案了吧!


叶公来帮忙


退休?在职?有区别吗?死人?活人?有区别吗《在职挣多少。职称钱是本事!叫高水平工资!劳动所得!》《退休!以不劳动了!还挣劳动所得!就职称工资而言?还叫什么退休?》《死人!以死还给他饭吃!能吃掉吗?》《活人!人活着。不给他饭吃。能活吗?》《要死人。还吃饭。那叫什么。死人?》《退休!挣退休工资!应所有的工作过的工作人员退休后!平等对待》《都是退休工资!》


杜江润


说白了,退休金是否应拉开档次是问题的核心。目前执行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者是“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其意义在于分配要提现对劳动者的水平、贡献、表现等的鼓励,所以就有了差别。除非废除此原则,否则必须参照某些指标把档次拉开。试想,工龄能拉开档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