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增長最快的都是內陸城市,難道沿海城市風光不再了嗎?你怎麼看?

顓治國


不能這樣理解。從改革開放初期一直到本世紀初的近30年時間裡,東部沿海省份經濟發展速度一直領先全國。因此,現在東部沿海省份的經濟規模已經很大了。目前GDP總量排名前列的都是沿海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是我國經濟規模最大的四個省份。以上四個省份GDP合計30萬億元,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多。


現在中西部省份增速上來了,東部速度降低了,能說明東部經濟風光不再嗎?當然不能。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美國的經濟增速為3%,中國為6.5%,說明美國經濟不如我國風光嗎?事實上,美國依舊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對全球金融、石油、貿易等領域擁有最大的話語權。

2017年增速排在前10的省份中,只有福建省一個是沿海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天津、遼寧等省份的經濟增速只能排在全國中游,甚至下游水平。中西部省份發展速度起來了,是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實施的成果,也是推動全國均衡發展的亮點和要求。

但我們還是要看到,東部東部省份依舊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我國500強企業和百強縣排行榜,東部省份還是以絕對實力“霸榜”。比如在今年的百強縣中,有近六成分佈在沿海省份。

所以,看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勢頭,不單單是看增速,更要看目前的經濟規模。沿海城市和省份GDP低於內陸地區,不代表風光不再。


紅谷新視界


從中國近幾年GDP的增長的情況來看,內陸的省份增速比起過去明顯加快,比如西安在2017年的名義增長率高達19.37%,在前四十強中增速最高,這也只是個別現象,不是整體水平,不能代表內陸城市總體的發展水平與趨勢。

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這是市場發展規律。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趨於飽和,而中西部城市因為過去落後,顯示出其發展空間較大,這個空間也是東西部的差距。大力發展中西地區的經濟,這個符合中國全面邁入小康社會的戰略要求,縮小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是一個長期的任務。



從數據看,內陸的省份增速確實明顯加快,沿海的發達省份則有所放緩,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沿海地區風光不再了,像深圳增速不降反而增長強勁。

東部沿海省份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都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差異過大,不僅帶來了發達城市交通、就業、資源、環境、城市建設的巨大壓力,造成對資源與環境的過度依賴與破壞。也造成了大量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大量年輕人口流失,成為老齡城市,而一二線城市則畸形發展,帶來了很多負面的作用。

中國經濟要想長久的發展,必須立足新型城鎮化,大力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這是毋庸置疑的。

沿海省份雖然GDP總量巨大,但是增長速度有放緩趨勢,由於發展動能的滯步,大多企業利潤空間縮小,經濟轉型必須帶來的產業向中西部遷移的方向,而中西部地區,擁有人口優勢、環境與資源優勢、成本優勢、特色產業優勢、政策傾斜優勢,其發展提速是必然的結果

目前,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經濟帶的城市群依然會保持平穩的增長,這樣的舉足輕重的經濟地位在10年內不會有大的改變。但東部與中西部的差距會逐步縮小的。

當今中國的經濟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離開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以及中國模式,世界經濟的底氣與動力不足。

同樣,沿海城市的持續發展也離不開中部西部經濟發展需求及內外動力的拉動。只有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均衡發展,才能在全國範圍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代強國的宏偉目標。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大漠雄鷹大V


這肯定不是啦。

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依然沿海地區,沿海經濟帶依然還是中國的核心地區。這幾年沿海地區GDP增長速度減慢,是因為沿海地區有比較多的城市,已進入成熟期或轉型期。

在21世紀初以來,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從沿海移內陸,中西部有些城市迅速崛起。特別是重慶,自從實行西部大開發以來,他的增長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重慶以現在的增速,過不了幾年就會超越廣州與深圳;還有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重慶的崛起將會帶動我國大西南地區的發展。

雖然內陸城市的經濟增速很快,但也不能離開沿海城市的幫助。


關注小知天下事


最近幾年和內陸的城市確實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而且經濟增速很快,大有趕超沿海城市的趨勢。



但是以此來推斷說,內陸城市會崛起,沿海城市會沒落,這個有點太誇張,實際上目前的內陸大部分城市和沿海城市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第一、目前經濟增速最快的並不全是內陸城市,沿海城市有很多增速也很快。

我們以2017年,各個城市經濟增速來做對比。 沿海城市增速比較快的幾個城市:


深圳(廣東1)22286億元,同比增長8.8%。

佛山(廣東3)9500億元,同比增長8.5%。

福州(福建2)7128億元,同比增長8.5%。

溫州(浙江3)5485億元,同比增長8.4%。

中西部幾個最主要的城市之一:

成都(四川1)13890億元,同比增長8.1%,

武漢(湖北1)13400億元,同比增長8%,

鄭州(河南1)9003億元,同比增長8.2%,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沿海城市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是比中西部要一些大城市快很多。

而且目前從整體上來說,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要比中西部內陸城市的整體發展速度要快。

第二、內陸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產業轉移,還有固定資產的投入



最近幾年,沿海城市大部分都在進行產業轉移。很多產能低的低端的產業都轉移到了中西部地區,所以造成了一熱一冷的情況。 沿海城市因為展業的轉移,而新的產業又沒有很快的發展起來,所以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陣痛期,部分城市的經濟增速就出現了比較緩慢的情況。

而中西部地區因為承接了沿海城市的產業轉移,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速。

下面是最近幾年一些主要城市的固定資產投資。



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有投資內需,還有出口。以前沿海城市也是依靠投資的大力投入,拉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沿海城市一些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的投入增速在不斷下降。

而內陸的一些城市,因為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所以固定資產的投入,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除此之外,國家在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上偏向於中西部地區,這也是促進中內陸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內陸城市的經濟發展質量,跟沿海城市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雖然最近幾年內陸城市都獲得快速的發展,但是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很多經濟的發展都是依靠固定資產的投資還有承接一些低端的產業而發展起來的,仍然存在很多高汙染,高耗能的產業。



而沿海大部分城市通過最近幾年的轉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型,目前很多沿海城市拉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主要依靠一些新興產業,包括創新技術的推進。

目前從經濟發展質量來看,內陸城市的經濟發展還是沒法跟沿海城市比的。

第四、內陸城市發展極不均衡

內陸城市發展極不均衡,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成都和武漢GDP的總量可以進入全國前十,但是省內的其他城市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卻不如人意。

2017年成都的GDP總量是13889.39億,而四川GDP第二名綿陽只有2074.75億,竟然比江蘇省最後一名宿遷少了將近600億(宿遷市 2610.94億,排名江蘇省第13名)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湖北省。2017年武漢市 gdp13410.34億元,而第二名襄陽只有4064.90億元 。

內陸省份普遍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很多省份都是集中一個省的力量去發展省會城市,其他城市得到的資源非常少,所以發展也比較緩慢。

第四、沿海城市的未來發展潛力更大

儘管沿海城市最近幾年經濟增速出現了下滑,這個除了受大環境影響之外,產業轉移的影響也比較大。

但是隨著產業轉移與升級的不斷推進,我相信未來沿海城市的發展潛力會比內陸城市要大很多。



最典型的一個城市就是深圳,前幾年深圳擠出了很多低端產業,很多人都以為深圳不可能獲得像以前那麼快的發展,可能深圳就要沒落了。但是最近幾年深圳通過產業升級之後,經濟獲得了更快的發展。


貸款教授


一、中國GDP產值十強省份:1、廣東87979億元/人口10999萬人。2、江蘇85900億元/7999萬人。3、山東72678億元/9947萬人。4、浙江51768億元/5590萬人。5、河南44988億元/9480萬人。6、四川36980億元/8262萬人。7、湖北36523億元/6176萬人。8、河北36000億元/7470萬人。9、湖南34591億元/6822萬人。10、福建32298億元/3876萬人。 二、中國人均產值十強省市區:1、北京128854元/GDP28000億元/全國13位。2、上海125744元/GDP30533億元/全國11位。3、天津120220元/GDP18595億元/全國20位。4、江蘇107388元。5、浙江92608元。6、福建83328元。7、廣東82845元。8、內蒙74603元/GDP18800億元/全國19位。9、山東73065元。10、重慶63997元/GDP產值19500億元/全國18位。全國人均產值59819元。△湖北59137元(11)。湖南50997元(14)。河北48193元(17)。河南47456元(18)。四川44759元(24)。 三、中國經濟十強城市:1、上海。2、北京。3、廣東深圳22438億元。4、廣東廣州21503億元。5、重慶。6、天津。7、江蘇蘇州17370億元。8、四川成都13880億元(佔全省37.6%)。9、湖北武漢13400億元(佔全省近37%)。10、浙江杭州12556億元。△中國經濟發展最好最富是東部的北上天三個中央直轄市、東部的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五省。中東部的領頭羊是重慶。四川成都與湖北武漢是一城獨大,特別是成都,一市獨大,四川居二的城市都進不了中國百強城市,差距太大…


知研42791366


任何城市都是如此,越是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就越容易遇到瓶頸。

就比如考試60分的學生,通過補課提十幾分很正常,但是已經接近滿分的學生。再努力也不可能提十幾二十分。

這兩年為什麼經濟龍頭上海的GDP增速明顯放緩?為什麼天津這樣的沿海經濟強市要擠水分?因為東部強市經濟發展速度已經領先中西部很久,需要一些時間去面對轉型,面對新級別的挑戰以及沉澱自我,這和正處於發展峰值期的城市是有著本質區別。

但是我們通過數據來看,東部地區只是增速趨緩,但並沒有退步,而中西部是比過去有所提速,不過整體增速領先東部並不多。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增速僅僅是體現城市發展一個信號,卻不是唯一參考,因為增量才是最實際的東西。東部城市經濟體量普遍偏大,就比如東部某市GDP一萬億,中部某市GDP五千億。東部增速7%,那麼增量就會達到700億,而中部增速10%也才500億,實際上和東部城市的差距還在擴大。更何況整個中西部能夠和東部諸強抗衡的城市一共超不過六個,而除此之外除非大批量中西部城市的增速比東部高出兩倍甚至三倍以上,否則不會對東部城市的經濟形成威脅。

不可否認,現在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得到了很多重視,但一切也是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去比較東部的增速,兩者基數不同,起點不同,不可能通過發展速度來判斷經濟發展的強弱,更不可能涉及到“風光不再”這麼誇張的程度。


子夜的風


從中國目前GDP的增長的情況來看,內陸的省份增速確實明顯加快,沿海的發達省份則有所放緩,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沿海地區風光不再了,至少目前還並不是這樣,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不會這樣。

首先,消除地域差異,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選擇。

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經濟發展可以說非常迅速,但是地域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東部沿海省份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都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差異過大,不僅帶來了交通壓力的巨大,也造成了大量中西部地區三四線城市大量年輕人口流失,成為老齡城市,而一二線城市則畸形發展,帶來了很多負面的作用。

中國經濟要想長久的發展,必須立足新型城鎮化,大力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這是毋庸置疑的。
2016年各省GDP數字與增長率

可以看出,沿海省份雖然GDP總量巨大,但是增長速度趨於放緩,中西部地區增速要明顯高於沿海地區。貴州,西藏,GDP增速遠遠超過東部省份,重慶作為西部地區的直轄市,增速也很快。

其次,增速放緩,不代表經濟衰退,增速加快,也不代表馬上就能趕超。

基礎越薄弱,上升空間越大,基礎達到一定的數字,再增長就未必那麼容易。好比讓一個每次考試都只考30分的學生增長10分、20分,甚至及格,並非難事。但是讓考95分的學生考滿分,就不那麼容易了。各種產業轉移京津冀地區的產業承接

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

東部地區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GDP規模已經達到了很大的規模,一些省份的GDP數字幾乎是很多發達國家一個國家的水平了,在這種情況下,還想保持高速增長,本來就不太正常了。何況隨著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勞動力成本的迅速提高,經濟轉型帶來的產業遷移,東部省份經濟相對低速增長是大勢所趨。而中心部地區,依靠相對豐富的戶籍人口優勢,與資源優勢,一旦政策傾斜,發展提速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最後,東西並舉,協調發展,是未來的趨勢。

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

無論是一帶一路戰略也好,還是長江經濟帶戰略也罷,都致力於東西並舉,協調發展。沿海地區不會風光不再,中西部地區確實要加速發展。只有如此,中國的經濟增長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地域差異才能逐漸減小,直至消除。


徽南城意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是個偽命題。沿海城市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很風光,可以預計在未來20年內也會依然風光無限。


1.我們來看看中國三大城市群的分佈,不多說,直接上圖:



2.沿海三大城市群的GDP總量及佔比,看下圖:


3.沿海三大群的面積、人口占比。截至到2015年,三大城市群的面積接近50萬平方公里,面積佔比是5%,常住人口數是3.2億,人口占比是24.6%,但卻創造了中國40%的GDP。


4.沿海三大城市群的人口淨流入量(強大的虹吸效應)
5.結論:中國沿海三大城市群是我國乃至亞太地區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代表著中國城市發展的最高層次,在未來的20年內,依然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領跑中國!




感悟社會人生


由90分上升到100分很難,而由50分上升到60/70分容易,同理現在內地GDP增速很快是正常的,但並不表示內地很牛,沿海不行了。雖然你上升快,那是你基礎低,現在還是差距蠻大的。

內地之所以快速發展有以下原因吧。

1.沿海產業轉移,像富士康在鄭州設廠,長三角和珠三角電子企業在重慶設廠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年重慶和鄭州發展都很快。

2.固定投資很高,內地很多城市發展好,都是靠大量固定投資支撐的,而沿海發達城市已經不靠這個了。

3.國家支持,為了發展內地,國家大量轉移支付和政策扶持也是內地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小羅說深圳


利益相關,答者在沿海深圳從業

GDP這個東西,得看總量,看增長率沒什麼意思,去年世界年度GDP增長三強,第一,北马里亞納群島大洋洲28.61%。第二,伊朗亞洲13.4%。第三,伊拉克亞洲11.0%。遠高於中國,難道你能說中國風光不再了嗎。GDP在不同的總量階段會有不同的經濟體系,舉例深圳,深圳的醫藥生物產業,創新行業發展遠超過於內陸地區。你可以看一下新近上市的上市公司出自於哪裡,幾乎廣東區域佔據了半壁江山。沿海城市不僅風光在,而且風光正盛呢。 另外GDP在不同的總量會有不同的增長速率,真正衡量城市的是產業結構,經濟總量,發展潛力等,增長率都不是一個有效的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