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评职称是跟工作年限挂钩的,你有什么看法?

请让我去流浪


评职称跟工作年限挂钩没错,具体的说应该说专业工作年限,也就是要与你所评专业对口。举个例子,比如你要评电气工程师,结果后三年你到了政工部门,那这个专业年限就停止了,你要从新考虑晋升政工师了。


除了专业工作年限,硬性指标还有学历,博士的话,晋级工作年限就更少,比如博士从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只需要两年,而本科则需要5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年限,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时间内取得的工作业绩和成果,另外在工作履历上也会有变化。

那有人会说,优秀人才就会被埋没了么?不会的,可以破格申请的,比如你获得全国性创新成果,或者集团竞赛一等奖,集团技术能手等是可以

破格晋级的。也有人担心名额分配,这个是一定有的,而且越是高级职称名额越少,这是为了保证质量吧,所以投机取巧就不要指望了,最近对诚信管理又有了新举措,一旦弄虚作假一定会严肃处理。

够年限就一定能晋升么?一定不是,硬件一定要硬,什么全国性奖励、国家一级刊物、专业论文和报告以及层次都比较重要。这些硬件比年限重要多了,所以不要太多在乎年限,工作业绩和水平才是硬道理。


红尘V时空


目前中国的职称制度确实是跟工作年限挂钩,比如本科毕业后工作一年转正定级时才可以确定为初级职称工作满五年后可以评为中级职称中级职称工作满五年后可以评副高级职称。因此,正常情况下要评上副高级职称最少是需要十年的工作经验的。

对于职称评审和工作年限挂钩,小雷认为这是应该的做法。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工作中的各种磕磕碰碰,大多数刚大学毕业的人是比不上工作了好几年的人,因此通过工作年限进行职称评审的限制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对于一些有突出贡献或者特别优秀的人才,国家和各地政府在职称评审上都有特殊的政策予以照顾,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些30岁左右的教授。

但是,对于副高级职称需要中级职称工作满五年这点,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妥。存在这么一种情况:部分单位的中级职数已经使用完毕,但还有高级职数。因为中级人员能力不足无法晋升高级,有能力的初级人员就只能熬着,因为没有中级职称工作经历而不能直接晋升高级,而高级职数就白白空在那里。

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职称与工作年限挂钩并没有很大意见,目前职称制度让人诟病的地方主要在于职数的限制

。目前基层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数量少,而职称只要评上并且聘上,在没有范错误情况下就不会被取消,导致先来的同志占用了职数后,后面的年轻同志上升通道被堵死,严重挫伤工作积极性。因此,这一方面才是广大基层干部更关心也更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评职称是与工作年限挂钩的

一是评职称与年限密切相关,到了一定年限,才可以晋升职称。不到年限,是不能晋升相应的职称的。

二是除去初级职称,中高级职称不是说到了年限就自然晋级,同一年限的教师只是晋级赋分中的教龄分数相同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教育教学成绩赋分,这是需要竞争的。

三是中级以上职称不是“多年媳妇熬成婆”,有一部分老师,最终也不会成为“婆婆”,评不上“高级职称”!要认清这个现实!目前,有一部分地区已经规定,退休时,如果没有评上中一的话,可以直接晋升中一职称!对一些教龄长,晋级困难的老师是一个福音!盼望着高级职称也能有这样的“照顾老人“的政策。

四是在中高级职称评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必如:假证书,人情分,甚至徇私舞弊,名额少,老人不退,青年上不来……这些弊端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需要积极寻求办法解决。尤其是一些一线骨干教师,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亟待解决他们的职称问题。

五是年龄大的老师也要从自身找原因,对照赋分标准,查找自身问题:看看教学方法,成绩,哪里还有短板……职称不是等来的,不是靠来的,是积极进取,瞄准目标,补短板,不间断拼搏得到的。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战无不胜”!

总之,职称与工作年限是挂钩的,密切相联系的,老教师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终会评上高级职称的!


追求有趣


应该按教龄最合理,现行职称太不公平。有的工作十多年比工作三十多年工龄的教师工资还要多,但干活不多,你说公平合理吗?工資不应该与职称挂钩。尽快取消职称吧。


其乐无穷460


评职称应该考虑一下工作年限,但绝不能唯年限论,还应该结合工作业绩。两者兼顾,既尊重了老教师的坚持,又激励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怕的就是唯领导、唯形式论。有些学校领导把职称限额、尤其是高级限额都垄断了,让普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反而跟教师讲奉献,简直无耻至极。还有些学校领导给教师评职称时,唯课题、论文论,不看教学业绩,让努力搞教学工作的教师晋升职称无门,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闲潭落花110063461


评职称往往要求具备好几个条件,应该把教龄作为其中一个条件。我们这里,以前有一个中师毕业生,教学才几年,年龄不足三十岁,晋升为高级职称,成为全县最年轻高级教师。而教过他的老师,教书一辈子到退休未晋上高级。我认为教龄应为一个重要条件。


喜欢百科知识


评职称跟教龄掛勾最合理,跟学历掛勾也是必须的,高学历的人,读书时间也比低学历的人,时间要多,如果高低一样,这不公平,业绩也是重要的评职称条件,但要有硬件。这样既有苦劳,也有功劳,合情合理。


马万富


第一年限,第二一线上课,第三工作量要满,第四班主任,第五校干,第六教学成绩,就是教了几个循环,必须有毕业班经理。剩下的优质课,论文,课题,先进参考就可以。老师第一任务就是上课,能拿课本上课的就是高级条件,混到30年教龄有多少拿不动课本的,还能拿课本送毕业班,评高级过份吗?论文写的再好,课题再牛逼,上不了课,这算什么老师呢?


烈焰179951393


和年限挂钩不只是职称,相类似的公务员升级,还有工人晋级都是和年限挂钩的,年限就是给国家做了多少年贡献,合情合理


天使48284841


说到职称特别是教师职称,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白为什么职称有名额限制,到底职称是评的人数还是教师能力,能力到了干嘛不能评,这也是导致教育滞后的一大毛病。还有为什么教师评职称非要县级以上奖励呢,并且多数要两次以上,那镇级奖励又一点都不算数。这是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