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一个磊磊


要回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对兵法如何来理解,从知识的角度上说,兵法是前人用兵总结的经验,被记录在纸上流传后世。

例如:《六韬》(姜太公)、《司马法》(司马穰苴)、《尉缭子》、《孙子兵法》、《卫公兵法辑本》(李靖)、《纪效新书》(戚继光),都算中国古代用兵的方略和战法。

如果能够充分吸收前辈的经验、教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自然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成为一个用兵打仗的行家里手。

但徐达贫苦农民出身,行伍之前识不识字都是问题,前辈军事家的名字,估计都不见得听说过。

但既然是经验总结,自己的经历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这便是古代名将成长的第二条道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不过这种成长道路要有两个必备条件,首先运气得足够好。

打仗可不是小流氓群殴,千万人在战场上搏杀,刀剑如林、箭矢如雨,第一次上战场就挂了,总结经验自然无从谈起。

其次,得有颗上进之心。

就想着如何在战场上保住小命,能跑就跑、能混就混,就算运气好,最多也就是个老兵油子。

想成名将,带着兄弟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每次打完仗,自己琢磨是必不可少的,哪些地方做的对,应该保持;哪些地方错,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要知道,战场千变万化,这次犯了错运气好没死,不代表下次还能活着。

在徐达身上,这两条恰好都具备。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已经从军的朱元璋、汤和郭子兴之命回乡募兵,22岁的徐达扔下锄头,跟着自己的小伙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开始,徐达不过是个小头目,但在次年的徐州之战中,徐达冲锋陷阵勇悍异常,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视。

在随后的岁月了,徐达运气不错,历经多场恶战,都全身而退。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时,一场危机让徐达和朱元璋的亲密关系更上层楼。

和郭子兴一起起兵反元的孙德崖,在战争中逐渐郭子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曾一度囚禁了郭子兴。

是年二月,同为红巾军的郭子兴、孙德崖部,终于撕破脸皮刀兵相见。郭子兴抓住了孙德崖,而孙德崖的部队则扣了朱元璋做人质。

徐达得知后,毅然只身入敌营,劝服对方已自身为质,换取朱元璋回营解决纠纷。

这次轻身涉险的交还人质事件让朱元璋非常感动,对徐达给予了无限的信任。

在任何时代里,领袖的信任都远比能力重要,尤其在古代军事领域,交通、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谁知道您带大军出征,会不会卷了部队投敌?当然了,这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朱洪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徐达也算不负众望,拔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谋集庆(今江苏南京)、克芜湖,连战连捷,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名将之位。

等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徐达已经是朱元璋账下领兵的王牌,每有关乎命运转折的恶战都使其领兵出征。

一路走来,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

都成了踏脚之阶,而徐达也终成拥兵数十万,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一代军神。

最后,我们还要说一点,战争因时而变,哪有那么多一定之规?赵括倒是熟读兵书,常口灿莲花辩的父亲赵奢哑口无言,但结局如何众人皆知。

徐达从一个大头兵起家,历经步战、水战、骑战多种战争模式,哪有什么天授武穆遗书的兵法?不过是战场血肉磨盘间苦苦研磨,不断精进,才有日后百战之胜。

这其实,才是名将之道,“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血泪之路,徐达走过,毛主席也一样走过。



藏地读行0白发布衣


先说在元朝的时候,安徽有这个我国南方最大的元朝官方军马场,在军马场有大量的牧奴。

而常遇春,徐达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绝人,而且手臂很长,善于射箭。很早的时候就在山寨里,带领队伍到处械斗,对抗官军和民团。后来在1355年4月,25岁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时,常遇春已经在山寨团伙里面积累的带兵能力。

在朱元璋部队经过2年,实战锻炼,成为先锋。徐达则是身材高大,颧骨突出,神武勇猛。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1353年,22岁的徐达就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和徐达都属于天赋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朱元璋军队,从打农民军康茂才,元军当中的三流部队陈也先,破蛮子海牙水师,大战张士诚等等战役,到1359年,经过4-5年的锻炼,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成为行伍出身的帅才和将才。

如果我们看太平天国战争,也会发现,石达开,萧朝贵等人从1851年起义,天天钻山沟,占据县城一直到1853年发动大进军,军事指挥水平也是在阶梯形提升的。也就是既有天赋,又有实践,还有后天的学习,导致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军事指挥水平不断上涨。其实就如同腾讯,百度,京东,阿里那个老板是商学院毕业的?都是天赋,实践加上学习能力。



到1359年大战陈友谅的时候,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成为当时的顶级名将。到1367年北伐,徐达,常遇春经过12-14年的锻炼,学习和实践,终于自如指挥大兵团北上,一举打败元朝主力军团。


历史救生圈


这个很好理解,你看看粟裕大将的成长经历就知道了。

粟裕大将年少略读了点书,中学没读完,随着学生运动参了军,在武汉略接受了新兵入伍教育,紧接着参加南昌起义,。(不像徐达常遇春等完全穷得没书读)。

他文化也不高,从小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勇敢,有智慧,多总结,多学习。战功越来越大,军职越来越高。带的兵越来越多。最后成就了淮海战役的辉煌。

须知真理和知识未必就是诞生于学院派啊,实践也能出人才和真知,而且更踏实。黄埔军校和保定军校的就未必打的过土包子派。当然土包子要成将军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学院派概率会比较高。因为能考上黄埔的在当时都是精英


张破浪




从徐达、常遇春的出身和打天下的过程来看,他们并不懂兵法,他们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

那么会打仗和会兵法有什么区别?会打仗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争经验,会兵法是书本上学来的战争理论,赵括、马谡就是深谙兵法的人,结果却无一不是纸上谈兵。

而人类历史上另一个军事天才铁木真,从小没有接受多少文化教育,更没有熟读兵书,却既懂用人更懂用兵。一生集管理之大成并用兵如神,兵锋所指,挡者披披。



所以他们这一类人一方面是运气很好,就是在你死我活的战争环境中总是能够幸运的活下来;二一方面具有军事天赋,很快的学会了总结战争经验,具有了战争敏感性,掌握了战争规律和技巧;第三,善于总结思考,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血与火的磨练,悟到的东西反而超过了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人的满腹经纶。


徐达、常遇春都是上述这一类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越战越有经验。


谢金澎


他们不是从书本上学会打仗的,而是从实战中学会打仗的。后人都是看的《孙子兵法》,而孙子又是看的谁的兵法呢?

霍去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汉武帝劝霍去病要多读一读《孙子兵法》,霍去病说,打仗不需要看《孙子兵法》,只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打胜仗。霍去病打仗,比孙子打得好,因此,霍去病不看《孙子兵法》是可以理解的。岳飞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就是这个道理。

一次,看电视上的动物世界,狼群猎杀鹿群的场面,看得我一脸懵逼。狼群分成两队,一队驱赶鹿群,一队在鹿群逃跑的必经之路上埋伏,鹿群果然中计,狼群满载而归。狼居然懂兵法,真是匪夷所思。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天赋极高的人,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是很正常的事情。


美食家106


没有谁天生就精通某项技能,天才都是后天学习到的。

徐达小时候确实是农村的庄稼汉子,每天在田里抛食。可元朝太给力了,直接让大部分的老百姓活不下去。

徐达只好就近参加了起义军,虽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可只要不死,总有一口饭吃。

他从小兵开始,一刀一枪的杀人、立功。对这个世界逐渐的不再抱有天真的幻想,他彻底明白了:“战争,不是他杀你就是你杀他。”

小兵的战争,就是对阵厮杀。

徐达运气不错,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只受了点伤,他还活着。

因为勇敢、机灵,在厮杀中徐达立了不少功劳。在一次战斗中,徐达的上司不幸战死,由于平时表现良好,他顺其自然的顶替了这个位置。

徐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军官。

这时候,他手下有了几十个战士。从此以后,在战争中徐达要考虑的不再是自己的勇敢,而是怎么把手下的战士凝聚起来,执行好上级交代的任务。

在战役中,他们就是一支螺丝钉,哪里需要到哪里去。

打穿插、敢死队、拔旗帜,徐达带着他的小分队左冲右突。由于经常能够圆满的执行好上级交代的任务,徐达逐渐升级为军队的中层领导。

这时候,有个叫朱元璋的人在招兵买马,徐达决定:跟随朱元璋,从此为他效力。

他们打虎跳涧、攻驴牌寨,逐渐的收拢了2万人马。徐达由于之前的基层历练,已经能够很好的统帅这支部队。

注意:这时的徐达,还没有能力统领几十万大军。

随着朱元璋攻占南京,徐达作为头号大将而分兵作战。在常州、泰州、镇江、池州,他血战无数次。

在每一次的战役后,他都很好的总结了“为什么赢、为什么输”这样的问题。所以,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徐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日俱增。

朱元璋的地盘在扩大、人口在增加、军队也在膨胀。

徐达早已不能只考虑一支部队的存亡,他必须从全局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元朝。

要跟陈友谅的水军作战,就必须具备水战的知识,学呗。

要跟张士诚作战,就必须明白攻城战书,学呗。

要跟元朝作战,就必须懂骑兵战术,学呗。

有了一定的地位,眼界必然更加开阔。徐达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度、指挥。

直到徐达辅佐朱元璋横扫天下后,他还在学习怎样防备蒙古南下。

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人是天生掌握某项技能的。

必须从一个台阶开始起步,逐渐的掌握了当前地位所需要的能力,在上一个台阶......由此类推。

不经过脚踏实地的积累经验、学习技能,是不可能成就大事业的。

赵括就是直接担任大将军,结果你也看到了:40万人全被白起坑杀。

这里只是拿徐达来举例,任何将军的成长路径都差不多,当然包括常遇春。


温乎


(1)天赋异凛,有勇有谋;常遇春,徐达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绝人,而且手臂很长,善于射箭。徐达则是身材高大,颧骨突出,神武勇猛。

(2)实战经验丰富,实践出真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常遇春,很早的时候就在山寨里,带领队伍到处械斗,对抗官军和民团。25岁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时,常遇春已经在山寨团伙里面积累的带兵能力。在朱元璋部队经过2年,实战锻炼,成为先锋。徐达则是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1353年,22岁的徐达就投奔了朱元璋。

(3)善于学习,能够充分吸收前辈的经验、教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自然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成为一个用兵打仗的行家里手

(4)跟对人,跟着一个好领导,朱元璋文韬武略在整个历史所有帝王中都是名列前茅,有战略规划和大方向上的正确指导。

(5)不墨守陈规,敢于尝试新的作战方式,机动灵活的作战。











八零趣谈


并没有史书记载徐达和常遇春精通兵法吧?

别说精通兵法了,我们知道徐达和常遇春都出生贫苦。这里要注意他们是真的出生贫苦,是那种一生下来就连吃饭都是问题的贫苦,毕竟他们小时候的玩伴是当放牛娃和乞丐的朱元璋。而不是小说故事里那种虽然嘴巴叫着出生贫苦,却还买的起破书,能识字的贫苦,他们两个是在跟着朱元璋打仗发达前根本就是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那种(朱元璋也是当和尚后才有点文化,再后来发达后经过别人教的)。


这么说吧,在那个时代,小孩能够识字都是家里假贫苦卖惨的,而他们两个是真贫苦。别说精通兵法,你就是《武穆遗书》放他们面前,读懂是一回事,能不能看懂上面的字都是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何止徐达常遇春、包括李文忠这“大明排名前三的开国功臣”都是豆大字不认识的(李文忠还好,因为是朱元璋亲侄子所以14岁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找了两个私人教师)为啥能在那个时代这么牛逼?

其实很简单,那个时代比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的生存本领更强。元末时期,社会动荡,可以说是历史真正的“草莽时代”。在那个背景下,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大字不识的张士诚、渔民的儿子陈友谅都成为了那个乱世的枭雄,他们凭借的当然不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武穆遗书》”,而是硬怼无敌的“屠龙宝刀”,这就是“草莽时代”的特点。


三观粉碎机


徐达、常遇春都是农民出身跟朱元璋起兵打仗的开国功臣,论战功为第一、第二,但二者小有不同,徐达以谋略胜,勇猛次之,常遇春以勇猛升,谋略稍差。两个人相同的是在投军前都对武功感兴趣,学武有成。

一、以勇聚人心。那是个冷兵器时代,双方的士兵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识字,两军相逢勇者胜,如战将勇猛,就可能减少自己队伍的伤亡,勇者在军中有更高的威望,更容易凝聚人心。在攻打元军的采石矶战役中,只见一员壮士勇不可挡,左手持盾,右手舞剑,抵挡漫天的飞箭,随后跃上采石矶头。这是常遇春。他自称有十万军队就可横行于天下,被称作常十万。在战场上帶头冲锋陷阵,给手下士兵极大鼓舞,这是他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也有使谋略的时候,如攻打衢州城,就使用了常用攻城兵器不成后,挖地道、派奇兵突袭、摧毁元军大炮等策略,取得胜利,但可惜早死。徐达在朱元璋被孙德崖部扣留时,挺身而出,自己替做人质,后被释放。在采石矶战役中,与常遇春同为先锋。

二、以谋略取胜。下面我们就谈一下徐达,似乎更切题一些。1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向文人学习。徐达求知欲望強烈,在战争中经常礼聘文人帮他讲解兵法,并结合现实情况终日谈论,不断提高駕驭战争的指挥能力,如元顺帝攻北京,他反过来去偷袭元顺帝的老巢太原,一战让他败逃青海,称"批亢导虚"战术,他所使用过的战术还有设伏兵、精兵夜袭、围城打援、迫降等等,在每次出征,都带有一个由文人组成的智囊团,博采众长,对战事进行分析,他和元王保保的战役也有过一次失败,但在总结后,次年复率众将出征,大胜。2、在朱元璋的领导下参与制定战略计划,并领军执行。朱元璋召集重将研究如何北上灭元,否定了常遇春直捣大都(北京)的冒险计划,而尽制定了步步为营的三个阶段,首取山东、河南、占据潼关,二攻取河北、大都,消灭元朝,三攻取山西、陕西,完成北方的统一。在战略设计中徐达向朱元璋学习了不少东西。按照这种战略,主师徐达有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駕驭战争的能力,副帅常遇春本身就英勇善战,再加上一个強大的军师智囊团,又是蒙古人己过了百年锦衣玉食的日子,战斗力下降,明军在一年之内收复了宋人三百年都沒能收回的燕云十六州。三、许达在战争中贯彻朱元璋的思想,打出驱除鞑虏的大旗,军队不抢掠平民,不奸淫妇女,不杀降卒,政治上站得住脚,又可导致军事上的顺利。这时的许达己经成为一个颇有政治远见、全局意识的军事家,并导致他后来的競競业业,谨慎立世的作风。

许达的成功除了天赋外,更得益于他向皇帝学习,向有理论知识的人学习,善思、总结、反复实践,最后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旁观者岚


徐达对于朱元璋的重要意义,不亚于韩信对刘邦的价值!应该说徐达是帅才,而常遇春是将才。有很多回复,说徐达、常遇春等可能根本就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但是没有读书,不等于没有学习。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通过故事的形式,口口相传,也照样传承很多智慧,并且这种传承,要求牢记在脑中,其实有时候比读书记忆更深。中国民间,不识字而有智慧的老人很多,很多战争故事都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的,他们这些名将,在很小的时候,估计都会听过很多用兵、用计的故事,由于这种文化熏陶,很多所谓的兵法在他们脑中,很早就已经存在了。

古代的很多天才,包括军事天才,他们一般都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记忆力。另外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实践学,勇气及生存能力很多时候比兵法更重要。元未乱世,大小战争频发,为培养他们的军事才能积累,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这些军事天才,都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再学习的能力,战争不是儿戏,将帅的决定,关乎千万条人命。徐达在后期应该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不然北伐时大兵团作战,总得看懂地图吧,地图看不懂,如何确定主攻方向,攻击的次序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