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小學開始就當學霸的人,到了高中究竟有多少人還能一直保持優勢?

自然醒98404206


相信那些最終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應該是從小當學霸一直到進入高中時候的,也相信這部分學生中的大部分在重點高中的時候也能夠保持學習方面的優勢,但是也不排除這批學生中有出現開小差的情況的。



就像那時候我上高一時候宿舍裡面的幾位舍友的情況。當時我上高一時候,宿舍裡面總共是住了十個人,其中就有五個是到了高一的時候迷戀於網絡遊戲,經常半夜翻牆出去網吧裡面玩網絡遊戲,這也使得這幾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厲害,經常被班主任叫去談話。這五個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學生裡面有四個是考上重點高中的,有一個是花錢進入重點高中的,而這四個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裡面的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是在班上的十幾名到40名之間,可以說如果他們按照這樣的模式繼續下去的話,將來肯定是能夠考上大學的,但是他們在高一的時候就沒有把握好自己。最終這五個學生裡面有三個人,到了高三的時候學習成績是一塌糊塗,可能最終上的是專科院校吧,而另外兩個學生最終考的都是普通二本高校。


記得當時高一班上有一個從偏遠鄉鎮來的女生,她是上高中以前都是在家附近的學校裡面讀書的,這時候他是不用去學校裡面住宿的,到了高中的時候要在學生宿舍裡面住宿,學生宿舍裡面一般是需要住十個人,這十個人晚上睡覺的習慣也不一樣,肯定有打呼嚕磨牙說夢話的情況,這也導致他在高中的時候很不適應這種集體宿舍生活,經常的失眠。這種情況大概持續了兩個月之久,她最終熬不下去,然後是選擇了轉學到另外一所普通高中去讀書,這也是她人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這個決定的一個最直接結果就是他最終只上了一個專科院校,其實按照她高一進班時候的成績,能考個一本都是有希望的,可惜的是她沒能夠適應高中時候的學生宿舍生活。


我有認識幾個女生,她們本來在初中的時候都是學校裡面的佼佼者,經常是能夠考到年級前十名,但是他們到了高中以後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厲害,後來到了高三的時候甚至連重點班都進不了,只能在普通班裡面,最終上的學校也是普通二本。這種巨大的反差可能是因為初中的學習方法和高中時候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在新進入高中以後沒有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退步得特別大。

成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在高中時候出現偏差,可能僅僅是很少一部分學生,相信大部分高中生都能夠在高中階段努力的學習,最終能夠考到好的大學。


饕餮視聽


教書十八年,當了十八年班主任,說說我的一點看法:

十多年了,教了很多“學霸”,也教過很多“學困生”。通常,絕大部分學霸在高中還是能保持對的優勢,因為知識還是要靠積累,技能也要靠平時多訓練,那些從小學就開始當學霸的學生,絕大部分從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補課,有的甚至瘋狂補課,甚至犧牲了童年的純真與歡樂,走上了學霸之路,雖然作為一個老師,我希望自己能遇到更多的學霸,但說實話,現在的孩子讀書真的是辛苦了,我曾經跟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學霸有過交流,她跟我說了一句話:老師,你知道嗎,我從小到大就是在培訓班裡泡大的。看到她優異成績背後的辛酸苦累,真的覺得教育好殘酷。說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學霸,但別忘了給孩子留一點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享受一下培訓班之外的多彩生活。

努力學習,還要開心生活(途蟲原創攝影)

當然,完全依靠時間累積,拼命在培訓班裡補課而成為學霸,或者說小學初中階段完全靠拼命而煉就的學霸,在高中階段就可能真的沒有競爭力了。因為高中學科難度更大,對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要求更高,確有不少在初中成績十分優異的孩子,到高中就泯然眾人矣,有的初中畢業考上了重點高中,進入高中後學得非常辛苦,而一旦成績大幅下滑,又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因此,我的觀點是,凡事認真努力,但不一定非得成為學霸,順其自然並培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強大的心裡素質更重要。


途蟲的百味人生


我女兒資質一般,但很努力。初一第一次月考班級第二,年級55。第一的是一位女同學,年級33,然後三年初中,我女兒成績起伏不定,最差跌到了年級100名,為了提高成績,培訓費都有4,5萬,而那位女同學成績穩如泰山,三年穩居第一,最好的時候拿過年級第15名。她家庭條件不好,從沒有課外培訓過。老師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報考排名第一的省重點。我女兒自知自己的實力不夠,報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省重高。我們這裡三所重高,報志願時只能三選二。那位女同學報了第一和第二的重高,中考那天,我女兒超水平發揮,考進了第三的重高。而那位女同學沒考好,語文作文竟然跑題了,要求寫記敘文,她寫成了議論文,不過她其他科目考的不錯,分數還是進了第三的重高,可惜志願沒填,買的話至少8萬,最後只好上了一所不知名的普高。


用戶60690939062


我兒子從小學時成績就非常好,雖然平時學校班級沒有排名,但根據考分感覺不會岀前三名,尤其是語文和數學。記得小學五年級升六年級的考試數學是滿分,語文99.9分,那0.1分扣的是卷面分。

到了初中,七年級班裡排名基本第一,偶爾第二。到了八年級班裡多數第二,偶爾第一,年級1200多學生基本沒出前20名,經常前十吧!到初中三年級,學校分了小班,在小班裡也沒岀過前5名,中招考試由於有點小失誤,沒發揮出平時成績,考了600多點,平時不如他的考的都比他好,兒子難受好長時間。後來進了本市的第一高級中學小班。

現在在商中上高一,目前剛進行3次考試,基本都是階段前10名吧,我們從來不給他過多壓力,不過孩子學習很認真踏實,願兒子學習越來越好,高考考出優異成績!


孩子在高中


我的外甥女從小到大都是學霸,嗯,我跟你們講講她吧。

我自己是一名小學教師,從教十多年。教過的學生大概有一兩千個,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吧。我外甥女的智商和表現,可以說是我從教這11年來見過的最好的學生,起碼要排到前五名了。

因為這個孩子的爸爸,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去國外工作,所以基本上是她的媽媽獨立帶大的,也就是我姐。

我姐平時上班特別忙,找保姆也特別不方便,所以經常把她鎖到房間裡。為了陪她解悶,在外甥女很小的時候,給她買了很多手工類畫冊。外甥。女四歲的時候就可以拼非常複雜立體的小火車,卡車和樂高了。我當時見到那些作品的時候是比較驚訝的,因為那些小火車,章魚,還有小房子都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四歲的孩子不認識字,僅憑圖畫就能夠把充滿邏輯性的東西拼好,所以我是驚訝了。

外甥女在他們當地一直是年級第一名,這個並不奇怪,因為外甥女所就讀的學校是集團子弟學校。可是後來外甥女考上我們本市最好的初中,仍然是第一名。

初中三年外甥女一直都是第一名,有時候我都在想,是不是太簡單了,但是這真的是我們全市最好的初中啊。到了高中,她還是。偶爾有第二的時候,我們還勸她別太累了,第二挺好的。幸虧孩子進取心也沒有那麼強烈,考第一隻是習慣性所作所為,考第二她也並不生氣,或者是失衡。

姐姐和姐夫兩個人都是高智商高精尖人才。他倆都是工程師,姐姐發明了幾十項國家專利,姐夫是一流大學的高材生,現在開的公司是在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外甥女應該是遺傳了他們的良好基因吧。

但是上天把這麼多優點送給了外甥女,同時又給了她一個不太良好的身體。外甥女從小體弱多病,吃藥打點滴長大的,每年都要住院一陣子。去年僅僅是一個特別普通的發燒,轉化成肺炎,差點要了她的命。ICU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單,姐姐和姐夫都哭暈過去了。外甥女因為這個病休學了一年,都在家裡邊養身體。可就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外甥女竟然把高二的所有課程全部自學完畢了。她從小到大,沒有上過任何學習班,培訓班,所有的課本,訓練,輔導資料等,對於她而言都太簡單了,輕輕鬆鬆過關。



也是因為這一年養病,改變了姐姐和姐夫的看法。他們覺得學歷不再重要,生活過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好。他們兩個對女兒的要求也不像從前那樣有很大的希望了。他們希望女兒不要去上清華,北大也不用出國,上一個廈門大學就好了。因為廈門大學風景好,環境好,適合養身體。

我想了想,這樣也好,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家庭幸福也才是最根本的,這樣不是蠻好的嘛。不一定學霸就要當高精尖的人才,有一個完美幸福的人生也是贏家。


愛吃火鍋也愛魚


畢業很十多年了,還頂著學霸這個綽號。我來說說我的經歷吧,小學成績一直不好,就是那種呆呆學生吧,語文數學加起來不及格,但是喜歡玩小蟲子,老師說成績都被蟲子吃了,直到初一還是倒數第五名,但是到初二隨著物理和生物的加入,我的成績開始蹭蹭的上升,先是物理滿分,後面是生物、數學、化學、語文、地理、歷史……,到了初三成績已經飆升到全校第三了,為什麼不是第一?因為英語!淚就不說了,到了高中,老師把我爸叫到辦公室說:不加英語,他就是全班第三名,加上英語,你孩子還是全班第三名!就這樣畢業了,上了一個不怎麼出名的軍校,後面轉業,感覺知識都荒廢了,嘗試了一下,一建和註冊測繪師,竟然一次過了。不過至今我最害怕的還是英語!

沒有人是傻子,內心深處的喜歡學習才重要。一旦信心和興趣崩塌,那就不可挽回了,就像我的英語。


LOVE兔13583826


我教了七年書,別的資歷沒有,學霸還是見得多,我瞭解的學生中,誰小學是學霸我不知道,但高中是學霸的人,小學和初中多數也都是學霸。為什麼有這種現象,我覺得原因有三。

一、學習是個統一的系統的過程。每個環節都會影響以後的結果。小學知識,初中知識和高中知識大多是循序漸進,系統連接的,不會中間直接割裂,所以想高中做學霸,最好從小就是學霸,這樣的學霸最穩定,也相對輕鬆。小學初中成績不理想,高中想做學霸,就要困難的多。

二、智商是天生的。這點無法否認,有的學生天生就是智商高,學習能力強,只要他肯努力,自然是從小成績就好,到了中學也是如此。穩居學霸的位置。毫無疑問,這種學生只要願意,大學依然可以做學霸。

三、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決定學習效率。學習經驗需要從小不斷總結,學習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培養,所以對學生來講,小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如果學會了這兩點,自然就是個小學霸,把這些能力再延伸下去,中學就依然是學霸了。




本文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朱鐵平


我兒子小學時班上一直前三,另外一個女同學也一直前三,升初後考入市中點一直保持前5,那個女同學也考入另一所市重點也一直保持前5,中考時填志願抱著衝一衝的想法結果衝入了省級一類示範高中普通班,那個女同學分數夠了省級示範結果學校要獎她5000元,條件是要她留在本部高中重點班,結果女孩留了下來,結果今年高考我兒子考了630,女孩只考了505。每次碰到女孩的父母都悔恨自己把女兒害了,同樣的起點現在卻相差那麼大,我問他們當時中考填志願時怎麼想的,他們說當時想著以女兒的成績在省級二類示範高中就讀會壓力小,沒有那麼多高手竟爭,班上前幾拿得也比較輕鬆,言下之意是寧當雞頭,不成想大環境是會徹底顛覆一個人的思想與抱負的,所處什麼環境就必將影響一個人的心態。


忠實聽眾64527440


我是辛哥,從教十五年,願意與大家分享,很高興獲得您的關注。

我帶過五輪學生,無論是哪一級班內入學的第一名,最後都沒有考出第一的成績。



這些初中小學的學霸大部分都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做事嚴謹,書寫規範。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特點,在學習上就缺乏靈活性。小學初中的知識靠嚴謹的學風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績,成為學霸。

但是到了高中,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規範嚴謹的學習態度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靈活的頭腦,紮實的運算基本功等等。所以到了高中大部分的學霸都會換一茬。


辛哥物理


我個人對學霸的概念理解為:

1.小學階段。因為開設的課程少,處於早期兒童教育期,能快速理解老師的講解,思路清晰,也能背誦有關內容,每次考試各科不低於98分的孩子就算個小學霸了。

2.初中階段。課程多了不少,同小學課程相比,漸漸加難難深不少,初中學霸首先是要全面發展,不能有偏科現象,還要成績穩定,有個人習慣的學習方法,頭腦清晰,學習認真有成效,不是書呆子型的,除學習外,還有自己別的愛好與玩樂。長期保持在班級前三名,全年級十五名以內。

3.高中階段。課程難度加大,同樣保持全面發展,每次大考維持班上前名,成績穩定,不要忽上忽下,全年級二十名以內。

一般而言,一個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一般會延續下去,主要三個習慣:

1.主動學習。

2.勤奮認真。

3.冷靜思考。

如果擁有這三個好習慣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把學習安排的井井有條,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樣的孩子在小學學霸,到高中期依舊如此。這樣的孩子,老師放心,家長安心,都會很放心。因為這樣的孩子把學習與娛樂都安排好了,學習與生活得很開心滿意。

我個人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沒有因為學習的壓力加大而改變,反而更加得心應手。我小學期,因為班級少,可比性不大。初中後,課程多起來,也把競爭力當成我學習的動力,始終如一保持成績優異。初升高,我唯一一個考入省重點中學。高中三年,分在理科班後,一直任學習委員,在全年級保持前十名。後來先被保送到武漢大學,我放棄了,又保送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放棄了。因為在我心中,這二所大學不是我想去的,我有自己的追求。後來我通過正式高考,進入了理想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