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省份的历史最悠久?有什么依据吗?

刘先生CCC


咱们还是证据为主,评论少说,天道直接上依据。

根据最新考古资料,最早中国人来自陕西蓝田。
距今约210万年,超过了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距今八千年前的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


:
大家熟悉的仰韶文化源头西安半坡遗址
,距今6700年左右。
距今5500年,号称黄帝都城的西安杨官寨遗址

人教版历史第七册,五千年前炎黄二帝起源于陕西:
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

西安姜寨遗址发现的我国最早铜制品,将我国冶炼历史大幅提早了近千年,等等不在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陕西即使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但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天道TD


此省应该就是河南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地处黄河之南,故名河南。二千多年之前,河南是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被称为中原地区,是汉族主要的发源之地。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历代王朝皇帝重视和青睐。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王朝只要建都大多数在中原,因为这里代表了正统。

据统计,有二十多个王朝,二百多位皇帝都在河南建都立业,从全国来看,敢称八大古都的河南就有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因此说河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一点也不为过。

同时,我国古代七大始祖源于河南,比如:人文初祖的伏羲、华夏老祖宗轩辕黄帝、河南南乐人仓颉是创字的鼻祖、河南鹿邑是道家鼻祖老子、春秋战国的鬼谷子、河南商丘人庄子、河南民权人墨子。

河南之所以这样厉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百家姓中有78个源于河南。这78个姓氏祖先最早在河南生活繁衍,这一点在史料中是得到充分证明,所以百家姓大都来自中原,一点也不假。

因此,可以看出河南名人辈出,被称为中原人士的发源地,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出生在此。河南也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和定都之地,占领了河南可以说是代表了正统,此后很有可能统一中国。


用户104502318119


🌹巍巍华夏,始于中原;煌煌文明,源于河南。中原——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河南——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分。

🌇距今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是古老传说中黄河中下游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结成联盟,长期繁衍,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既汉族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

🎃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相传,黄帝既“轩辕”,生于农历三月初三曰,老家是“新郑”。“新郑”位于河南郑州市黄河南岸。

🌇夏朝——我国最早的国家,它的都城建在“阳城”。“阳城”就是现在河南省的——登封。

🌆商朝盘庚迁都定在“殷”,“殷”就是现在河南的——安阳。

🏠东周定都在“洛邑”,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

🌆东汉定都在洛阳;三国时魏定都洛阳;西晋都城为洛阳;北宋定都于东京,就是河南的——开封,历史上又称为“卞梁、卞州”。

🌇河南——中原腹地!历史悠久!


笑看东篱


把猿人都拉出来啦?河南渑池县发现了4500万年前的上河曙猿人,河南人为啥不提?因为这些猿人并没有演化成现代人,跟人类没关系,看着几个陕西人又把蓝田猿人这这猴子扒拉出来证明历史悠久,只能哈哈啦,脑子都进水啦!


老杨141007668


最早的中国人:陕西蓝田上陈人遗址距今212万年。

最早的天府之国:陕西关中

最早的中原:陕西关中

最早的“中国”天下之中:西周国都镐京。

最早的城:西安杨官寨城址,疑似黄帝时代都城距今6000—5500年,占地100万平米。

最早的智人:陕西大荔智人遗址群,距今30万—5万年。

最大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陕西洛南旧石器遗址群。跨度距今50万—5万年。

陕西距今9—6千年的遗址:老官台遗址、花楼子遗址、零口遗址、紫荆遗址、临潼白家遗址、渭南北刘遗址(8千年左右出土铜片)、龙岗寺遗址(八千年前最早的豆类培育品)、何家湾遗址(规模空前,8千年前的精美骨雕)、白家湾遗址、泉护村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

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和砚台: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4700年前的砚台)。

出土五千岁的啤酒:西安米家崖遗址。

史前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城:陕西石峁遗址,距今4500—4000年,占地425万平米,有皇城台、内城、外城、瓮城、烽火台、手工作坊,青铜、玉器等,附近还有二十几座规模庞大的卫星城。(可能为黄帝时代晚期或早期夏朝都城)

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渭河流域及黄土高原。

仰韶文化遗址全国近五千处,陕西一省拥有两千处。

西安是中国建城最早、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按历史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最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古都、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国老三站之一、丝绸之路起点、周礼诞生地、佛教六大宗派的祖庭所在地、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王朝建都地、古诗描写最多的地方(已知描写长安的诗三千多首)、东方帝王谷(近百座帝王陵,秦皇、汉武、隋祖、唐宗、女皇的陵寝之地)、曾经的神都、唯一的天都、“长安纸贵”文化名城。

陕西:河洛发祥地、炎黄故里、炎黄陵寝、华胥故里、仓颉故里、杜康故里、杜甫故里……。











亲爹亲爹


大家不要争了,首先类人猿就不能算了!下图是前秦时期考古文学发现,最早的是长江下游,但断代了!后面就轮到长江中游和中原文化,内蒙东南辽西这三个地区,但内蒙这个断代严重,相比之下,中原和长江中游的历史算最远的!



戎都神偷俱乐部孟家村


如果按省份整体地区计算的话,很显然是河南省历史最悠久。

河南之所以叫河南,那是因为他大部分土地在黄河以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野象众多,所以河南又叫豫州嘛。而河南全部地区都属于中原地区,涿鹿中原的中原就是指的河南省。

我们国家第一个朝代就是夏朝,他就是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朝代,实际上就是在河南省建立的朝代。后来的商朝、周朝也都是在河南省建立的,所以论河南省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不为过。


走过路过自然飘过


一提历史古老,西安人就把蓝田猿人当救兵搬了出来,殊不知,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是指有国家产生以来的文明史,是二十四史记载的历史。那么如此算来,夏朝做为我们中华大地上的第一个国家,诞生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南一带。显然河南的文明史最悠久。

如果从史前文明的文化来算,中原地区新郑裴李岗文化约9000年前,发掘的贾湖骨笛仍然可以演奏,此后接着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也都是诞生于河南并辐射周边。因此,从文化角度来说,河南历史也是最悠久灿烂的。

有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搬出了猿人做为古老和悠久的标志。请你别搞笑了好吗?历史悠久是比哪里猿人古老才悠久的吗?那非洲历史最古老了啊。典型的无知和不自信。那个人和你有什么关系?是你的祖先吗?要真比古老,河南渑池猿人可是4500万年前。我们拿出来说了吗?





华夏中华中国在中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历史最悠久”的内涵,这里的“历史”应该解释为“文明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212万前的陕西蓝田上陈古人类遗址已经被《自然》杂志确认为除非洲以外全世界最为古老的古人类遗存大发现。但说到中国的文明史,一般的表述是“华夏文明5000年”。


5000年前轩辕黄帝带领我们华夏先民从渭水流域发端,冲破第一缕文明的曙光,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黄帝则被我们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从仰韶考古、史籍记载到专家论证、课本教学,黄帝生于陕西葬于陕西是国家的定论,是不容辩驳的历史事实,这是由地理考古学和人类学所共同决定的。

仰韶文化则是黄帝时期黄河流域最为典型的古文化代表。从近代以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陕西是仰韶文化遗存最为密集的区域,华山则是仰韶文化的源头,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西安的“杨官寨遗址”是著名的“黄帝都城”。全国目前共发现仰韶遗址5013处,陕西就占了2040多,甘肃、山西和河南各占1000。


渭水流域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中国的地理和河水流向决定了黄河流域文明由西往东传播的历史事实。渭河平原面积50000多平方公里;汾河平原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伊洛平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这里是仰韶文化集中区域,也是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定的最早的关中、晋南、豫西金三角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核心区,但关中的渭河平原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延绵不断五千年从未间断,这种以“汉字”和“农耕”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影响遍及东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交流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有了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民族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命力,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不断的兼容并蓄,奋发图强,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

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先驱,文字则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副产品。


上2图为姜寨遗址的刻画符号,已经有“十、十一、十二”等清晰的汉字雏形。

西安临潼姜寨遗址,是6600 年前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已经可以看到汉字的雏形。

发端于渭水流域的大地湾文化(和老官台遗址是同类型)作为中华文明的母体,上限6万年前,下限为4800年前,有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粟作农业,最早的彩陶,蓄养猪狗家畜等等。作为华夏文明第一波次的文明策源地,大地湾文明衍生出了汉中李家村文化、河北磁山文化和河南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它们具有共同的绳纹陶器。


陕西目前发现的夏商遗址有240多处,其中陕北的“石峁遗址”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史前城邦遗址,是夏文化的杰出代表。商洛的“东龙山遗址”则是商文化的源头。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指出,夏商周是同时并存的部落城邦文明,所以他们之间文明形态也是交叉存在的。周文化特质明显,夏商则相对混沌。

根据《中国通史》的记载,夏商周先祖都发源于渭水流域,这可能对应了炎黄部落缘起黄土高原的历史正论。夏族从渭水中下游发端后,主要的迁徙路线有两个:最早的一支从关中直上陕北榆林,建立了“黄帝昆仑城”,最著名的遗存就是“石峁遗址”,另一支从关中的渭河平原越过龙门黄河进入汾河平原,在此繁衍生息,根据《史记》《正义》的解读,夏族先后有四个都邑,分别是阳城、平阳、安邑、晋阳,著名的遗址就是“陶寺遗址”,后来被“石峁”人所灭。


商族一支从渭水流域先迁移到陕西商县,在此发端,“东龙山遗址”是很好的印证。从商祖“契”传十四世到商汤,逐步顺“雒水”东进,在黄河南北两岸发展,因为豫州是东夷人的传统势力范围,所以火并激烈,因为人数处于劣势,生存很是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属性上东夷色彩明显,其实等于是华夏族做了东夷族的上门女婿,属于“嫁”。“娶”文化则是女方嫁男方,子孙姓氏一切随男方。

殷商的另外一支就是来源于“石峁”人和“陶寺”人的迁徙。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看,丧葬和筑城都有“石峁”文化的影子。

“金边银角草肚皮”,河南自称文明发源地并向四周扩散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河之南”史前洪水泛滥,野象横冲,不产古盐,是西来华夏族和东来东夷族的交融之地,并非文明的发源地。

总之,在夏商时期的部落集中区域,文化是很复杂的,在华夏部族的周围还有大量的戎狄部落的交叉存在,之间征伐不断。但殷商文化的东夷论是真实可靠的,是有别于渭汾平原的华夏族的,有些商部落是属于母系社会也是证据确凿的。


这就是夏商时期的文明状态,打破这一切混沌不堪的就是诞生于关中渭水流域的周文明。武王伐纣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新纪元,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有了归属感。周统治地域辽阔,崇尚礼仪,分封诸侯,创建宗法制度,这些都是夏商时期的部落城邦所无法比拟的。周文化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拓者,华夏文明从此奠基,中国人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

从最初的文明标志“汉字”和“农耕”来判断,陕西无疑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 陕西作为黄帝的老家,炎黄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夏商周秦汉隋唐的肇始之地,创造力最为辉煌的华夏文明。关中作为“中国之心”,作为最初的“中国”“华夏”“中原”和“中华”,是“中华文明之基”。

不可否认,“中华文明的多源流说”是符合历史的真实。从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到陕北石峁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河南的二里头遗址;无论那种史前文化遗址,无论那种史前文化形态;无论龙山文化还是仰韶文化;无论从文明源流还是地理考古学;无论从史书记载,还是考古发现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脉络,关中渭水流域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肇始之地。

“中原文化”脱胎于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滥觞于“三川流域”。所谓“三川”,就是关陇地区的渭河、泾河和洛河。关中是“中原文化”的核心,长安既是中原王朝的长期建都地,也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龙庭重心。


历史总是何其惊人的相似:从炎黄二帝,到夏商先祖,再到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战胜项羽肇始汉族、隋唐先祖统一华夏,哪一次不是以关中为基地,把中华文明的火种传遍全国;哪一次不是以京都长安为中心创造了让后人无限敬仰的伟大盛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哪一个省份又具有陕西厚重历史的灿烂辉煌?

探寻历史,开辟未来,我是清乐堂,欢迎关注交流。


清乐堂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史前时代

沂源县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为直立人在中国的例子之一。山东石器时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汉字的较早发掘品目前追溯到山东历山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龙山镇(今属济南章丘市)龙山文化的陶片。

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滕县北辛文化,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古代时期

先秦时代

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11]这时的山东“邦畿千里”,有许多方国和部落。今山东地区基本上由人方国(东夷族)控制,著名的部落有薛(今薛城)、蕃(今滕州)、有仍(今济宁市中区)、有缗(今金乡)、三(月傻去立人)(今定陶)、顾(今鄄城)、有莘(今曹县)、有穷(今平原县)、有鬲(今德州市德城区)、过(今莱州)、寒(今潍坊市寒亭区)、斟戈(灌)氏(在寿光东北)、斟寻氏(今潍城区)、费氏(在鱼台)、缯(今在峄城)、杞氏(今安丘)、观氏(今莘县) 山东名人蚩尤少昊后羿舜帝

至圣

孔子

亚圣

孟子

科圣

墨子

宗圣

曾子

兵圣

孙武、孙膑

武圣

姜尚、田穰苴

军事将领

吴起、李典、乐进、于禁、臧霸、吕虔、潘璋、诸葛恪、李勣、单雄信、秦琼、程咬金、谭延美

民族英雄

戚继光、左宝贵

匠祖

鲁班

车祖

奚仲

棋圣

奕秋

智圣

诸葛亮

孝圣

王祥、闵子骞

书圣

王羲之

谋士

诸葛瑾、华歆、程昱、董昭、崔琰、满宠

数学家

刘洪、张邱建

理论家

刘勰

经济学家

刘晏

画家

张择端、展子虔、高凤翰

词家

李清照、辛弃疾

散曲家

张养浩、杜仁杰、杨朝英、冯惟敏、刘效祖

农学家

贾思勰、氾胜之、王象晋、王祯

水利家

白英、王居卿、贾鲁

医学家

淳于意、黄元御、王叔和、毕荩臣、钱乙、成无己、蔡玉珂

天文学家

甘德、薛凤祚、何承天、张行简

文学家

东方朔、颜之推、祢衡、王籍、王禹偁、左思、孔融、刘洪、王粲、刘桢、王戎、刘峻、鲍照、温子升、晁补之、李之仪、董养性、田雯、丁耀亢、于慎行、蒲松龄、李文藻

藏书家

李文藻、孔继涵、杨以增、马国翰

金石、收藏家

赵明诚、许瀚、陈介祺、李佐贤、王懿荣

戏曲家

李开先、孔尚任、康进之

哲学家

仲长统

玄学家

王弼

经学家

郑玄、刘熙、孟喜、匡衡、张尔岐、孔继汾

政治家

管仲、晏婴、主父偃、伊尹、刘表、房玄龄、毕士安、王旦、萧大亨、刘统勋、刘墉

史学家

左丘明、谷梁赤、华峤、孔元措、傅以渐、张昭潜、吴浔源

识才家

伯乐

诗人

颜延之、王禹偁、李攀龙、谢榛、宋琬、曹贞吉、赵执信

商朝是东夷人建立的秦始皇的的姓是舜帝赐的

上弦月M

8月10日

山东临沂东夷文化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3600年的甲骨文资料,非常详实和确定,此处不再赘述。关键词☞“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4000多字,记录了殷商卜辞、占卜等事,符合现代字基本结构。所以叫成熟文字↓。

☞但专家从没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除了“成熟文字”,还有“较为成熟”、“雏形”等概念。

非成熟文字☞ 可能某文字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或阶段性遗失,或尚没有找到、尚未研究出。但不影响它是文字,甚或为后来成熟文字的源头。

↑山东乐昌县发现的刻骨文

8300年的东夷(山东)文化

目前山东临沂、济南、沂源等地,已发现的东夷文化遗址100多处。最早的后李文化距今约8300年,北辛文化(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约6500年)、龙山文化(约4500年)......东夷人擅石器、骨器、玉器、陶器、纺织品等生活用品加工。

东夷刻骨文↑的发现

自2004年,山东省昌乐县,陆续发现一种比甲骨文原始的神秘骨刻符号,结构有规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目前发掘了100多块这种骨片,2块玉残片,共600多文字符号,多刻在牛骨、鹿骨,还有象骨。从内容上看,不同于殷商甲骨文的占卜,更类似于记事。专家考证该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左右。

↑东夷刻骨文 VS 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 发掘量庞大,资料详尽,4000多文字符号;符合现代字的某些结构;用来记录占卜等。

刻骨文☞ 发掘量不足200块,600多个文字符号;文字本身和不同文字之间结构有规律性,有些偏旁多次出现;也用来记事。

刻骨文对比甲骨文,前者数量少,但也具备了文字一些规律,都用来记录生活。可见☞ 刻骨文和甲骨文都具备了字的某些性质和功能,只是刻骨文相对原始,一种没有甲骨文成熟但早1000年的字。↓刻骨文

东夷北辛刻画符 VS 良渚文化刻画符

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分布在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分布于山东泰沂山系南北。良渚和北辛文化遗址的陶器上,都发现了类似鸟足的刻画符号。一般来说,陶器都会刻(记录)一些官名、人名、部落名、地名、制造者名,信仰吉利语和年月等,所以文史学家认为是“文字的起源”。↓良渚

注意☞ 甲骨文和刻骨文符号被称“文”(刻骨文之命名,就是对应甲骨文来的);良渚和北辛叫法是“刻画符”。可见,无论命名,字符结构,还是应用程度,“刻骨文”都先进于良渚和北辛“刻画符”↓

殷商甲骨文☞3600年,东夷刻骨文4600年;良渚刻画符4500-5300年,北辛刻画符7300年。

☞“文字”,东夷刻骨文早于殷商甲骨文1000年

☞“刻画符”,东夷的北辛刻画符远早于良渚

总结

东夷刻骨文↑具备“字”的某些结构、特点和记事功能,是早于甲骨文1000年的“文字”,只是没后者成熟。再前推☞ 比这些“文字”更原始的“刻画符”,北辛时东夷依然早于良渚文化2000年!

夏商时东夷山东还是外族,在史料记载和文化传承上,东夷文化必处于劣势。也有可能东夷和殷商存在文字过度或传承关系☞ 毕竟,地域相邻;文字相近,而且商帝辛常年征战东夷。至少,目前来说☞汉字最早是东夷创造,不无道理,因为无论“文字”和“刻画符”,东夷文化都是最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