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海拔1200米

墨脫戍邊部隊·隱秘的蓮花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素有“雪域孤島”之稱的墨脫,藏語意為“蓮花盛開的地方”,但受特殊地理環境的影響,它呈現給人的不是“雪蓮花般的美麗”,而是恐懼、迷茫。全年大雪封山期長達8個月,雪崩、地震頻發,生活條件極為艱苦。這裡最大的困難當屬保障,給一名軍人運送給養的運費年均高達10000元。

2013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交通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全國公路網的最後一條路——墨脫公路正式通車,這朵“隱秘的蓮花”向世人綻放出最美的容顏。而曾經生活在“雪域孤島”的墨脫軍人們,也終於不再與世隔絕!


海拔3197米

3197·巴掌哨所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西藏3197哨所矗立在山尖,海拔3197米,通往山頂必須攀爬上一條近70度的3000多節臺階,3197陣地佔地不足20平方米、素有“巴掌哨所”之稱。哨所每年10月大雪封山,次年4月開山,一年中有200多天雨天,平均氣溫僅5℃,常年風力不低於五級。

通往哨所上下海拔落差雖然不到500米,可由於路況太差,過去戰士們上下攀崖爬壁卻要走2個多小時。連隊官兵自發修路,歷時5年多,才於前年修成了這條3197級臺階的“天梯”。

海拔4000米

拉則拉·絕壁哨所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拉則拉哨所地處雪山之巔,前臨懸崖背依峭壁,每年10月一到,就大雪紛飛,哨所異常寒冷。

一次,連長趙會峰上山看望哨所官兵。第二天一早,他穿好衣服想上廁所,走出門一看,白茫茫的一片,積雪都半人深了。雖然廁所離哨所只有30多米遠,但稍有不慎就會滑進萬丈深淵。

趙連長只好回到工具房拿了一把鏟子,一點一點挖出一條通向廁所的小道來。等到了廁所,抬腕一看,居然用了大半個小時。帶著鏟子上廁所這樣的事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海拔4400米

乃堆拉·中印重要口岸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乃堆拉的藏語意思是“風雪最大的地方”。乃堆拉前哨海拔4475米,雄踞中印貿易通道兩側。這裡是真正的前哨,兩軍哨位僅隔著一道低矮的鐵絲網,兩國哨兵面對面佇立,可看清對方的毛孔,聽見對方的心跳,感知對方的呼吸。和平時期,手可以隔著那道鐵絲網伸過來、伸過去,友好相握。

海拔4500多米

無名湖·無水之“湖”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海拔4500多米的無名湖不僅沒有水,還嚴重缺水。是第一批進駐的官兵把對水的幻想,融進了哨所的名字。無名湖的艱苦還不在海拔上,而在它與外界幾乎隔絕的環境上、在極其艱險的道路上、在極其惡劣的氣候和自然條件上。去哨所3個多小時的路程,全在齜牙咧嘴的岩石上跋涉,沒有一米的平地。

海拔4620米

詹娘舍·雲中哨所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離天很近,但因為常年雲霧籠罩,陽光難得一見。

物以稀為貴。哨所官兵渴望太陽,尤其盼望在新年看到第一縷曙光。這不,今天大年初一,官兵們起了個大早,像往年新春一樣守候日出。

已在哨所服役5年的中士馬關敬觀察天象後樂呵呵地說:“有戲!”然而,苦等了半個小時,太陽仍然在雲後“躲貓貓”。哨長普瓊次仁提議:“咱們還是像過去那樣唱首歌吧,沒準能把太陽喊出來。”

“好!”官兵們清清喉嚨,扯開嗓門仰天唱起了他們的原創歌曲《喊太陽》:“太陽啊太陽,請你打開耳朵,傾聽我們唱歌;太陽啊太陽,你不要再躲,快快來到哨所……”

一遍兩遍,百唱不厭。詹娘舍哨兵都是“一根筋”,做事鍥而不捨。前年除夕,狂風吹斷電線,哨所設備失靈,官兵輪流穿上大衣,攜帶防凍夜視儀爬上哨所頂樓,伏在冰冷的地板上監控防區情況,為祖國守歲……這些事情,在詹娘舍哨所太多了,根本稱不上是新聞。哨所建立半個多世紀以來,一茬茬官兵堅守雪海雲天,很多人患上了風溼、痛風、關節炎等疾病。

也許真的是被官兵們感動,在他們一遍遍放歌呼喚下,太陽終於露出久違的笑臉!

海拔4783米

卓拉·抱著“春天”回哨所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每年開山季節,團裡都要及時對哨所進行補給,送回家探親、在外學習歸隊的官兵回哨所。2007年9月,哨所戰士孫少週休假歸隊,帶了一盆鮮花回哨所,官兵們圍坐在一起看了半小時。從那以後,哨所開山的日子,回哨所的官兵都會帶鮮花回哨所,可花養不到1周就死了。即便如此,官兵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帶鮮花回哨所。他們說:“哨所有了鮮花,就有了春天。我們抱回的不是鮮花,是‘春天’!”

海拔4900多米

昆木加·最西哨所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西藏軍區最西邊的哨所——昆木加哨所。海拔4900多米的昆木加哨所號稱“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眼望不到邊,百里無人煙;滿目皆草原,就是沒有樹”。

這裡年平均氣溫不到5℃,最低—30℃。惡劣氣候和自然條件誘發的高原肺水(氣)腫、腦水腫、高原心臟病等,不僅嚴重影響戰士的身體健康,有時還侵奪戰士的生命。這裡的戰士每天與“進口風”、“出口雪”打交道,長期吃不上新鮮蔬菜,導致96%的人患上頭髮脫落、指甲凹陷、手腳蛻皮等,官兵把這種“高原病綜合症”戲稱為“高原殺手”。

海拔5000米

塔克遜·生命禁區裡的金珠瑪米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自古以來,有國必有邊、有邊必有防、有防必有兵。在西藏的漫漫邊關,邊防戰士們用青春和熱血守衛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寧。在他們心中,“祖國”二字有著格外的分量。

海拔4900米的塔克遜哨所,狂風呼嘯,極目之處了無人煙。這裡空氣的含氧量是內地的35%,相當於在內地心臟跳動一次的供養供血,在這裡心臟需要跳三到四次才能滿足這種供給,腦袋發懵、身體發麻、腿像灌了鉛一樣走不動路。在這樣的環境下,邊防戰士還要站崗巡邏。

海拔5300米

查果啦·伸手把天抓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海拔5300米的查果拉哨所,站在“查果拉主峰”石碑旁的兩名戰士,穿著厚厚的皮大衣,戴著棉帽,儘管握鋼槍的雙手早已冰冷,但他們的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地望著遠方。任憑“進口風”呼呼地吹打著自己。

60、70年代,上級先後為哨所編制了幾十頭騾馬、犛牛。但這些身強力壯的“戰友”到了不久,便一匹匹悲壯地倒在了凜冽的寒風中。後來又配發了高原型解放汽車,這些鋼鐵製成的現代化工具,最終變成了一堆堆廢鐵。

海拔5374米

岡巴拉·世上最高的人控雷達站

致敬“生命禁區”的守望者!你還會說西藏軍人工資高嗎?

甘巴拉雷達站是世界上最高的人控雷達站,位於西藏地區的甘巴拉山頂上,於1965年10月建站,現隸屬駐藏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空軍雷達部隊。“甘巴拉”,在藏語中意為不可逾越的山峰,是喜馬拉雅群山中的一座高峰,海拔5374米,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含氧量的48%,冬春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0℃,被喻為“生命禁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