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即位,秦朝会像日本一样,万世一系吗?

二二相偶


开宗明义,不能。

因为任何一个王朝立国,都有一个合法性解释的问题,在日本天皇神格化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创世神话的血统论,来保障天皇法统的合法性。

所谓合法性,就是解释“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答案,日本神道教本身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伴随着大和政权和日后日本天皇政权的建立,而逐步塑造的神话神系,以及皇族神裔的体系。

而中国已知文字记载的王朝,能够比拟的,只有商朝。

商王朝在《史记·殷本纪》中记录的始祖神话,一方面强调了其先祖简狄为“帝喾”之妻的身份,另一方面,点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裔地位,也就是说,商王家族即神裔之族。

结合后世对甲骨文的考证,我们知道,“喾”本身是甲骨文“夔”的变体,实际上就是“天帝”的名字,而商人的始祖神话,其实就一直在强调商王血脉来自于“天帝”,即神裔。而《殷本纪》实际上已经是经过周朝人和秦汉人修改过的商人始祖神话。

因为“帝喾”已经由“天帝”化身为“五帝”之一,实际上,已知的“五帝”,实际上是上古时代不同部族各自的神话祖先,即“是神而非人”,但是在经历过战国、秦汉的大融合之后,原本的东夷文化、越人文化、西戎文化,糅合而为一体,同样经历了神系、神谱的“大一统”。

本身并不在一个系统中的各色神祇,变成了父子相传的上古帝君,而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在秦汉之交蒸腾,至汉武帝时代大成。

而周朝,作为商文化的边陲传播者,也是重要的诸侯,在崛起灭亡商朝之后,一样进行了绝对类似的“始祖神话”创作,《史记·周本纪》中的先祖周嫄,同样是“帝喾”的妻子,甚至身份为“元妃”,而商人始祖“简狄”则只能是“次妃”,生子的故事,也是类似的天人感应。

只不过经过这么编排之后,周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天帝血裔神族的“嫡长”,而商人的始祖反而成了“庶孽”。

可想而知,这种针对性极强的神话,本质上就是灭亡商朝之后,周人对笃信神鬼的商人后裔所进行的政治宣传,武王伐纣,不再是一场“下克上”的叛乱,而是纠正伦理失序的正义之战,即嫡出神裔子孙夺回应有“天子”之位的必须之战。

这是对商人的宣教,而在周人的王官之学中流传的“经”,即诗、书、礼、乐、易等作品中,尤其是《诗经》和《尚书》中,周人对自己族内的贵族精英们则反复告诫,天命与德相关。

《尚书·吕刑》说:“惟克天德。”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为怀。”

到了秦代周之时,无论今天的大秦粉们如何强调他们心中的正义,周朝的八百年正统天下,都让周王牧马人的嬴姓后人们感到无从下口。

嬴姓本身足够古老,却并不出自商王的子姓,也不出自周王的姬姓,正因为其古老,无从延续商周之变中的神话故事,作为没有“天帝”血脉的家族,神裔的故事,再也唱不下去了。

所以,统一天下的秦帝国,从阴阳家的手中,找来了“五德终始说”。

即在周人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概念下,进一步发展,强调秦帝国的“水德”性,并为周王朝塑造本来没有的“火德性”,“五德终始说”讲述了五行相克的理论,水克火,则为新朝,上天的天命,在“德性”的轮转中万古长存。

问题是,秦始皇的这个理论,本质上仍是顾头不顾尾的,周的火德被秦的水德代替,则秦的水德终究也会被旁人的土德所代替,这一点,他并没有顾忌,而是要自始皇帝之后,至于万世。

所以,本质上,哪怕是扶苏继位,解决或者缓解了秦王朝的短期危机,只要帝国一有衰弱的迹象,国内的野心家们,同样会举起“五德终始说”的大旗,来终结秦的“天命”。

就像之后统治了200年的汉帝国一样,哪怕汉武帝定了“土德”,举国的儒生们,仍旧会举起“今周公”的旗帜,说王莽是孔子之后500年而圣人出的“新圣人”,让刘氏家族让位子。

而这五百年有圣人出,孔圣人替汉帝受天命的说法,还是汉武帝自己下主导提出来的,说是他亲手为汉王朝掘墓,也不为过。

所以,哪怕是扶苏继位,也不可能有什么万世一系的秦王朝,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而秦王朝的制度性暴虐,也不是一个两个仁君就能消毒的,拼命压榨底层的编户齐民帝国,靠的就是以力服人,力量一旦衰弱,完犊子是迟早的事儿。


刘三解


很明显,即便是公子扶苏继位,最大的可能是缓解秦国的危机,然后延长一些秦朝的命运,但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像日本那样的万世一系。

首先,秦朝的灭亡,本质不在赵高,也不再胡亥。而是在于秦朝的制度体制。历经六代人的努力,秦国终于统一了天下,成就了千古伟业。商鞅变法的既定目标达到了,商鞅最大的成功了。

但是秦朝统一后,以往的那一套东西很多都不再适用于新的国家情况了。没有新的改革,秦朝的命也不会长久的。

有人说扶苏宅心仁厚,深得人心,就连六国贵族都对其赞赏不已。但是要搞清楚,对他赞赏不等于依附他,而放弃复国的计划。项梁和项羽虽然依附扶苏一方,但是其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复楚。

扶苏抬善良的结果也不一定是个好事,过于的死板,也必定不会有很大的作用。他能缓解秦朝的矛盾,但是却不能彻底的改变,所以大秦依旧会亡。

再说中日对比。日本菊花王朝,万世一系而不改变,但是要知道日本的政治权利长期的不在皇室的手中。皇帝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而已,实际掌握权力的个人和家族也是不断的在变化。

至于中国来说,地大物博。人多,经济发展较快,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困难,也没有形成皇帝是精神象征的一种共同认识。所以改朝换代的时候,就是一个新的时代兴起的时候。


看点儿历史


不可能,日本万世一系是源于继承制度,天朝的继承制度都是皇室继承皇位这一个人的儿子才可以。而日本天皇的继承制度是皇室所有男性以及现在及过去的所有天皇在世的夫人。这个继承人数量非常的庞大,合法候选人成千上万的。所以导致继承人之间没多大的斗争,因为候选人多如牛毛。整个宗族的人都有权继承,你再牛逼赶干掉任何一个人,几千候选人到时候不拔你的皮。所以日本天皇都是指定了继承人就没斗争了,老天皇死了,没指定继承人就是大家推举。当然无德的天皇,宗氏会直接进去把你砍了,而且古代日本搞政变,士兵军队是不参与的。天皇没了人心,想串位的宗氏自己去拉天皇下马,其他人不吭声,就可以做天皇了。主要军队不参与宗氏斗争,所以他们都是带几个仆人什么的斗殴。战斗规模非常下,基本一天功夫决出胜负。也因为这样,宗氏很多人,包括非宗氏的人都天皇位置没多大兴趣,日本做天皇,大家不满意,一合计就把你砍了。军队也不参与宗氏的事。所以天皇很累,必须要德高望重,不然很容易被拉下马来斩首。


毒液寄生虫


扶苏,秦始皇长子,为人刚毅勇武、仁义无双、有政治远见,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继承人,要是秦朝有他来接掌政权那么可能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不可能像日本一样出现万世一系的皇族。

日本天皇家族所谓的万世一系先不说真假,就说天皇一直没被推翻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天皇这个位置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一个政治象征,根本没有实权。说白了改朝换代就是争权夺利,而天皇这个职位占了根本没好处,谁还会去争?

而中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以来,皇帝这个职位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威震四海、掌控八方。历朝历代都有权臣当道、太监弄权、外戚专政的情况出现,但除非是王朝将要覆灭的时候,否则只要皇帝够精明、肯努力都能把权力再收回来。

说白了吧中国的皇帝和日本的天皇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皇帝这个权力无限的职业自然吸引无数野心家前仆后继的谋朝篡位。


当狗容易做人难


那就要看在北方看到匈奴人和中原地区的人民,进行这么惨烈的战争之后,扶苏有何感触了。

如果说复苏还是像在这之前秦始皇驱逐他时,他的那种想法一直存在的话,那扶苏即便是在秦始皇的位子上,也不可能阻止山东六国死灰复燃的这样一个危险,当然,凭借他和蒙恬之间的关系,守住函谷关,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秦国还可以向在这之前一样继续占据着关中地区雄踞天下。

秦始皇在这之前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作人质的经历,他在赵国那个时候跟燕国的太子丹丸特别开心,但是与此同时,秦始皇也看尽了世间的冷暖情长,还有就是魑魅魍魉,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造成秦始皇做事情喜欢做绝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不能够让敌人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你投降了,没问题放下所有武器到我身边来,我看住你你一辈子就做一个囚徒,待在我身边。与此同时,你在那个国家里面所有的家人亲眷全部迁到我秦国咸阳来,我要就地看管你们,我才放心,否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迁了20万富裕的人全部迁到了咸阳附近!除此以外,整个国家大兴土木,不断的消耗人民的劳动力,只有把你累到半死你才不会想着谋反我,不仅如此,任何反对他的人或者是说他坏话的人,秦始皇都是下重手,秦国的刑法是严苛的,只要你犯法,你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刑罚够你备上个几天几夜的。

所以说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扶苏当然看到这种情况,感觉很不安呐,你说都是人都是秦国的子民,为什么要这么严酷的对待他们呢?我们用儒家的那套手段去安抚他们,不是很好吗?秦始皇只是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说你懂什么呀!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我作为一个皇帝剥削他们才能成就我皇帝的位子,才能成就我秦国高高在上的这个地位。你如果是把她们放的跟我们一样平等了,原先替我们奋战的秦国人会怎么想我替你们老秦人征战这么多年,最后得到待遇还不如这些刚刚臣服于你们的人,而且这些人还是我们打的投降的!

在古罗马曾经有一个皇帝公开表示任何一个在罗马国境线内部的人都是罗马公民,此举大大的损害了罗马城原先那些公民的权利,使得这个皇帝遭到谋杀的时候,没有人去救他,谁教你动了我们的奶酪?谁动了我们的奶酪,我就跟谁玩命。

即便是当今世界第一强权美国手里拿着个胡萝卜的同时,后面还拿着一根大棒萝卜加大棒政策才是美国人如今纵横世界的真正依靠。

所以秦始皇才觉得扶苏有一点儿烂泥扶不上墙,你老子费了这么大心思,其他六国人民对我秦国如何严酷,你看不到你就看到你,老子为了保护你干的这些事情,咱俩还是不是一家人你还是不是我儿子,赶紧给我到边关看看那地方真实的情况,以后你在跟我回来汇报思想!

所以说扶苏如果上台是制止不了其他六国人的背叛的,中国仍然还是面临着诸侯割据的情况,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扶苏能够守得住秦国这块儿原先的主业,但是胡亥守不住!


漩涡鸣人yy


扶苏确实是颇为受后世赞赏的一个人,如果让他即位也许能改善秦王朝的景况,但恐怕也难以让帝国维持多久。



过去我们都习惯性的将秦朝的灭亡归罪于胡亥,归罪于赵高。但其实,应该是秦始皇他自己。

正如《阿房宫赋》中所述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这些可都是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如果说修长城和灵渠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代之举。那大修阿房宫、陵寝、大军巡游等,这些则全是秦始皇的“独夫之心”!

如此耗尽民力,这对于一个极速将长期分裂的各国统一起来的帝国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秦帝国凭借武力完成了天下的统一,六国故地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心有不服,这是敢怒而不敢言罢了。

然而统一后,秦始皇不对天下施以仁政,却不顾百姓疾苦,穷奢极欲,这才是大秦帝国轰然倒下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于沙丘。但不到一年之后,陈胜吴广就反了。试问这是胡亥和赵高之过吗?



从一统天下到灭亡才短短17年,然而往日横扫天下的铁血秦军的雄风却已荡然无存,就连秦人自身,也失去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魂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换扶苏上台,天下的统一又能维持多久呢?


这些历史要读


不会,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它是孤悬于海外,在航海条件不发达的古代,也就意味着它很难受到外来政权的颠覆,当年蒙古人不就想打下日本吗?结果不用我说了吧。

第二、日本国内民族单一,他几乎没有民族矛盾,而且它的国土分散于各个岛屿,打起仗来没有我们大陆国家一马平川。这就好比你在烂泥里行走,你走路都费劲哪有力气去跑。

第三、日本到了后几百年天皇实际上就是精神领袖,并无实权。而权利全部操控在幕府手里,幕府实际上就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正因为幕府掌握实权,所以幕府也经常被别的武装所推翻,换了另一家幕府执政,天皇还是天皇。这就好比我们战国时候周天子。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不邀自来,鄙人论点:秦亡于郡县制。

始皇帝开创中央集权之先河,是为千古一帝。然而,为何在下会这样否定郡县制呢!我想,很多朋友看到后,都会有此疑惑。且听我一一论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战国时期,天下巨变,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卫鞅变法。逐步从底层打破了奴隶制度的统治基础,然而社会的演化是逐步完成的,每项重大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秦朝很不幸的处于这种社会巨变之中,它是一个过渡时期,注定了它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制度的不完整性。

第二,统治力度不足以覆盖全国。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秦国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才勉强统一六国。这就注定了,他需要更大的经历来统治经营国家。然而毕竟国家太大了,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力,都不足以完全覆盖到全国的范围内,更遑论推行郡县制,实行直接管理。这点可以从秦始皇一直大力推行秦直道的建设来得以反证。

第三,战时军国主义与郡县制的矛盾。一方面需要把关中体制向全国推广。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结束,关中的体制又不适应于和平时期,其本身又和郡县制有着巨大的冲突。社会体制没有一个完整的向上通道,同时又没能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因此秦始皇发动了征服百越的战争,以及北逐匈奴的行动,以战争来化解矛盾,释放压力。

第四,战争工具的机动性不足。战国先秦以来,马镫尚未发明,甚至马匹仍然是矮种马,军中的战马大多以马车的形式存在。即使有秦直道,灵渠等辅助,军队的机动性仍然很差,需要维持大量的常备驻军,这就导致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国家财力出现巨大的压力。秦始皇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不停的巡查(祭天)来平衡。然而其驾崩后,巡查制度出现空档期,造成各地动荡。

这就是为什么分封制会在当年那个时期更优于郡县制的原因。这也是周朝800余年,汉朝,400余年的根本性原因。当然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周朝的分封制和汉朝的分封制有相通性,都是中央掌握绝大部分土地和权力。周朝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分封诸子到边疆去开拓。然而古人并没有意识到,400年后周边的土地都已被蒸发完毕,无法继续分封。为维持分封制而不得不分封成周之地。加之犬戎灭西周的偶发事件,直接造成各诸侯国尾大不掉。汉朝的方法更为简单,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把各大诸侯国化整为零逐步分解。要不是汉代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外戚问题,汉代或许会像罗马帝国一样,长存上千年之久。


读书很幸福


完全不可能日本天皇的万年一系是建立在天皇长期不掌握权利,仅仅作为吉祥物存在的基础上的。

对比当时秦朝的情况,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中国皇帝的地位天差地别,其实拿周朝和日本对比更好,因为周天子也是处于长期打酱油的状态,周朝的寿命也长达800年。

那当时秦朝是什么情况呢?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统治者的权威远远高于之前的朝代。

对应的,皇帝无上的权利,皇帝也得为自己的每一个决策负责,底下的人也对皇权盯着。

一言蔽之,天子若酱油,诸侯明面供着,窝里斗着,则可万年酱油。

天子若强权,治世则安已,乱世大家不得对皇位流口水?

这是客观规律,即使扶苏贤明,他的子孙们就一定贤明么?

中国大一统王朝,前50年一个坎,150年一个坎,熬过了,200年国运到手。

早知道,200年国运的也就汉、唐、明、清,三百年也就宋朝和汉朝,宋分两宋,靖康之耻为线,完全可以当做两个王朝,汉的话也分东西二汉,世系已经发生变化,单论而言也就两百年出头。


使命先生


秦王朝如果想万世一系,就必须采用分封制,成为虚君,学习对象就是周天子。

另外,如果立扶苏继承皇位,是可以取得楚人支持的,毕竟扶苏是有一半楚人血统的。

如果扶苏为秦二世,楚人有极大可能不会造反,首先陈胜、吴广以楚人名义号召反秦就底气不足,其次,项羽、刘邦如果不高举为楚国复仇的口号,很难说会达到覆灭秦国的目标。

但是,扶苏是接受儒教中儒家学派主张的分封制,这与秦始皇接受的儒教中的法家学派主张的郡县制是相冲突的。之所以存在这一冲突,是因为秦始皇及扶苏都是信奉儒的,只不过信奉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按照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作风,他是极有可能在盛怒之下诛杀扶苏的,因为这是路线斗争,是关于皇帝到底要做实君还是虚君的根本冲突。

为什么秦始皇没有马上诛杀扶苏,因为扶苏毕竟是他的儿子,确实下不了手,他的心态,应该是让扶苏外放,如果扶苏能够改变初衷,他还是会让扶苏继位的,但如果扶苏不能改变,就只有交给新王胡亥来杀人立威了,因为秦始皇信奉法家学派,作为法家理论中的君王,就是应该冷酷无情的。

秦始皇以及法家的主张,皇帝就应该做郡县制的实君,不能做分封制的虚君。皇帝不用说,体会了实君的光芒万丈,谁还愿意退居幕后呢?法家一直鼓吹统一中国,如果统一了之后还是要分封,那干嘛费时费力去统一呢?如果那样做,法家是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啊!

在秦始皇看来,做万世一系的虚君,有什么意思,基本就等同于傀儡,威胁不到别人,只能屈辱的忍气吞声,换取实际掌权者的支配,没有实质的意义。

所以,作为皇帝继承人的扶苏是为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献身的第一个坚持儒的信念的人,而且为这个坚持他放弃了皇位,甚至为此放弃了生命,他这种坚持自己信仰的不屈服,连皇位也可以放弃的情操,以及秦始皇牺牲自己儿子,也要维护大一统格局的眼界,都应该为世人所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