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四川籍名将都有谁?

小小嬴政


四川在近代史中出现了非常之多的名将,其中既有我军的四大元帅,也有其他许许多多在抗战中为抵御外虏建立下了巨大贡献的将军们,接下来我们就不分先后顺序地介绍一下这些四川近代史中的名将。


朱德

朱德元帅的出生地是四川的仪陇县,朱德自幼是在天府之国的水土孕育下长大的,不过在朱德渐渐成长起来后,天府之国的水土却没有牵绊住他。

他为了寻求更好的未来,于是就前往了四川隔壁的云南,在云南的讲武堂军校里学习起了军事。

在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出来后,朱德并没有直接回到他的四川老家,为了发展,他留在了军阀管控下的云南、在云南的滇军中发展了起来。


不过后来因为受到我方理念的极大影响,所以他只身脱离了云南的滇军阵营,投入到了接下来我方展开的各种活动中。

而在我军最开始成立创办的时候,朱德就是我军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王铭章

王铭章将军的出生地是在四川的新都,王铭章年轻时是在四川的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的。

在从四川的军官学校毕业后,王铭章加入了当时的川军部队中,开始从一名排长当起,然后一路凭着各种战功慢慢地往上升,最终在抗战前成为了川军的一名师长。

抗战的早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主导下,徐州会战浩浩荡荡地爆发了,而我们所熟知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徐州会战中我方打得最精彩的一场战役。

台儿庄战役之所以会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除了李宗仁的指挥以及国军、各军阀部队们的协助有功之外,王铭章将军以及许多的川军部队在其中的贡献是不容忽略的。



在台儿庄战役即将爆发的时候,王铭章正率领着他的部队驻守在藤县,正因为有着王铭章以及众多川军子弟兵在藤县的阻敌,我国的军队才争取到了那么多的调遣时间,由此才使得我们的众多军队铸就了后来台儿庄战役的有利胜局。

不过也因为日军当时的攻势实在太强大了,所以王铭章将军和众多川军士兵们都牺牲在了藤县的战场上,在王铭章将军牺牲后,他被国民政府追授了陆军上将的军衔。

孙震

孙震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川军将领,同时他也是著名将领孙元良的叔叔、台湾明星秦汉的叔祖父,同时,他也一直是王铭章将军的主将,在王铭章当师长的时候,他就是王铭章的军长。

孙震和民国早期的很多军阀一样,他是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

在从保定军校毕业后,他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他出生以及长大的四川,然后凭借着自己不俗的军事能力,由此一步步在川军部队中成长了起来,最终成为了川军的一名军长。

在抗战爆发后,他更是升任到了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上。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三位将领之外,四川还是有着许许多多名将的,比如我们开国十大元帅中的陈毅、刘伯承、聂荣臻等三大元帅就都是四川人,还有开国大将罗瑞卿、著名的抗日将领刘湘,也都是四川人。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就是,刘伯承元帅和聂荣臻元帅虽然在当年是四川人,但是他们的户籍放在现如今却是属于重庆的。

不过大家也知道重庆是在1997年才被划分出四川设为直辖市的,所以这两位在重庆设为直辖市前就离世的元帅说是四川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说这就是近代史中的四川名将,当然以近代史中四川名将的众多是不止以上我所说这些人物的,不过这里只介绍几位大家比较熟悉的,至于其他的将领如果大家有所了解,也可以分享一下,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孤客生


共产党阵营的著名将领

朱德(1886一1976年)四川仪陇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年的主要缔造之一。十大元帅之首。

刘伯承(1892一1986)重庆开州人,共和国元帅。

陈毅(1901一1972年)四川乐至人,共和国元帅。

聂荣臻(1899一1992年)重庆江津人,共和国元帅。

罗瑞卿(1906一1978年)四川南充人,共和国大将。

张爱萍(1910一2003年)四川达县人

共和国开国上将。

傅钟(1900一1989年)四川叙永县人

共和国开国上将。

陈伯钧(1910年一1974年)四川达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

毕占云(1903一1977年)四川广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吴瑞林(1915一1995年)四川巴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贺诚(1901年一1992年)四川射洪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四川籍开国少将88名。


京川6


巴蜀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此自古以来蜀中多才俊!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纷纷入侵,中华大地兵戈不止,战乱不休,故名将猛士层出不穷!四川籍的共和国元帅有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四帅;四川籍的共和国大将有罗瑞卿大将;四川籍的共和国上将有陈伯钧、张爱萍、傅钟三将;四川籍的共和国中将有毕占云、吴瑞林、贺诚三将;另外四川籍的共和国少将有88位。综上而言四川籍的共和国开国将帅有99人之多,壮哉四川!

国军序列中的四川籍名将亦多,简要介绍一部分。王铭章,四川新都泰兴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王铭章在台儿庄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刘湘,四川大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在抗日战争中病死于汉口前线。李家钰,四川蒲江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在抗日战争中头腹中弹殉国。饶国华,四川资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在抗日战争中与敌死战不退,兵败后自杀殉国。意新,四川南部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战争中与日寇激战殉国。

四川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是四川宜宾县人士,牺牲前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被国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撤退,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赵一曼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诸多酷刑,但是她至死没有透露任何情报给日军,最终赵一曼被日军公开枪杀。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论是将军也好,是士兵也好,是百姓也好,只要抗日就永远值得世人尊重与纪念。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抗日战争中:四川一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登记从军,四川一省有4万人以上,居全国第一。全国抗日军队中每不到10个人中有一个是四川人,因此,中国军队有了一句俗语,叫"无川不成军”!


大秦铁鹰剑士


四川名将有全世界联合国为其降半旗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和朱德,有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刘伯承,有共和国元帅陈毅和聂荣臻,有著名的军事家杨尚昆,有民族英雄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赵一曼、刘湘,著名的还有共和国大将罗瑞卿,有共产党上将傅钟、陈伯钧、张爱萍,还有熊克武、孙震、杨森、刘文辉、邓锡候、徐彦刚、杨白冰、邓萍、梁光烈、王维舟、刘存厚、李硕勋、毕占云、吴瑞林、李中权、范绍增、田颂尧、王缵绪、但懋章、吕超、孙元良、郭汝栋、贺诚、王陵基、潘文华、唐式遵等。


君230835428


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之中,四川涌现出来了很多名将。而且在这些名将之中,四川更是出现了四位元帅级别的将领。

他们分别是朱德元帅,刘伯承元帅,陈毅元帅和聂荣臻元帅。在十大元帅之中,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

十大元帅之中,四川籍的占了将近一半的,真可谓是出的元帅最多的一个省份。

下面我们大致讲一下,这些四川省的元帅和将军们。

朱德元帅四川的仪陇县人,1927年8月1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这次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革命的武装队伍。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资本。

南昌起义之后,朱德率领部下前去广州应援广州起义,之后转战井冈山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然后两个人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他们一起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运动。反动派步步紧逼,最后朱德和毛泽东带领部队,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进入到了全民抗日时期。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前线,在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开始开辟革命根据地,和日军作殊死搏斗。

最终,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时候,朱德协助毛泽东策划了三大战役,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伯承元帅,作战最为英勇的一个将军。因为右眼受伤,做手术的时候,没有用麻药。被人称为“军神”。

刘伯承元帅是个有胆识的军事家,战略家。无论哪个时期,只要让他出军去打仗,都是选最为艰难的战役去攻克。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伯承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部奋战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时候,他率领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为中国的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为中国的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聂荣臻元帅原籍四川,今重庆江津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关于聂荣臻元帅,在抗日过程之中的事迹,流传着一段后来促进中日友好的佳话。

抗日时期,日本有个军官在战役之中去世,但是,他留下两个孩子在中国战场上,被我军找到。

这两个孩子一个尚在襁褓之中,一个也就是4到5岁的样子。

士兵们发现这两个娃娃的时候,请示上级要怎么办?

聂荣臻说,中日之间虽有战争,但是,这都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和孩子无关,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

聂荣臻接到两个孩子之后,让他们吃饱穿暖,然后派了最信任的人,把两个孩子送到了日本人的大本营。

这件事情反映了聂荣臻将军的铁骨柔情的一面。当时这件事得到了人民广泛的赞扬。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日本那个曾经被聂荣臻救过的孩子,为了表示对聂荣臻的感谢,还特意防华来,以表达聂帅当年对她的救命之恩。

这样的将军,是可以让世人肃然起敬的。

聂荣臻戎马一生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毅元帅,四川乐至人。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四川籍的将军还有罗瑞卿、张爱萍、傅钟、陈伯钧、毕占云、吴瑞林、贺诚......。

您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


史学达人


近代史上的四川籍名将,主要是我国的开国将帅们,听我给你盘点一下。

1,朱德。

朱德被称为“红军之父”,历任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总司令,被亲切的称为“朱老总”。朱德虽是四川人,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称为滇军名将,曾在滇军中担任旅长,是名副其实的高级军官。朱德不计名利抛弃高官厚禄到欧洲留学寻找救国道路,在德国加入共产党。

南昌起义后,朱德担任红九军军长,在南下途中被打散,只有朱德带领的800红军最终到了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朱德在我军创建历史上的功绩,应该被永远铭记!

2,陈毅。

陈毅是四川乐至人,1927年,年仅26岁的陈毅担任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党委书记,程子华等我军高级将领都是他的学生。1928年,陈毅随朱德元帅在湘南起义中再次举起红军大旗,不久后上了井冈山。陈毅在长征后经历了3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多次险象环生。抗日战争中,陈毅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军长等职务,是有名的抗日名将!


4,罗瑞卿。

罗瑞卿大将是四川南充人,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军事。红军中他曾任师政委,军政委,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参加强渡乌江的战斗。解放战争中,他担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政委,参与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等。第二兵团就是有名的杨罗耿兵团,主要领导人就是杨得志、罗瑞卿、耿飚。

5,张爱萍。

张爱萍上将,四川达县人,在长征中曾任团政委,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等战斗中冲锋在前,是红军的开路先锋。在陕北,张爱萍成为骑兵团团长。张爱萍曾是新四军的旅长,项英是新四军的政委,项英遗孀李有兰后来嫁给了张爱萍。张爱萍的战友,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战死后,张爱萍成为第四师师长。

6,陈伯钧。

陈伯钧和张爱萍一样都是达县人,和罗瑞卿一样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红军中,他曾任军长、军团参谋长,是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的助手,打造了“铁流后卫”。解放战争中,张爱萍曾任第一兵团副司令,与司令肖劲光参加了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长征、陈庄战斗、热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

7,傅钟。

傅钟上将,曾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共产党。他是红军创建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撰写《连队指导员手册》等教材,并主编过《红军报》、《干部必读》等报刊。说白了,这是人民军队创建过程中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历史知事


我个人认为,对历史贡献最大的应该是四川藉将军非刘湘莫属,如没有他的抗战决心,就无350万川军出川抗日,想想抗战队伍少了5分之一还多,细思板恐,要是他向东三省张少帅学习,抗战无四川根据地,恐怕中国早灭亡了,无国军抗战,后面大家说的那些人建立的功勋都无从谈起吧,这应该就是典型的蝴蝶效应


林辉195373245


近代四川人口众多,辛亥革命以后战乱频繁,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这些将领基本上归属国共两方阵营。在所有这些人当中,无论贡献还是战绩,朱德总司令无可置疑当属第一。比较著名的川籍将领简介如下:

共产党阵营的著名将领



朱德(1886年-1976年) ,四川仪陇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十大元帅之首。历任红四军军长,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刘伯承(1892年一1986年),重庆开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共和国元帅。历任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1901年一1972年),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共和国元帅。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红22军军长,苏区办事处主任,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市长,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

聂荣臻(1899年-1992年),重庆江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共和国元帅。 历任红一军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京市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科委主任。


罗瑞卿(1906年-1978年),四川南充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领导人之一。共和国大将。历任红四军第十一师政委,红四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解放军第2兵团政委,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张爱萍(1910年一2003年),四川达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历任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第11团、第13团政委,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4师师长,解放军第7兵团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

傅钟(1900年-1989年),四川叙永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1922年入党,资历最老的开国上将。历任鄂豫皖苏区红12师政委,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陈伯钧(1910年一1974年),四川达县人,共和国开国上将。参加秋收起义,历任红20军参谋长,红15军军长,红二方面军第6军军长,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第四野战军第1兵团副司令员,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5军军长,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



毕占云(1903年一1977年),四川广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曾任闽西红十三军代军长,红66师师长,红五军参谋长,太岳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吴瑞林(1915年一1995年),四川巴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团委副书记,鲁中军区第一、第二军分区 司令员,第42军军长,海军常务副司令员。

贺诚(1901年一1992年),四川射洪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曾任苏区政府卫生局局长,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

四川籍开国少将88名。

国民党阵营的著名将领

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长期混战,早期主政四川时间较长的是熊克武,1933年后刘湘成为川军首领后基本停止了內乱。早期川军战斗力弱,纪律极差,抗战时甚至被阎锡山拒绝入晋。但正是抗日战争打出了川军的威风。

抗战期间,共有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占抗战军队总数的1/5,几乎参加了抗战中所有大型战役,战绩卓著,贡献极大。为抗日献身的高级将领排在前面。



刘湘(1888年一1938年),四川成都大邑人,四川军阀,川军五行之,四川省政府主席,抗战时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抗战时病逝于汉口。追赠陆军一级上将。

王铭章(1893年一1938年),四川新都人,国军122师师长。台儿庄会战中,为防守滕县牺牲殉国。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饶国华(1894年一1937年),四川资阳人,川军145师师长,抗战中率部在安微广德与日军激战,残部被围后自杀殉国,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李家钰(1892年一1944年),四川蒲江县人,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豫中会战失败后撤退途中牺牲,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王陵基(1883年一1967年),四川乐山人。四川军阀,川军五行中资格最老人物,第30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江西省主席, 四川省主席。国军陆军二级上将。1950年四川解放时被俘,1964年获得特赦。

杨森(1884年一1977年),四川广安人,四川军阀,川军五行之一,北伐时任第二十军军长,四川军务督办,支持吴佩孚。抗战时任第 27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陆 军二级上将,后去台湾。

刘文辉(1895年一1976年),四川大邑县人,四川军阀,川军五行之一,西康省主席,国军第24军军长,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率部起义。建国后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刘湘族叔,刘文彩之弟。

邓锡候(1889年一1964年),四川营山县人,四川军阀,川军五行之一,四川省主席,抗战时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率部起义。建国后曾任四川省副主席。




潘文华(1886年一1950年),四川仁寿县人, 刘湘亲信将领,国军第28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率部起义。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

唐式遵(1883年一1950年),四川仁寿县人, 刘湘亲信将领,国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第 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陆军二级上将。1950年四川大部解放后任国民党最后一仼四川省主席。后率小部队活动时被彝族武装打死。

王缵绪(1885年一1960年),四川南充人,杨森部下,川军16师师长,第29集团军总司令,第6、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四川省主席,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率部起义,1957年企图越境时在深圳被捕,1960年狱中病逝。

田颂尧(1888年一1975年),四川简阳县人, 四川军阀,曾任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起义。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

熊克武(1885年一1970年),四川井研县人,同盟会员,民国元老。曾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讨袁时任蜀军北伐总司令。1918年至1924年四川实际统治者。1925年率军入粤被蒋介石扣押,退出军界。1949年策动川西起义。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刘伯承、贺龙曾是其部下。

但懋辛(1886年一1965年),四川荣县人,同 盟会员,民国元老,曾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曾任川军第一军军长,四川省代省长,国军二级上将(非现役,予退为备役)。1949年协助多起起义。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著名书法家。

刘存厚(1885年一1960年),四川简阳人,同盟会员,曾任四川督军,国军第23军军长,陆军二级上将。后去台湾。

吕超(1890年一1951年),四川宜宾人,民国元老,曾任川军第五师师长,川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长。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起义。


孙震(1892年一1985年),四川绵竹人,川军 21师师长,国军第22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鄂西会战。后任第五绥靖区司令官,陆军二级上将。后去台湾。孙元良叔父。

郭汝栋(1889年一1952年),四川铜梁人,曾任川军第9师师长,国军43军军长,率部参加 淞沪会战,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起义后退隐。郭汝瑰堂兄。

孙元良(1904年2007年),四川成都人,黄埔一期,曾任国军第八十八师师长,第72军军长,第22集团军司令官,第16兵团司令。 国军中将。后去台湾。台湾影星秦汉之父。

范绍增(1894年一1977年),四川大竹县人,杨森部下,国军第88军军长,抗战时先后率部在江西、浙江、湖北等地同日军作战。 1949年起义,后任河南省政府委员、政协委员等职。影视作品中傻儿军长原型


萧萧劲竹


达州市的张爱萍,荣任国防科工委主官,国防部部长。广安龙台的杨森。曾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军长,国民政府重庆市市长。杨森所部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川军的军威。现在广安城北的花园崖上还刻有杨森誓言抗日的题字。


沉石正来


四川名将有共和国的四位元帅,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大将罗瑞卿。上将张爱萍,陈伯均,傅钟。中将毕占云,吴瑞林,贺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