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背诵古文的兴趣?

清风扬19942566


目前,随着“大语文”改革的渗透,古诗文的考查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小学教材部编本古诗文占选文的30%,而到了初中则占到了57%,高中更是成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则且古诗文阅读已成为中考和高考的最大难点,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古文阅读能力成为语文学习的关键。那么怎么提高孩子背诵古文的兴趣呢?

首选要明确一点,古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兴趣的提高更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浅显易懂,好学好背的小古诗文开始培养。

兴趣的培养从来都最忌讳拔高,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所学古诗文既难背又艰涩难懂,那么背古诗文无异于苦差,因此在学习时要从三言开始,慢慢过渡到五言,再到七言,篇幅从几句开始才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因此,一二年级小朋友可以熟背《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和一些浅显易懂的五言绝句,在背这部分内容时以诵读和背诵为主,以讲解文意、穿插古人小故事为辅,目的在于培养诗文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一二年级必背古诗:

第二阶段:背诵著名唐诗、宋词体会诗句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怀。

唐诗宋词以它短小精美的言词,充沛动人的情感而被人们所喜爱,用古诗词名篇来熏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再合适不过。

三四年级必背古诗词

三四年级必背小古文可以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选取,例如《杨氏之子》《二伯牙绝弦》;《列子·汤问》中的《两小儿辨日》以及《论语》《孟子·劝学》篇等这些较短小精悍的小古文。

第三阶段:背诵短小且寓理深刻的小古文,阅读并理解篇幅较长的文言小说或历史人物传记类古文。

经过古诗词背诵的积累,孩子们对古文阅读有了一定的感知力,此时就可以阅读一些半文言半白话的明清小说了,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也可以读一些类似《曹冲称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古人小故事,也可读一些寓言小故事,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狐假虎威》等,还有神话传说类小文言文,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等。

另外《列子》《战国策》《古文观止》上一些短文言文也可以看了,对于这类小古文以熟读为主,逐字理解意义为重点,并不强制背诵方可提高孩子的古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总之,古文学习离不开背,但背要从易到难,当背诵达到一定的量,阅读理解能力自然就可以提高,到了初中高中学习古文,并进行古文言文课外阅读才不会感到吃力。

另外,背诵古文要有一定的情感和氛围,可以家长和孩子互背,也可以由老师安排和同学比赛,要体会到古诗文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才更有利于兴趣的提高。

听了小徐老师的建议,大家来试试吧。


指尖教育帝国


从去年九月我儿子开始上小学,我就开始做了一个学习计划表,两周做一次贴墙上,每天都会打勾监督进度,坚持了一年多。我家读古诗词及国学经典的方法是——每天读三本书,每本读三遍,连读七天,第七天周日时背诵,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是完全没问题的。古诗是每周背2~3首,文言文则是一周一篇。

我觉得让孩子诵读背诵没那多技巧,能不能坚持下去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这点我深有体会。家长坚持去做一件事,孩子就算最开始不是很配合,坚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意识到这就是他要做的,就和吃饭睡觉一样。另外也要适当的有一些奖励,我的做法是在我儿子的日计划表下还有一张纸,用来贴小星星,学习作业生活等都可以用给小星星或者扣小星星来做奖励惩罚,然后五颗星星换一元零花钱,我儿子要是背完一本书还会另外奖励100元。

这一年多,他背完了《弟子规》《千字文》《小学必背古诗》《笠翁对韵》《棋经十三篇》得了500元,还有两本《初中必背古诗文》和《成语接龙》在下个月月底会背完。所以孩子背不背书的关键不在于孩子,在于家长的做法,你坚持做计划,坚持每天带孩子诵读经典,你家孩子也会坚持下去。我坚持了一年多,中间只有春节出去旅游中断了5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难!就算我做了计划表贴墙上了,在最初的时候依然觉得很难,那个时候当天完不成任务的事经常发生,我的做法是第二天补和奖励,如果当天完成任务就给小星星,现在基本不会出现当天完不成任务的情况,除非有特殊情况。

如果有家长想试试我的方法,那么最初的时候心态放平,给孩子和自己一个适应期,最初你会有很多时候都想放弃,你要多想想你是孩子的榜样,你不能让孩子眼睁睁的看着你放弃,熬过适应期就好了。坚持了这么久,我儿子现在他的计划表大多数时候是不用我督促和操心的,很自觉。我现在就是每天六点半起来带着他读书就行,其他的任务他自己都会弄。

我觉得我的经验可行性是很高的,只需要家长坚持即可,但同样最难得也是“坚持”二字。下图是我家的计划表。



空蒙山色晚来秋


依我看,让小孩子背唐诗,背古文,这本身就是育儿过程的一个误区,其实就是用训练大孩子的方法教小孩子。

可能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所谓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五岁的时候能够掌握七岁小孩应该掌握的技能。

其中我最不支持的一个就是要小孩子背古文、背唐诗。

实际上,大部分的小孩是理解不了古文和唐诗的,他们会很奇怪: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非得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实很多家长也不是太懂古文、唐诗,并且他们也不打算让孩子理解 —— 他们只是想让孩子“会背”而已。

家长们选择了这个项目,也许是因为背古文背唐诗有表演的性质——让孩子在他们的同事、同学、亲戚这些熟人面前为他们挣面子!也许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还有别的幼教选项。

六岁以下的幼儿到底应该学什么呢?为什么你让他学的他不感兴趣呢?而且你还会抱怨孩子不听你的话,试图通过各种办法让孩子对你安排的乣教项目感兴趣!

根据我的经验,小孩子其实最想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怎么工作的,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怎么回事儿……这些自然科学的知识。我家小孩今年三岁多,我们一起玩一起看的最多的就是:蒸汽机车模型、风车转动的原理、摩天轮是怎么工作的……另外,他的学习效率,除了他自己的兴趣,还决于你和孩子的关系。

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要问你配不配让孩子听话。若非要按自己的标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兴趣不高还是小事,你今天的高度会成为孩子的天花板,会严重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成长空间才是可怕呢!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三岁半,一个十九。我愿意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分享给大家,欢迎关注,留言互动。谢谢!


桐庆的爸


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过程,我们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心理前提和手段,而且,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是根据课文和学生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

1、 画图法。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画图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回忆出来。如《小儿垂钓》,学生各自绘制了单幅或多福图,据图回忆,图文“结合”,迅速地绕有兴趣地借图成诵。 2、 表演法。对于那些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比较的课文,可用表演法。操作顺序是: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分角色适当加动作表情朗读、多明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背诵。

3、 线索法。就是在老师的主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 网络。

4、 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

5、 缩句法。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有些长句难以记忆或容易背错,缩句法就是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这些句子,抓住主干进行缩句,帮助记忆背诵。然后再扩句还原,反复多次朗诵,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背诵方法还有很多,如“互背法”、“归类法”、“支点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面,因此,应指导学生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使之更加有效。


九哥贤言


古文作为现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的部分,学好古文是孩子学习阶段必须重点掌握的能力,当然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逐步引导他喜欢上古文,这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日积月累才能产生效果,比突击的补习提高古文能力,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古文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1、学习古文应该由潜入深,由启蒙教材到古诗词再到古文

孩子的教材是很重要的,其实在古文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有很多很好的启蒙教材,非常适合我们用来入门,比如笠翁对韵,百家姓,三字经,声律启蒙,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古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让孩子从背诵唐诗宋词开始,逐步的适应中国这种传统古文,也不用背很多经典的唐诗三百首,宋词300首。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积累量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逐步让孩子学习古文观止。这么一套过程下来,孩子的古文的阅读能力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初期的引导很重要,家长甚至可以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背诵和学习

孩子一开始肯定是枯燥的,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还是想说很容易爱上他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以身作则的引导他们,和孩子一起背诵,进行比赛看今天谁背的快,谁背的多。在进行这种比赛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文意的讲解,各种注释的理解穿插中,还可以讲些,和其有关的典故。这种办法不但可以让孩子坚持下学习下来,还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当孩子学习古文的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慢慢的他已经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了。



3、古文晦涩难懂,但是古文中的故事却引人入胜,可以先讲故事后学古文



其实在我们的古典文化当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家长可以通过引经据典把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故事引导孩子学习古文,打个比方就拿滕王阁序中,许多著名的成语,都是从中引申而来的。家长可以在介绍滕王阁这个名胜的同时,给孩子讲讲唐初四杰,讲讲作者的生平故事。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引导,让孩子有一种自主去在古文中探索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把古文当做一种爱好一种兴趣来学习,并不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他认为可以从中汲取到历史文化的营养,用以熏陶自己。这样我们让孩子爱上古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吗?


小学英语点点通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文言文的字词句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是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索求知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情景和氛围,就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习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学的知识上来。比如讲《扁鹊见蔡桓公》,先在黑板上写“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联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的吸引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问题。这样教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像听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一样领略到全文的主题思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处在一个试听信息非常丰富的环境里,有时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还应学会使用录音、电视、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导入新课,如教《童趣》时可以先播放《童年》这首歌,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童年时的趣事,从而为学生学习新课创设氛围,烘托气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变得乐学。

二、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大脑处于竞赛时的效率比无竞赛时的效率要高得多,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比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的检测竞赛等等。赛后计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变得要学。

三、学法指导,培养习惯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下列方法:

1、读注。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底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显而详尽的

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全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句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以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了学习方法。

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见。”每教一篇文言文,我们都可以把教师泛读或听录音、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变得善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提高仅靠一学期课文中几篇文言文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新旧知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质疑、议疑、解疑,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识,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变得乐学、善学、要学。




基础教育思考


就现在的大环境而言,是很难学好文言文的。文言文也好,现代文也好。都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做为中国人的,自己的语言。学习的方式都一样,学习母语不像英语那样通识即可,母语需要更深入。如何学,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静下来,慢下来,用心感受生活

对于大环境来说,环境嘈杂,每天海量信息从眼前飘过。我们最缺乏的是专注力。而获得专注力的途径是慢下来,静下来。如何慢下来,从一点一滴开始,说话慢些,走路慢些,暗示自己,很多事情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着急。如何静下来,学会过滤信息,给自己一个时间段不看手机,不开电脑,不和同学聊天,找个安静的远野学会和心灵独处。慢慢的就会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生活是活着的,语文也是活着的。

 ◆按照文体分类,多阅读

 我建议大家以内容为侧重,因为内容才是兴趣所在嘛。

文言文文体一个是诗,另一个是文。

诗歌:《诗经》、《楚辞》等

古文:散文、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

总而言之,就是你感兴趣什么方面,那就从感兴趣的方面开始阅读。把自己感兴趣那方面的古文读完了。文言文不用学也会了。不一定要拘泥在课堂中的古文。

◆不要死记硬背实词虚词,语法结构

和英语一样,如果你死记硬背,自己的耐心会被自己磨光。在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的时候,有些认为美的语句可以记录下来,然后细细品味,慢慢分析。累积多了,虚实词、语法都会好很多。

和打怪兽一样,当完成以上,成了升级版的自己,那时候再看专业的虚实词、语法结构分析,就轻而易举,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容推演到一般规律的过程了。


琦琦和妈妈


阅读,绝不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消遣的小爱好。

阅读,绝不是在家里摆满书孩子就会自动喜欢看书。

阅读,绝不是特殊任务,不能用奖励诱导孩子阅读。

阅读,绝不能只是你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主导阅读的过程。

它是培养聪明宝宝的重要窍门。

我见过的聪明人,不光指那些事业有成的,更包括那些有思想、有见解的人,没有一个不热爱阅读。而且这些聪明人,绝大多数从小就喜欢阅读;阅读能促进孩子识字能力的发展,将文字融入到具体的内容中,孩子记忆更深刻。

家长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很关键,如果方法不当,不仅没能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还白白浪费了提升孩子的好机会。

|培养阅读小达人攻略

1.转换心态,培养阅读兴趣比学知识更重要

你要意识到,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不是从阅读中立刻学到多少知识。孩子主动的、有兴趣的阅读,比枯燥的、强迫的机械阅读更持久,也更有价值。

2.不要给孩子堆书,要陪孩子一起阅读

在家里摆满书,孩子不会自动喜欢看书。科学研究发现,只是给孩子堆书,对他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大,陪伴、互动才是关键。要把阅读嵌入到孩子跟父母的日常互动里。比如,一起看绘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年龄大一些可以分角色朗读。

3.阅读没有严格的年龄阶段限制

你一定遇到过这类问题“到底几岁开始学习英语、阅读古诗,是不是背得越多越好?”,其实,孩子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需要按照机械地给孩子规定阅读时间表。我建议你为孩子定制私人能力清单,多观察孩子,只要时机对、孩子有兴趣,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学。

4.别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

给孩子建立一种认知: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有趣。不要把阅读当成是特殊任务,不能用奖励诱导孩子阅读,比如:“读完这本书,奖励你一个冰淇淋!”那他可能会想:“看来读书是个苦差事,妈妈都得用冰淇淋来补偿我了。”

5.陪孩子阅读时,多问他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用问问题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帮他把书里的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书中看到一只猫,你可以问他“你看这只猫长得像不像咱家的咪咪?”生活中的信息,孩子记得牢、感兴趣,当你把书里的东西跟生活联系起来后,书就变得鲜活了,有利于孩子理解。

6.用开放式问题来沟通,助孩子勤思考

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用经典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来举例,你可以问她:“三只小猪用不同的方法造房子,要是狼来了的话,会怎么样?”或者“这第三只小猪建的房子太牢固了,我们替大灰狼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吃到三只小猪?”问这些问题不一定是为了讲道理,但是可以帮孩子在提升兴趣的同时,打开想象力。

7.让孩子爱上阅读,要跟着他的兴趣走

不能只是你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主导阅读的过程。比如,鼓励他主动问问题,问题只要是跟阅读有关,你一定要积极回答、给出反馈,千万别说:“不要问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把书读完再说”,而要耐心地先回答她的问题,再继续读书。

8.利用读书场景,把阅读变成游戏

把阅读变成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而且能提高他的智商。比如把书合起来,跟孩子比赛,猜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或者读绘本时,比比看谁先找到画面里的大熊猫,偶尔故意输给他,也对提升他的阅读兴趣有帮助。

9.多读诗,利用它的音乐性,从简单的诗句开始

也许你会担心孩子还小、不识字,不懂诗歌的深层意思,没关系,诗的好处,不只是文字,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能促进大脑发展、提升语言处理能力。比如,《静夜思》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是押韵的,这种押韵能将零散的信息加工成小的整体,方便记忆。

10.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阅读,要把握度,千万别过量

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要均衡,如果过于沉溺一项活动,就会抑制其他几项能力的发展。孩子的理智脑还没发育完全,很容易沉迷一项事物不能自拔。阅读虽好,也要帮孩子建立规则的边界意识,比如,告诉他们什么情况下可以读书,什么情况下不适合。

11.选书很关键,有一些挑战性的刚刚好

为孩子创建一个丰富、好玩的文字环境,让他自然快乐地爱上阅读。关键在于选择阅读材料,既要让孩子觉得不难,能够掌握,不挫伤阅读积极性,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他每次都有小进步。比如,我给一岁的宝宝推荐大部分是图片的童谣集,节奏强、朗朗上口,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牵手教育


想要提高孩子背诵古文的兴趣,对应的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孩子:1.让孩子对历史感兴趣,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等等。可以让孩子多去了解对应相关的故事。其实每一篇古文对应的都是作者以当时文笔留下的一个小故事,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就会觉得,不是单单的去记。兴致会更高。2.让孩子在背诵古诗文方面更加擅长,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我自己就非常喜欢背诵古文,每次老师布置的古文背诵任务,我都是第一个完成的。同样的古文背诵,别人要背诵30分钟,而我可能15分钟就可以背完,对应的有了这样的优势过后,我会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爱魔法爱教育


首先明确一点,古诗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培养孩子对古诗文的兴趣就更需要一个过程了。

兴趣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小孩子自己去找兴趣点,他们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需要家长来完成这个任务。

1、刚开始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来完成背诵,背诵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邀请孩子比赛,规定一个时间段,看谁先背会。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孩子完成任务的决心。

2、家长要先把古诗文理解透彻,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孩子,先让孩子觉得有趣,进而才愿意尝试完成背诵。

3、古诗文背诵不一定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完成。 也可以拿碎片时间来督促孩子,比如洗澡的时候,在车上的时候,在公园草坪上坐着的时候,短时间的学习孩子记忆起来比较快,让孩子感受到背古诗文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暂时想到以上几点,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