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满十年进中级,满二十年评副高,满三十年评正高是真的吗?对此你怎么看?

期待公平的人生


希望这消息是真的!虽然我已经是高级教师了。

职称已经把中小学老师折腾的够呛!大家天天为这事操心、烦心、忧心!搞得大家不能静心教学。长期以往,折腾的是老师,伤害的是教育。

我想说,痛痛快快的给老师一个体面的收入,让我们安安心心的教孩子,有什么不好?

非得要整个什么“职称”,搞得大家心力憔悴,人人自危。就连同事之间也要尔虞我诈、你争我抢,乃至斯文扫地!甚至,同事之间为职称明争暗斗、互相举报揭短!实在让人痛心!

教师,就是一小知识分子,他没有其他谋生的本领。他靠教书吃饭,他靠教书养家糊口。你不让他有个放心的、安逸的工资,你不让他有个纯粹的教书育人环境。又怎么能要求他出成绩?又何谈振兴教育?

都说教师补课、收受礼物,我真的很同情很多中西部的教师!一个月3000来块的工资,实在无法让他们生活啊!又怎么能对他们要求那么多呢?

回归正题。10年给个中级、20年给个高级、30年给个正高级。完全可行!只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就行,随时将不适合做教师、不愿意好好做教师、混日子的踢出教师队伍,净化教师队伍。留下的给他们一个安心的待遇。

我想,这些真心将生命留给教育的人,他们配得上高级、正高级待遇!

最后用俞敏洪的一句话作结:如果想要教师奉献,请先给教师一个体面的待遇!尤其是乡村教师!

我很赞赏俞总这句话!


姑苏讲堂


赞成教师职称自然晋级,因为很多教师既便不是优秀的,也是合格的,只要一个老师不存在工作上的失职和师德问题,应该自然晋级。这样可以使教师少花费一些无枉的精力放到论文、讲优质课,还有一些荣誉上。也避免了教师为了争夺有限的指标造成人际关系上的紧张及教育上的一些腐败现象。教师工作量的多少和优劣可设绩效工资,这样更灵活,更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荣誉、发表论文等可另设奖励机制,比如物质奖励或缩短晋升职称年限等。这样既能解决广大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又能有效的鼓励先进。既能使现在的教师安于教育工作,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中来。


tonghua123


有人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满十年进中级,满二十年评副高,满三十年评正高是真的吗?这当然不是真的!

和我同一个地区、同一教龄的两百多名老师,从教已经整整16年了,但能够评上中级职称的只有身处实验小学的寥寥数个“幸运儿”。对于其他老师而言,想要评上中级职称,至少在近5年的时间内没什么指望,原因很简单,三个字:无职数!

中小学老师,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老师想评职称,难吗?难如上青天!班主任年限不够?不行!课题没参与?不行!论文没写?不行!……这一大堆条件都符合了,但是没有职称的职数(指标)?也不行!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的心酸,又有谁能一语道清?

十年评中级,二十年评副高,三十年评正高,无论是哪一个老师都希望这是真的。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我身边的一大堆老师已经对职称评聘不抱有任何幻想了,用与世无争来形容他们现在的状态,一点也不为过。其实,不单单是我们地区,在国内的其他地区,别说10年评不上中级,就算是二十年评不上中级的老师也存在一大把。

有人可能说,教师工资低,但有偿补课收入很高。“禁补令”下来后,真的敢顶风违纪办班补课的老师可能有极个别的存在,但越来越少了。至少在我们农村地区,有偿补课的现象几乎绝迹。毕竟在农村,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很多家长想为孩子提供有偿补课的机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违规补课的成本对于教师来说相当高,一旦“东窗事发”,就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选择了,就爱上吧!不管什么时候评上中级,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罢,三十年也行,接下去的日子咱都要全身心扑在教育教学上,在坚守中期待基础教育的“阳光雨露”!


微雨润苗


山东省的文件



用户5969630049812


真也好,假也罢,反正老师在一天天的忘我工作着;有也好,无也罢,我们都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不会因为没有职称就不工作,就怠工,这是老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育人的良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上级!我们是为了学生而教,为了国家未来而教,不是为了领导。也不是为了政策!虽然经常发发牢骚,但是工作一点儿也不含糊!只要站在了讲台上,只要出现在学生面前,什么职称,什么荣誉,什么金钱,什么领导,通通靠边站!眼里只有可爱的孩子们!


莲心25


中小学教师教龄满十年就可以晋级中级,教龄满20年就可以评副高,教龄满30年就可以评正高。

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几乎没有,甚至可以说不可能的,只是提问者的美好愿望。一部分教师认为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不合理,职称与工资挂钩太紧密,这不仅无益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反的是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

不过,如果按照提问者的说法,进行职称改革,这又有违职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提高质量、争先创优的功能。是在引导平庸,鼓励熬教龄年龄,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对许多优秀教师来说,又是新的不公平。

评定职称应该注重于课堂教学,现在的副高级评选增加了答辩的环节,只要你的课上的好,知识丰富,只要及格,就能过关,不在设有过关率。

我们从不指望取消教师职称,只是不要和工资过于紧密就好,

让一线教师真正静下心回归课堂,回到教学中来。只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小眼看教育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无疑是职称改革的一大进步。现有的教师称制度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一线教师最本质的工作是走进课堂,走向学生,而不是天天那些无有的论文,立项,课题,优质课和虚伪的荣誉。而职称的评定除了教师的工作年限之外,就是这些与实际教学不相关的东西。而职称与工资的挂钩更是严重挫伤了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我们从不指望取消教师职称,只是不要和工资过于紧密就好,让一线教师真正静下心回归课堂,回到教学中来。只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大傻104774356


我个人认为这是可行的。前提是师德合格。教师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有很多教师为了等指标,一等就是几十年,甚至到退休也评不上中级职称,副高、正高更是遥遥无期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会产生倦怠情绪。由于职称评聘标准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一些教师对现行的职称评聘出现不满,会发些牢骚,这是正常的。原因是这些教师的工作并不比高级教师的工作量低,反而还高。虽然如此,据调查这些教师还是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的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认为教育是良心活,孩子是无辜的,不能误了孩子。为此我们没有理由去批判也许即将试行的晋级方案。公平公正、按劳分配,同工同酬是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让教师安心从教,稳定教师队伍,大力发展教育势在必行,提高教师待遇也无可厚非。


星汉灿烂686


当年有个教育大家有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教育需要“松、静、均、乐”四个字!作为一个在教育事业中实实在在干了十七年的小老师,不妨也说几句话。若有说错或说对,您都可以喷,当老师也习惯了被人喷,无所谓了的!

首先,教育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到底应该宽松到何种境地,实在不好界定,但至少不是可以不上课、不改作业、不思进取!说实话!这种宽松,至少是:教师不必考虑一句批评是否会招来杀身之祸、不必思索一句话是否对不对领导胃口(无论官之大小、吏之皂白)、不必时时刻刻害怕自己因为自己某个不可预设的教育行为而丢了饭碗,等等等等!老师应该成为圣人、老师的理想也是成为圣人!可是成贤成圣,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说实话,很多的规范、要求、条例,每个老师打心眼里都想不折不扣地做到,毕竟那些也是对老师的保护,可是真做到了,教育就一定好了吗?我那可敬可亲的家长又去哪了呢?教育是四驱车,绝不是独轮车!教育的成功,需要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可惜,当前很多情况下,这辆四驱车只剩下了一个轮子在转动!而且其他三个轮子也加入到了对唯一转动的轮子的问责行列中,这是教育的悲哀!老师已自顾不暇,何来宽松可言!

再来说说这“静”。本来教育就是大树下智者与稚子的人生!可惜,物欲横流的社会,给了教育太多的躁扰!说说这个“十恶不赦”的职称制度吧,初衷没错、执行也没错!错就错在把不该互相竞争的老师逼到了竞争的拳台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怎能和企业相提并论?想要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没有错,可是,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普通教师如何去表现自己的进取精神?看看各地区的职称晋升条件,除了教育教学成绩和班主任工作这两条,其他的条件怕不是安安静静就能得来的吧?好多乡村教师,真想去地区讲个优质课获个奖,那难度比娶个媳妇小不了多少!

可惜,这一条条、一件件,都扯着老师养家糊口的工资!这心能静得下来!佛前诵经,也得喝饱僧粥!僧僧饥肠辘辘,谁也无话可说,倘若个中有人嗝声连连,怕是这佛堂也不会安静了!

第三,也谈谈“均”!什么是均,均就是公平!可惜很多时候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只要是有人参与,公平就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教育不是计件制、也不是计量制,是没有办法准确量化的工作!教一百个学生的老师和教一个学生的老师,在教育上是没有可比性的!简单比较工作量,你就不看看成材率吗?简单比较成材率,你就不看看教育基础吗?你就不看看工作环境吗?比来比去,城市的老师说自己工作量重,乡村老师说自己工作环境艰苦,到底谁是好老师,谁又说了算?

最后,我还能说“乐”吗?乐不乐,天知道!可是,选择了这个工作,就是选择了良心!此心安处,便是乐土!

最后,想对各位媒体人士说的是,如果有空闲时间了,不妨继续关注王宝强等风云人物的吃喝拉撒睡,你们的关注至少能给这些人带来某种“火”,带来一些想不到的商业利益,他们是会感谢你们的!请你们不要再拿这些卑微的老师做由头、当话题了,说一次被人骂十次,当年教过你们的老师和现在的老师们真的不欠你们什么!


qzuser3181297166241


我不赞同题主的观点!按教龄自然晋升职称,全世界都无先例。说到底这就是大锅饭思想在作怪。若真如题主所说,教师不用钻研本职工作,混时混日等着升高级了!那孩子们的教育怎么办?我们民族的未来怎么办?

我看了铜陵的教师职评文件,比过去的还要容易些。说句良心话,若这些条件都达不上,你对得起你那职称吗?

我是八十年代的中师生,现任初中英语高级教师,五级。尽管当下教育环境不那么尽人意,我仍然深爱这个职业!我认为,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教得出更优秀的学生。评职称只是工作中水到渠成的东西,没有那么难吧!

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