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对身心有什么严重后果?我们又该怎么做?

不停歇的长跑者


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尊重对方,及时沟通想法。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出自《老子》)讲的就是喜欢表现的人就看不到对方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以“爱”为名,自以为是地对孩子造成伤害。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跳舞很有出息,就逼着孩子去学;你看到其它家长都给老师送礼物,就鼓励孩子照做,生怕吃亏了;你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认定补课加练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必经之路……请问,你做这些行为前与孩子沟通过吗?尊重过TA的想法吗?

恐怕难!因为现实中,当孩子一旦有不同的看法时,我听过太多这样的回应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加班加点赚钱,省吃俭用供你学习就是为你好啊!”

“你不好好学习,太让我伤心了。”……

以爱为名的非爱行为
此之甘饴,彼之砒霜!你觉得给父母买买买是孝顺的表现,其实TA们只想与你一起吃顿家常饭;你觉得对伴侣无微不至的照顾是爱的表现,其实TA只想要一点点个人空间……太多的“非爱”行为在伤害着你最在乎的人,也反过来在伤害着你自己!但祸根却是你的自以为是!

所以,主动沟通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也是好心办好事的前提。但仅仅是沟通还不够,必须要有效才行。如何有效沟通呢?

二、换位思考,分析对方需求。

古人云:“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在我们老家也有句谚语:“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这两者的意思都是说如何抓住对方的真实心理和切实需求去沟通。

比如开篇讲到的模范夫妻。为什么我让小L改变一下提问方式,结果就完全不同呢?其实这是基于我对丈夫小K的了解,他是个对旅游、美食没有深厚兴趣的人,但对老婆百依百顺。当被问及对美食景点的看法时,作为直男的他,肯定是本能地讲出自己真实的评价,却不会顾及老婆的提问目的。所以,小L刚开始的提问方式纯粹是自找没趣,是自己没有真正地去了解老公。

牵牛鼻子

再比如,上级工作组要来检查,作为主管的你,会如何去动员部属做好迎检准备呢?通常的做法就是如实相告。因为在很多主管看来,上级来检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其实呢?那只是你的想法!也许有些人巴不得上级能检查出什么问题,好把你换了,自己上位;也许有些人觉得自己前途无望,单位荣辱与自己无关了……所以,最好的动员方式就是了解对方最在乎的,然后个个击破。

我们经常讲,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我看来,每个人最大的困难就是跳出自己固有的观念去看世界看别人。否则,即使有办法,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生存与现状


问:以己度人,对身心有什么严重后果?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

以己度人?不知你说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这两种以己度人,都会对身心有严重后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在他们眼里每一个人心胸都如他狭窄,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狭隘的角度看问题,觉得社会人人都自私自利,看社会不能正常去看。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人,很容易被小人算计,受骗上当,导致自己对社会的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怀疑。

在怎么做上,我觉得人在社会上,既不要太信任人,也不要太怀疑人。在处世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人相处不可全抛一片心。人心隔肚皮,很多东西各人是各人的想法,切忌认为别人想法与你是一致的,有人说做人做事要长个心眼,就是简单的问题要认真去看,复杂的问题要清楚去看。

我们听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也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这都是以己心度出的恶果。还有为什么有的人嘴里喊哥哥,腰里摸家伙,有的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些悲剧的前因就是你用君子之心度了小人之腹。

社会是复杂的,人心是善变的,待人处世还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为好。以己度人,犹同你在酒桌上以自己半斤的酒量与人家一斤的酒量在称兄道弟对饮,你醉得一塌糊涂,人身刚上酒兴。所以我们该做的,就是对酌时,喝酒不要太醉了,觉得酒不醉人人自醉最好。


楚人一丁952


你所说的‘以己度人’,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投射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成。首先,是感情投射。总认为别人的爱好,憎恶与自己相同。会不自觉地把他人的特性纳入到自己的主观世界,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假定别人的行为模式和自己类似。正所谓的,心中有佛,见人是佛。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人,他看到的都是人性中的闪光点。然而,大千世界,每个人的想法肯定是不同的。更多的时候,投射效应,带来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投射效应,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了他人身上,进行的美化或者丑化。这样,会逐渐的失去客观性。这样,更加客易陷入主观偏见的泥潭中去。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正确,理智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可能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周围的人,这样才可以防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情况的发生。


哈哈社区141221936


“以己度人”是执着于“自我意识”对人对事去进行判断的一种表现形式,易偏执偏激,离正确的判断力相差甚远。

人无完人,人的不完美跟人的思维模式有直接关系,在没有更换正确的大脑思维模式之前,对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被“情识”驱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人本身不好的习性趋使下,判断力就更加的会出格,这是不明佛理的人常犯的通病。

“以己度人”,这个“己”若是一个有正知正见的人,度人也不会离开正知正见。这个“己”若是自以为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人,度人的标准皆以此为基准。

故而,若不想自己在人生中跑偏,就先要学会明“理”,道理道理、理即是道、道就是理。若能把旧有的思维模式清零,换成正确之见的话,也即用一生的时间能弄明白“道”之涵义,也可堪称是大福大贵之人了。


手机用户59704675538


以己度人,你说的意思是以自己的尺度衡量别人吧?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伟大的人也是这么做的。抛开这个主体,以什么度人?这没什么错,也没什么严重后果。

至于每个人的德性、水平、与公道兼容度,那是每个人的修养程度,自然与看法的精准性、客观性、正确性有关。自私自利的人,感情用事的人,浮浅的人看人肯定是准不了的,甚至与真相相差甚远。

以己度人没错,错在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加强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有好的眼光。(原创答案)



大河湾精灵


所谓“贼眼里净小偷。”

以己度人是指用自己的心思去猜度别人,多属贬义。

我们通常是“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把别人想成什么样的人。”判断事情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要把你的思想强加于人。你又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

每个人性格、做事风格都不一样,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思维方式、方方面面都不同,也不可能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也许对你尊敬的人的优点会特别放大,觉得他身上全是“光环”;对你“仇恨”的人,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对职场中遇到的“小人”,看他做什么都不入眼,看他对领导有说有笑,就觉得他在拍领导马屁。对同事和颜悦色,就觉得他拉帮结派。朝你看一眼,跟别人说话,以为在说你坏话等等。

心胸再宽广的人,总会遇到不如意,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时候,那时候看人看事总归会有偏颇。

所以人们总说不要在“冲动时做决定”。

个人观点,我本人的思想也比较狭隘,遇到那种脾气暴躁的小领导总是揪住我“小辫子”不放,虽然暂时忍气吞声,但是心里也很来气,觉得她存心跟我过不去。

谢谢关注,


太后老佛爷的少女心


以己度人,是息己为中心,自己千垂百练的自身体检生活,世人吃不了的苦,自己能吃,世人受不了的罪,自己能受,的生活真理,世人接不开的迷,自己能按开心结,自度自起,从每种意义来讲,己度人,都是人生最高境界,既然己度人,心理有一切准备,沒什么严重后果,你们应该怎么做,你们应该支持鼓力他她,他她的内心世界的秘密是多么神奇的呀,他她也许是你探讨人生之迷。


用户4333081958670杨


以巳度人,是不对的、每个人的思想、思维、品行、智力、修养、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按你说以已度人、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会照成很大错误和矛盾、每天你要应对很多不同类别的人,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工作效律、劳动收入、和亲友关系。你要做到、看人对语、言适语止、不要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虽然有维心之意。只要不跑题、不越底线、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善意的假话也没什么不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同类人、不做同样事、如三观不合、敬而远之、互不来往、免生矛盾、不必、斗个你死我活、为啥何乐而不为呢?.


手机用户58986252597


以己度人,说明一个人心胸开阔,有一种豁达,具有较高的涵养素质,一般人也许并不具备这种品格


哥的九个猜想


以己度人不如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避免偏执狭隘,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更有同理心,理解别人的立场,成为一个更温柔更通情达理的人。

而以己度人当然就是一叶障目以遮天下,只是把自己的个人看法强加于人,不顾别人立场,人际关系会陷入危机,比较孤立,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多疑格外要强,好面子,不容人,自己其实也会很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