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下班后,可陪一年级孩子玩什么游戏?

随风飘影32631967


跟孩子玩游戏,是亲子互动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帮助孩子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下面,我推荐几种有意思且经过大量实践验证非常有益的方式供您参考:

语文类:

1.拼音游戏

拼音,拼读非常重要。你说一个字,让孩子把它拼读出来。让孩子试着把身边熟悉的人名、感兴趣的事物拼读出来,孩子会非常乐意。

2、词语接龙

这是一个所有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前提是你保持一颗玩心。

我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在外面游玩的时候还经常跟同学们玩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数学类:

1、口算接龙

从一个数字开始,每次加减同样的数字,轮流报数。

比如:

从2开始,每次加7.

那么你报2+7=9,孩子报9+7=16,你继续16+7=23,孩子....一直到100为止


2、扑克牌游戏

扑克牌可玩的太多了,随便举几个

基础一点的:

钓鱼(一年级),当孩子学凑十法的时候,会要给数字找朋友。比如2和8是好朋友,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玩:

选取1-9的扑克,每人一份,留一些做公牌。

每次翻一张公牌,比如是2,那么你就要给它配一个好朋友8,随先打出8的就能赢得这张牌。


同样的,也可以玩天女散花游戏,还是凑十:

把1-9的牌撒在桌面上,把配对成好朋友的牌都放在一起,谁拿到的牌多为胜。


其余的还可以玩24点,这个可以玩到小学高年级。

3、数独游戏

这个游戏很多孩子都爱玩,类似于填字游戏,有点破案的感觉,可以给孩子尝试一下。


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出好玩的游戏!谢谢分享哟!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分享下数学方面的吧!游戏喜闻乐见,老少咸宜,生动有趣,是寓教于乐很好的方法,最重要增加亲子互动,其乐融融!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在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中,专门设置了趣味益智游戏板块。特分享几个给我的粉丝!

一年级趣味游戏

① 倒叙数字

玩法也比较简单,妈妈口述3~5位随机数字,小朋友倒叙或正序答出,既训练了专注力,也增强数感,重点是随时随地可玩!如果纸面练习可以拓展到5~7位,也是一种

手脑眼耳多感知训练的有效方法。

② 简易数独

这个王老师介绍了多次了,很好的数字推理游戏,行列宫格之间,锻炼逻辑推理同时,也能使孩子思维立体化。家长也别闲着,不会的一块学起来!孩子喜不喜欢学数学,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数学观!你都不喜欢,怎么让孩子喜欢呢。

③ 纸面移植游戏

纸面扫雷,纸面俄罗斯方块等方格游戏,都是王老师在专栏中设计的趣味游戏形式。抽取游戏精髓,紧扣知识点体系。比如俄罗斯方块,实际上是四个小正方形的拼接,既能对图形加深认识,还能一起玩,何乐而不为呢?详情可关注专栏。

④ 扑克牌

扑克牌可以认识颜色,形状,规律,大小,凑数游戏等等,是很好的数学辅助“教具”。只要热爱数学,任何时候都能游戏起来。

⑤ 火柴棒游戏

小小火柴棒(牙签和计数小棒也可以)可以摆数字,摆图形。

⑥ 七巧板,拼图,积木搭建等益智玩具游戏。

有家长的陪伴参与,孩子更愿意去挑战一些智力游戏,小小的鼓励激发的是孩子对于数学世界的探索。不会“玩”,可以说是学不好数学的。以上,供您参考!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辅导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一年级的孩子不管是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还是社交能力都已经达到了一种幼儿时期的最高顶峰。大人下班可陪孩子们玩这些游戏。

打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跳绳等一些全身心的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体力和耐力,还有利于训练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对孩子长高和预防近视都有好处。



做手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年级的孩子几乎兴趣爱好没怎么定性。家长下班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手工制作边看视频教程边和孩子一起学做,真的很考验人动脑筋,也容易陪养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



拼装玩具。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技术活。去商店买回拼装玩具,然后根据图纸说明,把那些混合在一起的配件,让孩子按顺序找出来,拼装成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模型。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专注力。




另外还可以玩猜迷语,四字成语接龙,学包饺子等游戏。只要孩子高兴,陪伴孩子成长就是我们爱孩子的最好方式。


王子书童


1、吸管,剪刀和细绳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适的绳子把它们串起来。

学习:使用剪刀,小肌肉运动技能,穿孔的动作。

可以给宝贝剪纸,要沿着虚线剪,然后拼图的那种。这个穿孔游戏的难点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讲,在于剪吸管的那一环,穿孔的那个环节,相对简单。

妈妈们,在跟还不会使用剪刀的宝贝玩的时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点,然后再慢慢增加长度。

2、串珠子

玩法:这个应该是蒙氏游戏里面的。不适合太小的宝宝玩儿,因为怕孩子往嘴里塞。

学习: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

3、分豆子

玩法:给宝宝一碗颜色不同的豆子,外加区分后放的容器,最少两种,也可以多增加几种。

学习:专注力、颜色。

4、水杯,筛子和海绵

玩法:用两个水杯相互倒水,用筛子把水里的豆子滤出来,用海绵把水盆里的水吸到杯子里。

学习:倒水的动作,筛子的使用方法,海绵的吸水特性。

这属于蒙氏教具,杯子一开始可用一次性的小杯子,后来换成玻璃杯,海绵找一块,剪成孩子喜欢的形状即可。

5、切香蕉玩法:拨开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别放在两个小碗里。

学习:生活操作,拨香蕉皮,切的动作,分类。

6、石头画

玩法:找一些石头,洗干净后让孩子给石头上色,画成孩子想画的样子。

学习: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艺术细胞。

出去沙滩等地方游玩时,宝贝们总喜欢捡石头,捡回来的石头可以让娃自己先洗干净,然后随意涂鸦。既满足了玩水的欲望,又满足了绘画敏感期的需求。

7、创意水枪画

玩法:支起画板,给水枪装上有颜色的水,让孩子对着画板射击,直到孩子玩累为止,一副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完成了。


8、拼贴画

方法:从各种包装纸和废旧杂志上剪下各种图片和图案,给孩子一个胶棒,可以一边教娃事物的名字一边创作拼贴画。

学习:胶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称。

9

、小绒球穿隧道

玩法:家里的保鲜膜,卫生纸用完了,里面的硬纸壳的芯不要扔,简单包装一下固定在墙上或者家具上,就成了隧道,找来一些彩色小绒球,就成了小球穿隧道的游戏。

学习:绒球在隧道里消失又出现,坠落的效果。

这个游戏,还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物体客观存在性,对于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以及不爱分享的孩子,都是有引导作用的。因为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爱分享,就是怕分享玩,东西不存在了。

10、用豆子描绘图案

玩法:妈妈在纸上画出几何图形,让宝宝拿豆子把图形沿线摆出来。

学习:形状与图案,专注力。

11、画在地上的迷宫

玩法:用彩色胶带在地上贴出迷宫,让宝宝转圈圈走迷宫。

学习:身体平衡及逻辑思维能力。

12

、弹珠数数

玩法:妈妈用弹珠摆上1-5的数字牌,让她找出相应数目的弹珠放在下面。

学习:算术。

13、停车场的欢乐

玩法:先用纸板做一个简单的停车场,并标好车位序号,同时也给每辆车标上序号。游戏开始了,每辆车只能停在同数字的车位上,看看宝宝停对了几辆?

学习:数字。

14、剥鸡蛋壳

玩法:早上煮好鸡蛋拿给孩子自己去剥。

学习:生活实践,手指的精细操作。

15、纸箱里的艺术创作

玩法:给宝宝用纸箱打造一个私人空间,再给他一盒水彩笔,让娃自由发挥吧。

学习:涂鸦、创意

绘画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喜欢到处涂鸦,家里的墙壁和各种家具几乎都不幸罹难。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喜欢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毕竟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渴望独立么。所以,这个纸箱里的艺术创作肯定极具吸引力哦!


多特儿童专注力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六七岁最爱玩的游戏是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翻花绳、弹玻璃球、拍纸牌、下跳棋、和泥巴,打纸牌等等。

现在电子产品多了,电视节目丰富了,孩子反而不会玩游戏了,每天捧着平板或者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成了孩子们放学做完作业后的唯一的消遣活动。

电子产品束缚住了孩子们的身体和思想,孩子们不会自己创造玩具和游戏,我非常赞同打人下班后陪孩子一起玩一玩我们童年的游戏。

1、方便出去的话或者有院子的,可以和孩子玩一玩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游戏,爸爸妈妈和孩子,再叫上几个邻居小朋友,大家一起玩,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

2、不方便出门的话,可以在家里陪孩子下棋,打纸牌,翻花绳,还可以玩捉迷藏。捉迷藏真的是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游戏。一般大人都反对孩子捉迷藏,怕把家里弄乱,其实爸爸妈妈们可以想想自己小时候,不是一样害怕打人责备。既然了解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家长们不妨把家庭规则放一边,和孩子痛快地玩一次捉迷藏,家里乱了脏了可以打扫收拾,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

3、家长还可以陪孩子做手工,折纸,剪纸,玩橡皮泥,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大脑的想象力。

其实孩子期望的不是玩什么,而是谁和他玩,家长下班后如果能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多陪孩子玩一玩,孩子的内心将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


玥灵儿


一年级的孩子,作业还是很重的。放学之后写作业都会写到半夜了。如果还能有什么时间玩游戏的话,我建议玩点体力游戏。

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这些游戏的特点一个是锻炼身体,坐久了腰背,肩颈都是很不舒服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眼睛会盯着飞来飞去的球转,这样对视力好,可以有效的锻炼眼部肌肉,防止近视。最好是竞赛式的打比赛,这样有竞技意识,还要同时考虑策略,对脑子也是一个不错的放松。

还有一种游戏,推荐实验游戏,孩子们这个时候好奇心非常重,做一些物理化学小实验,既能培养动手能力,还能教一些基础知识,潜移默化的在上课了。

还有一个就是聊天,可以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在故事中穿插提问,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路,观察,表达能力,对语文提高很好的。同时也是言传身教的好时机,父母为人处世的理念,可以在这个时候很自然而然的教给孩子。交流充分的话,好多家庭问题也容易解决。


糖糖的格物致知


只要放下手机,跟孩子说说话,聊聊天比一切都重要。

1.下期。可以玩玩大富翁,围棋,飞行棋之类的,又可以开动脑筋,又可以培养亲子关系。

2.放学但还没有到吃饭的那一段时间,可以跟孩子去公园或者小区比赛跑步,打羽毛球,骑自行车。做一下运动,增强体质。


曦曦和慕慕


我非常同意运动。找爱好,找话题,更容易成为“伙伴”,上学了,毕竟运动还是少,把一些“补学”内容也可以放在运动游戏中,比如专注,坚持,等等。

现在孩子玩可不像几十年前了,建议,拿曾经小时候的玩具试试,比如滚铁环,抽猴,什么的,项目很多,但家长要造热点,随机性强一些,比如踢球,可以把球夹在腿中间跳,弄个小竞赛什么的。买的一些“玩具”也可以,比如飞机,rc等等,好多。


VERY跨界色集思


玩什么都是无所谓的,孩子喜欢干什么就陪着他去做就好了。但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做与年龄不符的游戏的时候,这就需要家长去引导。现在的孩子,都是被家长逼得学这个学那个 有没有问过孩子看到孩子开心灿烂的笑容呢?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 其自身就不是一条龙,何必又要用自认为可以成为龙的方式去逼迫,去教育,去剥夺作为孩子最单纯的快乐与自由,还有最天真的笑容。


慕容俊阡


我觉得排在首位的是运动,方便又不占用时间的有跳绳,单腿跳,蛙跳,50米短跑之类。

益智方面的:手工折叠,剪纸,下跳棋,围棋。

阅读方面的:疯狂背古诗,成语接龙,词语接龙

好多都适合亲子游戏,总有一款适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