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抗战胜利后,孔捷和丁伟都去了东北,为何李云龙去不了?

金楼家Kening


亮剑之中李云龙和孔捷、丁伟这个晋西北铁三角,观众们特别喜欢看三个人凑一块儿唠嗑的模样,三人的形象十分鲜活诙谐,总是让人忍俊不禁。等到孔捷丁伟被调去东北,将李云龙一个独立团留下的时候,很多网友都不能理解,论能力,李云龙也算是出众为什么他去不了呢?


当时十万大军挺近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根据地的部队是主要力量。在此情况之下,刘师长和陈旅长当然不能像国民军出现的内部问题一样将主力藏着掖着,但也不可能将全部的家底都交上去。再三考虑之后,他们选择留下了李云龙。

这三个人的角色安排,在电视剧之中是十分微妙的。孔捷办事稳重头脑比较理性,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太过墨守成规,但是在军队之中很多将领反而更喜欢他这样的手下。丁伟能力绝对不低于李云龙,战功显赫,在对国家战略角度的理解能力上,他远远超出李云龙,后来也成了林总手下的头号猛将。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性格本身就是比较互补的,而单独拎出来看,孔捷和丁伟无论在什么将领的手下都能发光。但是李云龙不一样,李云龙隔三差五惹点祸事,陈赓将他当块宝,在林总手下可不一定有这么好说话了。

到了东北人生地不熟的,林总又是一个十分严谨的人,他治军森严,率领的四野执行军令时真的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在历史之上,林彪为了竖立军纪没有少立威过,在他军中只要是自行撤退的将领都会直接枪毙,甚至曾经一天里下令枪决两名连长。李云龙此前没有和林总有过任何交集,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办事,李云龙这块金子可能还没发光就小命休矣。

而且按照作者心中安排的小说走向来看,最后李云龙的归属还是华东野战军。因为在后来的战斗之中,李云龙部前去协助粟裕将军的华野,从而被粟裕将军看中。粟裕将军和刘伯承商量将李云龙留在华野,这段情节在电视剧之中十分细致,可以说作者在整理小说大致脉络的时候已经定下了李云龙的最终归属,所以不会让他去东北。

所以无论是从小说的脉络上来看还是从李云龙本身的性格特征上来看,他都不可能去往东北。


木剑温不胜


《亮剑》第十二章已经有了答案“淮海战役开始之前,李云龙团属于中原野战军,有一次这个团配合华东野战军打援,干得很漂亮,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将军听说了李云龙的轶事,便想方设法地找借口,不允许这个团归建,至于他和中野刘伯承司令员是怎么谈的,谁也不知道,反正这个团糊里糊涂编入华野十一纵的战斗序列了”。

《亮剑》李云龙是主角儿,小说已经明确指明了李云龙的归属问题。刚开始属于中原野战军,后因帮助华东野战军打了一次援,就被粟司令划入了华野。根据李云龙原型的其中两位王近山、王必成来看,王近山属于刘邓的中原野战军,王必成属于陈粟的华东野战军,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小说的作者都梁不把李云龙写进东北战场的原因了。

另外即使把晋西北铁三角的李云龙、丁伟、孔捷都派去东北战场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一写的话,楚云飞是不是也要被派去东北战场,变成新1军或新6军的师长呢?小说的后半部分是不是要变成李云龙去解放海南岛啊?


历史军魂




其实在《亮剑》电视和小说中,关于孔捷和丁伟抗战后的去向早有交代,只是一般的观众和读者没有太过于留意罢了。

早在楚云飞把358团团部搬进安化县城的时候,李云龙和赵刚就商量过当时晋西北的局势。


本来李云龙独立团、丁伟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在晋西北呈品字形布防,互为犄角,互为攻守。当时不管是358团还是日本人,都不敢随意打他们的主意。

楚云飞把358团团部搬进安化县城的前提就是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已经调防了,一个去了华北平原,一个去了山东战场。

晋西北的铁三角不存在了,楚云飞才敢在晋西北扩展自己的势力,敢于和李云龙掰掰手腕。



抗战后期,苏联百万红军挺进中国东北,消灭了顽固的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

狡猾的斯大林一方面逼迫蒋介石签订了外蒙古独立的协定,承诺只要签了,就会把东北交给国民政府。另一方面暗地里通知了八路军,让他们在苏联红军撤退的第一时间进入东北。

当时华北和山东的八路军在延安的指挥下,是用两条腿向东北进军。而国军的主力因为都布置在西南地区,基本上是靠飞机、铁路和汽车多种方式向东北开进。双方都在和时间赛跑,谁先开进东北,谁就占据了优势。

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一个在华北平原上,一个在山东。他们离东北都比较近,被派到东北去是非常正常的事。



抗战期间八路军扩军的速度非常快,从抗战初期的三个师3万多人,扩展到了抗战胜利时的100多万正规军、200多万民兵的规模。

因此军队之间的调防和重组是非常正常的事,因此在刘伯承的129师,新一团和新二团就被调了出去。



像李云龙这样的嫡系部队,作战风格强悍,骁勇善战,不管是哪一个长官都会喜欢的。刘伯承自然舍不得把这样的军队交出去,所以李云龙就一直在刘伯承的身边。

抗战结束后,刘伯承的军队成了晋冀鲁豫军区的主要部队,李云龙也一直在这一防区。



解放战争期间,也就是1947年下半年,为了减轻陕北延安的压力,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李云龙部作为刘伯承的铁杆,自然也随着进入了大别山。

后来刘邓大军被改编成中原野战军,粟裕的部队被改编成了华东野战军。两支部队经常配合作战,有一次李云龙部被派去协助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就被粟裕看上了,经过与刘伯承商量,就把李云龙的部队留在了华东野战军。这一个情节在电视剧中有非常具体的描写,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经由以上分析,我们就非常明白了,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在抗战后期就被调离了晋西北,他们分别去的华北平原和山东分区都离东北比较近,所以才被派去了东北。

李云龙的独立团当时应该还在晋西北,后来跟随刘伯承去了晋冀鲁豫军区。因为离东北比较远,所以不可能被派到东北。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革命军人,革命目标都是一样的,但分工不同。去了东北的和留在了晋冀鲁豫的,都是八路军,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任务。这里边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务而已。


新知传习阁


任何一个单位的领导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会想尽办法为本单位保留人才。李云龙、丁伟、孔捷同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建制内的三位团长,与其他两位相比,李云龙无疑是最优秀的。

首先,他经验最丰富。《亮剑》剧情交代,李云龙早在长征时期就已经成长为一名团长了,后因战场抗命三度被贬,到了抗战时期仍然是一名团长,几乎成了团长“专业户”,甚至就连孔捷的射击技术都是李云龙教会的。可见,这种丰富的一线带兵打仗经历,使李云龙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其次,他战功最卓著。他当新1团团长时,敢打违抗命令的胜仗,仅以一个团的兵力从正面突破就击溃了日军坂田联队。后又接手濒临解散的独立团,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就带出了一支战斗力享誉晋西北的过硬团队。在第四集李家坡战斗中,386旅旅长陈赓见772团久攻不下,首先想到的还是李云龙,派李云龙的独立团接替772团,最终拿下山崎大队。此次战斗,足见陈旅长对李云龙的倚重与厚爱。

抗战胜利后,中央从各战略区抽调2万干部、10万部队抢占东北根据地。按照中央军委命令,胶东军区的部队本来应由5师师长聂凤智带队渡海北上,由于聂凤智一直是许世友的得力爱将,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以聂凤智身患肺结核且处于开放期,不适合去东北为由,向中央提出换人申请。结果,聂凤智得以保留,去东北的任务改由吴克华负责。

386旅保留李云龙的做法,与胶东军区保留聂凤智如出一辙。解放战争初期,各战略区都有各自担负的具体任务,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出人员调整。比如,当时386旅担负的具体任务,就是贯彻中央军委“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如此艰巨的作战任务,只有像李云龙这样的优秀指挥员方可胜任。所以,李云龙去不了东北,实乃保留人才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开您的疑惑。

关注慕什塔戈,感悟军旅人生!


慕什塔戈


没有调李云龙去东北,显然是为了剧情而服务的。我觉得作者之所以这么设定,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的。

第一,不太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我军进入东北,按照中央的指示,叫“全国支援东北”,要求各个根据地配合,把主力都送到东北去。林总到达东北后,统计出来的账面数字,有十一万部队和两万干部。看数字,貌似还不错。

但是,各根据地实际在执行过程中,除了115师的老班底是认真贯彻了中央指示外,其它根据地都是打了折扣的。

当时前往东北的部队情况如下:

一、山东方面,共支援了62978人。

基本都是115师的老班底。除此之外,山东方面还贡献了是罗荣桓元帅。

二、新四军第三师,共计支援32000人。

这支部队不用多说,师长黄克诚就是原115师344旅政委。所以,新四军第三师,也是标标准准的115师老班底。

三、陕甘晋绥边防军,共计支援5100人。

这支部队的组成也不复杂,主力团是原115师独立团。带队首长黄永胜和肖华也都是从115师出来的人。

四、晋绥军区支援一个团,600人。

这支部队不多少了,也是晋察冀部队调到晋绥军区的,标准的115师老班底。

其实,说到这里就已经很清楚了。各根据地总计支援十三万人,林总的老班底就支援了十万多人,这些部队就是构成未来的第四野战军的主体。


至于另外的三万人,也就是非115师出身的部队。包括:

(1)晋冀鲁豫军区支援一个团,1500人。带队首长邓克明是红三军团出身,原115师343旅686团的营长,也是林彪的部下。

(2)冀热辽军区支援七个团,两个支队,这是先期出关进入东北的部队。总计近万人。这支部队不是115师的老班底。

(3)冀中军区支援三个团,几千人。

(4)陕甘、晋绥联防军支援两个团,三千人。这两个团分别是120师和129师的老班底。

(5)太岳军区支援一个支队,600人。这支部队是129师系统的。

(6)359旅支援一个支队,3300人。这支部队原先是359旅南下第二支队,是120师系统的。

以上就是各根据地支援东北的所有部队。一看就知道。除了115师系统的部队外,其他根据地压根就没给东北派多少人,支援主力团就更不谈了。



丁伟和孔捷都不是115师系统出身的团长,把他俩调到东北,本身就已经很牵强了。再把李云龙调到东北,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情况。

派三个主力团长去东北,129师难道要大出血吗……

第二,不符合人物原型的经历。

众所周知,李云龙的人物认定,是参考了王近山、钟伟、王必成、皮定均等开国元勋的事迹糅合出来的。这些老将军们,除了钟伟去过东北,其它人都没去过。

而且丁伟已经去东北了,钟伟将军的事迹明显不够用啊……

至于李云龙的归属问题,也很清楚,刚开始属于中原野战军,后因帮助华东野战军打了一次援,就被粟司令划入了华野。按照作者最早规划好的剧本,就没打算让李云龙去东北。因为王近山和王必成两位将军没去。


Mer86


很多人可能张嘴一句是导演安排的,实际上这还真就不是导演安排的,而是原著作者都梁安排的,本篇问答就来讲讲都梁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实际上《亮剑》原著小说中,关于战争的场面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一带而过,而正面突破坂田联队,这个电视剧中开头就有的场面在亮剑中根本就没有,亮剑讲的更多的是精神,是关于一个人物的发展过程,最后的反思,电视剧为了剧情的精彩性,所以增加了很多情节。

因此,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原著中描写的战斗,一个是李家坡战斗,一个是伏击华北观光团,最精彩的是平安格勒会战,最后就是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和楚云飞的对打,然后就躺医院了,等李云龙病好了到部队了,正好是金门战役结束,李云龙听部下的诀别,再然后就到军事学院了,至于其他人包括丁伟、孔捷根本就没有什么说的。至于电视剧里面说的,我一个师扫他廖耀湘一个军,孔捷一个军没打下美军一个营都是电视剧后加的。

所以,亮剑是一部剧情小说拍成的战争片,都梁老师想要讲的是道理,但是大家想看的是打仗。

如果李云龙被安排到了东北,那必然要写更多的战斗场面,显然这并不是作者希望做的,描写更少的战争,讲更多的道理。

都梁老师本身又是江苏人,当过兵,对江苏更熟悉,所以写淮海战役必然比写辽沈战役更得心应手一点,也就是在都梁老师的心中,实际上对淮海战役更为赞同,这一点在军事学院,以及大家吵吵各自部队厉害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辽沈战役是以多胜少,而淮海战役是以60万胜80万,并且被收录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当作经典战例了。

从调入东北的八路军来说,其实大部分部队都是以115师为主,129师主体后来成为中野,刘邓大军后来南下,把李云龙编入华野也比较符合历史情节,其中度度狼兄已经解释了有一只部队在中原突围时是南下。

另一方面李云龙去不得东北也有很多因素,去东北肯定要着重写林总,林总是历史禁忌,本身就不好把握,而东北战场有很多事也不好挑开了说,你说十万大军开入东北,打几年就变成了百万大军?这是怎么打出来的?这么多人的装备和补给哪来的?四平之战是怎么回事?林总前期数次被打退到北边又是怎么回事?

这都不是像都梁这样的作者能随便嘞嘞的,尤其还要拍电视剧,想要过审就更得注意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不是随便编的,你看现在的影视片拍的大部分都是八路军抗战或者谍战的,你看有几个拍解放战争的,拍抗美援朝的。

所以,一入东北深似海啊,东北不是李幼斌闯关东时候的东北了,这时候的东北全是座山雕啊!

从情节上来说,李云龙选择南下到福建和台湾的楚云飞对峙更有情境,毕竟李云龙和楚云飞才是基友情啊!

很多人都没看过亮剑的原著小说,其实纵横告诉大家,还是电视剧过瘾一点,原著讲的真的都是道理。


史论纵横


因为亮剑是一部小说,李云龙丁伟孔捷都是虚构的人物。所以跟人物的真实性没有连带性。从李云龙的性格来看,他不适合去东北!这是常理所在与作者的意思。

李云龙为何不适合去东北第一条,李云龙的纪律性不好!比如亮剑里有提到李云龙长征的时候就因为买不到粮食就纵兵抢粮。这个个性就不适合去东北,因为当时的东北比较复杂,由于闯关东造成的东北地区各个民族的人都有。李云龙这性格容易捅了篓子没法交代。

其次,李云龙文化水平太低,不懂得搞生产!在当时,驰援东北的部队都要自己开荒解决粮食问题,要组织百姓安置百姓,可是李云龙不懂得这些。他就是会打仗的大老粗,让他去组织生产纯属乱来。有赵刚在倒是可以,但是当时缺的就是干部,赵刚调南下去了。丁伟孔捷两个人在这一方面则好得多。


优己


李云龙没有进军东北,与中原军区在“中原突围” 战役中分别不同的两个突围方向有关,中原军区主力由李先念率领向西突围,包括一纵大部、二纵和359旅等,这些部队中的相当一部分,比如南下归来的第359旅等部最后都去了东北,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即四野的前身,另外还有华北和山东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出关,总计约10万大军,2万干部。



而惟独中原军区一纵一旅皮定均部,奉命向东突围,从而吸引和调动一直包围中原军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彻底造成“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的判断失误,为主力部队向西突围创造良机。因为在中原突围开始前,刘峙率领的10个整编师约30万大军四面包围着中原军区的不足6万部队,并且拟于6月26日发起总攻,形势非常严峻,延安给中原军区李先念部的急电中有12个字: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1946年6月24日开始的“中原突围”,也是解放战争正式打响的标志。



皮定均所部7000余人,首先完成了阻击任务,待大部队西撤后,一路向东且战且走,突破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穿越大别山和皖中平原,行程2000多里,历时24天,终于胜利到达华中根据地的“苏皖解放区”,此时该旅居然还有7000人马!不久以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即李云龙“华野二师”的战史原型。这份殊勋,也是皮定均1955年破格授予中将军衔的主因。

关于李云龙参加中原突围,《亮剑》剧中是给出了明确交代的,李师长跟战士们在战壕里聊天时,谈到过中原突围时第一次见识美式的105口径榴弹炮,并且曾经缴获若干门,苦于突围路上拖不走只好全部炸掉,心疼的直掉眼泪,就是这一历史时期。华野首长也心疼二师,宁可用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防守的赵庄阵地,也是因为这个师毕竟是中原野战军的老底子。



华东野战军开始整编的时候,内战已经全面打响,山海关沿线已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东野和华野的陆上通道基本被截断,甚至海路也被封锁,那华野独立师自然也就留在了华中和华东地区作战,李云龙也就没有再去东北的必要。而除了这支特殊经历的部队之外,其他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都有进军东北的机会。

所以,丁伟和孔捷去得东北,李云龙去不得,基本战争历史在那,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军事学院再聚首。



三个老战友军中发展也差不多,师长到纵队司令再整编为军长(李云龙是代理军长),只有孔捷参加了援朝作战。同时,剧中着力呈现的是李云龙和楚云飞的对手戏,既然楚云飞已经加入“徐州剿总”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那李云龙也必须在华野编成内,否则怎么互相死磕呢?


度度狼gg


当时的大背景是想把台湾打下来,可是朝鲜偏偏也要统一。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战术上把打台湾的力量放到东北。虽然台湾没打成,但厦门一直是战略前线,而且楚云飞就在金门驻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李云龙放到厦门,情节处理可烦可简,收放自如。和楚云飞的隔海对峙,不需要铺垫新的矛盾,还可以唤起读者共鸣。

如果安排李云龙在东北,必然要实写抗美援朝,小说的主题就分散了。后面的中苏对抗的政治正确比隔海对峙要难于把握。

所以把李云龙安排在厦门是对其军事能力的肯定,也避免了复杂的主题和情节,是明智之举。


Shn999


东北解放军是各个解放区部队抽调组成的,李没去估计是原因有二,一,不能把队伍调光了,本地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带队伍,二,李是刺头,过去了闹事,不好,这边都熟悉了,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方便管理。李云龙能力有,问题也有,就说不太听话来说,有些人可能觉得对,实际上他的队伍却是执行命令非常严格的,平安格勒,张大彪接到命令立刻放弃打扫战场,赶往平安,负责执行阻击的队伍全军阵亡不后退一步。如果这些部队来个灵活自主,平安格勒的后果是什么?还有李亲自带突击队觉得挺英雄的,可是战争中指挥官阵亡而导致部队失败的例子太多了,风险太大。李云龙非常适合自己做主的游击战,解放战争后期的大规模正规作战则需要严格的组织纪律。李云龙的成功还要感谢一个人,赵刚,这个政治坚定,有原则有能力的人,管住了李云龙,没有让他犯更大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