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豆制品真的“对立”吗?你怎么看?

Rway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做痛风石切除术。据我了解,这些人群对于痛风患者的饮食就存在很多认识的误区。

豆制品嘌呤含量高?

一直以来,许多医学的专业人士都认为豆类和豆制品的嘌呤含量较高。所以普遍认为痛风患者不宜食用豆类或豆制品。然而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


可有人持反对意见

这些学者经研究表明豆类和豆制品可以使人体的尿酸水平降低。经常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人痛风发病率不但不会升高,还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豆类虽然嘌呤含量较高,但豆类同时也含有促进尿酸排出的物质。而且后者的作用要大于前者。


这是为什么呢?

豆类在加工成豆制品的过程中,其嘌呤成份会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流失,而促进尿酸排除的能力却丝毫没有减弱。由此可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对于痛风病人更不会有什么影响。

营养价值高

豆类和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豆类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非常适合人体需要。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也有一定的预防和保健作用。

适当的吃是没问题的

所以,适量的进食豆类或制品对于痛风患者有利无害。痛风与豆制品并不“对立”。


骨科姚大夫


痛风以前是帝王病(少见病),但在今年(2018年)却荣登头条健康算数大会的年度热词,可见人们对痛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医学界对痛风的研究也是越来越细致,以前只要是高嘌呤的食物以及它的制品,都一刀切的认为是禁忌食物,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饮食禁忌也遭到了推翻,那么其中的豆制品现在还认为是痛风的禁忌吗?

首先,我们知道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血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疾病,在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嘌呤,所以在痛风的预防和治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围绕着嘌呤所展开。

其次,在痛风的饮食禁忌中,含嘌呤高的食物,多被认为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的,其中豆类含有较高的嘌呤,含量为167. 5mg /100g,这已经高于一些鱼类食物了,所以在医学界以前普遍是认为痛风病人不能食用大豆。

那么大豆制品呢?

要想知道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流行病学研究(普遍的调查询问)。

我国研究者采用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天津某社区5657位中年男性和4793名中年女性的饮食进行调查,用食物频次问卷统计食物摄入量,结果调查研究发现:大豆食品摄入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负相关,每日大豆食品摄入量<50g的男性是>150g患病率的1. 347倍。

不是正相关就算了,居然还是个负相关!

这可能与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有关,因为大豆异黄酮可能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黄嘌呤氧化酶能使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氧化为尿酸,所以能降低尿酸水平。

另外豆制品是进过加工的豆类,所以它们的嘌呤含量肯定有所变化,比如豆腐的嘌呤是67. 6mg /100g、豆浆是63. 2mg /100g,与大豆的167. 5mg /100g就小太多了,

最后我国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对于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应该限制和避免的食物中就没有豆类。

所以,痛风(或者高尿酸)人群可以食用豆制品,痛风与豆制品不是“对立”的关系。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骨伤的杨张张扬


在我看来,并不是真的对立。

痛风患者来说,每顿饭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控制食物中嘌呤摄入量。像鱼子、动物肝脏、肚、脑、浓肉汤等嘌呤含量在150mg/100g以上的食物,是不适宜或者必须要少吃的;像淡水鱼、鹌鹑、牛羊肉等嘌呤含量在75-150mg/100g左右的食物,是可以限量来吃的;那么像奶类、南豆腐、豆腐干、豆浆、浅色蔬菜、水果这种嘌呤含量在30mg/100g以下的,是可以吃的。


很多人认为痛风患者不吃适宜豆制品,是因为黄豆的嘌呤含量有点高。确实,黄豆的嘌呤含量为160mg/100g,因而认为是痛风患者不能吃的食物,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干的黄豆嘌呤含量偏高,但是,经过水泡、磨浆、点卤、挤水等工艺后,嘌呤的含量会大大降低,比如豆浆,因为加了20倍左右的水,嘌呤含量大大稀释,一杯200ml的豆浆,嘌呤含量大约为16mg。


此外,痛风患者在食材的选择上不仅要看嘌呤含量,还应该该关注食物的数量、烹调方法。比如煲汤,喝200ml的汤很容易,所以要严格控制嘌呤含量;再有像鱼肉类的嘌呤含量在75-150mg/100g,可是我们一顿吃掉100g鱼肉是很容易的,还有可能会吃多。

根据现在的研究表明,摄入肉类和水产类较多会与痛风发病危险有正相关;而

豆类、绿叶蔬菜、菌类等植物性食品与痛风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干豆类我们可以少吃,像豆腐、豆腐干、豆浆等豆制品,可以适量吃。


国家注册营养师

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

高级育婴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衡膳学院第五期学员


营养百事通


痛风与豆制品不是“对立”关系,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豆制品。

痛风患者要控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在常见的食物中,动物内脏、鱼、畜禽肉等的嘌呤含量较高,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的嘌呤含量较低。相比蔬菜,豆类的嘌呤含量是比较高的。例如每100克黄豆的嘌呤含量为160毫克左右,甚至高于部分鱼类。

虽然豆类的嘌呤含量较高,但是这并不表明痛风患者就不能吃豆类了。

1、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说明吃豆制品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健康的人可以放心吃豆制品,不用担心会引起痛风。对于痛风患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也没有对豆制品的摄入作出限制。

2、豆制品是豆类加工后的产物,例如豆腐干、豆腐丝等在制作过程中去掉了部分嘌呤,使得豆腐干、豆腐丝的嘌呤含量相比原材料要低,比较适合痛风患者吃。

马博士健康团蔡豪硕士生


马冠生


“心内科喵医生”观点:

1、痛风与豆制品,并不对立,可以吃!

1、尿酸升高造成痛风。

2、体内升高的尿酸,20%来源于食物,80%来源于身体细胞分解。

3、目前,明确可以升高尿酸、诱发痛风的饮食——酒类、含糖饮料和果汁、动物内脏、带壳海鲜。

4、2017年发表的《中国高尿酸和痛风指南》中指出,豆类和豆制品与痛风无关!

5、豆制品嘌呤含量下降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丢失了。

6、猪肝嘌呤含量为2752毫克/公斤。黄豆嘌呤含量为2181毫克/公斤。豆腐块嘌呤含量为686毫克/公斤。水豆腐嘌呤含量为657毫克/公斤。豆浆嘌呤含量为631毫克/公斤。


心内科喵医生


痛风与豆制品真的"对立"吗?

我不这么认为!

很多痛风病人,就觉得自己以后都会与豆制品无缘了,其实,没有这么可怕,也没有这么绝对。这是因为:

第一,虽然痛风病人在饮食上需要选择低嘌呤食物,但由于外源性尿酸占体内尿酸大20%,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10-20%,对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是有限的,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宜的体重,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痛风最有效的措施。



第二、黄豆、黑豆等大豆类虽然嘌呤含量属于第二类,含嘌呤较高,在137-166mg,而猪肉在122mg,而且大豆里含的是植物嘌呤,而猪肉里含的是动物嘌呤,猪肉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是可以少量吃得,更何况是大豆呢?而且有研究显示,动物嘌呤对痛风的风险要比至于嘌呤大。



第三、而豆制品,比如豆浆、豆腐、豆芽菜、豆腐脑等的嘌呤含量就相对低很多了,比如: 豆腐,利用黄豆经过浸泡、打碎、挤压、去渣、去除黄浆水等工序,嘌呤含量在25克左右,一杯自制的浓豆浆的嘌呤也只不过在22克,而至于街上卖的豆浆,较稀,嘌呤含量会更低,豆芽菜那就不用说了,嘌呤含量只有14.5,所以都属于低嘌呤食物。



总之,对于痛风病人来说,和豆制品并不是对立的,而且是可以吃的,即便是痛风患者同时具有肾病的,是要控制整个蛋白质的摄入,也并非只控制豆制品,而且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要占到全天供应蛋白质的60%。

故此,痛风病人不必拒绝豆制品,可以很好的利用豆制品。


李爱琴营养师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疾病,由于发病率高,已经与“三高”并入一起,成为“四高”了。

实际上,痛风是一种富贵病。富贵病是与吃的蛋白质丰富有关,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吃了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的物质,最后的代谢产物都为:尿素、血氨、尿酸三种,即:

凡是痛风的人,大体上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吃,二是吃的比较好。说明吃的“原材料”(蛋白质)是充足的,营养也是较丰富的。多余的营养,未被充分按有利方式利用或代谢,最后按不利方式形成了毒素。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富贵病”。

痛风人群需回避吃大豆、海鲜、啤酒,这些原材料含有较高嘌呤类物质以及合成嘌呤的原材料。其中有一种氨基酸为天冬氨酸,参与人体的多种代谢,如果没有较多的被其他代谢所利用,结果就会参与合成嘌呤,形成痛风的内源性嘌呤的来源。

如果肝功能不好,或经常喝酒的人,如果吃大豆、海鲜、啤酒较多,外源性嘌呤和内源性嘌呤均会增加,导致尿酸含量升高,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有限,超出溶解度的尿酸,就会在血流速度最慢的地方(脚趾、手指)结晶,形成痛风。

尿酸是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最终形成的产物(2,6,8-三氧嘌呤)。尿酸

的原材料是嘌呤,而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占80%,外源性嘌呤占20%。痛风患者一般都会得到劝告: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外源性的嘌呤得到一定控制,内源性的嘌呤怎么办?

要控制80%的内源性嘌呤,那么,有必要搞清内源性嘌呤是怎么产生的。

嘌呤是一个双环结构,嘌呤是由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等氨基酸合成的:

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嘌呤

从上述代谢反应可以看出,如果减少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三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氨基酸,那么,内源性嘌呤的合成将减少。

每一种氨基酸在体内会参与多种代谢反应,体内的代谢很复杂,有的氨基酸还可以在体内合成。分析三种氨基酸的来源、分别在体内参与的代谢反应,发现天冬氨酸参与鸟氨酸循环的竞争性代谢,能消耗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减少,内源性嘌呤的合成量将减少,尿酸的前体减少,则尿酸会降低。

茶叶还能对付“富贵病”?

第三代养生茶,首次在茶界采用“君臣佐使”多种茶源配伍,工艺通过发酵酶解,经酶解后,蛋白质可溶性提高20倍,极大的提高喝茶的营养浓度,明显提高喝茶的功效。形成的和序因子协同增效,加快鸟氨酸循环代谢,促进恢复年轻态。

第三代养生茶,是如何对付“富贵病”的?

茶叶中植物蛋白含量为26~35%,在泡茶时,只能泡出1~2%,大量植物蛋白未被泡出,残留在茶叶中。如果,将茶叶中的植物蛋白质降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可完全溶于水,那么,茶叶的植物蛋白就可直接通过喝茶而被人体吸收。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包含精氨酸、谷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等,能加快人体最关键的新陈代谢。

1、血氨在体内是有毒性的,肝脏代谢不好的人,鸟氨酸循环受阻,会导致血氨含量升高,形成肝性脑病。鸟氨酸循环代谢加快,尿素合成增加,血氨降低,能直接给血液、肝脏减毒。

2、鸟氨酸循环加快,对天冬氨酸的消耗增加,减少内源性嘌呤的前体,减少内源性嘌呤的合成,尿酸的前体减少,那么,尿酸的浓度降低,痛风减轻。

3、第三代养生茶有较好的利尿效果,加大排尿量有利于降低尿酸的浓度。不少痛风患者反馈,喝第三代养生茶两个月,尿酸值降低5~24umol/L不等。

第三代养生茶除排毒、降尿酸外,还有以下积极作用:

1、精氨酸受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分解释放一氧化氮。鸟氨酸循环加快,精氨酸含量增加,释放更多的一氧化氮。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2、精氨酸含量增加,有利于大脑受到刺激后释放信使分子一氧化氮,提高男性性功能,恢复男人硬本事。

3、一氧化氮是很小的信使分子,能突破血脑屏障而进入脑部,使脑血管舒张,精氨酸含量增加,更多的释放一氧化氮,有利于减轻头痛头晕。

4、茶叶中有荷叶,荷叶中有一种多重纳米和微米级超微结构,使荷叶具有自洁功能,这种材料通过喝茶吸附在肠道表面,能改善肠道自洁性,改善便秘。

5、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茶色素具有降低血总胆固醇、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增强免疫力,双向调节血压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

6、酶解后的养生茶含有微量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原材料的原材料,微量色氨酸有助于合成褪黑素,改善睡眠。

虽然,第三代养生茶能为人体提高多种和序因子,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茶的功效是比较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起到全面、安全多维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的痛风知识,可以关注我或者查看:

痛风是吃出来的?搞清痛风的“原理”,它才可能远离你!


和序健康


痛风与饮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很大,大家都忌口,有的说就因为吃了啥就复发了,有的说忌口很严格了却还是复发了,这是不是很矛盾?

其实,那些说就因为吃了啥就复发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即便你换成其他食物,也一样会在那个时间前后复发!尿酸的来源食物的摄入只是很少一部分,自身合成才是主要的!

尿酸代谢不掉,复发是早晚的事,只是你刚好吃的食物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哪怕你那天吃的食物嘌呤含量极少,尿酸值也够了复发的条件了!

所以别把思维一直放在食物的问题上!打通代谢通道,这才是正道!

中药外用之所以能治愈痛风不复发,就是因为代谢通道打通了,尿酸不在淤积不下,只要你的尿酸值一直不增加,痛风就永远不会发作!


雪原13105272869


说实话,本人不愿意回答类似的问题。如果是求医问药,当然会竭尽所能,知无不言。

这种问题就相当是学术交流性质的,要用大量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来解释和说明。

如果是痛风患者,你只要知道和记住不能吃的和尽量少吃的,记住什么是最好多吃的就行了。比如,忌酒精,动物内脏,海鲜,干果,肉类加工食品。 蔬菜中豆角,豆子要少吃,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嘌呤含量会大量流失,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吃豆制品,但要适量。,

本人在降低患者痛楚过程中,主要是用中药和推拿,艾灸。农村最常见的一种野草,就是一味专克痛风的良药――车前草和车前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资料看看。



曲阜老海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经常有痛风和高尿酸血患者提问。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痛风发病率极低),豆制品是人们获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从这点来看,痛风和豆制品不存在对立的关系;随着物资水平的极大丰富,痛风的遗传易感性变得越来越强,因为豆制品的嘌呤含量相对偏高,也有可能成为一部分人痛风发作的诱因。因此,豆制品和痛风之间的关系,需要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来评估。

总的来说,如果您的痛风不是特别敏感(非常容易发作的那种),我们认为豆制品应该还是安全的,毕竟它是植物性嘌呤(生物利用度不高),嘌呤的总量也不高,对血尿酸的影响不算明显。而且,适度进食豆制品,还可以降低常见的痛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比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更多痛风饮食防治知识了解,可关注我的头条号,然后发私信“痛风”两个字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