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是什么时候做腊肉的?

湘土农家boy


腊肉是大家喜欢的传统美食,各地制作方法和制作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腊肉以前是为了储备肉而发明的,利用冬天低温,加盐腌制风工发酵,可以保存几个月,味道也更香更好吃。经过不断改进,就有了现在各地不同,各具特色的腊肉了。

人们经过总结发现,腌制腊肉只要达到1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因为各地气候不一样,温度高低不同,冬天温度就很不同了。

在有些地方是小雪开始腌制腊肉,有些地方是立冬开始。基本都是因为气温决定的,冬天冷得早就可以早腌制,冬天冷得迟就要迟一点了。


祖国太大了,气候不一样啊!这腊肉腌制各地有所不同的,方法也不一样吧!气温潮湿地区,就要用熏制的方法制作蜡肉了

我们这边冬天不太冷,基本要等小雪后才能腌制。有些喜欢吃腊肉的人,也会提前腌制早点吃。

所以腌制腊肉时间不一样,还是气温高低决定的。


追花精灵


腊肉,腊肉当然是立冬以后的腊月。在湖北宜昌地区,乡下人都自己喂土猪到冬月就开始陆续杀年猪了。

冬腊月杀年猪,主要是为了过年而杀,而此时的气温在一年当中也是最冷的,这个时候杀年猪也便于熏制保存。杀好的年猪肉,经过主人抹盐后放入瓦缸火水缸熏制7天后取出,再经过2天晾干盐水后即可开始用柴火熏制腊肉了。

熏制腊肉在宜昌地区一般要经过30天以上,熏制腊肉也有很多讲究。比如猪肉要挂的高一点儿,这样熏制出来的腊肉不会有烟火味,而熏制腊肉的柴火也有讲究,在乡下一般用比较粗的木材,同时砍部分柏树树枝熏制7天左右,为腊肉增加自然香味。


醉美清江


腊肉是许多人喜欢的一道美食。在广大农村,每到腊月都要杀年猪,把一部分用盐腌制、风干,再用柴火熏制而成腊肉。全国最为著名的分别是广东腊肉、湖南腊肉和四川腊肉。腊肉防腐能力强,能延长肉质的保存时间。

其实熏制腊肉的时间是根据各地的气温不同而不同的,北方地区就比南方早。我们湖南郴州地区一般都是在冬至前后熏制腊肉,这个时侯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季节,把杀好的年猪切成2斤左右的小长块,均匀的抹上食盐,放在木盆里腌制5天,且每隔一天要翻一遍,5天后穿绳晾晒,待肉质表面没有水分时就可以挂到灶台出烟口上方熏制了。熏制腊肉用的柴火也有不同,用柏树枝和茶树枝熏制出来的腊肉特香,大约两个月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凯浪视角


冬至开始!!





巴蜀丰味7


我家乡的腊肉一般都是在12月份做的,温度比较合适。



农村小余子


腊肉基本上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看到的,但是每个地方做腊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其实做腊肉不光是农村的人喜欢做,喜欢吃,城市的也有很多人喜欢做,喜欢吃,不过他们的做法就有一些不一样了,比如说在很多城市的人做腊肉就是直接风干的,当然不光是城市的人,还有很多地方的腊肉都是风干的比如说安徽,江苏,上海一带,都是风干的腊肉。

当然在小编的家乡,湖南张家界,我们这边属于湘西地区,都是山区,这边做腊肉就是用烟熏的。自己也只喜欢吃烟熏的腊肉,对于风干的腊肉,说实话真心不喜欢吃。感觉没有一点腊肉的味道。

我们准备做腊肉一般就是冬月开始做,就是农历十一月份的时候开始做腊肉,做腊肉之前就是杀年猪了,每年到冬月的时候,杀猪的最多。农村各家各户基本上都要杀年猪,以前就是农村人自己养,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养猪了,就是在外面买的,比如小编家里,已经十几年没有养过猪了,但是每年都会在一些农村地区找熟人买农村的熟食猪,然后做腊肉。

冬月开始做腊肉,主要是天气冷了,肉不容易坏掉,如果温度过高的话,那么肉很容易坏掉,所以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开始做,然后离过年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两个月的腊肉是最好吃的,最香的。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腊肉了,味道也是杠杠滴。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吃腊肉呢?喜欢吃的话,可以私信啊,有好处的哦!


小伍吃吧


在我们这里,如果自家做来吃,一般进入腊月就开始做了。大部分的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惯,趁着杀年猪,拿一部分留着过年吃,拿一部分做烟熏腊肉,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进入腊月,气温下降,割成条状拿来做腊肉的猪肉抹上食盐和花椒等调料,腌制3-5天,入盐入味,拿出来风干,不至于变质。等水份干得差不多了。再用东西系着,挂在火坑上,用柴火加柏楿丫熏过十天半月,这样金黄色的烟熏腊肉就制成了。



天眼人家


南方只能在腊月做,夜晚的冷风,白天又有阳光,这样才能晒出好品质的腊肉


玩美煮艺


每当吃上一口云南的腊肉,总是能从舌尖和味蕾,回忆起跟过年、跟家乡、跟亲人有关的味道,它对于每个异乡人都弥足珍贵,腊味也就成了思念的味道。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吃上一口自家腌制的腊肉,那才叫爽!云南各地哪些腊味是你吃过的呢?

01

迪庆:整猪腌制琵琶肉

在迪庆香格里拉,不单有迷人的风景,还有美味的琵琶肉。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形似琵琶的样子所以叫琵琶肉。琵瑟肉是一种采用藏族传统的腌肉方法制作的肉食。在迪庆藏族人家过大年三十时,丰盛的晚餐桌上有一道肉色油亮鲜红,肉味浓烈香鲜的腌肉。

当地人每年在杀猪后,将内脏和骨头剔除后,留下完整躯体,加入花椒面、草果面、盐巴、酒等等调料,不断揉搓,将开口的地方用针线缝合,缝合的地方抹上用香油调好的灶灰,然后用木板或石板压在上面等待晾干后便可享用,口味独特,在当地十分受欢迎。

它也是当地人待客的美味佳肴,如果这一天刚好有贵客光临,端上桌的也许就不仅是一块肉,而是一头腌全猪,从上面割下的第一刀肉会放在客人面前,请远方到来的佳宾首先品尝。

02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云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宣威火腿驰名中外,早在一九一五的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成为云南省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饮和食德",从此名声大著,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这也不是吹出来,它的味道本来就很好,大家可以可以尝试一下。

03

红河:腊肉香肠

对于红河人而言,一头猪的用处很多,腊肉、香肠选得都是五花肉、后腿肉,而其余部位仍然能被当地人妙手一挥烹饪出过年吃的美食。

有的过肥的部位,家里人通常会剁成手指大小的肉,用鸭蛋、蚕豆粉、姜末、胡椒粉和在一起,尤其靠豆粉稀释,然后放到油锅里炸,金黄香脆的酥肉就这样制成,一坨一坨放到嘴里,满口的香酥让人口齿留香、难以忘怀。

香肠所采用的是新鲜的猪肉、食用盐、糖、酒等及配料精细制作加工而成的食用佳品。香肠可分为三种口味:五香、广味、麻辣味,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独特香味,麻辣突出的独特,让人回味无穷,多食用香肠可开胃助食,增进食欲,是平时生活及节日的佳品。

04

大理:诺邓火腿

有着千年历史的诺邓天然盐井,造就了诺邓火腿所独具的美味,还上了央视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年杀完年猪,诺邓人都会把最好的猪后腿留着腌制火腿。而年夜饭餐桌上的通常都已是陈年火腿。

腌制年代越久,火腿的味道也就越香。腌制所用的是产自当地盐井的“锅底盐”。通过“挤” “压”的方法使盐分被吸收,不破坏猪腿的肌肉组织。最后撒上一层灶灰,以起到防虫保鲜的作用。此外,大理人还会制作糯米肠、血肠等。

05

西双版纳:别样复杂傣味腊

一种称为“金能”(音译,汉语蒸肉的意思)的腌肉是当地的特色。为了保持猪肉的原有肉香,这种腊肉除了抹上盐巴以外,不需要放其他任何作料。取一块肉抹上盐以后,放到火塘上,靠烧柴火冒出的烟熏制,烧成柴火灰继续熏,熏一天一夜后,放到一个屋子里,摆上几天后就可以拿出来吃了。要么过水蒸食,要么配上香料用芭蕉叶烤着吃,要么直接手撕着加上香料、酸辣作料炒着吃。

06

昭通:“烟熏妆”腊肉

昭通的腊味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每年10月底后,你就会看到很多人家的烟囱都飘着青烟。如果你身在当地你就晓得,又到了一年一度烟熏腊肉的时候了。而当地还有另一种过年必备的美食——血豆腐。

血豆腐

每年杀猪的前一天,会先用黄豆磨浆做成豆腐,等杀猪后,将猪血倒进豆腐中,加上香料搅拌在一起,待凝固后晾干,有的人将其塞到肠子里,有的人与肉一起制成饼熏制而吃。

07

丽江:香飘腊排骨

丽江在云南属于游客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腊排骨。丽江腊排骨很受游客们喜欢,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丽江人每年到了冬季杀猪后,取每头猪的软排(即筋排)作为腌制主料,因为软排的肉比较多。挑选好后,放到大缸子里撒上盐均匀涂抹、腌渍,用纱布遮盖保持通风后,等一个月或一个半月风干后,就可食用了。

在当地,每家人都会做腊排骨,尤其到了冬天、过年,天气冷的时候,只需要用冷水炖煮成火锅后,配上蔬菜、水焖粑粑就可以享用了。如果你是外地人,到了丽江记得去品尝一下哦!

08

普洱:红肉

当地人一般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期间做,家里杀了猪以后,取新鲜的猪头肉、猪脚,煮熟后,放入辣椒、花椒等,再混入拌好料的猪血,一起放入土罐里,密封上一周左右就可以吃了。不过,整个样子都是血淋淋的,应该不是一般人敢吃的。不过煮在汤里也是很美味的,堪称腊味中的“重口味”。

血腌酸肉:这种吃法是普洱的景东、景谷、镇沅等地的特色。血腌酸肉的做法并不复杂,先把猪肉煮熟,然后拌上生血,加入盐、辣椒等佐料,放进罐里面腌上些时日,便可拿出来吃了。下图就是血腌酸肉。

敢吃的人觉得这血腌酸肉很下饭,不敢吃的人,要下口,都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很多外地人看着就害怕了。

普洱人还喜欢腌点腊鸭脯,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单腌猪肉腊味是不过瘾的,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普洱人还喜欢腌制点牛羊干巴,杀只黑山羊,宰头大黄牛,腌制点牛羊干巴,那才叫丰盛!

09

楚雄:腊糟肉

陶罐打开夏天吃,楚雄有一种独特的腊味——腊糟肉。

首先,要将猪肚、猪肠、猪心和五花肉放到盐水中煮熟,取出放置一天一夜,然后将其切片,加以花椒、辣椒、酒和盐,一起放到用酒刷洗过的陶罐里,密封罐口。在密封的陶罐里时间仿佛被凝固了,各种材料原有的味道和新鲜度都被保存了下来。置于阴凉处20天后取出蒸热就可以食用了,有的放到六七月份,那时打开陶罐,香气扑鼻而来。

10

临沧:酸肉

傣族嗜好酸辣,耿马孟定等地傣族喜爱腌制各种肉类,酸肉为其一。

酸肉傣语叫“讷宋”,做法是取上好的鲜猪肉和牛肉各半剁细,加入烧熟后切成薄片的猪皮和少许盐巴

将剁细的肉和猪皮捏透后用野生的“东津”叶包紧数日后可以沾辣椒蒜末生吃或灰捂、蒸熟而食,味道独特。有机会,大家还是可以去试一下,吃一次就会爱上~

此外,临沧的酱菜也算当地一绝。走在街上,有的铺子里放着酱缸,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酱菜,同样也有袋装密封的酱菜。像“腌菜”、“酸笋”、“酸辣子”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吃米线的时候拌上一点,那酸爽!

11

玉溪:江川腌鱼

在过去,抚仙湖里的鱼可多了,鲜活的鱼被渔民打捞起来后,抹上鲜红的辣椒、酒、盐、蜂蜜等腌渍,风干后只需要蒸制就可以享用。鲜香麻辣的味道早就将鱼腥味遮掩,虽然辣但非常受人喜爱。

腌制后可长期保存,味道独特,既有 腌鱼的香辣味,又有活鱼的鲜甜味,且肉质细腻,吃起来格外爽口。

13

文山:铁厂腊肉

铁厂腊肉的制作讲究猪肉的选料和烘烤的火候,每年腊月宰杀的年猪,用料要选用不添加混合饲料,完全用红薯、芭蕉芋和山上的野菜等绿色食物喂养出来的猪肉,选择最精华的猪腿和“三线肉”来腌制,时间集中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立春前。

麻栗坡县铁厂及其相邻乡镇,在每年腊月间都有做腊肉的传统习惯,制作出来的腊肉味道香,保存时间长,有的可保存几年时间不变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气诱人,色彩蜡黄,味美可口。

14

保山:施甸骨头鲊

▲做骨头鲊

保山施甸喜欢腌制骨头鲊。选用猪排骨,剁成团,用辣椒面、盐、酒、花椒等等各种佐料搅拌包裹放到小陶罐里进行腌制,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施甸的骨头鲊因独特的口味也是小有名气的。其次还有腌甜辣大蒜也是值得尝试的。

云南的腊味那么多,

你吃过几种呢?你最喜欢吃哪种?


农家乐小雨点


现今生活大好~农家户户用纯粮苞谷红薯喂养的猪味正无比~一般阴历腊月杀猪宰羊~天冷灌的香肠、淹制腊肉-冷烟熏烤的腊肉腊鱼等味道甚是美极了~特色风味下酒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