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進鄉村產業與人才兩旺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登高望遠、謀劃全局的重大決策,是破解“三農”複雜問題的“金鑰匙”。鄉村振興無疑關涉“五位一體”全面提升進步,但從目前大多數鄉村來看,發展不足、產業不旺、

人才缺乏,包括普通成年勞動力因轉移而短缺仍然是首要矛盾。鄉村人才、青壯年勞動者轉移外流,與農村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不充分、青年農民個人成長髮展機會和增收空間不大呈正相關性,而且彼此之間依存互動性強,產業興則人氣旺,人才聚則鄉村繁榮。

近些年,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踐顯示,破解農村產業發展難題,遠比完善基礎設施、做美鄉村要艱難複雜,後者只要有資金項目支持,就能在短期內見成效。而發展鄉村產業,則是一項經濟活動,始終處於動態運行過程中,需要遵循市場自身的運行規律,不斷接受市場變幻莫測的現實考驗,沒有“不愁嫁”的產品,哪有包贏不虧的產業,也難有百年不衰的企業。另一方面,現代農業產業又在不斷考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的內生素質能力,在生產技術、管理方式以及信息捕捉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常常關注投入扶持對農業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相對忽略了上述癥結所在。實踐中,一些村集體農業產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做不大、走不遠、遭受挫折,根本原因往往就在於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因此,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必須從順應市場經濟規律切入,認真研究解決其中的關鍵問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引導和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內外兼修,增長本領,創新創業。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統籌規劃是基礎。以一個縣(市)為規劃對象,要統籌規劃現代農業產業的全產業鏈,注重二產、三產的對接與融合,著力補齊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網絡電商等短板弱項。當前,各地普遍存在的毛病是:重一產空間佈局,輕二產、三產深度配套;重規劃文本,輕規劃實施落地。

前不久,筆者曾參與考察浙江安吉縣毛竹產業,正是“全產業鏈規劃,堅持不懈抓落地”的工作舉措,成就了安吉竹產業的市場地位和一派風景。如今,安吉縣不僅擁有101萬畝毛竹種植規模,更有竹製品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的完善配套,全縣竹產業企業300餘家,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集團十餘家,竹建材、竹傢俱、竹工藝品等暢銷國內外,亮相杭州G20峰會各重要場所。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革探索是動力。40年農村改革實踐的歷程證明,每一次重大農村改革都極大地解放農村生產力,激活釋放農民的創造力。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放活了農民;戶籍制度改革,轉移了農民;農業稅費改革,富裕了農民。完成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任務,同樣需要一系列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要緊緊圍繞誰來種地,怎樣種出綠色、優質、高效的農產品這兩個核心問題,研究推出

城市要素下鄉、農業產業發展用地指標、村級集體產權、農村資源資產價值評估以及利益分享等改革舉措,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影響農業產業發展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用制度創新激活農村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進一步細化實化“放管服”改革,增強發展意識,更加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探索創新,更加註重放活與服務,從微觀操作層面有效協調平衡產業發展與土地山林、生態環保等方面的關係,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留出空間,創造條件。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技術是支撐。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顯著差別是產業鏈更長、科技含量更高。在當今農業產品市場競爭中,“三品一標”“ 名優特”越來越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誰順勢跟進,誰就贏得發展良機。然而在不少鄉村,由於大量青壯年勞動者轉移就業,基層農業技術隊伍建設有所弱化,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顯得根基底氣不足,人才科技支撐乏力。在鄉村振興學習調研中,筆者喜見各地出臺了一些激勵農村科技人才的高招新政,通過引、育、留、獎等綜合舉措,培育和壯大農業科技隊伍。這其中,需要實事求是地辨析城鄉人才聚集的特點,科學確定人才引進、獎勵的重心。城市以聚集研究型、原創型高端科技人才為主;農村以選用技能型、複合型應用人才為主,不要一味熱衷追求引進高學歷高端人才。應從農村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引進吸納更多一專多能的農業實用技術人才,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使他們安心農村,樂意把青春和才華揮灑在田間地頭、田園山村。與此同時,更加重視從實踐中錘鍊出來的本土“田專家”“田工匠”,激勵他們傳、幫、帶出一大批“永久牌”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這些年,浮樑縣鄉有關

職業培訓部門和農村職業高中開展過不少培訓活動,在面向農民打工就業設置培訓內容,依據農業產業發展所需設置內容上尚有空間,需要遵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要求,更新觀念,調整培訓方向與計劃,更好地服從和服務於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最關鍵的落子精準了,便能爭取主動,帶活全盤。(作者單位:浮樑縣政協)(來源:景德鎮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