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時報:跳出“唯抵押物論” 化解民企融資難

來源 / 金融時報

央行金融時報:跳出“唯抵押物論” 化解民企融資難

今年10月下旬以來,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的政策密集出臺,作為民營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銀行業金融機構責無旁貸、積極行動,進一步優化授信政策,提升信貸審批效率,完善考核機制。

近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出“三支箭”政策組合,其中,“第一支箭”便是增加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信貸。如何才能讓這“第一支箭”射得又穩又準呢?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銀行業專家表示,跳出目前制約民營企業融資的“唯抵押物論”風控邏輯,轉而對風險控制進行從理念到技術的革新,是銀行業進一步支持民企融資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近期銀行業在這一領域已經有所行動。可以預期,未來銀行將跳出“唯抵押物論”的信貸風控邏輯,藉助金融科技,實現對風險的多維度識別、判斷與控制。

為“抵押擔保依賴症”開藥方

要想化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就銀行機構來說,降低信貸准入門檻非常關鍵,而一直以來對於提供足額抵押擔保的要求是造成信貸“高門檻”的最主要原因。央行此前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金融機構過度依賴抵押擔保、激勵考核機制不完善、盡職免責落實不到位等體制因素加劇了民企融資難問題。”那麼,又是什麼造成了銀行信貸“唯擔保抵押物論”的現狀呢?

“民營企業整體風險較高,這是事實,但其中也不乏非常優質的企業,在先進風控技術缺失的情況下,銀行沒有能力把其中的優質企業挑出來,只能一味依賴抵押品來區別好壞。”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期,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加強風險識別判斷和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的基礎上,不斷降低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更多依託企業良好的信用記錄、市場競爭能力、財務狀況等,發放更多無擔保、無抵押貸款。”

由此可見,跳出“唯抵押物論”進而降低民營企業信貸門檻的關鍵,在於風險控制理念與技術革新。“目前,不少銀行已經在做這方面的創新,例如藉助供應鏈金融,用應收應付的方式替代不動產抵押等,銀行風控技術的革新對於研究解決民企融資難題確實是個重要方向。”曾剛說。

近日,多家銀行出臺相關舉措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完善風控管理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中國銀行發佈的“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提出,“完善抵質押率相關制度,合理調整抵質押率,擴大可接受抵質押物範圍。注重對企業第一還款來源的分析判斷,在第一還款來源覆蓋充分的前提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負債水平合理、履約記錄良好的優質民營企業,提供信用放款。”

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該行將在現有內部評級授信管理機制上,對於信用等級達到准入標準的客戶,不強制要求企業提供抵押品做擔保,未來,還將在加強風險識別判斷和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的基礎上繼續降低對抵押擔保的依賴。

多銀行設立債券風險緩釋工具

10月以來,監管層密集發聲,其中,“完善考核和盡職免責制度,提高風險容忍度”被反覆強調。曾剛認為,提高風險容忍度可以使銀行在監管成本上減少顧慮,對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原因在於,民營企業的超額風險還在那裡,沒有監管處罰的擔憂並不意味著銀行不必承擔風險損失。“讓公共資金進來,幫助銀行把這部分超額風險分擔掉,這一點至關重要。”曾剛說。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強調,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實行風險分擔,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原則上均不低於20%,銀行不得因此減少實際放款數額。鼓勵各地對支農支小擔保業務佔比高、增長快的機構給予風險補償,探索建立以財政出資為主的多元化資金補充機制,確保政府性融資擔保可持續經營。

曾剛表示:“實際上,在地方層面上,針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風險擔保基金在十幾年前就已存在;在國家層面上,今年成立了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用財政資金去幫助銀行機構承擔超額風險,相信會對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產生一些實實在在的效果。”

此外,《金融時報》記者瞭解到,央行近期出臺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實際上就是給民營企業發債“買一個保險”,用公共資金來承擔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中的超額風險。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杭州銀行、浙商銀行、江蘇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已先後通過債券風險緩釋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三支箭”政策組合中的“第二支箭”——支持民營企業發債,已經“離弦”。

記者獲悉,中國銀行與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設了“18亨通SCP012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金額不超過2億元,對應的債券發行金額為5億元,債券發行利率僅略高於5%;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也成功發行全省首批民企債券信用風險釋緩憑證(CRMW)。

實現“控風險”與“增投放”的平衡

隨著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銀行也在不斷摸索如何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來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和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未來金融科技對於民營企業融資的支持,將不僅僅侷限於技術手段本身。

“大數據等風控技術的應用或成為優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重要手段,但是,技術應用本身雖能夠幫助銀行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卻並不能改變風險本質,因此,通過數字化技術構建起服務民營企業的生態圈才是破解融資難題的關鍵。”曾剛強調,如果脫離了場景,單講金融科技,銀行是無法提高風控水平的。

“把科技融入場景,將形成一種聚合模式。”曾剛舉例說,“未來,在這種聚合模式下,銀行機構在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的同時,還可以為它量身定製融資保險或者提供擔保,甚至用電商的方式幫民企產品打開銷路……顯然,銀行風控理念與技術的革新將遠遠超過傳統的風控邏輯。”

對於下一步如何在“控風險”與“增投放”之間實現平衡,多家銀行給出對策。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強化授信風險管理,加強對行業(區域)走勢的前瞻性分析研究,做好貸款資金流向監測,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於支持民營企業主營業務。

郵儲銀行表示,將強化金融科技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啟動諮詢項目,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以信用風險管理為切入點,擬建立全流程、多維度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實現主動、前瞻、全流程、智能化的信用風險防控;充分利用千里眼系統、數據挖掘等技術,建立風險監測模型,開發多元化監測工具,逐步實現“模型可配置、結果可提醒”的系統風險監測。

農業銀行則針對部分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或面臨流動性風險的情況,實行“區分情況、一戶一策”的風險化解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