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在潮汕地区的村落,凡有李姓族人聚居的地方,大部分人家的建筑物大门上门匾背后,刻有“陇西旧家”或“陇西衍庆”字样。记得小时候,看到我们李家老屋的门匾背后刻有“陇西旧家”四个字,我曾好奇地问伯祖父那是什么意思?伯祖父告诉我,我们的先祖发祥于古陇西,然后迁徙到福建莆田,再从福建莆田迁徙到我们村,旧谱记载我们为唐朝宗室后裔。

从此,我知道了有一个叫陇西的地方,那是我们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土地。那么,我们先祖生活过的陇西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这种微弱的感情,一直沉淀在我的潜意识里;陇西成了我梦魂萦绕的精神家园,让我萌发了寻根的意愿;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追访到先祖的故乡。

有一天,我读到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那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勾起了我追寻故土的情结。于是,我开始搜集陇西李氏的资料,追寻探讨自己家族的祖先和来源,溯流而上完善家族史,继而编写家谱延续下去。

1

1

“陇西”一词在《辞海》的解释为: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绵延120多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水岭;陇山以西称为陇西。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陇有田埂的意思,古人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然而,“陇西”一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国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有了长城自然要设置守护长城的部队和地方政府;位于战国秦长城起点不远处的狄道(今临洮县南),自然就成了陇西郡的郡治。战国秦长城的西端起点就在郡治北15公里处(今临洮县三十里墩的杀王坡望儿嘴)。从此,狄道成为拱卫陇西郡及保卫秦都咸阳通住西北的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汉袭秦制,陇西郡治仍在狄道。于是,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凡492年(实475年),狄道一直就是陇西郡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就是说,秦汉时的陇西,是以狄道为治所,郡辖地包括现在的临洮、陇西、兰州、定西、渭源、通渭、天水、静宁、秦安、甘谷、礼县等广袤的土地。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中指出了陇西郡的得名由来:陇水源于鸟鼠山西北高城岭,流经陇坻,注入洮水,秦昭王二十七年,因狄道古城在陇坻之西而得名,故曰“陇西”。坻指水中的高地(小山),陇坻就是陇山。狄道从建县(公元前384年)至1929年改名临洮,古城历经2300多年,城池大小虽有变化,但始终没有离开过陇坻和陇水(今东峪河,又叫东峪沟)以西的地理位置。

陇西郡的首任太守为李崇。翻阅南方李氏族谱的谱录,有这样的记载:

(26世)李崇(昙之子),字伯佑,仕秦国为“司徒”,追封“南郑公”,后出任“陇西郡太守”遂居陇西狄道(陇西郡之治所,今甘肃省临洮县南),为李姓陇西房始祖。妣许氏、宋氏,生二子:平燕、瑶。

李崇在陇西狄道为官,其子孙是否在陇西狄道定居下来,未见记载。但李崇之玄孙李仲翔葬于陇西狄道东川槐里(今临洮东川二十里铺槐树里),却是有史可查。

唐朝史学家李延寿《北史·序传》:“仲翔讨叛羌于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晋书·列传第五十七·凉武昭王》载:“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铭》中写:“高岳之上浮云祥兮,函谷之外直气扬兮。建功北狄讨西羌兮,受封南郑家素昌兮。”赞述了李崇建功立业受封南郑公;李仲翔征讨叛羌阵亡,被安葬在素昌(一名狄道),其后人就居此地安家的历史事实。

南方李氏族谱的谱录中关于李仲翔、李伯考、李尚、李广的记载:

(30世)李仲翔(超之次子),名大齐。为汉朝“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征讨羌戎叛乱于素昌时阵亡,追赠“太尉”,葬于陇西狄道东川(今甘肃省临洮县)。妣周氏,生一子:伯考。

(31世)李伯考(仲翔之子),原名莲。奔陇西狄道东川葬父,遂家焉。为陇西、河东二郡“太守”。妣巫氏、叶氏,生二子:尚、向。

(32世)李尚(伯考之长子),名贾湘。为汉朝“成纪令”,因居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妣郑氏、邹氏、杨氏,生三子:云、广、刚。

(33世)李广(尚之次子),公元前186~前119年,字廷礼,号诚,为汉朝名将。《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以善射著称,时人传说他箭能穿石。汉文帝时,击匈奴有功,为“汉中郎”。汉景帝时,封“陇西都尉”、“骑郎将”。汉武帝时,封“未央卫尉”、“骁骑将军”、“前将军”、“郎中令”。历任上谷、上郡、边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右北平等地“太守”。先后先后与匈奴经七十余战,匈奴畏之,称之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追敌攻匈奴,十四万匹马出击还回时不满三万匹,回朝以失道被责,愤而拔剑自杀。李广生不逢时,故有“李广难封”之说法。葬于陇西郡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区城南石马坪)。妣郑氏、刘氏,生三子:当户、椒、敢。

安家于陇西狄道东川槐里的李伯考就是李广的爷爷。因李广的父亲李尚任西汉成纪令,便把家安在陇西成纪(今平凉市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为西汉时成纪县治所在地)。因此,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以上记述可看出,秦汉时期的李氏族谱人物李崇、李仲翔、李伯考、李广,目前都有遗址遗迹。除了李广墓在天水市区城南石马坪之外,李崇任陇西郡太守时修的秦长城遗址、李仲翔墓群、李伯考故居古槐里,均在临洮县境内。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秦汉时期,地主阶级专制主义统治的确立,必然要削弱春秋以来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于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巩固和壮大,他们希望长久的占有土地和实现政治上的垄断,于是财产关系和血缘关系又趋于结合,加上儒家的宗族、伦理教条的影响,便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又出现了强调地域和族姓的风尚。郡姓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发展。汉朝几百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社会文化也空前繁荣。在创建大汉伟业的过程中,各郡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姓氏便成了大姓,即所谓“郡姓”。李广家族因在陇西这片土地上英勇善战,立功拜将得以显露头角,使陇西李氏成为郡姓。

但是,秦汉时期的陇西李氏是一个以军功闻名于世的家族,在国内并无崇高声望。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渐兴,通经入仕蔚然成风,李广家族成员似乎与此无涉。因此,汉朝时期的陇西李广家族并不具备儒家所述的对政治极具影响力的豪门氏族特征;再加上李陵事件,令陇西李氏名声受影响。正如班固所说:“李氏名败,陵迟衰微矣。”

1989年版《辞海》对“郡望”解释:“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自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社会逐步发展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豪门大族对土地的长久占有和垄断国家用人大权,故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一批以门第自高、讲究郡望的高门大姓。望族大姓一般由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从李氏名败至魏晋南北朝期间,陇西李氏人物仕途不显,门第不扬,这与没有追随“明经取士”的社会大潮有关。《晋书·李含传》:“(含)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强,以含寒微,欲与结交,含拒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李含为陇西狄道李氏,在西晋时被认为是寒门,因得罪安定右姓皇甫商而招致屈就门亭长,足见陇西狄道李氏在西晋时门第之微。因此,此时的陇西李氏也就不再是郡中望族了。

1

1

陇西李氏在魏晋南北朝间沉寂达数百年之久,令陇西李氏重新崛起的应是李暠。公元400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凉政权,年号“庚子”;它使陇西李氏以凉武昭王家世的社会地位居于西州诸右族之上。李暠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西凉的措施,使西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表明陇西李氏已从军功闻名转为在政治文化上有突出地位,它已具有儒家所述的对政治具有影响力的特征。这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南方李氏族谱的谱录对李暠这样记载:

(49世)李暠(昶之子),公元351~417年,字玄盛、元圣,小字长生,又名馗,号克嘉,西凉武昭王。一说陇西狄道人,一说陇西成纪人。自称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后,唐朝李氏亦称李暠为其先祖。李暠少而好学,通诵经史,尤擅文章义礼,性格沉敏,宽和大度;及长习武艺,熟读孙吴兵法。前凉吕光末年,自称凉州牧,任敦煌太守。东晋隆安四年,自称凉钺公,建立西凉政权,称帝,年号庚子。东晋义熙元年,迁都酒泉,改元建初,准备推翻北凉政权。建初十三年病逝,谥武昭王。唐玄宗天宝二年,追封为“兴圣皇帝”。妣亢氏、黄氏、卢氏、辛氏、尹氏,生十子:谭、让、翻、歆、愔、恂、豫、宏、眺、亮。

关于李暠的籍贯,一说陇西狄道人,一说陇西成纪人。陇西成纪人之说,我猜测可能源于李暠自称为西汉李广之后的缘故。无论《北史·序传》还是《新唐书·宗室世系》,都称李暠为李广之后;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博物馆珍藏的《唐朝列圣之碑》也记述李暠为汉前将军李广之十六世孙。但古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有飞将军李广的文化遗迹,却未见李暠的遗址遗迹;而在狄道(今临洮北关),存有李暠的故里碑“西凉武昭王李公讳暠之故里”及衣冠冢,再查阅资料,多有李暠家族为“陇西狄道人”的记载。

《魏书》记载李暠为“陇西狄道人”,史称“西凉武昭王”。

2001年,在河北省临漳县出土的北魏《李伯钦墓志》(见《书法丛刊》2002年第2期)碑文载:“讳伯钦秦州陇西郡狄道县都乡和风里人也”。兰州大学张书城老先生从唐代西北方言、临洮方言、河西走廊方言入手,在《陇西李氏源流考辨》中分析:“都乡和(华)风里”就是“东乡槐树里”,至今河西走廊(古西凉)的地方方言仍为此读音,因此“都乡和(华)风里”就是今天临洮的“东乡槐树里”。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李伯钦是凉武昭王的五代孙;高祖父李暠,曾祖父李翻,祖父李宝,父亲李佐,叔父李冲。《李伯钦墓志》佐证了李暠的祖籍是陇西狄道。

从李广到李暠,相隔十五代人,这十五代人中是否有人从成纪徙居狄道,至今未见记载。应该说,迁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因而李暠先人又从成纪徙居狄道也是正常现象。正如李广的爷爷李伯考是狄道人,但因其父李尚徙居成纪,李广便是成纪人了。

说完李暠的籍贯之后,再说说李暠之孙李宝、曾孙李冲是如何确立陇西李氏在国内第一流大族的地位。

西凉灭亡后,李暠子孙幸存者四处奔散。李暠之孙李宝向魏世祖拓拔焘奉表归诚,深得朝廷的赏识和重用,许以重要官职,从而确立了陇西李氏在北朝的尊崇地位。

《魏书·李宝传》:“李氏自初入魏,人位兼举,因冲宠遇,遂为当代盛门。”李冲是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陇西李氏士族地位确立中是一位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人物。李冲(450~498年),字思顺,李宝之少子;他以自身的政治才干和儒学素养,帮助魏孝文帝拓拔宏完成汉化的进程,并为北魏制定各种典章制度。李冲还通过士族婚姻、嫁女皇室的方式,成为北魏“位当端揆,身任梁栋”的一朝重臣;这对提高陇西李氏家族的名望起着关键的作用。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定四海望族时,“以(陇西李)宝等为冠”。陇西李氏作为高门士族,其地位在法律上和名望上都得到肯定。

李氏因李冲显贵,“兄弟子侄,皆有爵官,一家岁禄,万匹有余,是其亲者,虽复痴聋,无不超越官次”。根据《魏书》中李宝、李冲、李延璟三传统计,明确见于记载的李氏成员66人,其中出仕者59 人,封爵或袭爵者17人。五品以上47人,一品(包括从一品) 7人,二品(包括从二品) 3人,六七品11 人,而且所任官职多为清要之职。在北朝门阀社会里,很少有世家大族达到如此荣耀的地步。故《魏书》评曰:“自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为四海著族。国史家牒详之矣。”

1

1

陇西李氏肇兴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臻盛于唐代。由于李渊、李世民及其子孙创造了一个繁荣富强、文化灿烂、威甲四海、开放文明的国度,才使陇西李氏天下瞩目。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既然皇室为陇西李氏,其他郡望为了攀附皇室,也纷纷冒充为陇西李氏,故明代杨慎曾说:“盖唐人十三望之李皆冒充宗室。”另外,唐朝采用赐姓作为招抚少数民族首领及效忠者的手段。一旦赐姓,被赐对象就意味着成为大唐帝国的自家人了。这种至高荣誉,社会上的人们普遍羡慕和向往,反映了各族通过归宗陇西李氏,对大唐的认同和归属。因此,陇西李氏达到了鼎盛时期。

先看南方李氏族谱的谱录对李渊的记载:

(56世)李渊(昺之长子),生于长安,字淑德。公元566~635年,一说陇西狄道人,一说陇西成纪人。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七岁袭爵“唐国公”,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隋朝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职。隋大业十四年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受隋禅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建元武德。在位九年,让位于次子世民,晋称“太上皇帝“。贞观九年崩,葬于献陵(今陕西省三原县),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据《新唐书》记载,妣窦皇后生有四子:隐太子建成、太宗皇帝世民、卫王元霸、巢王元吉。万贵妃及诸嫔生有十八子及十八女:楚王智云、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元凤、道王元庆、郢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

李渊的籍贯为成纪之说,我认为应是源自《唐朝列圣之碑》记载:“汉之飞将军,为唐二十三代祖。”因飞将军李广为陇西成纪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李渊亦为成纪人了。在《旧唐书·高祖本纪》载:“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西凉武昭王七代孙也。”李渊尊李暠为七世祖,而李暠为陇西狄道人,因此,李渊应为陇西狄道人比较合理。虽然狄道(今临洮)境内未发现李渊家族的遗址遗迹,但考查李渊后裔传世的碑文记载,均指明为陇西狄道人。

唐吴王李恪墓志铭《大唐故恪墓志铭并序》:“恪字厶,陇西狄道人也。太祖武皇帝之孙,太宗文皇帝之第二子也……”

1973年陕西三原县出土的唐开国皇帝李渊堂弟李寿墓志:“王,讳寿,字神通,陇西狄道人。”

1973年陕西富平县出土的唐高祖李渊第十五子李元凤墓志:“王,讳凤,字季成,陇西狄道人。”

1972年陕西礼泉县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唐越王李贞墓志:“王,讳贞,字贞,陇西狄道人,元皇之曾孙,神尧皇帝之孙,太宗文武皇帝之第八子也。”

唐高宗第六子唐雍王李贤墓志:“大唐雍王章怀太子,讳贤,字仁,陇西狄道人,皇上之兄也。”

1986年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唐太宗第五女长乐公主墓志:“公主,讳丽质,陇西狄道人。”

陕西蒲城县桥陵李思训墓志《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彭国公,讳思训,字建,陇西狄道人也。”

……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以上碑文刻于石上,埋于地下,历经悠长岁月,均以“陇西狄道人”记之。因此,从凭据的角度,现存的碑文和出土的墓铭,足以佐证李渊的籍贯是陇西狄道。

唐武德年间,李渊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堂号。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时,把陇西李氏列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国姓氏第一。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诏令天下,“陇西”为李氏的郡望。时至今日,海内外李氏子孙犹以“陇西”为其堂号。

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陇西”应指陇西郡,而不是今天的地名陇西县。因为在李渊诏定“陇西堂”、李世民诏令“陇西”为郡望时,那时的陇西县还叫襄武县。陇西县是在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才由襄武县改为今名。这有点像我们的潮汕地区。潮州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当时潮州的地域范围为现在的汕头地区、潮州地区、揭阳地区,加上梅州地区的丰顺县、大埔县。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现代(1955年),古潮州的区域分为现在的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部分划归梅州市。显然,今潮州不能等同于古潮州,也不能代表古潮州。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外的潮人华侨,他们自称“我是潮州人”,他们可能是现在的汕头人或揭阳人,并不一定是现在的潮州人。人们还是习惯于用古潮州来代表潮人族群。

话说回来。既然李渊是陇西狄道人,是陇西狄道人李暠的七代孙,那么,唐太宗诏令的郡望“陇西”,是以谁为陇西显贵之士族呢?显然是以李暠之族作为显贵之士族。只有李暠之族,才符合当时社会的儒家宗法之特征,才满足当时社会的儒家礼教之要求,作为四海望族。

李暠之族为四海望族之冠,作为李暠一脉的大唐李氏也理所当然为四海望族之冠了。由于李暠、李渊是陇西狄道人,因而把陇西李氏列为郡望之首,那是合乎情理的。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姓最为尊贵,因而把皇帝的郡望“陇西”推为李姓的郡望,也是合情合理的。

尽管古陇西包括现在的临洮、陇西、兰州、定西、渭源、通渭、天水、静宁、秦安、甘谷、礼县等广大土地,但大唐李氏的根应是扎在狄道。这就是说,陇西李氏,扎根于狄道,狄道即今临洮。

陇西李氏随着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而走向全国,名扬天下。“陇西”二字作为大唐李氏家族的标识,可谓荣耀无比。

由于唐朝采用科举制度录用官吏,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掌握政权的惯例。自唐朝之后,随着士族制度的没落,陇西李氏由家族所拥有的郡望转变为整个李氏所拥有的姓望了。故南宋郑樵辑《通志》:“故言李氏称陇西”。


寻根故事:陇西李氏,根在狄道


总之一句话:陇西之望,当推李唐;李唐之根,在于狄道。

在考索了解陇西李氏的渊源之后,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到陇西李氏的发源地考察一番。今年8月12日,我终于来到了陇西李氏祖籍地狄道(今临洮),实现了我多年前的夙愿。在这里,我参观了老子飞升凤台、李仲翔汉墓群、李伯考定居的古槐里、李暠故里碑、秦长城遗址,寻找先祖踏过的足迹……

总的来说,这次临洮之行,收获还是蛮大的;但我总隐隐觉得有些遗憾,陪我同行的林教授(笔名:归无)一语道破:这里应该建起一座陇西李氏纪念堂,让远方的游子回到祖地时心灵得以皈依。是啊,但愿不久的将来,在先祖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能够崛起一座陇西李氏纪念堂,让李耳、李崇、李仲翔、李广、李暠、李渊、李世民这些陇西李氏的先贤,能够得到奉祀与缅怀!

2011年9月18日

李统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