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社交电商,拼多多怎么就成了业界毒瘤?

今天和朋友聊天,有人笑说拼多多做的是扶贫项目。

贫是没毛病,但扶贫……

好像差的远了些?

同样是社交电商,拼多多怎么就成了业界毒瘤?



自从拼多多上线以来,各大社交电商平台们也好,消费者们也好,仿佛破天荒的统一了战线,一致对外。

拼多多市值与估价不断上涨,尤其是前几日拼多多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中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33.724亿元,同比增长697%,环比增长24%。

但拼多多的估值越高,被骂的也就越惨。

同样是社交电商,拼多多怎么就成了业界毒瘤?


同样是社交电商,拼多多怎么就成了业界毒瘤呢?

1.病毒营销“过头”

虽说病毒营销是能够让人迅速知道企业以及产品的营销方式之一,但也要切记“欲速则不达”与“过犹不及”的道理。

就像之前拼多多疯狂的“砍一刀”或者是“拼团”页面,无论是私聊,还是微信群、朋友圈,处处可见。初见时或许觉得新奇,但久而久之,能够带给人们的则是烦躁与厌恶。

除此之外,还有电视上不断循环、重复的那首广告曲“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 ,如同当年的脑白金广告,成为新的洗脑神曲,让人过目不忘,却又厌恶至极。

虽然拼多多的这个营销方式的确为它带来了不错的成绩与知名度,但同样也在许多人心里种下了反感的种子。

2.山寨、劣质货品太多

为什么有人说拼多多是扶贫项目?因为价格低廉。

并不是说便宜没好货,但一次又一次的案例却在不断证实,大部分的质量的确不行。

无论是巴掌大的卫生纸,还是VDVD手机、雷碧饮料、蓝月壳洗衣液、三星新品电视,种种事件接二连三冲进人们的视野,加上之前那些过度的营销方式,终于让网民们的不满得以爆发。

同样是社交电商,拼多多怎么就成了业界毒瘤?


难道拼多多真的没有机会吗?

并非没有机会,但至少不是现在。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帖子,说拼多多是穷人的福音,让消费水平并不高的人们也能买得起不错的商品。

性价比高的品牌、商品有许多,但这并不是山寨、盗版丛生的理由,或者借口。

低价与山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价格低廉的自主品牌,而另一个,则是侵权的违法行为。拼多多纵容如此多的山寨、盗版横行,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这个错误是涂抹不去的。

当然,现在的拼多多已经开始打假行动,这是我们都愿意看到的事情。

社会是包容的,网友们也是包容的,其实打假厌恶的并不是拼多多本身,或许只是那令人讨厌的营销方式,或者是之前对假货的纵容和包容。

不得不承认,拼多多是成功的,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而不是充斥着假货、劣质产品的low到爆的品牌。

其实,平心而论,目前的拼多多累计了许多用户,在社交电商领域的起点是很高的,如果能够大力清理山寨品牌,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相信拼多多会获得更多的人心,以及更长远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