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偶爾,會聽到這樣的發問——“為什麼學國學?”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或許,在提問前,人們可以先思考一下“國學”於自己而言,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國學是春夏秋冬

當冰雪消融、桃李爭豔,人們便自然地吟誦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二月春風似剪刀”;當炎炎烈日炙烤著大地,會想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當仰望中秋圓月,往往忍不住感嘆“千里共嬋娟”;當冰封大地白雪皚皚之時,難道不曾期待圍爐夜話的場景,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否?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國學守候著世人的四時安康,讓人們的內心如同春夏秋冬四時運轉一樣自然。

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國學是衣食住行

“穿盡綾羅還是棉,吃盡美味還是鹽”如此質樸的語言一直指導著人們。“一粥一飯,當思其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看高樓大廈,杜甫和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似乎在耳邊響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今,廣廈已千間,詩聖卻已遠去;看車水馬龍,會想起辛棄疾和他的《青玉案•元夕》,“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只是在這個“寧可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在自行車後笑”的年代,那個伊人又在何處?

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國學是人的生老病死

當一個新生命降生,“呱呱墜地”“呀呀學語”這些成語會自動出現在人們的腦海。“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捨生取義一直是中國人的生命哲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生暮年,臨終關懷這樣的話題古已有之;“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生病的時候,這句話便會湧上心頭。當一個生命走到盡頭,耳邊似乎迴響起莊子在妻子去世時的吟唱:“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國學是生活點滴的小常識,國學是治世經邦的大智慧。學國學,可能無法立時帶來巨大的財富,可能無法令人在仕途上騰達;但是遊於國學,會感到身心富足、安寧。學國學,益人生。每當掩卷回首,驀然頓覺那片燈火已變闌珊為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