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苹果因为应用内购收30%佣金的事情,又被起诉了。

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美国最高法院因此将苹果推向了垄断的被告席。苹果认为自己是向应用开发者收取佣金,并没有面向消费者收费,所以并未伤害用户利益。但目前法庭正在搜集证据,以证明苹果利用市场主导地位收取佣金后,确实抬高了应用等虚拟产品价格。

目前来看该案件举证难度较大,苹果应用商店现有的抽佣模式的细节或许会被强令修改,而让苹果全面放弃抽佣模式,并不现实。

iTunes不给力,苹果打起来微信Spotify的主意

去年,苹果要收取微信打赏30%佣金的消息,相信许多人还印象深刻。

当时,苹果严格限定iOS端APP内购买虚拟商品,必须使用苹果自己的应用内付费机制——IAP付费机制,不得采用任何方法绕过。而一旦APP使用苹果的IAP付费机制,苹果就要收取30%的佣金。

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2016年底,苹果率先在国际市场上强制执行这一条款,国外在线流媒体音乐服务商Spotify对此反应强烈,以不正当竞争罪名将苹果告上法庭。

原因是苹果也有自己的Apple Music业务,与Spotify形成竞争关系。

一年的时间不到,苹果就对中国市场开刀,先用技术安全问题,封掉了各APP开发者绕开IAP的热更新接口,紧接着就开始强势执行30%佣金政策。

微信是第一个用实际行动站出来反对的,当时微信直接在iOS端下架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打赏功能。

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此后苹果腾讯进行了多轮沟通,直到苹果新任大中华区总裁阁越上任,才拿出了抽佣新政——对于用户间的打赏赠送行为,只要APP不收取佣金苹果就不再收佣,如果APP方抽佣,苹果也将参与收取30%佣金。

直到今年6月份,微信iOS端赞赏功能才重新回归。

无视创新吸开发者血,苹果抽佣的合理性存疑

此次,苹果被投诉“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抽佣形成垄断,也是因IAP机制抽佣30%引发的后续案件。

此案在技术平台上来看,苹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服务和分发渠道,收取30%合情合理。但在市场自由竞争上,却并不是如此。

由于苹果iOS严格封闭的生态,禁止其他任何应用商店在iOS平台上架,苹果利用了自己的软硬件平台优势,独占了iOS平台的应用分发业务。

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同时,由于当下iOS APP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万款之巨,大部分APP享受不到App Store的红利。

在应用开发上,大量的应用开发者选择了开源社区服务来打造自己的APP,苹果提供的更多是陈旧服务,特别是全新的Ai领域,为开发者提供的帮助有限。新的软件开发服务还需要开发者自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

而APP开发者在开发提交审核APP之时,已经向苹果缴纳相应的管理费用。苹果再收取APP内购产生的费用,不甚合理。

开发者在苹果面前并不是对等地位。

另外,当下APP内购虚拟商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像Spotify爱奇艺这些平台售卖的会员服务,是有大量真金白银买下的音乐影视资源做支撑,粗暴的划归为虚拟服务,并不恰当。

无视开源模式,App Store又在重走iTunes老路

苹果曾用分发管理服务平台的思维,管理了iTunes长达15年时间。在这15年的时间内,音乐影视市场发生了巨变,苹果却一直未能提高更优秀的服务,导致Amazon、Spotify、Netflix等用会员自制的方式,超越了一家独大的iTunes。

2015年,苹果不得不重新打造自家的内容服务,推出Apple Music、Apple News等内容服务。随后才有了2016年,苹果Spotify的应用内购佣金之争。

今天,苹果正在深入内容市场,新闻图书音乐影视面面俱到,自制节目也在制作中。但事情放在应用市场,苹果却还是一身保守态度。

应用开发领域近年来变化迅速,在Google的推动下,开源文化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微软AmazonFacebook以及国内的BAT在内的各种互联网公司都在大力拥抱开源社区。

雁过拔毛,苹果应用商店收佣太多被告垄断

苹果宣布swift开源

微软75亿美金收购开源社区GitHub,以获得开发者青睐;IBM更是用340亿美金收购RedHat,抢占云服务市场;Facebook旗下的前端工具React被扒出伪开源之后,在重重压力下最终选择了更新开源协议,使用市场更认可的MIT开源协议……

其实苹果自己也开源了自家的Swift开发语言,用以获得开发者的好感。但面对核心的应用商店业务时,苹果选择了站在保护既有利益这一方。

苹果不再是那个在所有领域都以颠覆性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的公司,在法律监管和市场大势下,未来苹果将在应用开发领域重复内容服务市场的恶果。

只是,库克认为,选择在自己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做一个跟随者,看起来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