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理諮詢師,給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家人做心理諮詢會有成效嗎?

深水藍矜


一個資深的心理諮詢師,他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他也允許別人的不完美,有很多精神分裂的病人都是一些完美性格兒,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他們的內心世界都有一個高傲的自我,當他們達不到他們自己要求的目標時,他們會同時覺得自己很差勁。這樣一個高傲的自我和一個差勁的自我,會一直在他自己心中形成衝突。他只允許自己的高貴,不允許自己的低賤差勁,這種不允許才會引起更大的衝突。



這種病人形成的原因多數是以下幾點:

1.母親在懷孕期間,是否有過擔心,焦慮和恐懼。是否受到過驚嚇,是否和誰生過氣,是否因為某些事情對某些人不滿,乃至怨恨。

2.孩子在哺乳期間,媽媽有沒有生過大氣,受過驚嚇同懷孕期間是一樣

3.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要求嚴格,孩子性格內向,不敢叛逆。對父母的反抗表達不出來,心裡對父母是生氣的,同時又覺得對父母生氣是不應該的。這樣在內心中就產生衝動和糾結,最終,也會造成心理疾病。

4.很多精神病人都是到談戀愛期間發病,一般都是十七八歲,談戀愛或者暗戀就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多情況下他已經崩潰了,只是外表,還能挺住。內心已經脆弱,同時家長一味的讓他努力學習。不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導,不能夠正確認識孩子青春期孩子身體和心理情緒的變化。

你不允許玩手機,你不允許看電視,你不允許和不好的學生在一起玩,你不能談戀愛,你要做一個好學生,你要做一個好孩子,你不能表達出負面的情緒,比如你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懶惰,不能表達出自己的好吃,不能表達出對異性,的嚮往。當一個家長讓孩子表現他所有正面的時候,同時也是告訴她不允許表達他的負面。人的負面情緒更接近自己的本能,人的負面情緒,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所以很多精神分裂的孩子或者說那些病人,他們退回到最原始的本能。他們好吃,他們非常懶惰,同時他們非常好色,當然這隻能是他們心裡嚮往。這種情況很多,性格內向的男生,或者說有精神分裂的孩子。他們會幻視到有異性喜歡自己,或者和自己在一起。

一個正常人,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情緒,也會有身體問題或者心理。所以對一個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療,就是家人,不要給他壓力,才能讓他從自己幻化的境界出來,才能讓他從逃避的洞穴走出來。一個人因為面對心理壓力太大,才會選擇這種得病的方式,這也是保存自己生存的一個方法。只有得病了,才能忘記自己的壓力,同時在幻想,幻聽中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

所以,作為一個哥哥幫助弟弟的心是好的,這就需要首先明白道理,同時能夠理解他,很多時候不能用認知療法改變的。因為他會一直逃避那些大道理,他需要的就是允許和陪伴,這樣就是對他最大的治療,因為理解他才會慢慢和家人溝通,最後他會一點一點走進家人,只要家人能夠改變,不再要求他不在給他壓力。謝謝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三清心理感悟


這個問題問的極其外行,也是很多心理學門外漢會犯的通病。首先,心理諮詢師不能給自己的家人、朋友、戀人做諮詢。這種諮詢是沒有效果的,也會給醫患雙方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諮詢師必須是一個獨立於求助者生活之外的人,他必須單獨佔據一個與其他人都不重合的身份,才能發揮他獨立的效果。

其次,心理諮詢不適合精神分裂症這種已經失去自知力的嚴重精神疾病,只適合那些有自知力的人。因為心理諮詢說到底還是通過談話、交流來起到改變一個人的作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哪怕在不發病的時間段,也是很難有連貫、有邏輯的思維,普通人根本無法與其溝通。

你弟弟這個情況應該是青春期精神分裂,一直沒有治癒,現在有轉向成人精神分裂的徵兆,所以我建議你們家一定要抓緊時間治療,否則以後他基本會喪失自己生活的能力。精分患者首先需要的是服藥,控制病情,而不是心理疏導,還是遵醫囑好好吃藥,保養身體,家裡人少和他溝通交流以免給他造成新的壓力(通常精神分裂如果不是遺傳性的那麼病源還是在原生家庭)。


陳諾


家人患有精神疾病,確實是很令人感到痛苦和焦慮的一件事情,很能理解題主現在想要做點什麼來幫助弟弟的心情。不過,回到題主最困惑的問題:通過自學心理學和心理諮詢方面的知識,讓自己成為心理諮詢師來幫助弟弟,真的可以產生治療效果嗎?

作為一名工作了十餘年的心理諮詢師,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我們是沒辦法對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進行心理諮詢的,就算你再努力學習和嘗試,這種親人間的“心理諮詢”也不會產生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其實作為心理諮詢職業倫理中最重要的一項規定,就是不能對自己已經認識,甚至熟識的人開展心理諮詢。因為心理諮詢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服務,它要求諮詢師能夠在一個相對“純淨”的環境當中,與來訪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因為只有在這種彼此並不認識,也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交集的情境下,諮詢師才能更客觀地觀察來訪者內心的困擾和不容易被發現的行為模式,而不帶有任何私人情感和批判性;來訪者也才能夠更安心地將自己內心當中最隱秘甚至最陰暗的部分暴露出來。

更何況,正規的心理諮詢是一項非常耗費諮詢師精力和心血的事情,在一個小時的諮詢時間裡,諮詢師必須完全拋棄自己個人的立場和價值觀,無條件地接納來訪者、站在來訪者的視角去理解ta。可以想象,任何人都不可能長時間保持這種極度利他主義的狀態,因此才會對諮詢設置有嚴格的要求:在安全封閉的場所,每週只對來訪者諮詢一小時,在其他時間並不會接觸來訪者(當然也就不會再對他提供這種服務)。而如果作為親人,勢必很難堅守這樣的時間和心理邊界設置。而這種沒有任何邊界的諮詢行為,不但會讓諮詢師感到心理耗竭、暴躁易怒,對來訪者也未必有正面的效果和影響。

不過,往積極的地方看,雖然你無法通過成為一名諮詢師,依靠心理諮詢對弟弟進行治療。但是學習一些心理學,特別是精神病學相關的知識,仍然是有意義的。通過學習這些知識,相信你會對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過程和症狀表現有更深入的瞭解,也會更清楚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應對弟弟的疾病,而這個部分,同樣會對弟弟的治療有重要的幫助和影響。


紫花地丁


心理諮詢師是有自己的諮詢範圍的,並不是所有的心理問題,精神疾病可以去諮詢治療,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圍一般只包括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如果諮詢技術好的話可以做點神經症症性的心理問題,但很明顯精神分裂症已經屬於重性精神障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



換個說法就是,心理諮詢師不是專業的醫生,沒有處方權,沒法給精神分裂患者開藥,而精神分裂只靠心理疏導是沒辦法痊癒的,需要用藥物去治療,所以心理諮詢師沒有資格去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



還有一點是心理諮詢師最好不要和自己的諮詢對象有諮詢關係以外的其他關係,因為如果有其他的關係,會影響心理諮詢師用一箇中立客觀的態度去對待諮詢對象,就好比你的弟弟,你在對待他的時候肯定會摻雜感情吧,這就不利於你保持中立客觀,以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視角去對待你弟弟的病情。


所以你的願望很美好,但你即便是自學成了心理諮詢師,也沒辦法治療你的弟弟,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雖然如此,你依然可以選擇去學,畢竟你的弟弟有很多的時間要在家裡接受親人的照顧,你多少懂點心理學的知識對於如何照顧他還是很有好處的,但你對他的幫助也僅僅是多照顧他一下,真正的治療還是要依靠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心靈成長記


題主提了一個很多人可能遇到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的觀點是不建議給家人做諮詢,最好找匹配的心理諮詢師。

原因:

1.觀點不夠客觀,作為家屬看到親人被疾病折磨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在判斷方面可能因為心急而誤判。

2.不利於工作同盟的建立,家人生活在一起,在諮詢中難免帶有生活中的觀點,難以保持中立立場,有些隱私病人不方便講或避重就輕地講,對諮詢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3. 我們都熟悉的諮詢倫理提到的諮詢關係必須是單一的,沒有任何雙重關係,更有力於諮詢的深入。

我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謝謝~


馬昕聚焦心理


通過您的補充信息,可以看到,您是一位非常有愛心、有責任心,同時也急於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人。


對於您弟弟的情況,長期穩定地服藥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人,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來幫助自己的弟弟,也是促進弟弟康復的手段之一。然而,做心理諮詢是一項非常嚴肅且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依照您短期所學習的心理學知識,我覺得還不能去幫助您的弟弟。


您提到,您家的經濟情況,在目前因為弟弟生病,不是很樂觀。在這種情況下,您學心理學知識,我個人感覺,估計還是以自學為主。而實際上,一個人能獨立地開展心理諮詢工作,是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進行學習的。或許對您來說,時間和精力不成問題,但是金錢真的很成問題。另外,還有一句特別重要的話,我需要強調一下:按照心理諮詢的原則,心理諮詢師是不可以給自己的家人、朋友等關係比較密切的人做心理諮詢的。


所以,基於這個情況,我的個人想法是:您可以去尋求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定期對您的弟弟開展專業的心理諮詢工作。這樣每月的支出是比較固定的,而且也是可控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請相信這句話。


而您呢,則可以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您目前的工作上。您的工作乾的好了,收入也會增高,為弟弟提供專業諮詢的能力也會提升。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愛生活愛心理


精神和心理問題分為三個層面:1精神分裂症.2人格問題.3心理問題。精神科醫生看精神分裂症,心理醫生看人格問題,心理諮詢師,看心理問題即精神和人格正常但情緒有問題的人。所以心理諮詢師是看不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的,但他在這方面的知識比別人有優勢,知道怎麼和這類人相處.怎麼做對病人更好。


韓喵喵38795410


精神分裂症以醫學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藥物都難以控制,心理諮詢的效果更微乎其微。

醫院也有心理諮詢,只不過要另外收費。想要給病人做心理諮詢,在醫院即可實施。這家醫院沒有,其他地方也到處都有。

通過自己學習心理學知識,達到輔導家人的目的,是不合理的做法。就像生病應該找醫生治療,而不是自己去學習醫學。

心理學雖然沒有醫學那樣博大精深,但也不是短期內可速成。學了心理學知識,也不等於就成為了一個心理諮詢師。

這條路並不現實,不可寄望和仰賴,仍應以醫學治療為主,有條件可以輔以心理諮詢。

多學點心理學知識並無害處,可以增進自己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去學。


沉路心理實驗室


我只是一個與精神分裂症做鬥爭的病人。我只有一個經驗,堅持服藥,情緒穩定對維持基本生活有著它的作用。你為親人學習心理知識最大益處,自己的生活心情質量提高,還能通過行動幫助親人,有益於他的生活和康復。我做為精神病患者衷心感謝你的心。


希望的田野223060453


傳統心理諮詢規定,心理諮詢師不能給親戚朋友做諮詢,原因是太熟悉或感情在裡面,導致沒有效果。但實際,諮詢有沒有效果,和這些沒關係。有沒有效果,和諮詢師的水平,用什麼技術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