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這個人為什麼進不了歷史教科書?

時蜂lelm9585


想怎麼進? 冉閔並不具備進入教科書的典型性,他的冉魏帝國僅僅存在了三年,自己也被慕容恪生擒,身死國滅。可以說是亂世的一朵小浪花。

冉閔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頒佈的殺胡令。


在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駕崩,其中石虎的兒子石遵為了得到冉閔的支持,許諾如果自己當了皇帝就立冉閔為皇儲,但是當石遵當上皇帝之後,卻根本沒有遵守這個約定,反而還想把冉閔除掉。


不料行事不密,石遵反而被冉閔殺掉了,冉閔又立了石遵的兒子石鑑。結果石鑑又聯合朝堂中的羯人試圖發動政變殺冉閔。


連續兩次由皇帝親自發起的政變,讓冉閔徹底寒心了,冉閔知道“胡終不為己用”,也就是自己始終無法獲得羯人的效忠,於是頒佈了殺胡令。一時間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農者。

但是殺胡令大約執行了半年左右,冉閔就中止了這一行為,開始“撫納諸胡”,甚至於封自己的兒子冉胤為大單于,給他配備了胡人的手下,並且還殺了勸諫自己的大臣光祿大夫韋謏。


所以殺胡也好,撫胡也好,都只是冉閔的政治需要,和民族大義之類扯不上關係。客觀的說,冉閔在五胡十六國時代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胡夏宿將皆憚”。包括在臨死的時候說的那句名言:

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可以說是很能激發當代人豪邁的情感共鳴。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冉閔的功業並不出眾,行為上的反覆也沒有多少值得讓人效法的地方,尤其是考慮到南方的漢軍大將祖逖、謝玄、桓溫和劉裕的功績,冉閔和他們比,是相形見絀的。


就連“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都沒有進教科書,冉閔不進也是正常的。並沒有任何人為的“刻意打壓”。


經史通義



冉閔在今日頭條可是威名赫赫的主,被條友稱為“冉閔大帝”,更將他視為五胡亂華時期漢族的救世主,可是冉閔卻沒有進入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這讓冉粉鬱悶不已。

我們看看冉閔先生基本的工作履歷。

“閔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龍之養孫也。”《晉書》裡這句話說的季龍是石虎,名虎,字季龍,以字言志,說自己是龍,這太囂張了。石虎何許人也?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皇帝,可謂是兇名遠播了,據說喜歡烹食人肉,統治極度殘忍。冉閔先生便是石虎這位凶神的養孫,當然,石虎是羯族人,冉閔則是漢族人。冉閔亡國被俘後凌然而語:“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冉閔從開始給羯族的後趙政權打工,到炒老闆魷魚,這個過程當然沒有網友想象的那麼偉大到炸裂,只是因為石遵沒兌現給冉閔“以爾為儲貳”的承諾。冉閔在石虎沒死以前,還是很忠心的,石虎指哪他打哪,打胡人,打東晉。等石虎死後,冉閔跟著石遵造反,心想咱也能撈個皇帝噹噹,誰知道卻讓石遵給耍了,於是怒殺石遵,立石鑑。後來石鑑也不甘心當傀儡,暗裡糾合那幫羯族人想推翻冉閔,看到羯族人不能為己所用,冉閔只好將他們一鍋端了,也就是所謂的“殺胡令”。最後,羯族也慢慢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裡,冉閔的政策是導致這個結果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對於漢人來說無疑肯定是災難性的,北方的漢人人口基數降到歷史最低點。冉閔在徹底造了羯族的反以後,為了確立自己牢固的江湖地位,於是開啟了屠胡模式,所謂“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當然冉閔打的是“胡逆亂中原,天下共討”的旗號,這時的冉閔渾然忘了自己曾經是胡逆的急先鋒,我們姑且將之稱作幡然醒悟。在冉閔“殺胡令”的威懾下,許多胡人開始離開中原返回自己的老家,中原胡人人數大量降低,漢人終於得以喘息,漢人人數開始緩慢回升。無論冉閔的出發點如何,從結果來說,冉閔的行為確實為北方的漢人帶來了生機,降低了他們在水深火熱中的苦楚,是“以戰止戈”的一種表現,關於這點,冉閔的歷史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


冉閔為何進不了教科書?

冉閔對於北方漢人的歷史貢獻值得肯定,可是他的屠胡行為放在今天,冉閔則成了專家眼裡的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同時那個時期,冉閔應該算不上最傑出的將領,冉閔也不是題主所說的那樣力挽華夏將傾,漢人衣冠的根本已隨晉室南渡,也就是說中原正統是在南方,不是在北方。但是,上面已經說了,他的行為確實為北方漢人帶來了生機。在五胡亂華不敢放進教材的今天,被專家視為極端民族主義分子的冉閔自然也不可能進教科書了。這裡既有民族因素,也有政治因素,不便深究。既然歷史不好篡改,只好掩藏。

另外,冉閔在史書上所佔的篇幅其實並不是很多,在《晉書》裡也沒有單獨開篇為他寫傳,而是存在於石虎篇。同樣的,北魏史家所編寫的《十六國春秋》,也沒有算入冉魏。所以今天的歷史教科書,從古代史書的編寫情況來看,沒有編入冉閔也是有理可據的。

如今網絡上之所以會吹起冉閔風,將他的歷史功績無限地放大,原因並不複雜,但是不便說,心照不宣即可。這股冉閔風,其實是很多人在自我催眠,再說好聽點,是在自我療傷,但是無濟於事。


吾與吾國


其實就和希特勒一樣,殺戮太重。冉閔的一紙《殺胡令》,使得自西晉亡後,備受五胡欺壓的漢人百姓心中的怒火瞬間爆發,平日裡為非作歹的胡人沒想到如羔羊般的漢人竟會如此恐怖,大量的胡人遭到漢人復仇之刃的屠殺,僅食人羯族就差不多亡族了,其他兇殘的胡人也被驅趕到了中亞。



對我們漢族而言,他是英雄,是漢人的救世主,可卻是胡人的惡魔,就相當於羯人石虎、侯景,韃子努爾哈赤、多鐸之對於我漢人。況且今日之祖國乃多民族共和國,對待歷史往往是要照顧少數民族的心情的,畢竟大家都是讀的同一本歷史書。漢人的英雄只會在歷史書上越來越少,甚至是醜化,在此之前,請記住漢武帝、楊堅岳飛等人吧!他們都曾像冉閔一樣殺過胡人,我怕歷史書會抹掉他們!


其次是冉閔英年早逝。為了鞏固新生的冉魏政權,以及保護好不容易才得以解放的北方漢人,冉閔親率幾百騎兵大戰鮮卑人,十戰十捷,可無奈寡不敵眾,受俘而死,冉魏政權也過早逝去。由於存在時間太短,教科書就遺忘了他和那如曇花一現般的冉魏漢國。


最後我將自己收藏的描寫冉閔的詩分享一下:

烏金劍,白馬鞍,
悲呼炎漢已成荒。
羊皮氈,入秦關,
生不逢辰遇國殤。
遇國殤,著戎裝,
寶駒赤龍兩刃槍。
兩刃槍,渾邪山,
欲將胡奴牙帳端。
雪漫遼東城,漢人淚沾裳。
永興大帝身死後,誰人清掃晉江山?


FLY1911


第一,時間太短。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

第二,頒佈殺胡令,冉閔親自率領軍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此舉震驚整個北方。

第三,冉閔立國三年,大量屠殺少數民族。保護北方為數不多的漢族,但是北方當時主題民族是五胡,失敗是必然的。他用屠殺,保護了僅有漢民。也讓許多漢人有機會逃亡南方。維護了漢族血脈,所以他的被殺,獲得漢族人的同情。慕容雋為了維護統治爭取北方漢族人心,致祭贈諡,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

第四,這樣的歷史名人曇花一現,加上北方先後被蒙古,金,遼,滿清等少數民族統治。歷史文獻被大量破壞篡改,史籍記載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

《十六國春秋別本·卷二·後趙錄》

等記載其它一概沒有。

第五,中國今天強調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專家要是把一個屠殺少數民族的傢伙寫進歷史課,估計少數民族要不樂意了!所以只有委屈我們自己的民族英雄了!偉大的民族英雄冉天王千古。漢族人永遠懷念你。


中國喜劇之王周星馳


為什麼冉閔進不了中學歷史教科書?因為如果再往深裡學的話,冉閔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進入歷史課本的人物必須都是史書記載清晰,歷史定位比較明確的人物,一定不能有差錯。可是冉閔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的記載很模糊。史書上記載: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可見冉閔的出身年份都不確定。再比如冉閔的墓誌上被稱為“平皇帝”,究竟這個諡號是怎麼來的,至今還沒有定論,只能由學者猜測。
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責任並不在冉閔,因為關於他的很多記載都被毀掉了。一是因為他的政權存在時間很短,並且長期處於戰爭中,沒有機會很好的記錄本朝的歷史。二是他死後,北方仍舊長期處於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北方的胡人對於冉閔是很痛恨的,關於冉閔的歷史也進行了刪改,尤其是對其“殺胡令”等諱莫如深,因此我們很難得知冉閔全貌。
總之,即使冉閔是一個真正做出英雄事蹟的人物,但由於史料缺乏,他的事蹟也就只能存疑,也就無法寫進嚴肅的歷史課本。畢竟萬一搞錯,以後再出現新的史料或者出現歷史爭論,那就不好收場了。
二、事關我們歷史教科書的編輯原則,也就是當今的主流歷史觀。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關於民族關係的編寫是十分謹慎的,既要照顧歷史形成的民族現狀,也要考慮歷史教育對當今民族關係產生的現實影響。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例如日本一改歷史教科書,我國和韓國就要抗議,可見歷史教科書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的民族本來就是民族融合而來的,我們的教科書也是肯定民族融合的,關於五胡亂華的記載、南北朝時期的記載,本來篇幅相對都很小,而重點又放在了孝文帝改革等民族融合上。而冉閔雖說代表了當時被壓迫漢族的利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強化了民族矛盾,註定不會被歷史課本收錄。

趣飾車


這個問題我可以理解為:為什麼冉閔進不了中學歷史教科書,因為如果再往深裡學的話,冉閔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作為一個曾經教過十幾年高中歷史的教師,我認為冉閔之所以進不了課本,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進入歷史課本的人物必須都是史書記載清晰,歷史定位比較明確的人物,不論這個人是好是壞,還是有功有過,總之一定不能有差錯。可是冉閔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的記載有些模糊。比如冉閔出生於哪一年?史書上記載:冉閔(?-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可見冉閔的出身年份都不確定。他起碼做過兩年皇帝,雖說其出身很苦,但自己出生的年份還是應該知道的,或許冉魏的史官已經記載下來了,但這些史書被敵人所毀,已經不存了。但不管怎麼說,這從一個方面說明其歷史情況我們掌握的還不清晰。再比如冉閔的墓誌上被稱為“平皇帝”,究竟這個諡號是怎麼來的,至今還沒有定論,只能由學者猜測。

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責任並不在冉閔,因為關於他的很多記載都被毀掉了。一是因為他的政權存在時間很短,並且長期處於戰爭中,沒有機會很好的記錄本朝的歷史。二是他死後,北方仍舊長期處於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冉閔死於352年,此後北方仍舊大亂,直到386年鮮卑人建立北魏,再往後一直到589年中國才再次統一。在這200年中,北方的胡人對於冉閔是很痛恨的,關於冉閔的歷史也進行了刪改,尤其是對其“殺胡令”等諱莫如深,因此我們很難得知冉閔全貌。比如《魏書》,按說北魏離冉閔很近了,但記載的也並不詳細,《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記載有他,但這個列傳記載的呢?匈奴劉聰、 羯胡石勒、鐵弗劉虎、徒何慕容廆、 臨渭氐苻健、羌姚萇、 略陽氐呂光,冉閔的事蹟是穿插其中,不得不寫才寫進去的。

總之,即使冉閔是一個真正做出英雄事蹟的人物,但由於史料缺乏,他的事蹟也就只能存疑,也就無法寫進嚴肅的歷史課本。畢竟萬一搞錯,以後再出現新的史料或者出現歷史爭論,那就不好收場了。

二、事關我們歷史教科書的編輯原則,也就是當今的主流歷史觀。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關於民族關係的編寫是十分謹慎的,既要照顧歷史形成的民族現狀,也要考慮歷史教育對當今民族關係產生的現實影響。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例如日本一改歷史教科書,我國和韓國就要抗議,可見歷史教科書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的民族本來就是民族融合而來的,我們的教科書也是肯定民族融合的,關於五胡亂華的記載、南北朝時期的記載,本來篇幅相對都很小,而重點又放在了孝文帝改革等民族融合上。而冉閔雖說代表了當時被壓迫漢族的利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強化了民族矛盾,註定不會被歷史課本收錄。

根據現有的史料,即使記載準確的話,對其歷史定位很難。冉閔是趙帝石虎的義子,官居高位,一定是為胡人立有大功的,他聯絡漢人殺胡人,主要目的到底是拯救漢民族還是對抗其他羯族權貴還說不準,不宜將其思想覺悟過於拔高。清代史學家蔡東藩曾說:“彼閔蒙乃父之餘蔭,受石氏之豢養,予以高官,給以厚祿,大馬猶知報主,閔猶人耳,何竟不顧私恩,對寵我榮我者而反噬之?況羯雖異族,遠系從同,必欲盡殲無遺,設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謂其能顧祖國,必無是理。”

今天所述主要是從教課書的編寫角度來講的,錯謬之處敬請諒解,關於冉閔的歷史地位、是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以及其窮兵黷武等事,其他回答者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此處不在贅言。


歷史磨坊


冉閔進不了歷史教科書是因為教育部門對歷史上的民族爭端的迴避態度,這種態度無疑是有很大問題的,但是就冉閔個人而言,也遠談不上什麼“五胡亂華時期最為傑出的漢族將領”“力挽華夏將傾”。

從將略上來說,冉閔只不過是藉助政變殺了石趙中央的一些碎渣而已,此後就是面對石趙各地心懷鬼胎的軍閥時打了一些勝仗,然後很快就敗給氐羌聯軍,幾乎全軍覆沒;廉臺之戰率領剩下的主力跟慕容恪對陣,雖然取得了幾次戰術性勝利,但很快就被慕容恪的連環馬踩成了渣渣。

這種戰績,說是名將可以,說是最為傑出的漢族將領就過了。跟他相比,祖逖、桓溫、劉牢之等很多漢族將領的戰績比他要輝煌得多。祖逖以宗族千餘人,一路收復湖北、河南、山東乃至河北的一部分;桓溫三次北伐,一度把氐族的前秦、羌族姚氏(後來建立後秦)、鮮卑族的前燕都打成了狗,其將略之傑出十分亮眼;劉牢之是淝水之戰的第一大功臣,之後為東晉收復八州,幾乎戰無不勝,僅在慕容垂手中敗過一次而已。這些人哪一個不比冉閔強,哪一個對漢族的貢獻不比冉閔大?

至於“力挽華夏將傾”就更搞笑了。冉閔除了製造大規模的民族仇殺之外,對華夏幾乎沒有功勞。

屠胡事件本身是冉閔爭權奪利之舉,並不是要為華夏族向羯族報仇,後來就又重用胡人,還殺了勸他不要用胡人的韋溲。說冉閔屠胡顯示了漢族力量,讓慕容氏善待漢族,就更扯,慕容氏的漢化程度遠高於冉閔,有沒有冉閔,慕容氏都不會苛待漢族。


文史宴


作為民族英雄,冉敏自然對漢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他拯救了大漢民族。

長江以北的漢人不足五百萬,教科書記載模糊,有從側面肯定了是因為南遷所致,但南逃的又有多少? 可以說在當時五胡入侵中原,不事勞動生產的胡人們何以為生? 他們靠著掠奪漢人而活,是真真正正的吃人,他們把漢人稱為兩腳羊!!什麼是兩腳羊?當然是可以吃的,女性在慘遭他們的暴行後仍被置於鼎中烹食,有史書記載,胡人一路掠奪吃人,至易水軍中所挾仍有女子8000多人,胡人為防止晉軍追擊又不願將所挾持女子還回便將他們全部趕入易水,一時間浮屍遍於易水。

如此還是五胡亂華初期,如何,此類例子數不勝數!

當我打出,“五胡”後便出現“亂華”

當年之慘狀,教科書上沒有,但我大漢族仍難以忘卻,那群禽獸所為。



世界核平SEELE


因為他只是一個反覆無常、兇狠殘暴的武將啊!實在算不上是很了不起的傑出歷史人物!我在這裡只根據歷史材料來做判斷,請各位看看說的是否有理。

一、冉閔並不是五胡亂華時期北方唯一的漢人皇帝。

在十六國中,還有兩個政權是漢人政權:

一個是佔據涼州地區的張氏前涼,定都今天的甘肅武威,是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先後打退了匈奴劉曜與羯人石虎的進攻,保持了政權的穩定,同時對西域地區進行開發,西域諸國先後歸附,史載:

西域諸國獻汗血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諸珍異二百餘品。

另外一個是李氏西涼,也對西域進行了控制,並且安頓大量漢人進行西北開發。

這兩個政權從立國時間與歷史貢獻來看,是要遠勝於冉魏的。

二、冉閔屠胡只是對不忠於自己勢力的消除。

作為石虎的養孫,位高權重的大臣,冉閔為什麼要反趙?不是因為他多麼痛恨胡人,而是因為殘酷的政治鬥爭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石虎死後,石遵承諾,只要冉閔能幫平定叛亂,立他為太子。事成後,石遵反悔,還一直想除去冉閔,沒想到反被冉閔殺掉,在位僅183天。繼位的石鑑也想除去冉閔,派孫伏都去做,失敗,冉閔下了兩道命令,第一道:

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

說白了就是跟我的往城裡走,不願意的想去哪兒去哪兒!結果就是漢人往城裡走,氐人往城外。

一看這情況,冉閔明白了氐人不能為其所用,所以又下令:

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結果是,一日之內就斬首數萬,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慘狀如下:

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財狼所食。

而被殺人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貌像胡人的漢人,導致“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

由此看出,所謂的“殺胡令”,激發了人心底的惡,致使大量無辜之人被屠戮,包括大量漢人。

試想,如果他能夠順利登位,成為後趙的皇帝的話,還會殺胡麼?至少在我看來不會。

所以如果要把冉閔立為漢人英雄的話,那吳三桂也可以了,畢竟二人都說過很相似的話:

冉閔邀東晉北伐,說:“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東晉沒理他,估計東晉君臣還記得就是這個冉閔,曾經打敗東晉軍隊,殺漢人無數!

吳三桂起兵時說:“興明討虜”,但大家都記得,殺死永曆皇帝的就是這個吳三桂!

不知對於這個問題,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討論!

歷史不冷門,專注於對歷史文化與教育問題抽絲剝繭的專業分析,歡迎關注!


歷史不冷門


第一問:你真以為老祖宗從河南黃河流域一角擴散至全國各地,成為人口第一大族,靠的是仁義忠孝嗎?歷史上的江南開發是漢人過去扶貧幫困嗎?一句擄為人口是移民搬遷嗎?如果要進行漢族自己的什麼歷史教育,仇恨教育是不是也允許這些遺留下來的少數民族也發掘歷史真相??

第二問:學歷史目的是什麼?瞭解歷史發展規律,以史為鑑。而不是培養些喊幾句高大上口號就群情激昂的臺灣大腸花一樣的逗逼。冉閔真是個漢族民族主義英雄?那TMD當初為什麼要給石虎乾兒子?北方晉陽、山東、涼州當初都還是漢人控制!更別說乞活軍這樣的漢人起義軍。就好比吳三桂勒死永曆帝后再打出反清復明的旗幟,更何況吳三桂還沒給皇太極當過乾兒子。

第三問:歷史是用來向前看的,還是用來清算的?用清算的話如何審批這筆糊塗賬。即使是清初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同樣在清末時杭州、南京、西安也有旗人大屠殺事件。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是人口銳減一半以上的大災難,不管是外族入侵還是起義內戰。而我們現在反覆提南京大屠殺這類抗戰,其根源是因為現在的日本集體右傾,美化歷史。而不是為了殺回去幾十萬,至少以前日本打出毛主席萬歲的70年代和中日不再戰的80年代的中日友好時期,可沒這些。

最後句:放過學生把,幾千年的歷史,每一筆都要算麼?如果連冉閔這種都要大書特書,但兩晉南北朝時期祖狄、劉牢之、劉裕、馬隆、苟晞、陳慶之、韋睿、陳霸先這些都值得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