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劇種介紹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 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劇種介紹

1、評劇的發展

評劇是在中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當時舞臺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佔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評劇劇種介紹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醜(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閒”,故又稱為“什麼不閒”。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繡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姑賢》、《西廂》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閒”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評劇劇種介紹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后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評劇劇種介紹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齣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併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佔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準綱準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評劇劇種介紹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瀋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賙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筱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彙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誌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評劇劇種介紹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併為此而獲“評劇皇后”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讚。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瀋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新鳳霞、喜彩蓮、花月仙、李憶蘭、趙麗蓉、魏榮元、馬泰、張德福、陳少舫、席寶坤、劉萍、谷文月等;瀋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鑫豔玲等;天津評劇院,著名演員有鮮靈霞、劉翠霞、六歲紅、蓮小君、李福安等;哈爾濱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喜彩苓、劉小樓等。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鬚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臺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院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評劇劇種介紹

2、評劇的藝術特點

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雲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後又出現《山裡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

評劇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蓮花落、蹦蹦戲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並借鑑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為主,打擊樂器與京劇大體相同。評劇女腔是由月明珠等人創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創造的。

評劇唱腔是在唐山民歌、蓮花落等民間音樂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京劇、河北梆子等冀東和京津一帶地方戲曲的音樂成分形成。其特點為抒情性強,流暢自然,鄉土味濃。唱腔為板腔體結構,由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四種節拍形式組成。常用的板式有慢板、反調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

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李金順的“李派”唱腔對後輩影響甚大,在其影響下,30年代初的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

3、評劇名家及經典劇目

評劇劇種介紹

評劇在不長的歷史中,產生了一大批評名家,以下是一些評劇名家的人名彙總:

奠基人

成兆才 ,孫家班等

五大明珠(早期男旦)

碧月珠、月明珠 、明日珠、明月珠、蓋月珠

旦行鼻祖(早期男旦)

月明珠

小生創始人

倪俊聲,張化龍,劉子熙

花旦鼻祖(早期男旦)

金開芳

四大名旦,四大流派

說法一: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

說法二: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喜彩蓮;

奉天落子四大名旦

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筱桂花

復盛戲社五大主演

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十三妹

落子名星,評戲大王

李金順

評劇皇后

劉翠霞,白玉霜,朱寶霞

評劇女皇

劉翠霞

天津三傑

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

時代藝人

喜彩蓮

評劇雙霞

朱寶霞,朱紫霞

六大旦角流派

小白玉霜,新鳳霞,鮮靈霞,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

評劇三芳

李文芳,筱玉芳,郭硯芳

中國評劇院五大流派

小白玉霜,新鳳霞,馬泰,魏榮元,張德福

天津評劇院七大主演(旦角)

鮮靈霞,新翠霞,六歲紅,筱玉芳,李文芳,蓮小君,羊蘭芬

東北評劇“韓花筱”

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

東北評劇四大名旦

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鑫豔玲

瀋陽評劇院八大主演(旦角)

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鑫豔玲、張金秋、虹麗霞、筱凌妹、趙鳳霞

天津評劇院“李馬崔”

李秀雲,馬淑華,崔蓮潤

評劇劇種介紹

劇目介紹

在不長的歷史裡,評劇積累了眾多雅俗共賞的經典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曾上演過的評劇劇目約有1880餘出。劇目來源有:①對口拆出時期來源蓮花落、蹦蹦戲的劇本;②清末民初“勸善”為宗旨的“宣講文學”;③根據《今古奇觀》《聊齋志異》改編;④評劇形成前後從皮影戲、河北梆子、京劇移植改編;⑤根據冀東和渤海人民到東北、唐山等地經商引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改編;⑥五四運動之後的新編現代戲

評劇劇種介紹

諸如:庵堂認母、白蛇傳、敗子回頭、搬窯、拜月記、半把剪刀、半江清澈半江紅、包公賠情、包公三勘蝴蝶夢、茶瓶計、春草闖堂、春香傳、打金枝、打狗勸夫、竇娥冤、杜鵑山、杜十娘、鳳還巢、鳳陽情、夫人城、海棠紅、韓玉娘、紅白喜事、紅樓夢、紅樓夜審、紅龍傳、洪湖赤衛隊、蝴蝶杯、花為媒、花打朝、江姐、金沙江畔、、金印記(六國封相)、井臺會(李三娘打水)、九尾狐、鋦碗丁、卷席筒(奇冤義膽)、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苦菜花、空谷蘭、梁山伯與祝英臺(雙蝴蝶)、李雙雙、李香蓮賣畫、劉胡蘭、劉巧兒、呂布與貂蟬、馬本倉當官記、梅香、梅雪遇、孟麗君、蜜蜂記、穆桂英掛帥、南海長城、鬧嚴府、霓虹燈下的哨兵、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乾坤帶、秦香蓮、青春之歌、瓊花、人面桃花、阮文追、三看御妹、山裡人家、燒骨記、、孫龐鬥智、桃李梅、無雙傳、西廂記、祥林嫂、祥子與虎妞、相思樹、瀟湘夜雨(臨江驛)、小院風波、謝瑤環、雪玉冰霜(秦雪梅弔孝))、楊八姐遊春、楊二舍化緣、楊門女將、楊乃武與小白菜、楊三姐告狀、野火春風斗古城、夜宿花亭、於公案(劉翠屏哭井)、玉堂春、玉鐲記、宰相衚衕、趙五娘、珍珠塔、周仁獻嫂、鍾離劍、賺文娟等。

評劇劇種介紹

崑曲的藝術特點

主要表現在劇本、音樂、表演三個方面:

l、劇本:崑曲劇本採用了宋、元時代的雜劇傳奇的結構方式,每出大戲分很多摺子,每折戲自成單元,都有一個貫串在總的情節上相對完整的小段情節,它的許多單折戲可以獨立演出。

在文學語言上,它繼承了古代詩歌、唐詩、宋詞、元曲的優點和長處,採用了長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參差錯落、疏密相間,把漢語的音樂性發揮得非常充分,通過字調、韻律、句法結構,產生一種剛柔、長短輕重和諧的藝術效果,京劇則採用七言詩歌發展而來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數都是固定的。

崑曲直到現在還經常原封不動,演唱幾百年前作家的作品。

2、音樂:中國的戲曲音樂大致分成兩種結構形式,即曲牌體和板腔體。崑曲音樂呈曲牌體結構形式,有一千多個曲牌,崑曲的每出戏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轉細膩、吐字講究,有四聲、尖團之分,而京劇音樂是板腔體結構,它分為西皮二簧等幾個板式。崑曲唱腔沒有過門。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寬,如女聲要真假聲結合,難度非常大,京劇則每句都有過門,崑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而京劇主要是京胡。

3、表演:崑曲由於它的劇本和音樂的特點,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動作非常高,崑曲最大特點是載歌載舞,由於崑曲文詞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經常用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情,或者用動作來輔助對文詞的解釋,崑曲的舞蹈動作經過意象、變形和裝飾性的各種手法使動作非常優美。連綿不斷,但難度也非常大,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能一邊演唱、一邊舞蹈,京劇則是演唱時沒有大幅度的舞蹈動作,或舞蹈動作時,一般都不演唱,凡載歌載舞的劇目,一般都是演崑曲劇目,象《擋馬》、《鬧天宮》都是崑曲劇目,後來經過加工提高,也成為京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崑曲的表演非常細膩,每個行當都有不同特點,如旦角的嫵媚多姿,小生的儒雅瀟灑,花臉的粗獷豪放,武生武旦的剛健瀟灑,小丑的詼諧幽默。

崑曲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特點:即慢、小、細、軟和雅

所謂“慢”,是說崑曲的節奏緩慢,輕柔而婉折。崑曲擁有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發音吐字比較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它的曲調是傳統曲牌體,每出戏都由成套曲牌連綴而成。這既是當時緩慢的生活節奏以及人們的緩慢心理節奏在戲曲藝術上的反映,也是“水磨腔”格律特點和演唱要求所造成的必然現象。

所謂“小”,是指崑曲可以在各類劇場的舞臺上演唱,但它最宜於家宅的廳堂或花園亭榭上演唱,是典型的“紅氍毹藝術”。

所謂“細”,是指崑曲表演十分細膩。崑曲是一門集歌唱、舞蹈、道白、動作為一體的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形式,它通過象徵虛擬性和程式化的歌舞動作表演故事,並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所謂“軟”,是指昆戲說的吳儂軟語,唱的是柔婉的“水磨調”,再加上擅演纏綿悱惻的文戲,自然給人以一種軟而香的感覺。

所謂“雅”,是指崑曲高雅、文雅、典雅和清雅的風格。崑曲,單單看劇本,就是一種美的享受,而許多唱詞其實就是婉約悽美的詩詞。是故,崑曲藝術被知音者比喻為蘭花。而崑曲藝術之“雅“,又是由它的慢、小、細、軟諸特色所決定的。

評劇劇種介紹

評劇的發展

評劇是在中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當時舞臺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於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佔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評劇劇種介紹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醜(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閒”,故又稱為“什麼不閒”。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繡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姑賢》、《西廂》等。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閒”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朝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評劇劇種介紹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太后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齣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併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佔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

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準綱準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評劇劇種介紹

四、奉天落子階段

19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瀋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

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賙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筱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

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彙編《評戲大觀》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誌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評劇劇種介紹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併為此而獲“評劇皇后”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讚。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瀋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新鳳霞、喜彩蓮、花月仙、李憶蘭、趙麗蓉、魏榮元、馬泰、張德福、陳少舫、席寶坤、劉萍、谷文月等;瀋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鑫豔玲等;天津評劇院,著名演員有鮮靈霞、劉翠霞、六歲紅、蓮小君、李福安等;哈爾濱評劇院,著名演員有喜彩苓、劉小樓等。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鬚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臺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院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崑曲名家及經典劇目

評劇劇種介紹

魏良輔:字尚泉,江西南昌人,流寓於江蘇太倉。為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崑曲(南曲)始祖。對崑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為“崑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

俞振飛:卓越的崑曲藝術家,他具有一定的古文學修養,又精通詩詞、書、畫,他不但精研崑曲,同時又是一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因此他能將京、昆表演藝術融於一體,形成儒雅、飄逸、雄厚遵勁的風格,特別是以富有“書卷氣”馳譽劇壇。他深受海內外推崇的代表節日有《太白醉寫》中的李白;《遊園·驚夢》中的柳夢梅;《驚變·埋玉》中的唐明皇;《琴挑》中的潘必正;《八陽》中的建文君;《斷橋》中的許仙等,演來無不栩栩如生。

田瑞亭:田瑞亭(1897-1961),河北省安新縣端村大田莊人。師從陶顯亭,習文武老生戲,又曾向王亦友學習武生戲,未幾嗓敗,遂放棄演出以姨夫為師(其姨夫是北方昆弋著名鼓師朱可錚,為各昆弋班任管事兼“外寫”)專攻吹奏曲笛和嗩吶熟諳工尺譜,會戲極多,皆能背記。1918年收高景池唯弟子(後高景池為北昆著名笛師)傳授曲笛和嗩吶後同入北京榮慶昆弋社,專門為韓世昌吹笛。1928年韓世昌赴日本演出,田瑞亭隨行全程,能以單笛灌滿全場,遂獲“笛王”之美譽。回國後收田柏林,白鴻林為徒。1935年受山東省立劇院院長王泊生之邀請攜徒白鴻林、女兒田菊林,赴濟南任教。1935-1937年間,學員趙榮琛、任桂林、張寶彝、徐志良(徐榮奎)等得其指導。其教戲時,某出各行角色,上下手帶文武場,皆能由他一人包教到底。1938年被傅惜華主持的北京國劇學會崑曲研究會聘為教師,擔任拍曲吹笛並在電臺播音。1939-1949年田瑞亭攜女田菊林及幼子田福林,先後在天津、北京、上海、煙臺、青島、石家莊等地演出,合作過的演員有,侯永奎、馬祥麟、韓世昌、童芷苓、周又宸、梁慧超、李洪春等。1949年應邀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後因身體不適,回津養病。次年任教於天津市越劇、評劇等團體,筱少卿、裘愛花、邢香靈、小花玉蘭、小鮮靈霞等都等到過他的指教。1958年因受聘於天津戲曲學校崑曲班教師,故而推掉了北方崑曲劇院的邀請,留在戲校培養出新中國的第一批崑曲演員,渠天凰、仝秀蘭、鄧沐偉、何永泉、陳霽等。1961年8月2日因患舌癌病逝於天津,享年65歲。

崑劇的經典劇目有:

  《玉簪記》、《牡丹亭》、《長生殿》、《西廂記》、《佔花魁》、《十五貫》、《邯鄲記》、《桃花扇》等等。每一部戲又有許多經典的摺子戲傳世,有些則是隻有摺子戲傳世而遺失了全本。

《西廂記》

《西廂記》實為元代雜劇,王實甫撰,共五本。故事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金代董解元編成《西廂記諸宮調》。王實甫的雜劇本即在此基礎上編成。“董西廂”與“王西廂”是《西廂記》眾版本中最為著名的啦。王實甫打破了每折由一人獨唱的成例,並大大地擴展了劇本的規模。元代雜劇劇本一般為一本四折,《西廂記》大膽地鋪為五本!西廂故事膾炙人口,實在不用多說。明末有人將王實甫《西廂記》按原作全部譜為崑曲,惜不傳。現在崑劇舞臺演出的《西廂記》,為李日華改編的《南西廂》。

《琵琶記》

元代南戲劇本,高明撰。該劇長期為江浙一帶各戲班的看家戲,從明清以來盛演不衰,在觀眾中幾乎婦孺皆知。其故事宣傳全忠全孝,其實帶有很濃重的封建時代的烙印,呵呵。

劇譜漢代陳留郡書生蔡邕,字伯喈,娶妻趙五娘才兩月,卻因大比之年,迫於父命上京赴考,求取功名。伯喈一舉高中魁元,並授以議郎之職,牛丞相奉旨招贅了伯喈,伯喈以奉養雙親為由,上表辭官不成,辭婚更是不成。此時陳留連年饑荒,五娘靠典賣來奉養公婆,自己吃糠度日。蔡婆本以為五娘暗藏美食,待發現媳婦吃糠後,疚愧氣塞而死,蔡公也重病奄奄,不久去世。五娘無錢埋葬,只得剪髮售賣,幸得鄰居張大公賙濟,得以埋斂公婆。趙五娘埋葬公婆後描下二老容貌,背上琵琶,一路賣唱進京尋夫。其時伯喈招贅牛府後,曾捎信回家,不料送信人拐錢逃逸;伯喈終日思念雙親和五娘,牛氏得知真情後,代向父親要求迴歸故里,侍奉雙親,但牛丞相僅同意派人返鄉接取二老。趙五娘入京後探得消息,以幫傭為由進入牛府,牛氏詢問以後得知真情,便以五娘所描二老真容,以及五娘在畫後的題詩,引起伯喈注意。伯喈得知父母雙亡,悲痛至極,即要辭官歸裡,以贖不孝之罪;在牛氏的請求下,牛丞相終於同意蔡伯喈帶五娘、牛氏回家守孝,同時保奏朝廷,請行旌表。最後皇帝恩准嘉獎,蔡氏合門受封,榮耀鄉里。

其實此劇中蔡邕的經歷和歷史上的蔡邕相差甚遠,汗一個。

《荊釵記》

南戲劇本,據近人考證,本劇系出才人之手,各本所署柯丹邱、李景雲、溫泉子均非原著者。劇譜貧士王十朋以荊釵為聘,與溫州貢元錢流行之女玉蓮婚配,十朋考中狀元后,万俟丞相欲招為婿,十朋拒絕,万俟怒而將他改授邊遠的潮陽。十朋的學友孫汝權謀娶玉蓮,設法灌醉送信的承局,竄改十朋家書為招贅丞相府,讓妻子改嫁孫郎婦。錢母逼女改嫁,玉蓮投江自盡,卻為福建錢安撫搭救,認作義女。王母抵京,十朋方知家書被改,妻子已死。五年後,十朋任吉安太守在道觀追薦亡妻,與玉蓮相逢。

《白兔記》

又稱《劉知遠白兔記》,元代南戲劇本,作者不詳。現存多種版本的《白兔記》,以明成化間永順堂刻本《新編劉知遠還鄉白兔記》為最早。劇譜徐州沙陀村在冬令祭神賽社時,社主李文奎在馬鳴王廟上供的福雞失竊,系藏身供桌下的貧漢劉知遠偷食。李文奎見劉知遠相貌堂堂,便僱他放牧,又見他氣概有異,定能發跡,便將女兒三娘許配與劉(是個識人的)。李文奎去世後,三孃的兄嫂欺凌知遠夫婦,讓知遠看守六十二畝瓜園。劉知遠不堪兄嫂欺侮,決定去投軍,臨行時向三娘表示:不發跡,不做官,不對哥嫂報仇,決不回家。知遠走後,兄嫂百般欺侮三娘,迫使她在低矮的磨房內分娩,自己咬斷臍帶,為兒子取名咬臍郎。兄嫂又要溺死幼兒,老家人竇公將咬臍郎送到幷州劉知遠處。劉知遠屢立戰功,被長官嶽勳招贅東床,嶽小姐撫養咬臍郎。十六年後,咬臍郎率眾行獵,他箭中白兔,兔兒帶箭逃走,直追到沙陀村一口井旁,兔兒鑽入一位悽苦婦人裙下就不見了,待問明汲水婦人,覺得此婦人身世與己有關,便回家稟告父親,劉知遠告之此婦人乃是他的生母。這位已升任九州安撫使的劉知遠又去和三娘相會,互訴十六年的苦情,並要懲治兄嫂,但在三娘求情下,寬恕了大哥,處死了大嫂。

《拜月亭》

元施惠撰,全名為《王瑞蘭閨怨拜月亭》,亦作《蔣世隆拜月亭》。原本已佚,今存明人改本,稱《幽閨記》。劇以蔣世隆、王瑞蘭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寫金末蒙古軍隊南侵,金兵部尚書王鎮奉旨往邊地議和。蒙古軍直逼大都,金主逃亡汴梁,王鎮之女瑞蘭與母於兵亂南逃中失散,秀才蔣世隆則與其妹瑞蓮失散。在相互尋覓之間,王瑞蘭與蔣世隆巧遇,二人假作夫妻結伴而行;王鎮妻途中偶遇世隆之妹瑞蓮,認為母女。蔣世隆與王瑞蘭葫途經廣陽鎮,投宿旅店,經店主夫婦撮合而正式成親,婚後蔣世隆患病,淹留旅邸。王鎮奉旨議和成功,回朝覆命,途中亦投宿此店,父女相會,正驚喜間,得知瑞蘭私嫁蔣世隆,大怒,逼女隨其歸家。歸途中又與其妻及蔣世隆之妹瑞蓮相遇,遂同赴汴梁。後蔣世隆狀元及第,奉旨與王鎮之女結親,夫妻兄妹團圓。

《單刀會》

雜劇劇本,關漢卿之作,四折,全名《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為民間流傳表現關羽英武的故事。三國時期,東吳魯肅為了向劉備索還荊州,擬以宴請關羽為名,欲於席間埋伏逼索荊州。關羽明知是計,卻慨然應允,僅由周倉隨行,攜帶青龍偃月刀過江赴會。席間關公演述當年血戰之勇、擁劉備之忠義,正義凜然、威嚴立生。而當魯肅出言索取荊州時,關公大怒,痛斥魯肅,說荊州本劉家產業,埋伏的刀斧手皆為關公所震懾,無人敢動。關公大步踏向江邊,為關平接應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