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包拯是怎樣一個人?

艾華戀萌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其鐵面無私的正直形象被人們譽為“包青天”。

宋代以後,關於包拯的話本小說、戲劇曲藝演義了許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使包公的形象被神化、傳奇化。

“包青天”成了人們寄託、祈望的理想人物。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有這麼神乎嗎?下面,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鐵面包公的生平歷史,看看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一、青年“啃老”,只為奉行“孝道”。

包拯出身於瀘州合肥名門望族之家,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寵愛備至,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29歲中進士,被任命為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並不看重當官。

他不忍心放下父母雙親出外為官,便奏請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邊工作。於是他被改派在離家不遠的和縣管稅收。

就這樣,包拯還是覺得不滿意,乾脆把官辭了,當起了啃老族。

專心在家侍奉爹孃,這“宅男”一當就是十來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重新入仕,去安徽的天長縣當了縣令。

宋朝重孝道,雖然包拯在家待業啃老了十幾年,但在當時是很正常的。況且,即便用今天的價值觀衡量,包拯為了孝順父母棄官不做,仍然值得稱道。

二、中年“出仕”,是個耿直“憤青”。

儘管包拯在官場上露面已是中年,但舉止很像個“憤青”。

他42歲被提拔為大理寺丞、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大名鼎鼎的端硯當時是端州的創收項目。

不過,在官僚盤剝下,打著“進貢”旗號的端硯,十有八九成了行賄受賄的物件。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沒有幾方,更別說拿到市場上成交了。

包拯一來,就下令端硯定額進貢,肅清端硯銷售供貨渠道。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也不曾帶走一方端硯。

“端硯事件”很讓朝廷賞識,3年後包拯就調入開封。當時宋仁宗寵愛張貴妃,她的伯父張堯佐官位一路飆升。

除了是財政部長,還身兼四大要職。張堯佐有恃無恐,貪汙受賄,民憤很大。

雖然北宋朝廷頗有民主風,但這事沒人敢跟皇帝正面進諫。

而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據理陳辭,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橫飛,濺了皇帝一頭一臉。

氣得仁宗說不出話來,拂袖而去,回到後宮對張貴妃發了一通脾氣。

之後,為了此事包拯繼續不斷進諫,張堯佐的人事任命就上上下下地浮動。直到老張不久後死了,包拯的彈劾才算結束。

從此,包拯樹立起了不畏強權,絕不放過一個貪官汙吏的光輝形象。

彈劾宋庠,是包拯比較有代表性的又一次著名彈劾事件。

宋庠文采風流,做宰相一沒貪贓枉法,二沒苛政暴政,三沒道德敗壞,實在無錯可挑。

但是包拯說,沒有錯是因為你沒做事,國之重臣,毫無建樹,就是“尸位素餐”,當然應該彈劾。

彈劾宋庠反映了包拯做官不隨波逐流,眼光透徹敏銳的特點。

三、為官一心為民,有時不近人情。

包拯59歲時當上了開封府尹。他第一個舉措,便是改革訴訟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狀,得通過“門牌司”層層上遞案件。

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訛詐百姓。

包拯二話沒說,裁撤門牌司,簡化辦案程序。民眾奔走相告“開封有個包青天!”

但是,當真是人無完人。包拯性情過於剛直,一旦認準,就像鑽了牛角尖,固執己見,不計後果。

一次,京城某街道發生較大火災。包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看到府尹大人都來了,相關部門官員自然不敢懈怠。

包拯看到現場烈火熊熊,非常焦慮。

這時有個人跑來請示:“是到甜水巷取水,還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聽大怒,在這樣緊張的時刻,竟然還問這樣糊塗的問題!

救火還分甜水苦水嗎?於是斷定這個人有意戲弄,竟下令將這個人當場砍頭。整個火場的官員百姓,頓感畏懼不已。

當然這有可能是無聊青年想故意戲弄包拯。

但也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許請示者就屬於那種做事情瞻前顧後、毫無主見,面臨大火手足無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親臨現場,任何事都要先請示才行。

而且,就算此人是有意戲弄,也罪不至死啊。

但包拯不問情由就斷定此人目無官長,貽誤災情,直接問斬。為官如此任性,反映了包拯過於自信,感情用事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性格特點。

不過,包拯體察民情,而且為官清廉無私,的確也是有口皆碑。在端州當知府時,他發現老百姓由於飲用江水,身體多病。

於是發動群眾,在端州城內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飲井水後,健康狀況大為改觀。這些井被後人稱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晚年他因喪子,回老家任廬州知縣。一些親戚故舊有恃無恐,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無法無天。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公憤。

一般來說,外甥是不太好懲處舅舅的。但包拯不顧私情,下令逮捕堂舅,依法處以笞刑,痛打了一頓。從此,包拯的親戚故舊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今天的我們,回首細數包拯的一生,發現他的仕途其實很平淡。

他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也沒有三口威風的鍘刀,更沒鍘過駙馬爺,當然也沒有月牙胎記和一張標誌性的黑麵孔。

但是,他為老百姓挖過井,免過稅,下力氣建設過首都開封府,還參與過北宋與遼國的外交活動。

他就事論事給仁宗進諫,有時彈劾人,有時出主意,脾氣不太好,有點一根筋。

他沒有傳說或舞臺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但他剛直清廉,高風亮節,並因此流芳百世,成為古代賢臣的代言人。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歷史上的包拯是北宋時著名的清官,當時民諺有云:關節不到,閻羅、包老。你化銀子到閻龍王處,買不到命;你想徇私,想打通關節,找包公是沒用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中的包拯和歷史上的真實包拯有很大區別的,許多影視作品、舞臺形象、小說形象都是向壁虛構的。

包拯,廬州合肥人,生於公元999年,二十八歲高中進士,步入官場,一直做到開封府知府、樞密副使。

包拯斷案如神,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他在廬州為官時,一親戚犯法,被告入官府,包拯秉公執法,免費送他一頓板子。這一來,包公的部分親友夾起尾巴做人了。後來包拯調入京城,京城裡有許多皇親國戚、權貴大臣,這些人更是無法無天。有個張堯佐的,是貴妃的叔叔,竟因此同時擔任了三司使(相當於財政部長)等好幾個重要官職,三司是主管全國財賦的官員,包拯認為張某才不堪用,更不堪多用,他連上五道奏疏,彈劾張某,甚至在朝堂上和仁宗掰起手腕,最終包公勝了,仁宗免去了張堯佐兩個官職。(仁宗無愧於仁這個諡號,堯佐這個名是對張某的絕妙諷刺。)

另一個大官僚王逵,擔任荊湖南路轉運使時,十分殘暴,逼得百姓逃亡山中,聯合反抗。後調江南西路轉運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包拯得知後大怒,連上兩道奏疏彈劾,朝廷只是讓他易地為官,調淮南轉運使,老包又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上第三道奏摺,過了一些日子,包公又瞭解到王逵在江南西路時,疑心地方官卞鹹告發他的罪行,打擊報復,暗中指使人誣告卞鹹,關押五六百人,鑄成冤案。包拯又第四次彈劾,到第七次宋仁宗終於免去王逵官職。

包拯處處奉公守法。他在端州府當官時,端硯石質堅實細潤、雕刻精美,以前的地方官藉著向皇帝進貢的名義,大肆搜刮端硯,奉承權貴。包拯在端州,只收繳向皇帝進貢的數量,自己一塊不拿。

包公做了大官,生活仍儉樸,他在《家訓》裡說:後代子孫貪汙腐敗的,不許回老家;死後不得歸葬祖墳。

包公清廉剛正,千古流芳。補充兩點。第一點:《鍘美案》是冤案,和包公無關。明朝有個清官叫陳世美,當官前家窮,受過一老鄉的接濟。陳世美升官後,老鄉來找他辦私事求升官。陳世美熱情款待,但不願意以權謀私,結果同為文人的老鄉惱羞成怒,編了戲文來擠懟他,當然朝代往前推了一下,讓陳世美穿越到宋朝,顛倒黑白,說他高中狀元、拋棄髮妻、貪慕富貴、做了駙馬,還想殺掉髮妻秦香蓮,又給包拯配了把鍘刀,算在舞臺上報復了一下,看來中國的阿Q委實不少!第二點,包拯生活在北宋,那是文官的幸福時代,不僅因太祖遺命沒有砍頭的危險,收入也極為豐厚,趙匡胤貴族出身,只怕手下造反,不怕手下有錢;不像乞丐、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八,摳門得不要不要的!有興趣的文友搜索一下,反正從一品的包拯光憑俸祿及皇上逢時過節的賞賜,已肥得不要不要的!

望斧正!





蒼茫大地顧煒斌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宋朝仁宗時考中進士,從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做起,最終官至三司使(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再改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梳密使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在中國的傳統戲劇中,包拯有個嫂娘,因為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裡,喂包拯奶,喂兒子包勉粥,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其實,這個只是個戲劇傳說罷了。

而歷史上,包拯中進士時,父母都健在。按照《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包拯最初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因為父母年邁,就沒有去赴任。“得監和州稅,”改做和州稅局的官員,“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就沒去。“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過了幾年,父母都過世了,在長輩的勸說下,才去做了天長知縣。可見包拯家一點不貧窮,應該是比較富有殷實的家庭。

包拯為官比較清廉,這個跟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有關,而且包拯家裡不缺錢,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包拯不貪。包拯在坐鎮開封府時的年薪,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數額大概在千萬年薪以上。包拯有朝廷撥給的2000畝土地,如果放到現在,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當然,整個宋朝政府的官員薪俸都很高,但是整個宋朝朝廷還是貪汙腐敗成風,所以,“高薪養廉”基本上就是胡扯。

包拯曾作為監察御史,建言加強練兵,整治貪腐。辭去該職後,還曾出使過遼國,回來後上奏摺建議朝廷挑選“素習邊事”的將領守邊,並重視代州(今山西忻州代縣)的將領選擇,以應對邊境突發的情況。雁門關就屬代州管轄,楊家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包拯在做三司戶部副使時,免除了向百姓徵收造船木材和河橋竹索賦稅的重稅;並讓百姓耕種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地,大概有農田一萬五千頃;包拯還廢除了解州鹽法;並且積極供給宋遼邊境守軍的軍糧,這讓包拯有了比較好的聲望基礎。後來包拯,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建言請求廢除苛刻的行為,抑制僥倖投機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興建勞作,禁丘妖言妄說。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職,龍圖閣大學士,正式名稱是“龍圖閣直學士”,在1052年擔任,由此有了“包龍圖”的稱號。後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被貶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慘吧,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復職,並且權知開封府,戲劇中的“倒坐南衙包龍圖”正式登場。這時候包拯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

包拯在開封府時,改革了訴訟制度。開封府舊制,凡是告狀者,都必須先將狀紙交給守門的府吏,再由府吏轉呈,是否審理,何時審理,則由府吏通知。訴訟者不能面見長官,府吏可以藉此敲詐勒索,營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錢財而告狀無門。包拯革除了這一弊端,大開正門,使告狀者可直接至公堂見官納狀,自陳冤屈,審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戲劇中“包黑子”的形象,剛正清廉,正直不阿。當然,上古神器三口鍘刀應該是不存在的。

包拯此後主要作為言官,給皇帝提建議,彈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為包拯無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興包拯提出這個建議。包拯和宋代大才子歐陽修同朝為官,歐陽修是個大才子,但是破壞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見誰啃誰的主,包拯就被啃過,曾對仁宗說包拯彈劾前三司使是為了自己去擔任這個職務,讓包拯只能在家避嫌了好久。歐陽修對包拯的總體評價還是很高的,只是轉折了一下“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亦可惜也!”,也是包拯的一個方面吧。

對包拯的整體評價,不敢妄加評議,還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翻譯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惡官吏苛雜刻薄,致力於敦厚寬容之政,雖然非常憎恨惡行,但從來沒有不用忠恕之道來推行政務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但衣服、器物、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包拯去世後,為了紀念包拯,在開封修建了包拯祠, 後來全國多地為了紀念包拯,都有修建包公祠,可見百姓心中的“一杆秤”。歷史上的包拯和戲劇中的包拯,所做事蹟雖然不同,戲劇多為杜撰,但是整體的性格、秉性和行為方式卻是一致的,“包黑子”是確確實實的名符其實。


奕天讀歷史


包拯是北宋歷史名臣,在歷史上包拯是清官的代表,他為官清廉,公正不阿,不畏權貴,鐵面無私,他不結黨營私,為百姓伸冤,斷案英明決斷,老百姓都稱他包青天。並且這些對包拯大人的評價基本上都是吻合歷史上真實的包拯的。

包拯28歲就考中了進士,但是由於父母年邁,他想要在家附近當官,好照顧父母,但是不得願,因此只能辭官回家,贍養父母,幾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拯由進入守喪期,期滿才出來為官,這一轉眼已經過去了十年,由此可見,包拯還是個很有孝心的人。

1037年包拯出任了天長知縣,兩年後又到端州任知府,端州有一名產端硯,包拯到任後立刻規定以後端州產的端硯,只准滿足進貢使用,在此之前其他官員常常還會準備一些給朝中其他高官,或者自己留用,但是在包拯任期他沒有拿過一方端硯回到家中。

後來包拯反對給契丹人納歲幣,出使遼國回來後,上書整頓軍務,1048年包拯擔任河北轉運使,廢止了之前像百姓索取造船木材,和所轄七個州縣河橋竹索的稅賦。當時宋仁宗有一寵妃張貴妃,其伯父張堯佐一路藉此關係平步青雲,包拯直接就像宋仁宗彈劾張堯佐把宋仁宗氣的回後宮對張貴妃大發脾氣。張堯佐最後只能辭去了宣徽使、景靈宮使兩個官職。

1055年包拯因為保舉官員失誤被免職,一年後官復原職,後來包拯接連彈劾了兩任三司使張方平和宋祁,只是因為他購買了富豪財務,包拯大人認為這有受賄嫌疑,後來仁宗讓包拯擔任了這個職務,包拯是個眼裡容不得沙的人,他還彈劾了宰相宋庠,但是宋庠不貪贓,不枉法,品行道德也沒問題,包拯給出的理由是他不作為。

包青天他其實只在開封府任職了兩年,但是卻改革了當時的伸冤,也就是訴訟制度,杜絕了之前接受訴訟的小官吏勒索老百姓的現象。包拯1062年突然病重64歲就去世了宋仁宗親自前去吊念包拯,併為此停止朝議一天,加封包拯禮部尚書。


玄坤



千年來,眾多富有藝術魅力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包公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包公本人也被賦予了神化的色彩。宋史中對於包拯的記載其實只有一篇,詳細的介紹了包拯的個人背景、對父母的孝行、任職情況和任職期間的一些經典事蹟。

(周杰飾演的包拯)


“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從這一段描寫中看出包拯中進士後為盡孝道而“辭不就”,父母在而不遠遊,直到數年父母親去世之後,在鄉親們的勸說下才決定赴任,於39歲正式開啟自己的仕途之路。

(戲劇裡的包拯)


“遷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後上奏皇上早立太子,后皇上問他的看法,包拯這樣說,"臣不才備位,乞豫建太子者,為宗廟萬世計也。陛下問臣欲誰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無子,非邀福者'首先從此句回答便可得出包拯是一心擔憂國家社稷的未來,而非為結黨營私為自己謀福利的人,無牽無掛者而上奏此事是謂忠誠,並且也可看出包拯為官為臣的本分之心,忠臣良僕的形象由此刻畫而出。

(漫畫版的包拯)


對百姓,他又做到了與民平等、愛民護民。“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反映了他清廉的作風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即使身居高位,但平日裡的吃穿用度都如同以前普通百姓之時,並無二樣。為了使百姓生活更加安樂,“拯特為置場和市,民得無擾”,這是設身處地的為民著想。

(最經典的包拯)


當時人成他為“閻羅包老”,閻羅是中國道教的神,主宰人的生死和管轄陰間的事物,公正無私,懲惡繃奸。其實包拯死後出任閻王的說法,在宋時己盛。《宋史?包拯傳》雲:“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喵版的包拯)


包拯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有堅定的立場和做事原則,不畏權貴是他的精神,清廉剛正是他的氣節,嚴肅公正是他的態度,所以“朝廷士大夫達於遠方學者,皆不以其官稱,呼之為公”,因包拯在為官期間以執法公正嚴明和鐵面無私而著稱,所以百姓經常稱之為“包公“公”是對包拯的一種尊稱,“包公”之稱謂便由此流傳開來。


於史他說


包拯在民間的知名度十分之高,人們都叫他包青天,相關的小說和影視作品也比較多,包青天裡面的幾個角色,像公孫策,展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名字都深入人心,那我們來看看真實的包拯是怎麼樣的吧。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生於公元999年,北宋大臣。

公元1027年考中進士,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縣令,因為父母年老需要人照顧,所以包拯就請求在合肥附近任職,改任和州監稅。他父母不願他離開,包拯於是辭官回家照顧父母。幾年後,他父母相繼離逝,他為父母守喪。

公元1037年,也就是離他第一次中進士十年後,包拯赴京聽選,授天長知縣。

公元1041年,包拯任端州知府,端州硯臺天下聞名,之前的知府就拿著端州硯臺去送給朝中權貴,包拯任滿一年,沒拿一塊硯臺回家。

公元1043年,任殿中丞,十一月任監察御史裡行,改任監察御史,後來請求免去按察使。

公元1045年,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國。回朝後建議朝廷任用一些熟悉邊事的將領,歷任三司戶部判官。

公元1046年,任京東路轉運使。

公元1047年,任尚書工部員外郎,陝西轉運使。

公元1048年,任河北路轉運使,六月任三司戶部副使。

公元1050年,任天章閣待制,知諫院。

公元1052年,任龍圖閣直大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後改知揚州,轉知廬州,加刑部郎中。


公元1055年,因推薦官員犯錯獲罪,貶兵部員外郎,知池州。

公元1056年,任刑部郎中,知寧府,後知開封府,右司郎中。

公元1058年,任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

公元1061年,任給事中,三司使,拜樞密副使,調任禮部侍郎,他推辭不受。

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享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歷史簡單說


包拯在我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黑臉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猶以忠貞不二公正不阿,為民伸冤為國除奸的忠臣舞臺形象,廣為流傳。但民間傳說中的包龍圖,歷史上的真實形象是不是真的如傳說中的那樣呢?歷史上真有此人,但於傳說中的人物相差甚遠。

包拯,是現在的合肥人,家境殷實從小聰慧讀書甚勤,相貌英俊,與傳說中的黑臉包公有出入。是宋仁宗年間的進士。中進士後,曾因父母年老,其遵循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兩度拒絕朝廷的任命。這點與戲中所說,家境貧寒父母早亡,由長嫂養大,且對長嫂尊敬如母。出入較大,且史中並無其兄嫂的記載。



包拯是父母相繼世後,出仕為官的,首任長天縣知縣,一生中最高品級為龍圖閣直學士,這就是民間稱之為包龍圖的依據。最高官職為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曾任監察御使,這也是民間傳說中,奏本彈劾奸臣的依據,知開封府事,這也是民間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倒坐南衙的來源。

史中記載,包拯為官清廉,曾上表奏請仁宗革除時敝,減免賦稅造福民間,任樞密副使期間,對加強代州一帶的防務,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至於民間傳說的日斷陽夜斷陰,明察秋毫斷案如神,懲奸除惡為民伸冤的傳說,可能與其任開封知府時,改革訟制,告狀人可直上大堂陳冤告狀有關。之前告狀人都需通過書吏等人員呈接訴狀,原告無緣見開封主官,滋生了腐敗,阻塞了訟道,真正的冤家原告有可能因為沒錢賄賂有關人員,而狀不得告冤不得伸。改革訟制後,訟道暢通,百姓告狀方便,且可直達主官,這為包拯贏得了清官的聲譽。

包拯有兩個兒子,長子早逝,次子也曾在宋廷為官,但位至縣令,官位不高,其它子孫再無記載。


無奈且向上


包拯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官員,當過權知開封府、諫官、權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職務。真實的包拯首先是一位清官。我們看他的遺囑就知道他的為人了——包拯的遺囑只有一句話:“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包拯也是一名敢言的臺諫官,跟皇帝爭執起來,不憚將口水噴了皇帝一臉。讓我舉一個宋人筆記朱弁《曲洧舊聞》記載的軼事來說明:張堯佐除宣徽使,以廷論未諧,遂止。久之,上以溫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將御朝,溫成送至殿門,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對,大陳其不可,反覆數百言,音吐憤激,唾濺帝面。帝卒為罷之。溫成遣小黃門次第探伺,知拯犯顏切直,迎拜謝過。帝舉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不過包拯卻不是一名值得讚美的法官,因為他過於嚴酷,喜歡強調“於常法外重行處置”。舉個例子吧,曾敏行《獨醒雜誌》載:“包孝肅公尹京,人莫敢犯者。一日,閭巷火作。救焚方急,有無賴子,相約乘變調公。亟走,聲喏於前曰:‘取水於甜水巷耶於苦水巷耶?’公勿省,亟命斬之。”一個無賴因為在救火時調侃了包拯一句話,便被包拯處死。可謂嚴酷。

諷刺的是,這麼一名不尊重法律、不體恤人命的酷吏,卻被後世坊間文人塑造成執法如山的代表法官代表。其實,中國傳統司法文明成就很高,不是包拯所能代表的。


吳鉤的鉤沉


宋真宗繼位多年膝下無子,很是焦躁 ,有大臣勸他祈天,讓上天為他降臨皇子以續趙家王朝。上天感其真誠,遂派赤腳大仙下凡降生。宋真宗趙恆非常高興,謝過上天以後,發現這個皇子不停的啼哭,就發榜詔醫。皇子因為是赤腳大仙下凡,這哭聲驚到了玉皇大帝,問太白金星啥原因哭成這樣?金星說,這大仙獨自一人下去了,怕沒有人輔佐,難成事業,恐毀了一世英名。玉帝瞭解原因後,做了安排。金星下界揭了皇榜,徑至走到皇子面前說了一句“文有文曲,武有武曲,都已指定降生,稍安勿躁。”,說罷,金星化風而去。說來奇怪,皇子不再啼哭。

這文曲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包拯,武曲就是狄青。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官至樞密副使,曾任龍圖閣學士,後人稱包龍圖。

包拯一生鐵面無私、不附權貴也不畏權貴、廉潔公正、果敢剛毅,敢於替百姓鳴不平,,故有包青天之美名。

包拯軼事

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上書彈劾三司使張方平和宋祁,仁宗免掉張和宋後,讓包拯接任。對此,歐陽修說包拯“蹊田奪牛”。為此,包拯待在家裡,躲避仁宗安排的三司任命,後來仁宗不許,過了好長時間,包拯才上任。

包拯政績

不畏權貴,廉潔執法。包拯連續七次上章彈劾宰相的紅人王逵,最後一次更是直接指責仁宗

說:“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剛直,朝野震動,輿論洶洶,朝廷終於罷免了王逵。此外,包拯還彈劾過宰相宋癢、舒王趙元佑的女婿和仁宗張貴妃的伯父。當時社會出現了“包彈”

的諺語。

包拯被後人尤為稱道的是斷案執法。著名的斷案有割牛舌案。一農人狀告壞人割他家的牛舌。包拯推斷此事為報復行為,後安排農人將牛殺死賣肉(宋朝宰殺耕牛是犯法行為),不出所料,割牛舌的人知道農人殺牛,果然去衙門狀告,割牛舌者自投羅網。包拯執法六親不認。包拯任廬州知州時,好多親朋好友以為可以得到包拯庇護做了不少仗勢欺人和擾亂官府的事。包拯決心大義滅親。恰好包拯一位舅舅犯法,包拯在公堂之上對舅舅實施了刑罰,至此,親朋再無犯法的。

總體來說,包拯一生政治官吏,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願。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廉潔清正的清官代表。




霜晨月7805


包青天實在太忙,日斷陽,夜斷陰,三口銅鍘泣鬼神,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好漢來幫忙。在老百姓心目中,包公是典型的清官形象,幾百年來深受百姓愛戴,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被各類藝術樣式演繹得出神入化的人物。

首先包公的身世就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大概受了戲曲《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的影響,認為包公從小父母雙亡,有的說法是被遺棄,由大嫂扶養成人。事實上包拯出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官僚家庭出身,宋代史書裡沒有任何關於包拯有兄長的記載,在包氏族譜裡包拯是有過兩個兄長,但都在很小的時候去世了。包公沒有兄長,當然也不可能由嫂嫂扶養成人,出身貧寒,父母早亡,可能是後世文藝工作者為了豐富劇情需要而加的戲碼。



包拯確實是一個盡忠盡職的官員,同時他還是一名家喻戶曉的破案高手,而且不懼皇權,不徇私情,《狸貓換太子》一案以各種文藝樣式被傳承了幾百年。這都歸功於元明時代的民間藝人,當時的公案戲,說唱詞話,包公一人就佔了絕大多數。(據考證元代公案戲18種,包拯佔11種,明代刊印的說唱詞13種,和包拯有關的有8種)


但是在宋朝史料裡只記錄了僅有的幾件小案子,那一大堆的大案要案並沒有記載。人們所熟知的案子大多來自明代的《龍圖公案》,但據考證,其中絕大多數不是借用他處,就是完全是傳說,在史籍中找不到出處抑或捕風捉影,他的大多數破案記錄,也包括那三口銅鍘,多是後人演繹出來的。

可以看一下包大人的履歷,29歲時考中進士,照理應能做官,但包拯出於孝道,回安徽奉養父母雙親,直到父母都去世,守喪期滿才出道做官,時年39歲。歷任天長縣知縣,端州知州,這種孝道被當時人所稱頌,也就是說包拯中進士後一直在家,沒有斷過案子。


從慶曆三年(1043年)到嘉祐元年(1056年),先後擔任監察官員,三司戶部副使,京東路,陝西路,河北路轉運使。向宋仁宗提出《論取士》,《論縣令輕授》等策論文。還對邊境防務提出建議,有著名的《論契丹事宜》,《論邊將》等奏摺。而轉運使都是鹽務漕運方面的工作,屬於戰鬥在商業戰線,使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增收是他的任務。

所以從這段來看,包大人主要經歷在諫議朝政和管理漕運和財政。也正是他工作的兢兢業業得到賞識,嘉祐(1056年)元年底到開封府任職,開始了他一生中留給後世津津樂道的執政經歷。


據《宋史》記載,當時開封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打官司沒錢沒路子沒有關係,有閻王老爺和包青天為你作主,可見包公在民間的影響力和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包公在開封府任上其實只有一年半任期,在最難當的京官位子上,不怕權貴,為民做主,任人唯賢,鐵面無私,也是在這一年半的開封府尹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升遷御史中丞,最後他在樞密副使的職位上去世,死後諡號“孝肅”。究其一生,包大人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斷案,不可否認包大人是斷過一些案子,但主要政務在進諫監察財政方面。


民間需要這樣清廉的官員,老百姓渴望有這麼一位執法如山,明鏡高懸的人間判官,而包拯這個形象正是滿足了人們內心對清官的定義,包拯青天大老爺的光輝形象也就順應人心地樹立起來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