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上篇文章说到俄罗斯与乌克兰从同源到花开两枝,今天继续讲乌克兰的自由之路。


02 乌克兰:无果的自由之路

进入14世纪,加里西亚-沃林公国被新兴的东欧强国——立陶宛与波兰吞并,这片饱受战乱的土地成为了两国东部的边疆。

“乌克兰”(Ukraine)这一词语的含义也在此一新的历史转变中渐渐清晰起来,“乌克兰”在斯拉夫语中的含义本就指边界或偏远地方。

在16世纪波兰国会的记录中,波兰人将波多利亚(Podolia)称为“波多利亚乌克兰”(Podolian Ukraina),意指波多利亚边界的土地,从此乌克兰作为欧洲东部边区的概念被固定下来,并最终转化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名称。

从1340至1648年,乌克兰便处在波兰和立陶宛两大强国的联合统治下,不是被他俩瓜分,就是被他俩争夺撕扯。波兰王国对境内的乌克兰人剥削十分残酷,1569年,依据《卢布林协议》,波兰和立陶宛实现合并,建立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在与立陶宛实现联合后,波兰贵族对乌克兰的搜括更是无所顾忌。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1619年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最大疆域

垂涎乌克兰肥沃土壤的波兰贵族与地主们纷纷在乌克兰建立大庄园,乌克兰农民被禁止开垦荒地,大批农民破产沦为农奴。波兰王国还限制城镇中乌克兰人的数量,征收针对乌克兰人的惩罚性税款,由于波兰人信奉天主教,波兰王国还宣布乌克兰东正教会隶属于罗马教皇,对不服从的乌克兰人实行宗教迫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从17世纪开始,不堪重负的乌克兰人就不断起义,其中哥萨克的反抗成为了起义的领导力量。

所谓“哥萨克”(Cossack)源于土耳其语,意思是“自由人”,从15世纪末开始,哥萨克逐渐成为了那些为躲避波兰地主的剥削,迁徙至第聂伯河下游乌克兰南部大草原的群体的总称,这些统治者眼中的“法外之徒”,如同上了水泊梁山的好汉,在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和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列宾名画《扎波罗日哥萨克人写信给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1648年,哥萨克在杰出首领赫梅利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 1595-1657)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并于次年成功占领了基辅,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哥萨克国家。

但很快波兰人便卷土重来,1651年6月,波兰国王亲率十五万大军与哥萨克会战,立陶宛方面则乘着哥萨克与波兰对阵的当口,出兵袭占了基辅,哥萨克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之中。

为了增强自身力量,哥萨克迫切需要一个盟友。赫梅利尼茨基几番权衡利弊,将目光投向了莫斯科的沙皇。

1654年,俄、乌签署《佩列亚斯拉夫协议》(Treaty of Pereyaslav)。哥萨克和乌克兰人民承认沙皇的最高权力,臣服于俄罗斯,沙皇则对乌克兰有提供保护的义务。与此同时,乌克兰仍享有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权利,其在行政、财政以及教会事务上的自主权获得保留。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乌克兰5格里夫纳纸币

赫梅利尼茨基的头像被印在乌克兰5格里夫纳纸币上。哥萨克对乌克兰的影响深入骨髓,乌克兰的国歌中唱到:“为了自由,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同胞们,让我们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哥萨克。”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签署成为了整个东欧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俄罗斯正式取代波兰确立了其在东欧的主宰地位。至今依然有乌克兰人指责赫梅利尼茨基的决定等于是把独立的乌克兰双手奉送给了俄罗斯。

但是应该看到,乌克兰人当时愿意接受《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也正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地把自己看做俄罗斯的臣民,哥萨克与俄罗斯结盟的初衷是为了日后能摆脱波兰殖民,建立独立的国家,重振往昔基辅罗斯的荣耀。

在莫斯科沙皇的眼里,这不过是个实现领土扩张的机会,就在签署协议后不久,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Tsar Aleksey Mikhailovich, 1645-1676在位)便等不及地把沙皇的头衔从“全俄罗斯沙皇”(Tsar of All Rus')改成了“全体大、小俄罗斯的沙皇”(Tsar of All Great and Little Rus'),沙俄对于乌克兰土地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这样的联盟,能维持下去才叫见鬼了。之后的几年中,双方争执龃龉不断,关系一步步恶化。1658年,在赫梅利尼茨基去世后继任哥萨克首领的维霍夫斯基(Ivan Vyhovsky)把俄罗斯撇在一边,决定与原来的敌人波兰握手言和,双方签署《加佳奇协定》(Treaty of Hadiach),规定乌克兰成为与波兰、立陶宛平等的第三方,以罗斯大公国的名义与波兰、立陶宛合组联合王国。

根据条约,乌克兰将获得空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自主权利。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1658年,拟议中的波兰-立陶宛-罗斯大公联合王国疆域

可还没等协议落实,盛怒的沙俄便兴师问罪来了。1659年春,沙皇阿列克谢派遣十万大军侵袭乌克兰,并成功控制了乌克兰东部。俄罗斯威逼赫梅利尼茨基之子尤里签订新的《佩列亚斯拉夫条约》。新条约将乌克兰的自治权利剥夺殆尽,乌克兰从此不得不唯俄国马首是瞻。

1660年,控制乌克兰西部的波兰与控制了东部的俄国再度开打,直到1667年,两国签署协议,沿第聂伯河将乌克兰一分为二,波兰占西边,俄国割东边,基辅被划给俄罗斯。那些曾经“为了自由万事皆可抛”的哥萨克,也在这场持续多年的俄波战争中,分裂为两大阵营,同室操戈,乌克兰最终难逃被大国鱼肉的命运。

18世纪后半期,曾盛极一时的波兰走向衰败,领土被俄、普、奥三次瓜分,沙俄因此得到了乌克兰90%的土地,乌克兰地区至此完全纳入了俄罗斯的掌握,被称为“小俄罗斯”(Little Russia)

乌克兰在沙俄的控制下被彻底剥夺了自治制度,即哥萨克时代的盖特曼体制(Hetman State)。莫斯科不光要废除乌克兰的自治,还要彻底将其俄罗斯化。从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起,俄国就在乌克兰大力推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过从之后的历史来看,同化政策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

沙俄在乌克兰大力推行俄语教育、俄罗斯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遏制乌克兰本土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其目的就是叫乌克兰人放弃自己的“乡巴佬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一幅讽刺俄罗斯“霸凌”乌克兰的漫画

在乌克兰的历史教科书里,俄罗斯形象总是很负面,被视为破坏乌克兰独立的狡猾家伙。

但俄罗斯并不这么看,俄罗斯认为乌克兰人就是俄罗斯人,13世纪的蒙古入侵使他们走了一些弯路而已,现在作为大哥,当然要把小弟引回正轨,好好当俄罗斯人。直到现在,许多俄罗斯人也没有完全抛弃“乌克兰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固有领土”的意识,很难尊重乌克兰的独立意愿。

可乌克兰的民族复兴运动依然在重重逆境中于18至19世纪悄然而生,一些乌克兰知识分子借由历史文献搜集和文学诗歌创作,率先提倡复兴乌克兰语言和文化,建立起乌克兰民族的身份认同,谋求自治甚至独立,到了19世纪中叶,沙俄当局不得不对蓬勃发展的乌克兰民族运动加以压制,1863年由俄国内政部长瓦鲁耶夫颁布禁令,不得使用乌克兰文出版宗教和教育类书籍。

该项禁令此后不断扩大,至1876年,沙俄禁止了所有乌克兰文书籍的出版和进口,同时取缔一切涉嫌宣传“乌克兰化”的组织。

总之,当时俄罗斯的官方立场便是认定所谓“乌克兰语言”和“乌克兰民族”都是不存在的伪概念。可是,乌克兰人的本土意识一经点燃便不会被轻易消灭,一旦有了合适的时机,乌克兰独立建国的梦想就将重新上路。


俄罗斯为何总像在欺负乌克兰?中篇:乌克兰之无果的自由之路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领袖佩特留拉在1920年苏联红军发起基辅攻势前与波兰将军利兹托夫斯基(左)交谈

机会终于来了。1917年爆发的俄国革命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乌克兰人再度看到了独立的希望。1918年11月,原奥匈帝国境内的乌克兰人率先建立“西乌克兰民族共和国”,而在基辅,另一个政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也很快建立起来,虽然两个政权在1919年1月于形式上宣布统一,但面对战后东欧波谲云诡的局势,乌克兰的独立之路依然艰难。

德国人、波兰人、白军、红军,各方势力怀揣着各自的目的,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乌克兰来来去去,但没有一方真心希望给予乌克兰人以自由。最终,内部纷争不断的乌克兰难以对抗快速崛起的苏俄。1922年底,乌克兰正式成为苏联下属的“加盟共和国”,又双叒叕沦为莫斯科的地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