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兑多少水比较好用?

金柱沙发


这个问题看似无所谓,其实很重要,我分享一下自己练字至今的看法。

一般来讲,市面上瓶装的墨汁浓度也不是特别高,所以站在书写毛笔字的角度,还得根据宣纸来适当调整。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学字的时候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得自己研磨,纸张用的普通元书纸,由于是熟宣的,所以对浓度也没太大要求。

后来逐渐到了半生熟、再到生宣,这个时候就得注意加水比例了,因为生宣的透水性非常好,如果水过多了,晕开太快,下笔一个点,稍不注意就成了一坨,这就很麻烦了,水过多会导致干了过后起褶皱,并且颜色很淡,非常的影响观感。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墨汁是调配适当的,我个人因为嫌麻烦,在写字上略微有了些基础后就选择了买瓶装的墨汁,一般练字买普通的就好,要求高一点可以选择一得阁,至于再高要求,那就看你的经济条件了,松烟墨还是不错的……




另外,楷书还是水少一点,墨重一点,草书在连字过程中需要飞白的效果,那么可以适当多一点水。

一点个人浅见,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不同看法,关注简繁y社区,望共同进步。


简繁y社区


墨汁兑多少水,没有固定比例。根据每次写字的不同字体、不同纸张、不同书写效果来确定,灵活调墨。细说如下:



1、首先,取决于书法用纸,是生宣、熟宣还是半生熟。生宣吸水性好,墨水一沾上去就会渗开,所以兑水少一点。熟宣纸的吸水能力弱,可以适当多兑水。半生半熟宣纸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

2、其次,取决于书写什么字,通常书写楷书、隶书、篆书。兑水也需要适当减少,如果是行书、草书。就适当兑多一点。

3、第三,根据书写效果确定,浓、淡、焦、枯、湿,加水比例各不相同。你想表现篆隶的古拙、厚重,行笔要艰涩,不能油滑,加水就少;要想表现行草书轻快流畅,可以多加点水;如果要多干枯、飞白的笔画效果,可以少加水。

4、最后,调墨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张废纸,一边调墨一边试写。达到不滞笔、书写流畅、墨色有光泽即可。加水太多一般写起来流畅,但是墨淡无神,字不好看。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欢迎书法同道关注“麓风轩”,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麓风轩


墨汁兑多少水才好用呢?其实,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我练习书法,用的大多都是“一得阁”墨汁,个人感觉比较好用,价格也实惠,是大多数学习书法绘画的朋友选择的好墨汁。

我觉得墨汁兑水也要看书写的内容。比如我前段时间在家写春联吧,买了一瓶10块钱的250毫升的一得阁墨汁,倒了一点在盘子里,感觉墨色刚好,也不浓不淡!写春联就不用再兑水了,那样写出来的春联颜色纯正,没有杂质!正好!


但是如果是在生宣上面写草书的话,我建议稍微倒点水,但是不要太多,因为如今的墨汁是液体,和古人用的墨块不一样,不用研磨,很简洁方便实用!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调制就可以了,没有太多的要求和规定!

如果是写楷书,那么不能太多,多了在宣纸上出现的引墨现象太过于严重,造成无法正常书写!

最后,感谢朋友阅读,麻烦点个赞,谢谢!


今曰书法


墨汁兑水的比例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厂家不同,配方不同,生产的浓度还分高、中、低。所以并不能有准确的比例。


墨汁也不是一定要兑水才能书写。还要看书写的字体、纸质等而定。如果写正书(篆、隶、楷)墨汁中就不要兑水。写的时间长,感觉墨汁不能吃进纸去,并且行笔粘滞时再滴入几滴清水。加水的量以不要损伤墨色为标准。前后书写的墨色一致,是最好的。

行草书的书写速度相对楷书要快,如果墨汁太浓则不利于吃墨,写出来枯涩无润,影响神韵。所以行草书的墨就要稍淡一点。


加水要看你倒出来多少量的墨汁而定。其实在保证墨色的前提下,书写顺畅就是一个合适的量。


子衿书法


我是古风书法。

这个问题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从用纸和用墨两个方面展开。

墨汁可分为高浓墨汁、次浓墨汁、普通练习用墨汁。练习时,墨汁过浓,拉不动笔,墨汁过稀,洇墨严重。建议研磨,用普通练习墨汁研磨效果更佳。

纸我们可以分为生纸、熟纸、半生熟纸。其中生纸洇墨较为严重,墨汁浓度要求较高。熟纸不洇墨,对墨的浓度要求较低,我们可以加适量水。半生熟纸最为好用,加水还需视情况而定。



时间允许,研磨效果更佳,传统方法值得提倡。


古风书法


墨汁兑多少水比较好用?这个问题没有标准!首先看你写什么字来决定,若写篆、隶、楷书就要少兑写水,这样更能表现字的庄重于高古大气。如果写行书、行草、狂草 ,那么就多兑的水,会笔峰流畅,笔势会更加峰回路转,有龙飞凤舞之状态!还有一点最重要,你是练字,还是书写书法作品。要是练字就多多兑水,看出字体就行!




其次是你用什么纸,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等,生宣洇墨所以说少兑水为好;熟宣不洇墨就适当多兑点水;那半熟半生就取前两者之间!



最后兑多少水最合适呢?那就靠自己的感觉及自己书写的习惯来定了。若自己真把不准,就在报纸上试一下,水多字干涩无神,兑水合适即能书写得体,有显示字色彩靓丽饱满!以上两幅书法作品,上一幅书法家是我的武术好友冯础坚先生、下一幅书法家是我的书友王通先生。不到之处请两位兄台海涵!


太极滑拳


“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是说书法历史的刘宰相与王探花,这两位书法家各有千秋…古人在书法上对墨的浓淡非常讲究,即使当代书法家在教书法也是笔法与墨法并重而写字形式为次…

现在墨汁兑水多少才是恰到好处如下几点:

一、如果书写以金石气为主格调的作品,因为这种风格偏于稳重沉着,便要以兑水少的浓墨为主,以方便书写速度缓慢,可达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



二、要是书写以书卷气为主格调的作品,便要在墨里多兑些水,方便你行云流水的书写特点,方便你及时把一闪而过的“神来之笔”及时发挥,“书被催成墨未浓”就是这种境界…


三、就纸而言;看你习惯使用生宣纸还是熟宣纸,或者为了结省使用报纸来决定用墨兑水多少。在书法界的高手是,用生宣、使淡墨、写小楷…

四、要使用淡墨写字是专业高手,所以墨里要多兑水,但是淡墨能够得到专业书法家的折服,很少得到非专业的认可…墨淡易伤神彩,不够夺人视觉,“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首诗就说明其中道理…当初笔者白银山就用淡墨写了不少作品,很少有欣赏及收藏;现在转用浓淡并用,就多有改观,浓淡墨也要根据自己的适用为度和收藏者的审美…



白银山翠云斋


墨汁兑多少水,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与个人习惯、纸张、书体等有关,但关于如何兑水,是有方法的。

1、一边放墨,一边放水。或先蘸墨再蘸水,书写效果先淡后浓;或先蘸水再蘸墨,书写效果先浓后淡。

2、先往墨中少量加水,以笔试之,边试边加,至满意为止。

书法对墨要求较高,太浓则乌黑一片,不能表现墨色变化,太淡则无神。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现在写字的条件真的是好了,买现成的墨汁就可以,不用费心研磨了。用墨汁就有可能涉及到墨汁的浓淡。一般情况下,墨汁淡的可能性比较小,浓的可能性比较大。墨汁浓就要兑水,至于兑多少水,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纸的种类。我们最常用的宣纸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另外常用的还有写对联的专用纸。这些纸的特点不同,需要墨的浓淡自然也不相同。

2、字体。书体分为楷行草隶篆五体,篆隶楷书的书写速度相对较慢,墨汁应该浓一点;行草书书写速度快,墨汁需要稀一些。

3、个人的书写习惯。有的人喜欢用浓墨,有的人喜欢用淡墨,其加水量也是不同的。

因为以上三原因,没人能够给出一个兑水量的准确数据。那么,怎么办呢?

1、倒墨汁前,摇匀,因为墨汁有沉淀。倒好墨汁后,加入几滴水(与一次倒入墨汁的量也有关系),调匀;

2、取一张你写过字的废纸(需要同你今天写字的纸同一类型),写你今天要写的字(主要是字体要相同),感受一下。太浓,再加几滴水,调匀,再试。直到自己满意。千万不要一次加水太多。如果不小心,加水太多,那只能加墨汁了。如果倒在砚台里,还可以用墨磨一下。

在北方,冬天因为有暖气,夏天因为高温,如果写字时间较长,调好的墨汁因为水分的蒸发,会变得越来越浓,所以,在写字的过程中,仍旧要再次加水调墨,这时就更需要每次稍加一点了。


海纳百川230743785


我写楷书,用一得阁的精制墨汁,从不兑水!润笔开始写后,觉得干了点,涩笔了就用笔间迅速沾点水,马上就好用,也不湮,写的感觉笔腹都有点干硬了,就直接把笔在水里涮涮,纸巾吸干,继续好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