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圖鑑-破布葉


破布葉,布渣葉,破布樹,布包樹,布渣,火布麻,解寶,麻布葉,破布木

灌木或小喬木,高3-12米。樹皮粗糙,嫩枝有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1.5釐米,被毛;托葉線狀披針形,長5-7毫米;葉薄革質,卵狀長圓形,長8-18釐米,寬4-8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初時有極稀疏星狀柔毛,以後變禿淨;三出脈的兩側脈從基部發出,向上行超過葉片中部,邊緣有細鈍齒。

頂生圓錐花序長4-10釐米,被星狀柔毛;花柄短小;萼片長圓形,長5-8毫米,外面有毛;花瓣長圓形,長3-4毫米,下半部有毛;腺體長約2毫米;雄蕊多數,比萼片短;子房球形,無毛,柱頭錐形。核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長約1釐米;果柄短。花期6-7月,果期冬季。


生於山谷、平地、斜坡灌叢中。 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

藥用部位】 以葉入藥。中藥名: 破布葉。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帶幼枝的葉,曬乾。 【主要成分】主要含黃酮類成分,如異鼠李黃素(isorhamnetin),山萘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等成分

【性味功能】酸、淡,平。清熱利溼,健胃消滯。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黃疸,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痛,洩瀉,瘡瘍,蜈蚣咬傷。內服: 煎湯,15-30克,鮮品30-60克。外用: 適量,煎藥水洗;或搗敷。 1. 感冒,消化不良,腹脹: 布渣葉15-30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 蜈蚣咬傷: 布渣葉15-30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