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的那么多?

yuko


考公务员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选择,有些人当老师,有些人去企业,有些人创业。这都是个人选择,本人认为不用可以强调。但现在公务员似乎成为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的选择,我认为原因有三:

1、家人有面。虽然时代进步越来越快,但老一辈铁饭碗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父母的期望有时也是自己前进的动力。2、自己有派。当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闻起来你在哪工作的时候,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口,因为在老一辈人眼里,在企业工作的,就是打工的,当然,在这种条件下对象也是比较好找的。hia~ 3、有归属感。铁饭碗的思想确实不值得提倡,但是现实中确实不可避免的会有这种想法。不用担心明天迟到会不会扣钱,不担心单位效益好不好,每个月固定的收入。让你觉得你就是属于这里的,有时候想想,这样有什么不好么?

当然,现在对公务员也有很多人有误解,我有个朋友就发过朋友圈,说不想天天坐着看报纸,碌碌无为过一生,当时作为公务员的我,想反驳。但是又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她之前也考过公务员,没考上,可能是仅此安慰下自己。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公务员,现在的领导跟以前是截然不同的。就说我亲身感受到的,我的领导每天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茶水报纸了。公务员在单位也是进取的,也会想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怎么能把工作干好。这份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别的工作少。

当然公务员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赚的少,前两天看过一篇文章,叫别让你的公务员朋友买单,看过不禁莞尔,一个月的收入,仅够温饱。

不过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稳一生。


C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


泻药!

恰好最近Gavin的职瓣接到了这个类似的问题,同时发了文章去讲一些见解。

去年11月份,帮亲戚家一个孩子参谋找工作,趁周末来我这讨论了几次,一直也没见他找到满意的。财会专业的一本生,在青岛也只能拿到5000左右的月薪。


帮不上忙,一时也没办法,其实现在的本科生,即便在一线也少有过万的。


年底,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他花了15万,找人安排了一个国营的保险公司,在财务部负责收款业务。


我把这件事讲给了身边的银行,会计公司的朋友,大家的反映出我所料:


  • 有什么想不开的,为何要去干这个,又不是做什么吃香的业务;
  • 年轻人一定要经历过现实打击,才能清醒的看待工作;
  • 是不是小说看多了,还是听办事的人忽悠了,怎么会花钱进国企干这种岗位;


我很好奇的问道:


这类国企不是像银行一样吗?朝九晚五,调休,双休,年底福利还不错。


看来我太天真了,实际这群朋友道出了现实:


  • 保险这种公司,早已不是当年。国企,民企竞争异常激烈,你看人家政府服务结构,双休,随时以网络故障为由关门休息。而我们,像银行一样苦逼,为了拉客户,所有相关人员跟着早晨七点就到,周末还得加班,赶上忙时还没调休;
  • 像这种财务的岗位,数钱,存钱,查账,没什么活了,每天重复忙的一逼;
  • 挣得还不如拉保险的多,图啥?15万不如付个首付,多买几套房。


呵呵,收到这些吐槽,我也挺纳闷的,当国企员工,当公务员,就真的那么糟糕?既然这么糟,为什么你们不离职?


为此,岚小老师也仔细研究了一番。

其实,公务员和国企那些看似稳定的岗位,实际分两种。


第一种:掌握足够权势资源的岗位。


实际上,挤得头破血流的是这类工作。


有钱的人,想买权未必那么容易。


有权的人,想要钱却非常容易。


你处在任何一个审批流程的节点,都算是有权势的人。这些人经常接触地方的小企业家,酒肉相交,也算混个上流的圈。


那些在国企混的不错的人,基本上圈子也都很油。


对此,我也没法反驳不值。


第二种:混到退休最多是个处长。


我的这个亲戚,实际就是花钱去了第二类岗位。


这种岗位本身不去拉业务,不创造直接的市场价值。比如物流的登记员,银行的柜员,保险公司的内勤。


这些岗位,所谓的稳定,就是不承担什么风险,自然升职机会和薪水也没什么大的浮动。很多机构这类岗位都是官二代继承,何必花钱去争。最后那个处长,科长估计也轮不到你。


花了15万,我倒是觉得走这么个岗位确实不值了。再仔细想想,能花钱买的岗位,基本都是上层不怎么关心的闲杂活。


懂了这个,我终于明白我的那些朋友为何吐槽,同是体制内,实际他们是有点看不起这类工作。



像我的这位亲戚,他所谓的值,背后是追求的不同,类似的人并不在乎这些岗位到底能带来什么收获,每个月4000元的薪资,照样开车几十万的车,每年出国游,朋友圈晒一晒周末健身的照片,一切看起来都是富人的生活。


从作者的文章中,我也联想到了身边发生类似的事。


花钱找到的工作,这些人也觉得很值。


十年前,在老家满18周岁的孩子只要拿8万元就可以去一汽大众做工人。那时的一汽,不可一世的薪资福利,尽管签的是外服,但每个月到手薪资不会低于5000。


我在11年本科毕业时,税前工资才2200元。


面对如此的诱惑,很多没读大学的人,即便家庭环境一般,也挤得头破血流要去。在他们眼里,这笔买卖太值了。如果是我,我可能也这么认为。


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实际2016年前后,一汽大众爆发的薪资赔偿风波彻底揭露了丑陋的一面,但更可怜的是:那些觉得很值的人,都成了受害者。


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中专学历的孩子,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花了十几万签的工作并不是正式合同。十几年下来,很多人被中介坑了近60万。尽管一汽大众被起诉的新闻闹到了微博头条,但至今仍然被有关部门压着难以见世。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更没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就会被设置游戏的人套路。


可是,我的初中同学却一直认为,虽然被骗了,但这几年也算值了,否则也不知道中专毕业能去做什么,那些年挣的钱也买了套80平的房子。


在这些官二代,没读书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眼里,难道不值得吗?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Gavin的职瓣。180余篇,全网唯一用学长毕业经历写职场岗位选择,offer对比,职业发展,职场英语的非鸡汤文章。


请叫我大叔17


应届生考公务员的多这是社会的现实现象,这也是我们的社会现状及发展过程所决定的,它主要有几个方面共同组成。

第一是家长方面,虽然我们前速的步入新时代,但老一代人的思想还深深地影响着家长们,在他们看来,能考上公务员是一家的荣耀,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他们一辈都在想的事,但他们可能是可望不可及,如果孩子们能替他们完成这一心愿那是最好不过了。毕竟在他们那个年代要当上国家干部那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

第二是社会方面。现在社会的气氛总体浮躁,加之这几年的关闭潮,下岗潮,今天发展很猛,保不准明天就关闭,而现在节奏那么快,生活处处要现金,还是公务员稳定的收入来得好些。

第三是个人方面。现在读大学的太多,如果你不是名牌大学,如果你不是吃香专业且有过硬扎实的本事那靠学的专业吃饭比较难,再者我们的大学很多都是实践与理论脱钩,造成不适应性,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施比授


因为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大学几年也没学到什么真本领,绝大多数就是混个文凭。相对于企业,在机关当公务员对专业技能没什么太多要求,很多岗位实际上有高中阶段的知识就完全够用了,工作又相对轻松一些,没有那么多硬性指标,压力不会太大。综上所述,很多应届大学生迈出学校大门第一步还是愿意选择当公务员的。


福临69


公务员现在不仅社会地位高,而且工资高,多好啊


我就是这样6666


第一:社会地位相对来说要有优势一点

第二:精神压力相对较小

第三:福利待遇比较可以

第四:比较稳定

第五:有发展潜力可以持续发展

第六:进入国家体系以后做事容易


生活每天看小王


金饭碗!比原来的铁饭碗都金贵。


大同乐园


考老师去吧,实际收入可以是工薪族几倍


其实喜欢果仁月饼


第一:社会地位相对来说要有优势一点

第二:精神压力相对较小

第三:福利待遇比较可以

第四:比较稳定


W知道不吱道


别老说考什么公务员。看看全国凡事招考所谓人才的单位性质,有几个是公务员性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是事业性质,可笑的是边考入边被摔包袱。这种少注水大放水的水池子游戏玩上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