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緣格局,河南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用戶55665652041


正如很多人所知道的,河南對中國意味著十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河南人、河南對中國意味著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吃著河南種的糧食,河南對中國意味著有近一半的重要歷史都來自河南。特別在古代河南對於我國有著至高的存在感,正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河南的狀況有句話說是我國的縮影,這主要體現在歷史、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上,也有一句話這樣說,河南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當然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河南在方方面面影響了我國的發展,也是我國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河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國的13億人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還是未來,河南都在為祖國的發展盡心盡力,因為只有祖國強大才能讓河南過得更好,這就是河南和祖國的關係吧。

因為最近沒怎麼休息,所以沒有寫的太多,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支持和理解,我是海域藍豚,為老家河南點贊。


海域藍豚


河南由於在全國處於居中的地理位置又因為有眾多的豫西山地,而且在這些山裡面會藏一些很神秘的東西,為了阻止戰時美國追遷我核導彈部隊因此儘量靠後部署,這豫西山地就是中國的大國核盾“戰略核導彈部隊”的藏身之處,這些大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地方因為他承載著十三億國人的生命!這裡的戰略核導彈可以打向世界任何一個有人居住的地區,因為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會亮出屬於炎黃子孫的大國核盾。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稱。河南是華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佔了四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 河南既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河南省2009年糧食產量超過1000億斤,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不僅解決了河南這個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飯問題,而且每年要外調大約三百億斤糧食支援外省;河南省2009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921.6億元,增長7.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126.1億元,增長11.6%,一般預算支出完成2902.6億元,增長27.2%。”河南2008年GDP達到18407.78億,連續近十年居全國第五,僅次於廣東、山東、江蘇和浙江,人均GDP躍居全國第17位,成為新興的經濟大省;近年來,河南工業由弱變強,2007年工業利潤超過浙江躍居全國第四,河南工業總體實力躋身全國第一陣營,成為新興的工業大省;河南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和鐵路通車裡程均居全國第一,河南很多城市也因此而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也是全國三大期貨交易所之一,由其所形成的“鄭州價格”是世界小麥、棉花和白糖等大宗商品的主要參考價格之一。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對河南有偏見和誤解,但是我認為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壞人,不應該用一部分壞人來代表河南的全部。河南和其他省份一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孩子。雖然他不富裕,可是河南的人民很勤勞熱情好客。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放棄地域偏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卟呤卟呤


河南之於中國,相當於人之血脈、筋絡、骨架之於人!

可以說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國史。


為中國提供了個名字;

為中國塑造了個圖騰;

為中國創造了文字;

使中國人有了姓氏;

為中國賦予了思想靈魂;

提供了持續的文化與文明:

三符(河圖、洛書、八卦,伏羲得河圖據之而畫八卦)

三代(夏商周的都城)

三教(儒釋道)

三學(經學、玄學、理學)

龍圖騰:河南

文字:河南

字典:河南

易經:河南

道家:河南

法家:河南

儒家:源於河南

農家:河南

墨家:河南

縱橫家:河南

無神論:河南

姓氏:河南

夏曆:河南

二十四節氣:河南

武術--少林功夫、太極拳等:河南

外家拳:河南

內家拳:河南

…………

為中國奠定了各門科學;

為中國發明瞭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各類技術;

為中國樹立了精神品質;

使中華文明從未中斷;

是中國的物華天寶之地;

是國色天香國花牡丹;

是中國的人傑地靈之地;

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是根在中原;

是中原興則中國興;

……

為中國提供了個名字

“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史記?劉敬傳》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民勞》

“餘其宅茲中國,自之ㄨ民。” 。 “何尊”銘文

是周公在登封告成測影所定。

河南是中原。

是中土。

是中州。

是河洛。

是中嶽。

是華夏。

是中華。

是神州。

……

為中國塑造了個圖騰

是9000年前伏羲在淮陽觀天象定曆法、立杆測影計時而產生的先天八卦中的一條變化曲線。

是6000年前黃帝在新鄭根據二十八宿定律歷的“左青龍”。

是河圖洛書的演繹。

是變化關係的形而下與現實中不變的形而上相結合的產物。

是體現了祖先的高深哲學智慧。

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是在濮陽發現了6500年前的“中華第一龍”。

是在洛陽二里頭發現了4300年前的“中國龍”。

是在具茨山岩畫中有所體現。

是成為民族圖騰和文化符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

為中國創造了文字語言

是伏羲八卦之無形與具體現實之有形相結合的象形符號;

在賈湖發現的9000年前最早的契刻符號;

是有四千多處巖畫;

黃帝的史官倉頡在這裡造了字(“天雨粟,鬼夜哭”)(南樂);

出了河圖洛書;

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安陽);

是李斯為了“書同文”制定規範書寫“小篆”;

是許慎編撰了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是蔡邕搞了個隸書;

是鍾繇搞了個楷書;

是劉德升搞了個行書;

是產生了造紙術;

是產生了宋體字;

是產生了活字印刷術;

是丁聲樹編了;

是王永民搞了個五筆字型輸入法;

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文字中唯一延續下來的文字;

有個中國文字博物館;

華夏雅言;

是洛陽讀書音;

中州正音;

中原官話;

[唐]李 涪:凡中華音切,莫過東都,蓋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宋]陸 遊: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老學庵筆記》

[宋]冠 準: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說郛》

[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

[宋]陳 鵠:鄉音是處不同,唯京都得其正。《西塘集》

[元]周德清: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韻》

[元]範德機:四方偏氣之語,不相通曉,惟中原漢語,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語》

[元}孔 齊:北方聲音端正,謂之中原雅音。南方風氣不同,聲音亦異,至於讀書字樣皆訛,輕重開合亦不辯,所謂不及中原遠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記》

[明]沈寵綏:以吳儂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韻,字理乘張,音義徑庭,其為周郎賞者誰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韻為楷!《絃索辯訛》

[明]呂 坤:中原當南北之間,際清濁之會,故宋制中原雅音。

[明]陳全之《蓬窗目錄》:杭州類汴人種族,自南渡時,至者故多汴音

[明]郎瑛《七修類稿》:城中(杭州城內)語音好於他處,蓋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與汴音頗相似。

[明]王伯良:"識字之法,須先習反切。蓋四方土音不同,故須本之中州"-------《方諸館曲律?論須識字》

[明]楊文驄:"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雜"---------《同文鐸》

[清]周 贇:夫中國車書一統, 而音韻必葉中州。《山門新語》

[清]閻若璩:洛陽為天下之中,南北音詞,於此取正

[清]毛先舒《與婿徐華徵書》:汴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隨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

[清]樸隱子:"詞嚴聲律,韻必中州。蓋河洛當九域之中,其音可通於四方耳"-------《詩詞通韻?序》

[清]潘耒:"河洛天地之中,雅音聲韻之正"--------《類音?南北音論》

[清]羅愚:"攝以開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切字圖訣》

[清]王德暉:"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絕少無病之方,往往此笑彼為方言,彼嗤此為土語,……愚竊謂中原實五方之所宗,使之悉歸中原音韻,當無僻陋之誚矣"-----------《顧誤錄》

[清]張燮承:"填圖字樣皆系按中州韻填入,學者不可因今古音訛、南北音異妄自更改"-------《翻切簡可篇?讀橫直圖口訣》

是河南話在民國前幾千年一直是全國普通話;

…….

為中國賦予了思想靈魂

是中原文化;

是河洛文化;

是黃河文明;

是嵩山文化;

是黃帝文化;

是三皇之首的伏羲作了個八卦;

是五帝之首的黃帝提出了“和合”思想;

是創造了龍圖騰;

是創造了文字;

是出了個河圖、洛書;

是夏時出了個《連山》;

是商時出了個《歸藏》;

是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

是編制了一個禮制;

是出現了百家爭鳴;

是產生了道儒墨法等諸子百家;

是引進了佛經而建了佛教祖庭白馬寺和禪宗祖庭少林寺;


是玄奘又去西天取了經;

是產生了二程理學;

是產生了三符(河圖、洛書、八卦);

是產生了三代(夏商周);

是產生了三教(儒釋道);

是產生了三學(經學、玄學、理學);

是馮友蘭又搞了個《新理學》;

是崔琦得了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河南的簡稱“豫”表示“天地人和”;

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

是中原文化思想成為了東方文明的核心思想;

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區域;

……

為中國奠定了各門科學

文學:

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

是在這裡產生、流傳並保存著中國最為豐富的神話文獻資料和民間神話故事,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補天、伏羲氏畫八卦、燧人氏鑽燧取火、大禹治水等;

是產生了創作了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許多光輝篇章;

是產生了《周易》、《詩經》、《尚書》以及甲骨卜辭、彝器銘文等文獻;

是《詩經》中屬於今河南省境內的作品有100多篇,佔總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

是產生了《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列子》等諸子百家;

是出了《後漢書》《資質通鑑》《呂氏春秋》《神滅論》等著作;

是在秦代可稱之為作家的,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

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說;

是賈誼開騷體賦之先河;

是張衡《二京賦》為漢大賦之極品;

是左思《三都賦》名動天下,留下了“洛陽紙貴”的佳話;

是產生了才女蔡文姬;

是產生了“建安文學”;

是產生了“竹林七賢”;

是產生了“陽夏諸謝”;

是“唐詩大家胥出中州”;

是產生了“詩聖”杜甫;

是產生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詩人白居易;

是產生了“文起八代之衰”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一代文宗”韓愈;

是產生了岑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崔顥等著名詩人;

是鍾嶸擅長品詩;

是宋詞的故鄉在開封;

是“梁園文學”的主陣地在商丘;

…….

是出了個以南陽作家群為代表的文學豫軍;

是茅盾文學獎得獎人數高居榜首;

醫學:

是中醫的發祥地;

是伏羲“制九針”;

是神農“嘗百草,制醫藥”;

是 “療民疾用岐黃”;

是產生了《黃帝內經》;

是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辯證施治理論;

是《神農本草經》奠定了中藥學理論;

……

是龍門石窟有個藥方洞;

是少林寺有醫藥秘籍;

是北宋都城開封已經設立“翰林醫官院”、“太醫局”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機構和設立“御藥院”、“尚藥局”、“醫藥惠民局”等專職藥政機構;

是“醫官院”已經使用了“針灸銅人”;

是“四大懷藥”的產地;

是有個“百泉藥王廟會”;

是有個“仲景醫藥節”;

……

是《大國醫》講述了正骨傳奇;

……

武術:

是武術的發祥地;

是天下功夫出少林;

是太極神拳源中州;

是產生一招制勝萇家拳;

是產生了以快打慢形意拳;

是“八方武學,源自中州”(金庸);

……

是河南流行著40餘種拳術;

是有幾十所武校和十幾萬習武學生;

是出了釋小龍等眾多工夫明星;

是出了《少林寺》等眾多功夫影視劇;

是《少林武魂》、《風中少林》、《太極拳》等精品劇目走遍世界;

是有個《武林風》電視節目;

是在澳門開辦了《中華功夫衛視》;

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等國際名人時常來訪;

是中原功夫已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走向世界;

天文曆法:

是與農業文明相伴而生於中原地區;

是伏羲開始觀天象定律歷;

是黃帝開始根據北斗二十八宿定曆法;

是濮陽“45號墓”的龍虎成為四象中的青龍、白虎,是中國7000年天文學歷史的起源見證;

是鄭州大河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陶器上繪畫的太陽紋及與太陽有關的多種天象圖案;

是發現了多處用於觀測天象的不同時代建造的古靈臺故址;

是殷商時代留下的甲骨文物裡,有豐富的天文記錄;

是登封有個周公測影臺;

是東漢張衡創立的“渾天說”,比同時代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宇宙理論”先進得多並創造出了渾天儀;

是張衡創造出比西方早1700年地動儀;

是唐代僧一行不僅發明了比歐洲於14世紀初才出現的第一個機械鐘早6個世紀的世界上最早的自動計時器,而且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恆星自行”的觀點。同時進行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線實測活動,因此而成為古代天文學發展的里程碑;

是有一個觀星臺並制定出一部比世界通用的陽曆(格里高利曆)早300年左右領先於當時世界水平的歷法——《授時歷》;

是因曆法而產生了二十四節氣;

是因節氣而產生了春節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是傳統節日已成為中國的文化符號走向世界;得中原者得天下

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是形勝天下;
是天下之中;
是合天下之全勢;;
是問鼎中原;
是逐鹿中原;
是定鼎中原;
是中原定天下安;
是鬼谷子的“中華第一古軍校”;
是形成了核心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是天人合一、民本教化、天下為公、以法治國、天地人和的和諧發展觀;

是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是文化中心離開中原後中華文明再也沒有走到世界前列。

地理說


河南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是現代中國的一塊土地,中國華夏文明的傳承,並不是那一個省的榮耀,而是全中國華夏人的榮耀,河南即就是中國的白菜心,也需要菜梆們的保護。所以,河南省不要總稱是別省人的祖宗,(嘴上榮耀可理解,心理陰暗不可取)。翻開歷史,現河南人是不是外來移民,恐怕80%的河南人都不敢拿出正宗祖譜,(不服,拿出你的族譜再辯論,沒有,就少費話),又怎能代表中國漢文化及華夏人種的傳播,河南土地養育了你們,你們應當感謝,而不是自毀祖宗陵寢,毀壞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語言,操守和禮節),中國沒有地域黑,只有不爭氣的人。


懸享


要說河南在中國的位置,咱們先來看這樣一些事實: 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都是河南發明的,從商朝到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佔了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



除了這些之外,河南的商丘,南陽,許昌,濮陽等等都是古都,河南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除了這些,河南還是歷史名人輩出的地方,有句俗話叫“天下名人,中州過半”,拿我們熟悉的商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范蠡,商鞅,蘇秦,呂不韋,李斯,等等等等,在近一點的張衡,杜甫,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李賀,岳飛,都是咱們河南人,你說河南牛不牛?

經濟實力上,河南毫無疑問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大省之一,2017年生產總值河南穩居全國第五位,中西部地區首位。河南同時還是重要的產糧大省,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專門叮囑,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要求河南打造好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河南對於全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地理位置一直就十分險要,被稱為天地之中。

省會鄭州是全國最有名的交通樞紐,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如今八橫八縱的鐵路網都在這裡交織,可以說,無論從地緣位置上還是戰略地位上,都是動一動就讓全國緊張的城市。 咱們河南有這麼多被人羨慕的地方,您說河南牛不牛,中不中?


東方今報


河南自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據有其四——洛陽、開封、安陽、鄭州。

一部河南的歷史,是承載中華民族五千年沉浮的興衰史,是記錄群雄逐鹿殺伐征討的爭戰史,也是記載先民們辛勤耕耘創造奇蹟的發展史。

關於河南,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以訴說,有太多太多的寶藏可以挖掘。

為什麼河南在中國古代長期處於領先地位?

為什麼河南在近代衰落了?

為什麼河南的存在感不強?

為什麼河南人特別容易招黑?

河南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挖掘。本文主要從歷史、地理和經濟發展角度,與大家一道探討河南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居天下之中的利與弊

河南自古以來就在中國的文明版圖上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鄭州市新鄭縣為黃帝定都之地。大禹分九州,今河南省大部分地區為豫州。現今發掘的偃師縣二里頭宮殿遺址和安陽殷墟遺址,證明在遙遠的夏商時代,河南即為王朝腹心區域。

周朝建立,在洛陽建成周以監視中原,東周遷都洛陽。東漢、魏、西晉、北魏皆以洛陽為都。隋唐以洛陽為東都。延至五代、北宋,遷都開封。

自元設置河南江北行省,現代河南輪廓初現,明清河南省地理範圍基本上與現代重合。

縱觀五千年曆史,河南之興,得益於居中的地理位置。范雎曾對秦王說道:“今夫韓 、魏 ,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 ,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三大重心關中、幽燕、江南連線成三角,河南尤其是洛陽、開封的地理位置,大致居於三角形的中心。

張衡在《東京賦》中也曾指出, “彼偏居而規小,豈如宅中而圖大”,形象的道出東京洛陽居天下之中,經略四方的地勢之利。從河南出發,北上燕晉,西進秦隴,南下荊楚,東入齊魯,東南至江淮,距離較近,交通條件優越。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洛陽和其背後的關中為大運河三角的頂點,北連涿郡,南連吳越,將關隴貴族的核心區與舊北齊、南陳故地連接在一起,結束了自三國至南北朝以來長達300餘年的南北分裂歷史,有效加強統治。

其後延至唐、宋,河南充分利用漕運的優勢,作為帝國的核心有六百年之久。

隋唐大運河與長安、洛陽、開封

河南之衰,一定程度上,仍是拜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所賜。

河南北、東、東南三面皆是無險可守,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西部面對的是擁有地勢之利的秦塞地區,向來是關中軍事集團出兵河南。

因此歷朝歷代,一旦天下有變,河南必然淪為群雄逐鹿之地。

根據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施和金統計,明代以前,河南發生戰爭數量居全國各省份之首,有820次之多。綿延的戰爭帶來的是經濟的巨大損失、人口的大量死亡。

漢末軍閥廝殺、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唐安史之亂、北宋末年靖康之恥黃河決堤、元明末年農民起義、民國中原大戰等,使得河南在戰爭中都遭受到了慘烈的戰禍,洛陽等名都數次遭到焚燬,數百年積累毀於一旦。

王粲《七哀詩》所記戰亂後的景象,“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誠可反映戰禍之後中原千里淪為焦土的慘狀。

加之南宋以來,黃河氾濫,經濟重心南移,海洋文明興起,河南在中國的地位進一步降低。

河南四大板塊

河南省有16萬平方公里面積,按照區域劃分,可分為豫北、豫東、豫西、豫南四大區域。

豫北

豫北主要有今黃河以北的新鄉、濟源、焦作、鶴壁、安陽、濮陽六市。

明代設省,將黃河以北的三府歸於河南,其後各代相沿,有制衡河北之意,防止歷史上河朔三鎮舊事重演。

明代將黃河以北三府歸於河南

豫北西北側與山西接壤,以太行、王屋山為界,晉高豫低,地勢險要,有太行陘、白陘等險關,沁水、丹河順流而下,從山西攻入河南易,從河南攻入山西難。

攻入山西確實很難

與河北、山東交界處為大平原,無險可守,歷史上一旦失去燕山之險,北方憑藉兵強將悍的邊地優勢,南下中原基本上是一路平推。

安史叛軍南下河洛入長安、後唐滅後梁、契丹滅後晉、遼南下攻至澶州、金滅北宋,大抵上都是沿河北大平原一路南下至中原腹地。

豫東

豫東(含豫中)主要是河南省內今淮河流域諸市縣,大抵上自鄭州以南,京廣線以東所有以及以西部分地區均屬豫東。

黃河儘管穿河南而過,但是已成懸河,河南大部分水系其實向東南歸入淮河流域,呈西北—東南走向。

終於理解為什麼黃河這條懸河會奪淮入海了

隋唐以洛陽為陪都,梁、晉、漢、周、宋以開封為都,一方面因為關中戰亂殘破不堪,另外主要是漕運至關中困難(三門峽難題始終難以解決),至洛陽以及開封比較方便。

歷史上修建大運河,多以豫東諸多水系為憑藉。以北宋都開封為例,可以汴、黃、惠民、廣濟諸河通漕運。

三門峽困境一直難以解決,往往需要陸上轉運,成本陡然高昂


但是開封無險可守,這是其致命弱點。宋廷不得不大量養兵以拱衛國都,遂致冗兵,軍隊戰鬥力反而低下。

今天河南省貧困縣多居豫東,多為歷史上受黃河決堤影響深重之地區。

豫西

豫西以伏牛山系為主體,大抵上涵有今洛陽、三門峽地區。

此地北有黃河中條山之險,南有伏牛山系屏障,西連陝西,是北中國東西走向重要走廊。歷史上秦晉崤山之戰即在今河南省洛寧縣。

雖然洛陽周圍有種種保護,但如果他失去對周邊的控制,其過小的體量是無法保護自己的

其後秦國依靠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市)之險,力拒關東諸侯多次合縱進攻。秦滅韓魏、楚漢爭霸、唐滅王世充等多為從陝西攻河南。但也有自河南入陝西,如劉裕滅後秦、安史叛軍入長安、黃巢入長安等。

無論誰攻誰守,掌握豫西走廊,就掌握了戰略進攻主動權。

豫西走廊的意義所在




洛陽天下名都,位於伊洛盆地。

小區域上,北靠邙山,南臨伊洛二水,東有虎牢成皋之險,西擁崤山函谷之固。

大區域上,其地東為華北大平原,有黃河以及大運河為動脈,可以控制帝國主要糧食產區和國防重要區域;西靠關中秦隴之固,免受遊牧民族侵襲之苦;北有黃土高原為阻,整個山西皆為堡壘;南臨南陽盆地,通漢水直達長江中下游。

.歷代古都


洛陽這種得天獨厚的區位,長期作為王朝帝都,掌控四方。但是一旦中央衰落,對地方掌控下降,這種居中的位置使得洛陽也容易淪為四方征戰之地。

東漢末年就是明例,黃巾之亂後,群雄並起,洛陽被董卓一把火燒掉,曹操一度都許昌。

豫南

豫南主要為南陽、信陽二市。兩市均位於秦嶺—淮河線以南,地理和氣候上屬於南方,為通往南方的要衝,焦柳線穿南陽而過,京廣線穿信陽而過,即是明證。

信陽以南有大別山環抱,有武勝關、平靖關和九里關三關,南北朝以此為界,互有爭奪。

南陽盆地物產富饒,西北通舊武關可入關中,南連荊襄,東北可入中原。劉邦入武關滅秦,曹操攻新野取襄陽南下江陵夏口,關羽樊城水淹七軍,岳飛出兵襄陽北伐,兵鋒所指,威震華夏,大抵上體現了南陽重要地理位置。

.誰是中部領頭羊?

中部六省區崛起,有能力爭奪領頭羊的,只有河南和湖北。長期以來,兩省及其省會鄭州、武漢也為龍頭寶座爭得面紅耳赤。

人口和經濟規模

人口和經濟規模,河南優於湖北。人口多,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和更廣闊的市場。

2000年,河南GDP只有湖北的70%,如今湖北GDP則只有河南的80%。2016年,河南人口為10788.14萬人,GDP40160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繼續穩居全國第五。湖北人口為5851.5萬,GDP為32297億元,列居全國第7,與河南尚有一定差距。

湖北固然在人均GDP上佔有優勢,但是人多好辦事也是不容忽視的。以分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為例,河南較湖北也有明顯優勢。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地理區位

地理區位,河南優於湖北。湖北雖是南中國的中心,但放眼全國,河南更接近幾何中心。從鄭州出發,西走隴海線連接大西北,東北至北京,走京哈線連接東三省,鄭州顯然更近。

此外,東向出海,鄭州離最近的港口連雲港、日照港僅500多公里。武漢離最近的上海、寧波港有800多公里。

鄭州因鐵路樞紐而興盛,武漢位於長江水道中部,河運方便,兩者各有千秋。但是河南省貨運量、客運量較湖北而言,均有一定領先。

省會發展

省會發展方面,武漢優於鄭州。2016年,武漢市GDP接近1.2萬億元,鄭州為7920億元,差距明顯。

從創新上講,武漢光谷已成為中部重要創新基地,鄭州缺乏這方面的創新集聚區。

從省內城市抱團發展上,河南則優於湖北。

武漢在湖北以及整個中部地區有很高的首位度。但輻射能力不強。 武漢與省內城市差距巨大,形成虹吸效應,這也造成了周邊城市戰略選擇的缺失與迷失。

河南則以鄭州為中心,打造中原城市群。儘管鄭州也是一枝獨秀,但是鄭州周圍,除了正在力推的鄭汴一體化,洛陽、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安陽、駐馬店、開封等一眾城市實力相當,距離較近。

雖然武漢分外耀眼,但是整體協同發展上顯然不如河南

中原城市群

客觀而論,兩省互有長短,況且鄭州和武漢都已獲評為國家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大戰略下,更應相互協調,互通有無,共同崛起。

發展與短板

河南人口居全國第一位,以全國1.74%的土地養活全國8%的人(一億人口),同時還要搞城鎮化、工業化,加之河南作為產糧大省,耕地紅線不能破,因此,河南省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未來還是要走集約式路線,避免粗放式發展。

河南自古多沃土,多年來用佔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1/4的小麥、1/10的糧食。2016年河南糧食產量達1189億斤,佔全國總產量9.6%。除了本省需求外,每年河南省外調糧食300億斤左右。可以說,河南養活了眾多東部省份。

另一方面,河南農業也存在一產從業人數過多,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時,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土地僅留老人耕種,空心村問題突出。

在糧食消費升級的情況下,傳統方式下生產的糧食出現了產量、庫存量雙升高的怪狀,農民種糧難賣糧更難,這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進行農業產業化升級、進行土地流轉等試驗,在河南顯得意義重大。

此外,河南省雖然工業體系相對齊全,基礎較為雄厚,但是產業偏重傳統。建材、能源、輕紡、冶金、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強大,高能耗、高汙染、資源型產業比重大,高技術產業比重小。

此外,教育不可不提。河南之痛,最痛的就是教育。

以下表為例,比較中部、東部、西部的部分地區,河南高等教育水平居於全國末流。

可以看到,河南每十萬人高等學校在校水平居於全國末流,與其經濟水平嚴重不成正比。

2016年,河南省高考生源居全國第一達82萬人,河南考生考取一本的難度遠遠大於全國大部分省份。

與此同時,河南本省高校數量卻嚴重不足,而西部地區教育水平不如河南省,但是西部報考東部院校錄取分數卻遠低於河南省。本省高校少,考取外省高校卻代價高昂,是每一名河南考生的痛。

最後要說一下地域黑與地圖炮。

誠然,河南人口多,也是全國勞務輸出大省,外出務工人員多從事各行業較為底層的工作,本身受到的歧視和誤解就較多。

這其中當然不乏有雞鳴狗盜作奸犯科之徒,但是否因為個別案例,以及個別門戶網站的惡意博取眼球的段子營銷,就可以給河南人貼上標籤?

無論是河南人、東北人,還是上海人、廣東人,絕大部分本質上都是好樣的,極少惡劣之徒並不能抹黑這個群體的人的形象。

無端地域黑或者地圖炮,只能顯出個人素質的低下。


資治通見


看到這個提問,我想說:河南對於中國,相當重要;中國教育對於河南,不重要,全省只有一個211院校,這在全國所有的省、直轄市中都是極為罕見的。這是我作為一個參加過河南高考、考取過外省大學的河南人的心裡話,也是事實,參加過高考並在省外上過大學的人應該有同感。

附:2017年河南高考人數近80萬。


天緣締貝


古代文明地,現在是難文明



小樹葉150153716


河南是中國之腹地,河南是中國種糧,種棉之大省,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從風水上說,河南位於中龍脈之腹,不管是從西到東,從北到南,都是必經之地。歷代王朝為何建都在此,就是因為管理國家較為方便,交通也方便。歷來都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是因為,中原腹地,人傑地靈,農業發展較好,戰爭過後可以支撐下來。河南基本都是平原,可以作為全國商品貨物集散中心。未來,河南必將騰飛!



漯河吃喝玩樂


河南是中原,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全國政治格局看中原,中原亂,則天下亂。中原富,則全國富,河南人不欠別人的帳,而是國家欠我們河南人的。第一是教育,第二是工業,河南省沒有幾所好大學,工業也沒有好點國企。我們河南人也不笨,就是不給你機會。上大學沒有你名額。傻子都能看出來。每年高考人數超過600分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