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談的工資與入職後談的工資不同能否到勞動局投訴?

強強--我們90後-


這種現象真的很普遍,很多公司都這麼幹,以後你會發現很多這種公司,面試時候跟你談好的待遇,等第一個月之後會找各種理由和藉口扣掉一部分或者直接不是原來所說的那個工資,這很正常。



當然,正規的國企,外企和大型民企都是按照合同來的,合同上是多少就是多少,很少有企業會剋扣的,他們有正規約定,不會私自扣你工資的,除非你遲到,早退,或者違規。這樣的公司很注意企業形象,所以,不會因為你這點工資而自毀形象。


另外很多小的公司和私人企業就很有可能不按預先說好的來,扣你工資是常有的事,所以,找工作的時候一定問清楚,把勞動合同看清楚,問清楚每個細節。 其次現在這種狀況你應該去找你的企業會計部門和人事部門問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他們給的理由到底合不合理,若是不合理就果斷放棄這個工作吧。


朕心愛瀟灑


你說的是「入職後」,說明已經簽好合同,你已經接受貴公司的薪酬機制。

有些公司會分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基本工資是決定五險一金的基數的,這樣可以使公司避免一定的用人成本。績效工資是按工作表現的好壞的決定,所以這是浮動的,可能用人單位在面試的時候,對你能力的評估較高,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並沒有達到期望,就降低你的績效工資。

如果你覺得虧待你,建議投簡歷,準備好下家。



如果是在籤合同的時候,發現薪酬機制和之前說的不一樣,除非錄用郵件寫著基本工資多少,績效工資多少,不然我覺得很難告得贏,如果是公司突然說不錄用,你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

所以籤合同前,建議多瞭解薪酬機制和相關福利,口頭的承諾也會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洽談不合,就可以終止籤合同,另謀高就。


產品的小世界


面試時談的工資還沒落入合同,投訴無門吧,還會把事情弄複雜,不了了之。。。。。。既然他們耗費人力物力把你招進來,那就大膽談條件。問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人事拒絕回答或者就是純粹玩套路,那這樣的公司不去也罷。說不定後面升職加薪的時候也會這樣。不用擔心後面入職了領導會對你有意見,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撥人,哈哈哈哈😂


我是馬雲叔叔


遇到這種問題,你只能自認倒黴,勞動局是不受理你這類投訴的。因為工資的確定決定於你合同內填寫的具體薪酬待遇數字,除此之外任何口頭的承諾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都不可以作為你維護自身權利的依據。

通常情況下,我們在面試結束後如果用人單位對你表示認可就會進入具體談判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雙方溝通薪酬福利待遇、休假、合同期限、崗位內容等工作有關的具體細節內容。這一階段一般都是口頭溝通,雙方口頭達成一致,然後作為求職者再去搞定自己的離職事務,方可入職。也有一些單位為求職者提供offer,offer(錄取通知書)中標註了以上細節內容。但是!要注意,法律意義上講,offer也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並非合同。你的實際薪酬還是要以合同訂立時合同文本上體現的為準。

這就要求我們在求職、談判過程中注意細節,做好事前溝通。很多企業在面試過程中承諾的薪酬福利待遇通常是“年薪多少多少”,由於面試形式的隨意性,有意無意間,用人單位無法做到給你詳盡的薪酬發放細節。比如年薪中是否包含了五險一金、稅收和平日的部分福利?年薪是以什麼模式發放?季度性還是年度發放?每個月具體的薪酬大概多少,年中和年終大概能有多少績效兌現?用人單位所說的年薪是否與績效掛鉤,如果與績效掛鉤那麼影響有多大?這一系列問題都是你要考慮的。

在面試、求職過程中只有把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考慮到,都講清楚,才能確保你不被企業忽悠。很多求職者在面試的時候往往氣定神閒表現良好,一到談薪酬階段反而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張口,其實“醜話說到前面”,才能確保以後不會產生誤會。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官方賬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