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為什麼一週內官方反覆提及雙11,除了雙11關及億萬中國消費者切身利益之外,還應放到2018年整個中國經濟大環境背景下加以理解。

“當今世界出口大國不一定是經濟強國,但世界進口大國一定是經濟強國,進口大國將極大提升貿易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01

新加坡,總理演講用雙11舉例告訴世界!

2018年11月12日0時,2135億交易額塵埃落定,但雙11的餘波卻在中國久久盪漾,此後一星期,雙11不但成為中外媒體報道的熱點,更是罕見的多次出現在各種政事場合中。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來自央視網的視頻截圖圖片

11月13日上午,克強總理出訪新加坡,在"新加坡講座"上,提到中國經濟形勢,他如此說:

“中國有一個雙11節,他們給我的報告是:網上消費其實也帶動了實體店的消費,2100多億人民幣,而去年1500多億或1600多億,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同樣是11月1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會見德國外長馬斯,後會與記者見面,也提到雙11,他表示:

中國電商舉辦了被稱作“雙11”的網上購物節,其中也包括數萬家境外企業參加,活動不到24小時交易額就突破2000億人民幣。

這些驚人數字的背後,體現的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以及近14億人口所形成的龐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還在快速增長。

11月15日下午,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甚至專門總結了今年雙11的消費市場特點,用現場媒體的話:

天貓雙11成交額落定在2135億元背後,是像“大海”一樣壯闊的中國內需市場容量,像“波濤”一樣澎湃的中國經濟發展動能。

一星期內,來自各種場合的官方點贊頻頻見諸媒體,使今年這個第十屆雙11與往年相比,尤顯不同。

02

外媒:中國經濟放緩?你想多了!

雙11打臉特朗普,為中國經濟爭了“面子”,亮出了“裡子”

為什麼官方反覆提及雙11,除了雙11關及億萬中國消費者切身利益之外,還應放到2018年整個中國經濟大環境背景下加以理解。

2018,從年頭到年尾,特朗普的興風作浪,令每一箇中國人深有印象。他高舉貿易戰大棒,威脅幾乎除美國之外的整個全世界,他不斷唱衰中國經濟放緩,甚至赤裸裸地發推嘲笑中國股市,稱是因為他的貿易施壓使中國股市在四個月裡下跌了27%......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但直到雙11結束,美國媒體都開始震驚於新交易記錄的誕生,特朗普卻一直保持沉默,裝作看不見。

對此,甚至連一些國外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專門在Twitter上@特朗普,提醒他:你到底瞅見沒瞅見?哪兒來的中國經濟放緩?阿里巴巴的天貓雙11又破紀錄了!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今年的雙11,對於很多關心的人來說,在境外引起的震驚甚至比國內還要大,在國內,人們已經習慣了馬雲不斷創造神話,但國外媒體卻由於大背景的原因並不看好今年的雙11的數字。

但最終,事實證明他們的猜測是錯誤的,道瓊斯旗下媒體《市場觀察》(MarketWatch)甚至直截了當的使用了這樣的標題:《經濟放緩?你想多了!天貓雙11迅速打破去年紀錄》!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文章寫道,看來,無論是外界所說的中國經濟放緩,還是消費者情緒,乃至是中美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都無法影響這個已經十歲的消費者節日的成交數字。

韓國《中央日報》稱,雖然中美貿易糾紛正酣,但中國內需的爆發力仍然讓世界驚歎。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在美國,也有像“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這樣的本土雙11,但都跪在了中國雙11的巨大數字之下,美國媒體報道稱“2018年黑色星期五與中國光棍節相比微不足道”。

阿里巴巴在中國“雙11”的銷售額比美國“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的銷售總和還要大得多,而且阿里巴巴並不是唯一的玩家。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很明顯,一個2135億的雙11交易數字,比任何口頭表達都更有力的向外界詮釋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與動力。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這也是為什麼雙11這樣一個企業創造的購物節,會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因為舉辦十年之後,它的規模已經壯大到足以充當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雙11好,則中國經濟好!

03

福布斯:中國消費升級起碼持續20年

打臉“消費降級”論調,顯示中國經濟真實一面

如果說,雙11對於來自“歪果仁”的質疑,是為中國經濟爭了一把面子,那麼它對中國人來說,帶來的則是比黃金更珍貴的信心。

2018年,由於中國確實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的現實,不少人對經濟前景是充滿躊躇的,尤其是企業群體,信心不足者不在少數。

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以及天貓雙11狂化節的落幕,57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22億元)和2135億元人民幣兩個千億級交易清單的出現,卻反襯出像“大海”一樣壯闊的中國內需市場容量,像“波濤”一樣澎湃的中國經濟發展動能。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尤其是雙11,敢於花錢,就是中國消費者用手來“投票”,表達了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在雙11之前,即便作為中國人,很多也是不識廬山真目,對中國經濟到底活力如何沒有清晰概念,比較典型的就是“消費降級”論的流行,從榨菜的熱銷,到方便麵的復活,到拼多多的崛起,都被解釋為消費降級。

但從雙11交易大數據看,卻體現了完全相反的真相,沒有消費降級,反而是消費升級。

比如,今年雙11消費超過1000元的人數的增速,明顯高於1000元以下的人群;消費超過5000元的人群,連續兩年持續增長,增速是500~1000元人群的3.4倍。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比如,今年雙11,除了交易額繼續攀升之外,消費品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服飾鞋包類的佔比呈現下降趨勢,醫藥健康、家裝家飾、美容護理、書籍音像和3C數碼成為增速最快的五大類目,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枸杞在雙11賣瘋了,液體衛生巾在雙11賣瘋了,這都表明中國大眾消費進入了品質化的新階段,正更多目光投向了健康、家裝、文化消費等與生活品質密切關聯的消費領域。

再舉個例子,天貓數據顯示,180升以下的迷你冰箱在2018年的購物人數增長了33.33%,它們的用途不是放肉、放菜、放冰棍,而是放冰鎮小支酒、水果和麵膜。很顯然,這是購買者家裡第二個冰箱,不是主流剛需,卻讓生活品質升級。

在11月1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作為旁觀者總結了今年雙11的消費市場特點,指出今年雙11呈現出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向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延伸、品牌消費趨勢明顯、配送效率提高、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等特點。

所有這些都指向消費升級和消費信心的提升。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也難怪福布斯雜誌都會從雙11數字分析出中國消費升級趨勢最起碼還能再持續20年。在福布斯看來,這種趨勢有兩種力量在推動: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以及傳統零售渠道向電商轉移的趨勢。

04

“花錢”開始對中國經濟變得至關重要

出口大國不一定是經濟強國,進口大國一定是經濟強國。

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內需擴大,其關鍵詞都是:“花錢”。不知從何時開始,在瞭望經濟形勢的時候,“花錢”已經與“賺錢”變得同等重要。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特朗普上臺以來的所作所為,這個問題就非常好理解:一國消費能力,不但為本國的經濟創造活力,同時也影響到國家在全世界的話語權。

在中美貿易的摩擦中,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看到,美方之所以敢於蠻橫要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就是因為它的購買實力比較強,而且是中國製造的最大買主。

美國人買什麼和不買什麼,對某種商品買的多還是買的少,不僅對全球經濟來說舉足輕重,更對全球政治、外交產生著重要影響。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隨著中國人消費能力的提升,這將增加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全球貿易格局勢會因此而趨向於多極化。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所以,在11月7日進博會的中國國際經貿新格局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會在演講中說:

“當今世界出口大國不一定是經濟強國,但世界進口大國一定是經濟強國,進口大國將極大提升貿易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黃奇帆還說,當前,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已經由“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

中國是全球製造業門類最為齊全的生產大國,已牢牢豎立起經濟強國中的第一個支柱。現在中國需要建設的是第二個支柱,即消費支柱。

隨著“花錢”重要性的大大提高,以“花錢”為主旋律的雙11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也水漲船高。

05

迅猛發展的數字經濟成中國能保持持續發展的殺手鐧

天貓雙11終有一天會突破一萬億。

如果把雙11作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窗口,我們在2135億數字的表面上看到的是“花錢”,但在水下澎湃的,卻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所正在全力打造的新商業基礎設施和商業操作系統,它們正在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從總理到部長都如此關注雙11的原因。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十年以來,這種作用從線上延展到線下,從零售業傳導到製造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已經深度融合,預示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未來。

在雙11背後,製造業的發展、互聯網和交通物流的改進,在中國獨特國情的場景中形成了全方位的互動。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這使原來很多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得以發生。

比如今年日本富士電視臺在報道雙11的時候就關注到,網絡銷售平臺正成為中國很多貧困地區發展經濟的一個重要渠道,阿里巴巴使很多地方的土特產能夠賣到全中國。

中國出現了很多鄉村變成“淘寶村”。

新商業基礎設施和商業操作系統的進化,使中國的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開始走向徹底融合,同時也使今年雙11成為阿里首個覆蓋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全領域的雙11。

來自線下的消費力遍佈全國100個新零售商圈、20萬家智慧門店、62家銀泰百貨、41家居然之家、近100家盒馬鮮生、470餘家新零售商超、100萬餓了麼和口碑商家。

天貓圍繞城市生活各類場景打造的數字化體驗通過此次雙11規模化實現,創造出全新的生活體驗和商業效能,進一步解鎖城市洶湧的消費力。

分析丨特朗普遭雙11打臉,外媒:中國消費升級起碼還能持續20年

更典型的還有因為今年雙11創造10億個包裹記錄而大出風頭的菜鳥,創造記錄的不是某一家物流公司,而是一整張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

這張網建成後,將在全國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將在中國實現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它不但要在國內鋪設網絡,而且在全球各地也要建立eHub節點,要沿一帶一路在全球範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

在這裡,雙11所體現出的已經不僅僅是商業的力量,而是數字經濟結合商業與科技迸發出的巨大推動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從這個角度講,福布斯雜誌把數字經濟作為中國經濟能夠再繼續升級20年的兩大推動力之一,是非常有道理的。

也正因為源源不斷的商業力量和消費動力的大爆發,阿里巴巴CEO張勇才會預言,天貓雙11終有一天會突破一萬億。

應當清楚:今天我們面臨的時代,幾乎和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時代同樣重要,這樣激動人心的世界或許會有迂迴,但卻處處都是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