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修心,什麼是心存五境?看看道人如何解惑!

古有良山兮居神明,不問世事兮皆洞明。

山花鳥獸兮求悟道,神明不語兮法自然。

何為修心,什麼是心存五境?看看道人如何解惑!

明心見性

世間有傳良山有神,名曰:良。長居天地之外,洞之天地之事。而山下有一觀,觀中居一迷糊老道人。

一日,道人於修道之時遇良山神,故問曰:“吾修道數十載,愈不知何為修道?上可告知。”

良山神曰:“修道亦是修心,君於此山修行數十載,君之所事吾亦皆知,吾觀君有敬善之心。”

道人邀良山神對坐,問道:“何為敬善之心?”

良山神答曰:“敬天地其造化萬物,敬雙親其孕育骨肉,敬長者其比之淵博,敬農者其辛勤勞作,敬己身其不易下作,此為敬。善他人者不自持清高,善己者不自貶其身。君之所做皆合所為,故有敬善之心矣!”道人起身謝之!

翌日,道人約之於林,對飲清茶。良山神曰:“人之初,心之懵懵,好學而智長。歲月更迭而心之變幻,修心不易,須知心有五境:敬善心、靜止心、剛勇心、堅毅心、因果心。而敬善心為之根基,無敬善之心,人無他我,處事無度。根基之上花開兩朵,並蒂雙生,為靜止,為剛勇。寧靜如止水,不易為外物而動,心之寧靜者,身處迷亂而本心不亂,諸多誘惑而原則不失,不過喜不過悲矣。而後靜而持動,動之需剛勇,失剛勇者處事唯諾,無進取,何成事乎。一靜一動,道矣!”

良山神望向道人曰:“君修道幾十載,為何乎?”

道人答曰:“成道矣。”

良山神笑曰:“若君終身無緣於道乎?”

道人曰:“無他,修道矣。”

良山神點頭曰:“而此則需無上堅毅之心,心之靜,而不易退,心之勇,而精於前,一時容易,終身卻難。世間萬事,成者皆需無上大毅力,無堅毅之心,必敗矣。四心已明,更需明因果,知前後,斷是非。無因果之心,處事糊塗,無邏輯,難以自省矣,故處事明起因,推其果,洞察左右。此為心之五境,更為世事之基。道之途,在遠亦在前,在奮起直追,亦在暮然回首。”道人聽完起身而鞠躬,謝之!

良山神曰:“人之初,心性圓,好學而智長,長而碎,碎而修,修而滿,滿而圓,初時圓為空,而今圓為實,實而得道者,自為神明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