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血管疾病时,大夫为什么让头颅CT和头颅核磁两个检查都做?

用户7661322911572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疾病,就是血管破了和血管堵了。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脑卒中,并进行抢救呢?就是第一时间做检查。而CT检查就是可以马上发现脑出血。如果做了CT没有出血,那么可能就是脑梗塞,CT看不到超早期脑梗塞,但是磁共振可以看得到,所以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时候,医生会要求先做CT,没有发现出血后又叫做磁共振。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特别是中老年人。而目前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脑出血也越来越年轻化。夜班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三四十岁的头痛就诊,做了CT发现脑出血。

正常的脑动脉富有弹性,能正常的收缩和舒张,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弹性不好了,动脉上也会出现了一些污垢斑块,会堵塞血管,有高血压的人,动脉就容易破导致脑出血。

就好比我们用的水管一样,时间长了,水管壁不好使,水压大一点,就容易出现水管破了(脑出血)。水管壁有污垢斑块,容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水管,出现缺水,没有了水,就是饿死(脑组织梗塞坏死)。


无论脑出血还是脑缺血梗塞,如果治疗不及时,最后的结局都是病灶的部位的脑组织坏死,那么所支配的身体的功能就会丧失,比如偏瘫、不能说话、一边身子没有感觉等等症状。

再者,我们脑子支配的部位都是相反的,右边脑组织支配左边的身体,左边脑组织支配右边的身体。比如刚开始头痛,右边身子不灵活了,那么可能就是左边脑子出了问题。

怀疑脑血管病为什么要做CT和磁共振

脑血管意外常见的症状有一侧肢体瘫痪、突发昏迷、口角歪斜、肢体发麻、沉重感等等,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时间很重要,如果是血管堵塞,6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挽回大部分的脑组织,以后的生存质量极大的提高。

而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情绪激动,饮酒、血压升高或者过度劳累的时候,有高血压的人更容易脑出血,所以说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发现脑出血最好最快的检查就是做CT,CT能快速诊断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对周围脑组织有没有压迫,评估有没有必要做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如果一下子出血量太大,就会压迫脑组织,特别是脑干的位置,脑干是人的呼吸生命中枢,一旦压迫,就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死亡。



这是一个40岁女性,出现左上肢体乏力就诊,她当时是自己走着来检查的,我那天刚好夜班走出门口,她还问我检查室怎么走,我带着她去做检查,看着图片出来,右侧脑出血了,我马上写报告拿给她,并告诉她不可乱走,要马上回到急诊科医生那里去。出血量比较少还可以走,有时候看到一些人现在状态很好,但是不代表他就没病,有可能下一秒就倒在你眼前。

怀疑脑血管意外,都要第一时间先做CT检查,先排除脑出血,如果没有脑出血,再来考虑脑缺血梗塞,因为出血和梗塞是两个治疗完全相反的疾病,一定要诊断清楚。做了CT没有脑出血,没有发现异常,但是有很明显的中风症状的时候,要马上急诊做磁共振。因为做CT看不到超早期的脑梗塞,只有磁共振能看得到。而这个确诊的时候很重要,如果是脑梗塞,要在发病6小时以内进行溶栓或者取栓治疗,缺血的脑组织才能恢复血供,时间越长,脑组织坏死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就差,对后期的生存质量也是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说,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时候,医生要求要做CT和磁共振。CT是快速的诊断有没有脑出血,如果没有脑出血,马上做磁共振的目的是要诊断早期的脑梗塞,时间就是生命,早期溶栓治疗,能极大提高后续的生存质量。


小影大夫



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一般是先做头颅ct,后做磁共振。很多人质疑是不是医疗过度?是不是乱收费?

其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的,而是诊断的需求,治疗的必要。

CT一般对脑出血比较敏感,对脑梗并不敏感。早期脑梗病状,往往在CT结果上并不能得到显影。神经内科医生让患者做CT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脑出血。

因为很多患者出现脑血管病相关症状,比如说肢体麻木,视物不清等,可能是脑出血或者是脑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单独靠医生的面诊是无法确定的,所以需要检查结果作为辅助来确诊,并开展治疗。

医生在确认患者没有脑出血症状后,会结合门诊对患者的检查,会给出相应的输液或者药品治疗方案,达到扩张血管,营养血管,防止凝血等目的。

很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会病情进展为脑梗;还有一部分患者在一段治疗周期结束,需要进一步确认脑梗的病灶大小、位置情况时,就需要做磁共振了,因为磁共振对脑梗塞的检查,技术优势要明显优于CT。

所以概括一下,CT是排查脑出血,而磁共振针对脑梗更重要。


辽沈名医


现在很多患者会疑惑为什么大夫有时会让两种检查都做,有些人认为头颅核磁查的比较精细,没有必要查头颅CT。脑血管病分为两种:脑梗死和脑出血,两者均可出现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可同时伴有高血压。在临床上有时不能完全根据症状区分出来,两者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CT和核磁各有优势和缺点,在脑出血方面头颅CT优于头颅核磁,脑内出血在CT上有明显的高密度影,然而核磁却对于出血不敏感。在急性脑梗死方面头颅核磁明显优于头颅CT,脑梗死发病24小时内在CT上可能会不显影,显影后也难以区分是急性脑梗死还是陈旧性脑梗死,头颅核磁一般在脑梗死时间超过2小时就会在头颅DWI上显影,这样对早期判断脑梗死具有很大的价值,急性脑梗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选择溶栓,溶栓的黄金时间是4.5小时以内。

脑血管在发病过程中每秒中会有很多脑细胞死亡,临床大夫应争分夺秒,早期确诊,早期诊断,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由于核磁拍摄时间较长,须提前预约,且核磁一般不设有夜间急诊,在没有核磁结果的情况下,临床大夫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判断出脑血管病,再在头颅CT排除出血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治疗脑梗死的手段,挽救缺血半暗带,将脑细胞的损伤将至最小化。后期在根据头颅核磁更好的判断出新发脑梗死的部位及范围,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再进行处理。所以有些时候会让患者行两种检查。

本期答主:鲍倩,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是放射科常见问题。怎么选择,也是很多人困惑的。

脑血管病变非常多见,以脑梗死举例。

CT是用X线进行成像的,头颅CT临床使用很广泛。缺点是早期的,比如24小时内的脑梗死可能在CT上表现为正常。因为这个时候病变本身不足以引起在X线上的密度改变。

而核磁很快,甚至最早能发现半小时内的梗死。

另外,假如要找脑梗塞原因,比如血管有无狭窄或阻塞,如果做CT,就要注射对比剂。而做核磁的话,不需要打对比剂,很方便。

临床上,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假如临床表现为中风,一般会做CT,看出血还是梗死。

任何要想进一步搞清楚,或者医生认为疾病单纯用CT解释不了的时候都会建议做核磁。为何,核磁能够发现很多CT发现不了的。比如小的梗死灶,微出血灶,静脉窦血栓,脑白质病变等等,其中很多的病都在临床表现上与中风无异。



再者,就单纯的脑动脉本身,使用核磁能看到有无狭窄,闭塞,甚至可以看到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

需要强调的一点,临床上怀疑脑血管病,这句话其实很严谨,怀疑而非确定。因为,我们见过太多一开始怀疑中风,最后做了核磁才搞清楚是转移瘤,是胶质瘤,是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是各种脑白质病变,是各种脱髓鞘病变的。

因此,当医生建议做核磁的时候,基本都是在想搞清楚是否真的是中风,原因是什么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