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成熟的人,越懂薛寶釵

《愷叔說紅樓夢》第123期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在我看來,越成熟的人,越解其中味。

而一個人是否成熟,看他對寶釵的態度就知道。

那成熟的人,是如何看待寶釵的呢?

成熟的人,會懂寶釵的不易。

寶釵十二三歲的時候,已經挑起了維持家族生計的重擔。她看到哥哥薛蟠不能依貼母懷,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線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子能做到這樣,夫復何求?


越成熟的人,越懂薛寶釵


寶釵十四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哥哥來到賈家,從此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寶釵不像黛玉那樣恃寵生嬌,她在賈家隨分從時,行為豁達,所以賈家的人都喜歡寶釵多過孤高自許、目下無塵的黛玉,連小丫頭們也大都喜歡和寶釵玩。

知道家裡每況愈下,寶釵不再喜歡花兒粉兒。連粗俗不堪的劉姥姥,都說自己年輕時喜歡花兒粉兒,其她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就更加不用說了。用花兒粉兒,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招來雄蜂雄蝶,這何嘗不是很多女孩子所追求的呢?試問又有幾個女孩能做到像寶釵那樣樸素呢?

寶釵馬上要過十五歲生日的時候,賈母喜愛她的穩重和平,於是專門出資給寶釵過生日,生日party搞得比黛玉的都還要隆重。

當賈母問寶釵愛聽什麼戲、喜歡吃什麼時,如果寶釵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那她就只會挑自己喜歡的戲和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寶釵喜歡聽的是偏安靜的戲,不好吃甜爛之物,但是,賈母喜歡聽的卻是熱鬧戲,好吃的卻是甜爛之物。

換做你是寶釵,你會怎麼選呢?

如果寶釵只考慮自己,她會全挑安靜戲,吃的東西沒有一樣是甜爛之物,那估計賈母聽戲時會睡著,吃東西時老牙會啃不動。弄得如此尷尬,你覺得賈母以後還會給她辦生日party嗎?寶釵之後還能在賈家愉快地生活下去嗎?

肯定不會。穩重如寶釵,她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寶釵選的大都是賈母喜歡聽的熱鬧戲,和賈母喜歡吃的甜爛之食。

換做是任何一個成熟的人,都會這麼做。


越成熟的人,越懂薛寶釵


這讓我想起了昨晚發生的一件事情。

昨晚,我去參加一個學習俱樂部的活動。朋友小黃跟我提到,她來參加這個活動之前,同部門的一個同事,抱著她痛哭流涕了半個小時,痛哭是因為被上司搶了功勞,心有不甘。

小黃跟我說,其實她現在也面臨被這個上司搶功勞的情況。換做以前,小黃說自己一定會跟這個上司大鬧一場,但是現在的自己對此卻很淡然。

我誇小黃成熟了,因為“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在爾虞我詐的職場,如果連這點委屈都受不了,還混什麼職場?

小黃說她們公司正在實施裁員計劃,我替她那位痛哭的同事捏了一把冷汗,這麼不成熟的員工,被裁的幾率會非常高。

畢竟職場不相信眼淚,越成熟的人,才能在職場混得越好。

不僅是在職場,生活中也是處處見真章。越成熟的人,越有把生活過好的本事。

很多人聽過很多道理,為何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聽過很多道理,不代表這個人就成熟,不成熟的人,不足以過好這一生。

那成熟的人,是啥樣子的呢?

在我看來,成熟的人,就應該像寶釵那樣罕言寡語,人為藏拙,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成熟的人,都懂得要低調做人,低調做事,寶釵就是這樣的人。

在《紅樓夢》第55回寫道,因為王熙鳳小產,需待在屋裡安靜調養至少一個月,理不了家裡那麼多事,所以王夫人不得讓探春和李紈來管家。

然而,榮國府有幾百號下人,探春和李紈一時管不過來。而王熙鳳又因為在這一個月內調養得不好,還需要繼續調養休息,所以王夫人特意邀請了寶釵協助探春和李紈。

盛情難卻的寶釵,並沒有因此就拿著雞毛當令箭,她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李紈和探春是主,自己是賓,絕不能喧賓奪主”。

所以你可以看到,探春和李紈每天坐鎮議事廳,指點江山,揮斥方遒,而寶釵每天只是安靜地待在上房監察,恪忠謹守,等到王夫人忙完外頭的事情回到賈家之後才離開。


越成熟的人,越懂薛寶釵


寶釵深知賈家不是自己的地盤,輪不到自己做主。試想寶釵如果整天對賈家的人指手畫腳,等待她的將是什麼結局呢?

一定會是像王熙鳳那樣後來“牆倒眾人推”的結局。

擁有大格局的寶釵,當然不會重演王熙鳳的悲劇。

越成熟的人,格局越大。寶釵依靠自己的大格局,在賈家如魚得水,但她從不因此驕傲自滿,而是繼續低調做人,低調做事。

正所謂“不喧囂,自有聲”,從不喧囂的寶釵,雖然低調,但是她的成熟穩重,卻充滿力量。

綜上所述,寶釵年紀輕輕就持家有道,後來到了賈家,更是隨分從時,行為豁達,所以賈家上上下下都喜歡她。

日後,雖然有了協理榮國府的機會,但是寶釵並沒有在權力面前迷失自我,而是繼續保持著自己的沉穩作風。

越成熟的人,才會越懂寶釵。因為寶釵身上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說得正是像寶釵這樣的人。成熟的人,會狠狠學習寶釵好的地方,然後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變得越來越好。

而不成熟的人,根本不懂寶釵的好。他們有點像上面提到的小黃的那位同事,受不得半點委屈,殊不知,人人都有一本委屈經。像寶釵也承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她如果只會一味痛哭,一味抱怨,就可以解決問題嗎?

顯然不會。成熟的人,經得起多大的掌聲,就經得起多大的委屈!

對於寶釵和《紅樓夢》,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