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梁啟超一生有過兩位夫人:李蕙仙和王桂荃。

夫婦相敬如賓

1889年(光緒十五年)年僅17歲的梁啟超在廣州鄉試考中了舉人,主考官李端棻看中了他的才華,把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了他。1891年(光緒十七年)梁啟超19歲時入京與與長他4歲的李蕙仙成婚。在梁家,李蕙仙相夫教子、敬老扶幼,與梁啟超相敬如賓,感情一直很好。

李蕙仙與梁啟超結婚時,帶了兩位陪嫁的丫環,其中一位即王桂荃;王桂荃聰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婦喜歡。

1898年6月變法失敗後,梁啟超和康有為顧不上家小,倉惶逃往日本。他雖然很繁忙,但是家書不斷。他還把自己的和服照片寄給李蕙仙,說:“衣冠雖異,肝膽不移。見到了我的照片就像見到我本人一樣。”甚至後來1915年護國戰爭時,梁啟超去參加護國軍,對一家老小更是放心不下。李蕙仙反而鼓勵他說:“上自高堂,下至兒女,我一身任之。君為國死,毋反顧也。”李蕙仙可以稱得上是深明大義的賢內助,梁啟超深情地稱她為“閨中良友”。

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梁啟超李蕙仙(左一)與王桂荃(右一)

毅然斷絕婚外情

1899年梁啟超赴美,在檀香山受到熱烈歡迎。在一位何姓華僑舉行的宴會上,梁啟超結識了華僑的女兒何慧珍。欽佩梁啟超才華的何慧珍,向梁啟超表達了愛慕之情。幾位要好的朋友都希望梁啟超和何慧珍能夠結合。但梁啟超畢生反對女人纏足和男人納妾,還付諸行動,成立“不纏足會”、“一夫一妻世界會”。此時的梁啟超提筆給遠在日本的髮妻蕙仙仙寫信,詳細地向妻子講述了自己對何慧珍的感情。李蕙仙能夠理解丈夫對知音的渴求,然而最終,梁啟超還是以自己的理智戰勝了情感,斬斷了與何慧珍的情緣。

培育了數名棟樑之材的平凡母親

1901年,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誕生。苦盼六年的梁啟超後繼有人,自然非常高興,但望著孩子單薄的身體,他和李蕙仙都有些擔心。於是為了香火旺盛,1903年,梁啟超在李蕙仙的准許下,納娶侍婢王桂荃為妾。王桂荃後來一連給梁啟超又生下了六個子女。在李蕙仙生前,梁啟超很少公開提到王桂荃,因為這姻緣違背了自己定下的“一夫一妻制”。他要求孩子們叫王桂荃為“王姑娘”或者是“王姨”,但是幾乎所有的孩子對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們稱呼李蕙仙為“媽”,稱呼王桂荃為“娘”。

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病而逝,梁啟超為此寫下了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梁夫人文》。

1929年,梁啟超也因病逝世,跟李蕙仙合葬於北京香山。他的孩子們全都留給了王桂荃。之後的歲月裡,王桂荃一人照顧全家上下,梁家子女從王桂荃身上,學到了堅忍不拔的勤奮品格。

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王桂荃與其子女

1968年,“文革”中與子女們分離四散,85歲的王桂荃在一間陰暗的小屋中與世長辭。

“文革”後,梁家子女們在香山樑啟超、李蕙仙的合葬墓旁種下一棵母親樹,立碑紀念王桂荃這位培育了數名棟樑之材的平凡母親。

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一家出了三個院士

梁啟超共有9個子女:思順(令嫻)、思成、思永、思忠、思莊、思達、思懿、思寧、思禮

梁啟超的婚戀和家庭

其中思順、思成、思莊為李夫人所生;

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為王夫人所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都成為傑出的人才,兄弟裡面出了三個院士,這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可算是罕見的 ——

梁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長女,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長子,著名建築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其妻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學家,1948年3月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人文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國民黨十九路軍炮兵校官,因病早殤。

梁思莊(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圖書館學家。

梁思達 (1912年—2001年),四子,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從事社會活動。

梁思寧(1916年-),四女,投奔新四軍參加革命;現已離休,住在山東濟南。

梁思禮(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