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湾战争,伊拉克伤亡人数高达10万,为什么只打死了27名美军?你怎么看?

这城市那么空氵


这是用钱堆出来的!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投入的物资数量是伊拉克的400倍,只要是能够用钱堆的事美国绝对不会用人去干。比如,美国对待伊拉克的态度就是宁可错炸千人也不放过一个,对于不确定的目标直接一顿炸弹扔了了事。一个海湾战争时期,美军总投弹量比整个二战加起来还多,而伊拉克没有任何防空能力,只能抱着头挨炸。

美军虽然死的是79人,但这只是在籍美军,但是其他非在籍美军的死并没有记录到里头去。比如,美军中有一支30000人的绿卡部队,这些人并不属于美国人,他们是通过服兵役来获得美国绿卡的。由于他们已经放弃了本国国籍,而美国又还没有给他们正式的绿卡,按着现在的话说叫做黑户,没户口的人。这些人的战死并不被记录到美军阵亡士兵中去。

其次,美国还有一支大约20000人左右的雇佣军部队,这是由一群冲着钱去的人组成的,他们替美国打仗美国支付现金跟提供武器,但是他们的伤亡并不计入美军死亡统计里,由于后面这两者承担了大量的危险任务,才显得正规美军死的少,但是并不代表战场就是游乐场,该死人的地方还是会死人的。


优己


海湾战争起源于伊拉克侵略并占领了科威特,伊拉克用10万大军仅用24小时就吞并了科威特全境。要知道科威特位置是地下海湾大油田的盆型构造的最深处,也就意味着别国没有石油了,科威特还能抽到油,这么丰富的油田资源被恶棍拿到了,美国岂能坐视不管,1991年1月,在联合国授权下,以美国为首的十国联军集结在海湾地区,开始了海湾战争。当时的国际局势也对美国有利,苏联被军备竞赛彻底搞垮了,美国大胜,美国正孤芳自赏,寂寞无敌呢,伊拉克竟然动了自己的蛋糕,吃相还那么难看。当时美国先进的精确制导攻击的作战理论已然成型,各种弹药和手段都已齐备,何不拉出来遛遛。

在海湾战争打响后,美军就把这些高科技武器尽数投入战场,开展仅10个小时,在联军空军的打击下,伊拉克的雷达、通讯设施、发电厂、政府机构等要害目标都遭到沉重打击,损失殆尽,伊拉克一下子就后退100年,进入了无电,无通讯,无防御的时代。伊军也只能在防御驻地无指挥地各自为战,美军一下就掌握了战场的制信息权,战场形势变得单向透明。经过40天的空中打击,战略目标已经达到,联军陆军紧跟着对科威特及伊拉克境内的伊军迅速包抄打击。伊军与外界信息基本隔绝,彻底被打蒙了,驻科威特的伊军便通过80号公路向伊拉克溃逃。又被联军空中力量前堵截后追击,好好修理了一把,当时80号公路前后都被车辆残骸堵死,无法动弹。美军以A-10攻击机为火力输出核心,以30毫米机炮反装甲。各型攻击机以航空子母弹为主要武器配以各种导弹、炸弹。一波一波对公路上的伊军狂轰烂炸,打得伊军弃车而逃,然而一颗航空子母弹杀伤面积达5000平米,所到之处不见活人,经过10多个小时的轰炸,伊军损失装甲和车辆2000多辆,死伤数万人,80公路上的车辆残骸堆积了36公里长。而联军方面几乎没有死伤。丧失制信息权是多么可怕,伊军指挥不当导致大溃逃也是要害之一。

航空子母弹
死亡公路

狂风攻击机抛洒子母弹

A10攻击机


伽利略视野


首先更正一下问题中的数据,海湾战争中美军阵亡人数为148人,伊拉克阵亡人数为2万,伤8万。

作为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战争,海湾战争自爆发20多年来,许多专家都对当初近百万伊拉克军队的惨败进行了深度剖析,解构了当时作战的全过程,而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当时作为伊总统的萨达姆,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

首先,战争开始前伊拉克军队入侵了邻国科威特,在联合国的多次警告下仍不愿撤离,铁定了要吃掉身边的这块肥肉,这导致舆论的天平直接倒向了其敌对一方,一支强大的进攻联盟,由此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起来。

其次,参战双方所使用的武装力量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就拿美军来说,其当时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由空军执行破门作战的行动,海面也会提供相应的火力支援,随后海军陆战队再进行同步的推进行动。

而反观伊拉克方面,尽管拥有着庞大的陆地力量,但其在海、空两个层级都与对手存在天上地下的差距,这使得战役一开始便是一边倒的,大批的联军战机在电战飞机实施压制后,飞入科威特甚至伊拉克的领空,对重点的军事目标实施打击。

更有甚者,成片的伊军坦克在冲锋时,直接被美A10攻击机、阿帕奇直升机统一报销,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那张著名的36公里死亡公路照片,就是双方力量悬殊的最好证明。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伊军完败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伊总统萨达姆误判了形势,觉得自己的行动不会招致美国为首的西方打击,可动原油生产国就是动美国的命脉,后者绝不会姑息这种情况的发生,最终伊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实力远高于自己的对手横扫,你们认为呢?


历史名媛


崤山小虎第266条回答。

小虎在回答问题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


今天在看到题主的提问,小虎恍然大悟,原来广大军迷对“非对称”的作战理论早已形成普遍共识。

42天的海湾战争可以说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开始,正是这种与传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理念相悖的战争新模式,让沉寂在“大陆军”作战理念中的其他国家从睡梦中惊醒(当然也包括我们)。

42天的战争充分诠释了《孙子兵法》中“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作战艺术。42天的空袭和近4天半地面战斗,顺利达成作战目的,伊拉克满目苍夷,不得不答应从科威特撤兵。

战争中,一位伊拉克老者说:“真主啊,让该死的美国人从天上下来,和伊拉克人决一死战吧!”但不幸,真主并没有偏袒伊拉克人。

42天的海湾战争也开创了空中作战的新模式,先是电子战飞机开路,对伊拉克雷达、地导、通信致盲,再是隐身飞机精确打击,消灭地面高威胁目标,随后轰炸机进行地面覆盖,确保完全摧毁目标,同时再由歼击机提供空中掩护、伴随等任务。就连4天半的地面行动都随时在战斗机和强击机的掩护之下。

还有新式的“媒体心理战”,再也不是国军兄弟的:“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我们的政府是优待俘虏”之类的,而是直接展示美军精确打击的破坏性,真正做到指哪打哪,也真正让伊拉克人领悟到“美军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42天的海湾战争也让全世界人看到美军“三非”(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军事理论的过人之处。同时也又一次证明了战争是“烧钱的游戏”,海湾战争美国及其盟国共花费1200亿美元。

但是题主所说的的美军死亡27人,数据与百度的误差很大,建议题主核实,但与伊拉克军队的伤亡比例来看,影响并不是很大。

所以,军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美军能有如此低的伤亡率和其强大的军事技术和先进的军事理念是分不开的。


哨兵小虎


美国之所以很轻松地打败拥有百万大军的萨达姆,主要靠的是三弹。

一,烟雾弹。

当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美国虽然强烈批评,但一再表示不会对伊拉克动武,同时不断调兵遣将。就是说,美国表面是在麻痹萨达姆,暗地里紧锣密鼓地做着开战准备。而萨达姆虽然也口气强硬,并也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式,但其在内心却相信美国是不会玩真的。萨达姆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前不久的两伊战争中,美国是坚定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的,对伊拉克提供了大批武器和物质支持。伊拉克成为了中东一霸,美国怎么会为小小科威特而舍弃一个中东大国强国呢?

烟雾弹下,美国在做真打准备,伊拉克在做假打秀,一旦美国突然发起闪电战,花架子排阵的伊拉克自然猝不及防了。

二,飞弹。

众所周之,美国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一,何况还有众马仔助阵,伊拉克在中东虽然很强,但与美国对阵,无疑小乌见大乌。美国航母的巡航导弹和战机绝对制空权,让处于平原沙漠坚守的伊军坦克和步兵,无处躲藏而成为靶子。经过无数次的狂轰滥炸,伊军的防线被炸得七零八落,军队不得不溃散后撤,伤亡惨重。在这样情形下,开着坦克装甲车的美国大兵们,自然大摇大摆地向前进,没有什么伤亡了。

三,糖衣炮弹。

连最高首脑都没有真打仗的思想准备,部队官兵自然也不会有充分备战和战斗意志,加上猛烈的炮火打击,自然只有撤退溃逃的份了。萨达姆见大势已去,便收扰兵力于首都巴格达周围,与美军背水一战,甚至想打巷战对抗美国。

不能不说,萨达姆的数十万共和国卫队并不是吃醋,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如果这些精锐部队在巴格达与美军死磕,美要攻进巴格达必定会造成很大伤亡的。事实上,当时国际社会也都是这样认为的,都在紧张地期待着巴格达战役这场大戏的到来。让世人大跌眼镜的是,当美军开始进攻巴格达时,其坦克装甲车竟然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巴格达。

号称百万精兵的共和国卫队哪去了?传说中的守城战何在?原来,美国早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就花数亿美金买通了伊拉克军队多名高官将领,比如防卫巴格达的部队头目就被I000万美金收买了,所以,在美军还没有开始对巴格达进攻时,这些将领或解散了部队,或带着部队跑路了。


远山344


第一,新的作战思念,运用高科技进行远距离打击,我看得到你,打的到你,你看不到我,摸不到我

第二,炸药的饱和攻击,美国打仗向来财大气粗,能用炸弹解决的就不会上人。

第三,先进的侦查系统,伊拉克的一草一木知悉的一清二楚,知己知彼。

第四,多国联军,四面出击,伊拉克首尾不顾。

第五,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差甚大,势力悬殊。

第六,战争期间,伊拉克被全方位制裁,战争物资只有消耗的,没有补充的。


天逗源


现在战争只有落后的国家才用人海战术,美国军队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好吧!军事科技也是顶尖的,主要都是情报准确后用飞机轰炸和导弹向对方本土攻击,而对方有什么呢?连炸弹都要用煤气罐改装!再说了美军地面部队的直接作战,少之又少,所以怎么可能有大量美军伤亡嘛!


菌迷


不团结,不一心,大部分被收买,军民不团结,光有勇气,沒诡记,


褚建华946


本来就是不对称,双方军队都不是一个时代的,这种结局很正常


你好好斤斤计较


这就是现代战争。远距离消灭平台,控制制空权!接下来就是接收俘虏。就是这么间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